自然界有哪些生物趣闻?

大千世界 138 0

  特灵的警犬嗅觉人类的嗅觉对气味相当敏感,在1立方米的空气 中,只要有1/10000毫克的人造麝香,人就能嗅出来,但人只能嗅出2 000 ~ 4 000种气味。而品种优良的警犬,嗅觉却比人高出1万倍。警犬能从120公里以外回 到家中。人们利用警犬特灵的嗅觉侦破了许许多多形形 色色的案件。

  蛇的“热眼”功能蛇的视力近于零,却能在黑夜里及时发觉并准确捕 获几十米外的田鼠、青蛙、蜥蜴等猎物。科学家们证 实,这是因为蛇能借助眼睛与鼻子之间颊窝进行“热定位”的结果。蛇天然具有红外线感知能力,其舌上排列着一种类 似照相机的装置,使其能“看”到发出热量的哺乳动 物。

  而人类只有戴上特殊护目眼镜才能探测到红外线。动物的“语言”人类由于居住的地域、自然条件的不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方言土语。但科学家发现“方言”并非人类特有,不少动物也有,只不过动物的“语言”或“方言”是一种鸣叫声,属于第一信号系统,也仅与调情交配、觅寻食物、相互争斗或受到意外侵犯等有限行为有关。

  动物的数学能力科学家们曾做过一些有趣的试验,发现蜜蜂有自己的“模糊数学”,它们每天清晨飞出的“侦察员”,回来后用“舞蹈语言”告诉花蜜的方位、距离、多少,于是 蜂王便“派遣”工蜂出去采蜜,奇妙的是派出的工蜂恰 好都可以吃饱回巢酿蜜。蚂蚁有精确的计算本领。

  将一只 死蚱蜢切成小、中、大各大一倍的3块,当蚂蚁发现后, 聚集在小块上有28只,中块44只,大块89只,大小块 上的蚂蚁数恰好多约一倍。黑猩猩认数至10。美国有只 黑猩猩每次从箱子里拿出并吃掉10根香蕉。它一吃吃完 了 8根,还会继续翻找,直至吃够10根才离去。

  会爬树的鱼鱼类在水中生活的主要呼吸器官是鳃。鱼儿离开水,鳃丝干燥,彼此黏结,阻止呼吸,生命也就停止 了。然而,在我国沿海却生活着一种能够适应两栖生活 的弹涂鱼。弹涂鱼体长10厘米左右,略侧后,两眼在头部上 方,似蛙眼,视野开阔。它的鳃腔很大,鳃盖密封,能 c存大量空气。

  腔内表皮布满血管网,起呼吸作用。它 的皮肤亦布满血管,血液通过极薄的皮肤,能够直接与 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其尾鳍在水中除起鳍的作用外,还 是一种辅助呼吸器官。这些独特的生理现象使它们能够 离开水,较长时间在空气中生活。此外,弹涂鱼的左右 两个腹鳍合并成吸盘状,能吸附于其他物体上。

  发达的 胸鳍呈臂状,很像高等动物的附肢。遇到敌害时,它的行动速度比人走路还要快。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弹涂鱼,在低潮时为了捕捉食物,常在海滩上跳来跳去,更喜欢爬到红树的根上面捕捉昆虫吃。因此,人们称之为“会爬树的鱼”。会发声的鱼一般人都以为鱼类全是哑巴,显然这是不对的。

  许 多鱼类会发出各种令人惊奇的声音。例如:康吉鲤会发 出“吠”音;电鲶的叫声犹如猫怒;箱纯能发出犬叫 声;鲂鳃的叫声有时像猪叫,有时像呻吟,有时像鼾 声;海马会发出打鼓似的单调音。石首鱼类以善叫而闻 名,其声音像碾乳声、打鼓声、蜂雀的飞翔声、猫叫声 和呼哨声,其叫声在生殖期间特别常见,目的是为了 集群。

  鱼类发出的声音多数是由骨骼摩擦、鱼鳔收缩引起 的,还有的是靠呼吸或肛门排气等发出种种不同声音。 有经验的渔民,能够根据鱼类所发出声音的大小来判断 鱼群数量的大小,以便下网捕鱼。潜水冠军——抹香鲸抹香錬头重尾轻,宛如一头巨大的蝌蚪,头部占去 全身的三分之一,看上去像个大箱子。

