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民间故事:七旬的外甥拄着拐棍,给五旬的舅舅拜年

大千世界 203 0

  过年期间,在胶东老家,我从长辈口中听来了不少故事。

  “故事”这个词,其实有两层不同的含义。

  第一个含义,大家相对熟悉,接近于“传说”、“趣事”。当作此解释时,“故事”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允许想象和虚构,不一定非要求真。

  第二个含义,多见于文言文当中,接近于“典故”、“旧例”。当用在此处时,“故事”的内容就要求精确,需要有史料支撑。

  早在两汉魏晋时期,“故事”的第二个含义就在史籍中频繁使用。比如,《晋书·宣帝纪》载:“乃以帝为太傅,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如汉萧何故事。”这里的“萧何故事”,指的就是汉初功居第一的萧何的“旧例”。

  “胶东故事会”的“故事”,在含义上两者兼而有之。既有听起来比较离奇的民间传说,也有史籍中言之凿凿的典故。前者在体裁上更像是“记叙文”,而后者更接近于“说明文”。

  本文要讲述的“故事”,虽然也是民间的趣事,但并非虚构,如果从“以小见大”的角度来说,这其实也算是一个民俗的典故。

  

胶东民间故事:七旬的外甥拄着拐棍,给五旬的舅舅拜年-第1张图片-大千世界


  当然,不管是趣事还是典故,它的核心内容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七旬的外甥拄着拐棍给五旬的舅舅拜年。”

  祖父的祖父为“高祖”,高祖的“祖父”称“烈祖”。我的烈祖,大约生活在清代嘉道咸同之间。按照那个年代的标准,他也算是长寿了。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人到中年,尚无子嗣。此前生下的几个孩子,都是女儿。

  古人结婚很早,女儿长到十四五岁就会许配人家。而如果父女两代都是这个年纪就成家的话,那么父亲到了三十多岁,就可以变成“外祖父”了。

  我的烈祖,也是很早就有了外孙,但却一直没有儿子。等到四十八岁那一年时,他才终于盼来了第一个儿子,数年之后再添一子。他这两个儿子的后人,也就大致构成了现在笔者老家近支同宗的主体。

  烈祖刚有儿子时,最大的外甥已将近而立之年。彼此之间的年龄虽然差别很大,但在辈分上却属于亲舅甥。

  现代社会多元发展,传统规矩已经逐渐松动。但在古代,“母舅为大”的讲究十分严格。因此,每年的正月,烈祖的外孙都要专程来我们村里拜年。这些外孙们,见到外祖父自然毕恭毕敬,而见到“小舅舅”,也不敢怠慢,要主动问好,方合规矩。

  外祖在,则拜外祖;外祖不在,则拜母舅。几十年之后,烈祖去世,外孙们的年纪也越来越大。但每逢正月,仍会按照规矩到我们村来,奔“小舅舅”家里而去。在“小舅舅”的面前,他们的身份是“外甥”。不过,“外孙”和“外甥”在胶东方言中的发音很接近,几乎分不出来。

  

胶东民间故事:七旬的外甥拄着拐棍,给五旬的舅舅拜年-第2张图片-大千世界


  听说这些外甥们一直到了七十多岁,还是会来拜舅舅,此时的舅舅也就五旬左右。

  古代乡村联姻的距离虽然比较近,但在七旬的年纪要走十多里的山路也并不容易。因此,这些外甥们都会带根拐棍用来一路上拄着。

  或许是担心“小舅舅”看到自己“拄拐棍”的场景会尴尬,这些外甥们到了村口之后,就会先把拐棍找地方放下,然后再正襟上门。拜舅礼毕之后,再取回拐棍拄着返程。这就是“七旬外甥拄着拐棍给五旬的舅舅拜年”的大致内容。

  这种两代人之间“年龄辈分倒置”的情况,在古代十分常见。不过,进入现代之后,随着婚育观念的变化以及家庭规模的缩小,类似的例子也在逐渐减少。城市里的年轻一代,大多数可能都没见过。

  实际上,在乡村地区,五服之内的同姓当中,“同龄差辈”的例子还是能见到一些。上学时,大家都是同学,称名不称尊;而长大之后,五更拜年时,就会按照辈分进行问候。

  

胶东民间故事:七旬的外甥拄着拐棍,给五旬的舅舅拜年-第3张图片-大千世界


  同姓之间的亲近关系,一般会延续五服或三代。而姻亲之亲大多只维持一代,甥舅之间走动很勤,但到了各自的下一代,就相对疏远了。

  因此,在我们家族当中,只传下来了“七旬外甥给五旬舅舅拜年”的故事,而这些外甥们的后人再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标签: 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