  鼻孔也很特殊,只 有左鼻孔畅通,且位于左前上方;右鼻孔堵塞。所以,它呼气时喷出的雾柱是以45°角向左前方喷出的。虽然抹香 鲸的牙齿很大足有20多厘米长,每侧有40枚~ 50枚,却 是只有下颂有牙齿,而上颁只有被下颌牙齿“刺出”的 一个个的洞。

  不过,抹香鲸习性与蓝鲸截然不同,它是非 常厉害的,猎物一旦被它咬住就难以脱身。它最喜欢吃的 食物是深海大王。在所有鲸类中,以抹香鲸的潜水为最深,可达2200 米。抹香館的经济价值很高,巨大的“头箱”中盛有一 种特殊的鲸蜡油,过去人们误以为是脑子里流出来的, 所以叫它“脑油”其实“脑油”与脑无关。

  这是一种 用处很大的润滑油,许多精密仪器,如手表、天文钟甚 至火箭,都离不了它一头大的抹香鲸的头部可以装一吨 这样的油。著名的龙涎香就是这种鲸肠道里的异物,这 是一种极好的保香剂,抹香鲸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的。老杨树上带果的“鸟窝”你一定见到过北方的老杨树吧!不知你是否注意过 某些树上那一团团蓬松的乱枝子,它们横穿斜绕,乍看 & 起来很像是乌鸦或喜鹊的鸟窝。

  但这其实并不是鸟的安 身之所,而是一种寄生植物——槲(h«i)寄生的树丛。 J"槲寄生是一种常绿小灌木,寄生于槲、梨、榆、桦等落叶树上。它能够吸取大树树枝里的汁液。由于它高踞于较高的大树顶端,因而不会受到食草动物的伤害。冬季,是槲寄生果实成熟的季节,在光秃秃的杨树 枝上,绿叶衬映的一个个黄色或橙红色的果实显得熠熠 夺目,这些果子牢牢地悬垂在枝头,是鸫鸟、太平鸟等 最爱吃的果实。

  它的果肉甜,富于黏液和胶质,果肉里 面有1~2个种子。这样,鸟儿吃了果子之后,嘴上黏 糊糊的,当它飞到另一株树上蹭嘴的时候,就会把种子 黏在那里,鸟儿的粪便也可以传播槲寄生的种子,因为 它的种子被鸟儿吞入肚里后并没有失去发芽能力。一旦 鸟儿把粪便遗留在树上,其中的槲寄生的种子就隐藏在 树枝的洼处,等待春天的来临。

  到那时,槲寄生的种子 开始生长,它的幼芽小根尖锐如针,能钻透树皮,向里 面生长。在最初的两三年内,从树枝的外部几乎看不到 什么东西。大约在5年以后,槲寄生的树干才带着绿叶 出头露面。以后,它不断扩大,成为一丛小灌木。槲寄 生是多年生灌木,有时寿命可以长达40年。

  在这漫长 的岁月里,它“有吃有喝”,越长越大,而它所寄生的 那部分主树树枝却大受其害,越来越空虚,最后差不多 成为空壳。按理说,槲寄生的叶子是绿色的,大树顶上 又有充足的阳光,它完全可以自己制造养分,甚而给大 树一点回赠。但实际上槲寄生的本性就是贪得无厌地攫 取而一毛不拔。

  在攫取大树的养分时,它如狼似虎,毫不留情,最 后把大树的水分抽得难以为继,才不得不罢手。到那时它自己也变得干渴无援,最后的下场通常是干枯而死, 死在被它消耗折磨致死的大树上。看来,槲寄生实在不 懂得“皮之不存,毛将附焉”的道理。槲寄生的种子若落到“自家人”的头上,也毫不客 气地就地生长。

  所以,我们常见到老槲寄生上长着小槲 寄生。按照科学的说法,槲寄生虽然名为“寄生”,但 只能叫做半寄生性植物,因为它们长有绿叶,也能靠自 己制造一些营养物质。动物冬眠趣谈:礞a所谓冬眠就是指动物为了保持体内的能量、避免冻饿的一种对不利环境条件的适应方式。

  科学家指出,动物在冬眠过程中,能减少身体98%的代谢活动。有冬眠习性的动物每年有4 ~6个月是处在接近死亡的状态下的。比如地松鼠在冬季开始时,身子缩成一团,体温从正常的36°C慢慢降到2°C左右,3 ~4小时后,心跳由350跳/分钟减至2 ~4跳/分种。

  这些冬眠的动物都具有神秘的本能,它们在越冬以前就准备了御寒措施。例如有超级“冬眠家”称谓的旱獭,冬眠时在土中挖出一个共同使用的洞窟作为寝室,洞窟犹如一条长廊,能容纳十几头冬眠的旱獭。而地松鼠却选择弯曲的地方,挖一个和自己身体一样大小的“冬宫”。

  刺猬冬眠时还要穿上“棉衣”,办法是让自己如刺的硬毛上扎满厚厚的枯叶。至于蝙蝠,它们总是寻找岩穴作为冬眠的场所,这 是因为那里的环境比较潮湿,否则它们会因干渴而死 亡。有趣的是,它们可以用双爪抓住岩石,倒挂着身子 渡过整个冬天而从不会掉下来。一些昆虫是靠蛰伏越冬的,可是大部分昆虫到了冬 季都要死亡。

  为了传接种代,它们一般把虫卵藏在蛹壳 里面,使其后代免遭严寒的伤害。例如,有一种夏季出 生的包心菜粉蝶,在七八月间它就开始找一些隐蔽温和 的地方产卵,让后代能够以蛹的方式度过严寒,待来年 天气变暖时,新一代菜粉蝶就从蛹壳里爬了出来,继续 它们生命的历程。

  鸟类中也有冬眠的,例如一种加利福尼亚的夜鹰在 冬季有三个多月处于熟睡状态,这期间,它的新陈代谢 变慢,甚至用听诊器也听不到它胸口心跳的声音。有人认为任何冬眠的动物都是整个冬天熟睡不醒 的,其实不然,它们每隔一段时期,即会苏醒过来,活 动几个小时,此时它们的体温会恢复正常。

  旱獭就是这 样,它们睡到约三个星期后,便苏醒过来,排一次尿和 粪便。如果外界气温太低时,它们也会中止僵眠状态。地 松鼠冬眠时,也每隔半个月醒来一次,而蝙蝠却能一觉 睡丨。30到40天左右。这种周期性的苏醒,对动物的生存来说是必要的。最近的研究表明:动物的冬眠是依靠体内激素调 节的。

  科学家们根据动物的生理变化机制,将冬眠的原理 运用到医学上,造出了低温麻醉法、催眠疗法。如何把 冬眠运用到家畜上,使家畜冬眠,以节省大量饲料,目 前还是个难题,还有待于科学家付诸辛勤的劳动去 研究。 ,植物抵御严寒的奥秘严冬到了,候鸟已经迁往温暖的南方,狗熊则爬进 树洞中凭着一身肥膘冬眠了,而没有活动能力的植物又 是如何对付寒冷的侵袭的呢?实验表明,温血动物的细 胞受冻后可引起坏死,植物细胞内部结冰后也会造成机 体的死亡。

  这是因为结冰会引起植物细胞内部组织的 损害。为了避免发生细胞内结冰,植物细胞能在严寒到来 之前排出自身多余的水分(植物细胞有80%是由水分构 成的)。这样,严寒到来时只会使细胞间液结冰,不会 造成机体死亡的严重后果。植物能够耐受高寒的秘密在于它细胞的水分可以发 生深度的过冷却,使其抗寒性达到-411,这也正是净水晶化的温度,-般的水在0°C左右便开始结冰了,这是因为其中含有各种微粒和细菌,而这些微粒和细菌可以充当其晶化的核心。

  但植物细胞内的水分是非常纯净的,完全可以达到-41°C才结晶的程度。在过冷却状态下櫻桃的花蕾细胞可以存活,另外杏、桃等开花植物也不会冻死,就是越冬的禾木科作物也可以做到这一点。大自然中的植物在越冬之前,要经过三个准备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初秋开始的,随着白日的逐渐缩短,植物开始停止生长。

  实验表明,这一阶段是由植物激素来控制的。所谓植物激素是植物自身产生的调节物质,它以低浓度来调节植物的生理过程。植物激素一般可分两类,一类是生长激素,另一类是抑制激素。夏季白日时间长,植物细胞中的生长激素占优势,所以植物处于生长状态。随着秋天的到来,白日变短,生长激素减少,抑制激素增力口,于是植物进入停止生长的休眠状态。

  第二阶段是在秋末气温降到01左右时进行的。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植物开始积聚大量的糖,而糖可以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同时植物还合成了特殊的蛋白,这种蛋白可以防止细胞因受冻而引起的机械变形。此外,01的气温还可以引起细胞内脂类的硬结,从而防止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以绝对保证内部细胞不受损害。

  乂:第三阶段是冬天到来之后气温达到-5〜10°C时, 适度的寒冷不但不会对越冬植物产生危害,相反可以提 高其抗寒性能。因为实验表明,植物细胞间液如果是在 气温逐渐下降的条件下(这也正是大自然中的条件), 而不是温度急剧降低时,不仅能使细胞耐受更低的气 温,而且可以防止细胞的明显脱水和机械变形。

  科学家掌握了植物越冬准备三个阶段的奥秘以后, 采用强化处理的方法,提高了越冬作物(如冬小麦)的 耐寒力。这不仅可以大量提高寒带作物的产量,还有助 于把温带乃至热带的作物引种到北方的寒冷地区。值得一提的是,植物耐受寒冷的能力也是有限度 的,如冬小麦的临界值是-20 ~ -23°C,苹果的临界值 为一40~ -42°C,在超过这一限度的寒冷地区,该植物 则无法生存。

  ^鲸为什么要集体自杀1985年12月23日新华社报道,在我国福建省福鼎 县秦屿湾有12条抹香鲸集体自杀。对此现象人们以拟 ^ 人手法称为自杀,其实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因鲸鱼决 无自杀的本意,应该说是搁浅死亡。国际著名鲸类行为 学家格丽特•克林诺斯卡把鲸的“自杀”现象称作鲸的 搁浅。

  那么,鲸鱼为什么会集体搁浅死亡呢?目前还是 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6种说法:1。地形论荷兰学者范•希•杜多克认为,鲸搁浅可能与海岸地形气象条件有关,因为它们多发生在坡度平缓的海岸。当鲸向这里发射超声波信号时,其回声信号会失真,使它根本探测不出深水的位置,从而导致迷途。

  可是近年来研究证明,坡度平缓的海岸并不引起回声信号的混乱。搁浅的鲸群多发生在坡度平缓的海岸处是事实,这是因为在其他地形如海峡或悬崖峭壁等处不可能搁浅。因此地形的影响缺乏说服力。2。失常论有人认为鲸群可能受到意外的刺激而仓皇出逃,或为了躲避捕食者的追击或人的骚扰而有意登陆搁浅的。

  3。向导论有些人认为有些鲸喜欢群聚,群中常有某个成员充当领导,整个群往往随其一起游泳,一起觅食,也一起逃跑。当“头头”因病或遇害而上岸搁浅时,整群鲸也就随之同归于尽。4。返祖论一般都承认鲸是由陆生祖先演变而来的,而在其由陆生到完全水生的漫长历史演变过程中,它们的祖先一定出现过许多中间类型,营水陆两栖生活。

  当它们在水里遇到不利情况时,就逃上陆地,寻找安全之处躲避风险,久而久之便形成鲸的一种习性。故有人提出一种假说,认为鲸搁浅是遵循其祖先所确立的道路所致。5。病因论现在越来越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病因上。鲸之所以离水上岸,主要是由于病魔缠身,身体虚 弱不堪,无力驾驭风浪,随波逐流被海水推上海岸,或 是有意爬上海岸寻求喘息之机。

  因为在这里它不必每喘 一口气都要挣扎着浮出水面。6。摄食论有人认为鲸的近岸摄食习性对其搁浅 有一定的影响。当鱼和乌贼洄游近岸或产卵生殖时,鲸 群也跟踪而来。由于嘴馋贪吃,恋食忘返,造成退潮后 搁浅。现在,人们正急切盼望动物行为学家们尽早彻底解 开鲸类动物“自杀”之谜,看看鲸有什么难处和苦衷从 而自寻短见。

  这无论从生态上,从研究动物习性上,从 资源保护上都有很大意义。生物界的怪物——冬虫夏草冬虫夏草,顾名思义,冬天是“虫”,夏天是 “草”,它是一种昆虫与真菌的结合体。昆虫,即蝙蝠蛾 科蛾子的幼虫;真菌,即虫草真菌。它实际上是真菌在 虫体内寄生繁衍的结果。

  每年盛夏,在滇西北等地的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 寒山区,冰雪消融,百花盛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此时,体小身花的蝙蝠蛾翩翩起舞,把成千上万个蛾卵 产于花上或叶上。不久,蛾卵发育成幼虫,顺着花草的 茎秆爬进潮湿疏松的土壤里。蝙蝠蛾的幼虫依靠吸吮花草根茎上的营养成分为生,它们不断地吸吮着,直至把 身体滋养得洁白而肥胖。

  正当它们“酒足饭饱”,四处 游荡时,虫草真菌的孢子开始向它们发起进攻了。孢子 一旦遇到蝙蝠蛾的幼虫,就毫不犹豫的钻入虫体寄生。 当然如果幼虫吃了感染这类真菌的树叶,也同样会被真 菌寄生。冬季,被寄生的虫钻入土中,菌丝也在幼虫体 内继续蔓延生长,分解幼虫体内的各种组织和器官,从 中吸取营养,逐渐形成菌核。

  而幼虫则日渐衰弱,最后 在将要移向地面羽化时变僵而死,这便是“冬虫”。寄 生在死虫体内的真菌不断滋长,充满了整个虫体。第二 年的春天,菌丝冲破死虫的头部伸出地表。待初夏万物 复苏之际,虫体头部的菌丝已长成一个茎3 ~5厘米高, 顶部有菠萝状囊壳的紫红色小草,这便是“夏草。

  ”那 紫红色的小草实际是真菌的子实体,上端的膨大部分称 为子座,其上的子囊中有许多的子囊孢子。孢子随风飘 散,当落到蝙蝠蛾幼虫的身上时,就会重演前面的 历程。冬虫夏草的体内含有虫草酸、维生素、生物碱、多 种氨基酸等成分,具有补血补气,健肾壮阳等功能,被 中医尊为“功与人参同”的“上药”。

  最近的研究还表明,冬虫夏草中的虫草素有抗癌细 胞增生的功能。不会游泳的鱼鸟儿在天空飞翔,鱼儿在水中游荡,这是很普通的 常识。人们早已发现不会飞只会走的鸟,如非洲鸵鸟, 几维鸟等;但一直没有不会游泳的鱼。直到20世纪50 年代,人们才发现在印度洋的马尔代夫群岛的海滩底上 栖息着一种不会游泳的鱼,由于它的生活方式很奇怪, 所以过去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一次人们在海滩潜入海底时,看见远处有一片海草 有稀有密。这些草的顶端整齐地朝一个方向弯曲,随着 海水的波动前后左右的摇摆。但是当人接近那里时,这 片草地就没有了,只剩下一片平平的沙滩。等离开那里 再回头看时,这片草地又出现了,真是奇怪!使人简直 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难道是幻觉?几次重现后,人们 就仔细观察这片海底,结果发现海底沙滩上有点点滴滴 无数的小沙窝。

  为了搞清沙窝内的秘密,后来人们将麻 醉剂射入沙窝,不一会儿,从沙窝内摇摇摆摆地伸出一 条鱼来。原来这就是那神秘的“海草”,实际上是一种 定居在海底沙滩上的不会游泳的鱼。经过鉴定,科学家 把这种鱼归于康吉鳗科,并定名叫管鳗,也称洞鳗。管鳗生有一张小口,一双大眼睛和胸鳍,可是不会 游泳。

  它的穴深30 -50厘米,在它的体内能分泌出一 种黏液粘在洞壁上,使洞壁变得很坚硬,不致倒塌,它就会穴居在洞内,每当海水风平浪静时,它就从洞内探 出多半身子而把尾部留在洞内,张开大口“站”在那 里,等待海中的浮游生物漂游到它的口中。当海水的平 静受到破坏时,它就赶快把身子缩入洞内,随着搅动的 海水,一股细沙覆盖了洞口,一点不留痕迹。

  管鳗丝毫没有抵御敌害的能力,可是这种巧妙的护 身法使它照样能够生存在多姿多彩的自然界之中。昆虫的“伪造”本领1861年,英国自然学者贝兹,对亚马逊河流域的昆 虫做了详细的观察。他发现了众多色彩缤纷的蝴蝶,虽然不属于同一家 族,但仅从它们的花纹图案,颜色及习性上来看,却非 常相似,很难分清它们的种类。

  更令他吃惊的是,小鸟 和其他捕食动物,似乎对这些蝶类一点兴趣也没有。于 是,贝兹提出一种假设:基于某种原因,这些蝶类和昆 虫是不能吃的。但是,这一点似乎不大可能,因而又产 生另一种假设:这些昆虫的其中的一种已能有效防范捕 食者,所以其他种类便模仿它们的外貌与习性,特别是 那令捕食者厌恶的颜色。

  “仿造”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出色的欺骗。例如,鞘 翅目,蜘蛛,蝴蝶类,都知道以这种方法来保护自己。它们模仿体色鲜艳的同类,使搏食者心生畏惧。科学家发现,这些善于用外形和颜色来吓阻敌人的昆虫,所用的方法有一定的模式可循。一般的说,这种身上带着耀眼“警告”信号的昆虫,动作都很迟缓,目的是使周围出现的敌人,有充分的时间收到具有警告效果的信号。

  但是,尽管如此,捕食者不接受这种警告而予以攻击时,昆虫往往难逃一劫。偶尔,这些昆虫也会有惊人的抵抗力。例如,当它们受伤后,身上会散发出一股令人作呕的气味,或分泌一种酸性黏液,让攻击者尝到后立即反胃而离开。捕食者碰上这种情形几次后,就会像开车的人一样,看到昆虫就仿佛看到红灯,立刻停止。

  日积月累,这些捕食者就会牢牢记住这些警告信号,不再去攻击那些曾经使它们不适的昆虫了。昆虫的这种防御性,或者更确切地讲保护性色彩花纹可以类归为隐蔽色彩、闪现花纹、警告信号和拟态。这套“仿造”理论使得一直让学者感到迷惑的动物拟态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吸引更多的学者们去探索。

  植物也能“流血”一般的植物,在损伤之后流出的树液是无色透明的。有些树木如橡胶、牛奶树等可以流出白色的乳液,但你恐怕不知道,有些树木竟能流出“血”来。我国广东、台湾一带,生长着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叫做麒麟血藤。它通常像蛇一样缠绕在其他树木 上。

  它的茎可以长达10余米。如果把它砍断或切开一 个口子,就会有像“血”一样的树脂流出来,干后凝结 成血块状的东西,这是很珍贵的中药,称之为“血竭” 或“麒麟汤”。经分析,血竭中含有鞣质、还原性糖和 树脂类的物质,可治疗筋骨疼痛,并有散气、去痛、祛 风、通经活血之效。

  麒麟血藤属棕榈科有藤属。其叶为羽状复叶,小叶 为线状披针形,上有三条纵行的脉。果实卵球形,外有 光亮的黄色鳞片。除茎之外,果实也可流出血样的 树脂。无独有偶。在我国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还生长着一种很普遍的树,叫龙血树,当它受伤之后,也会流出 一种紫红色的树脂,把受伤的部分染红,这块被染的坏 死木,在中药里也称为“血竭”与“麒麟血”藤所产 的“血竭”具有同样的功效。

  龙血树是属于百合科的乔木。虽不太高,约10米 多,但树干却异常粗壮,常常可达1米左右。它那带白 色的长带状叶片,先端尖锐,像一把锋利的长剑,密密 层层地倒播在树皮的顶端。一般说来,单子叶植物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不能继 续加粗生长了。龙血树虽属于单子叶植物,但它茎中的薄壁细胞却能不断分裂,使茎逐步加粗并木质化,g化,而形\成乔木。

  龙血树原产于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全世界共有150种,我国只有5种,生长在云南、海南岛、台湾等地。龙血树也是长寿的树木,最长的可达六千多岁。说来也巧,在我国云南和广东等地还有一种称作胭脂树的树木。如果把它的树枝折断或切开,也会流出像“血”一样的液汁。

  而且,其种子有鲜红色的肉质外皮,可做红色的染料,所以又称作红木。胭脂树属红木科红木属,为常绿小乔木,一般高达3 ~4米,有的可到10米以上。其叶的大小,形状与向日葵叶相似。叶柄也很长,在叶背面有红棕色的小斑点。有趣的是,其花色有多种,有红色的,有白色的,也有蔷薇色的,十分美丽。

  红木连果实都是红色的,其外面密被着柔软的刺,里面藏着许多暗红色的种子。胭脂树围绕种子的红色果瓣可作为红色染剂,用以渍染糖果,也可以用于纺织品染色。其种子还可入药,为收敛退热剂。树皮坚韧,富含纤维,可制成结实的绳索。奇怪的是,如将其木材相互摩擦,还非常容易着火呢!有趣的体外消化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有一个由口腔经食道、胃、肠的 消化系统,它们对食物的消化过程都是在体内完成的, 而有一种称之为雨虫的寄生线虫的消化,则是在“体外”进行的。

  雨虫的幼虫有一条非常狭小的食道,其柔嫩而没有 肌肉支撑的食道实在难以将食物吸进去,倒是它的食管 周围的组织能产生消化液,并以渗透的方式进人食管 内,再由食管输送到体表。由体表的一些特殊小管分泌 出一种酶,当食管输送消化液到体表时,这种酶与消化 液汇合,于是,雨虫幼虫便用表皮上的消化液直接吸收 寄主的组织,在身体外面完成消化工作,并通过血液把 消化吸收的营养输送到全身。

  既然雨虫是体外消化,那么它们的肠子又派什么用 场呢?原来,食物进入血液后只有一部分用于长身体, 其余大部分则不像通常那样由肠子转人血液,而是反其 道而行之,从血液转人肠道。在雨虫的肠子里填充着一 些特殊的细胞,食物变成了蛋白质和脂肪颗粒在这里储 存下来。

  雨虫的成虫不吃不喝,而是靠这些“库存”的 养分来实现性成熟,进而繁衍后代、生儿育女。须腕动物也有体外消化的“爱好”,它的头端长着 螺旋状的触手,这些触手可结合成管状或旋管状,须腕 动物就将自身安置在自己营造的这个长管子里。它们捕 捉到猎物后,将其带人这个管子里,而此时此刻由触手 结成的密网就成须腕动物的临时胃,触手基部分泌的消 化酶足以使食物化解为养分而被触手自行吸收。

  这一奇特的体外消化方式是大自然的又一杰作。水母的身体水母是腔肠动物的一种。它虽没有脊椎,身体却非 常庞大,主要靠水的浮力支撑巨大的身体。水母身体外形像一把伞,伞体直径有大有小,大水 母的伞状体直径达2米,从伞状体边缘长出一些须状条 带,这种条带叫触手,触手也有长20 ~30米的,相当 于一条大鲸鱼的长度。

  浮动在水中的水母,向四周伸出 很长的触手,姿态优美,有些水母的伞状体还带有各色 的花纹,在蓝色的海洋里,游动着这些红色,绿色的水 母,十分美丽。水母的触手上满布着刺细胞,像黏在触手上的一颗颗小豆。这种刺细胞能射出有毒的丝,每遇“敌人”或 猎物时,就会射出毒丝、把“敌人”吓跑或捕获并毒死 猎物。

  每遇风平浪静,水母的周围常有一些忙碌着的小 鱼来回穿梭,水母对这些小鱼却毫不戒备,任其在它身 上擦来蹭去。原来,小鱼在为水母“打扫卫生”,清除 水母身上的一些寄生虫,而水母也为小鱼提供“保护 伞”的服务,一旦有大鱼来袭击,小鱼马上躲到水母伞 状体下避难。

  别看水母在水里非常美丽、自在,没有水,它就无 法生存。水母身体含水分达98%,它进食、消化。排泄 都必须有水的存在才能完成,没有水,水母的身体就会变小,变得难看。水母比眼镜蛇更危险。在中国的北戴河曾出现一种 神秘的水母,出没在一些浅海地区,不少游泳者遭到它 的袭击,受到它的致命的毒液毒害后,在痛苦的抽搐中 死去。

  这种水母最早在澳大利亚北部海岸出现,后来在 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地 发现。水母属于腔肠动物,身体白色透明,像一顶罩在水 里的伞,在伞的边缘生有许多触手,触手长达30多米, 内含许多刺细胞,那种致命的毒液就是由刺细胞里释放 出来的。

  这种毒液可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置人于死 地,是一种比眼镜蛇的毒液更毒的毒液,因此,人们认 为这种水母比眼镜蛇更危险。目前对这种毒液的全部机 理还没有弄清楚,缺乏效果理想的解毒药。

标签: 动物趣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