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名声并不好,而且还是一位大奸臣,他就是清朝乾隆年间的权臣和珅。虽然和珅干得很多勾当是为人所不齿的,也是不可能洗白的,但是,他早年家道中落,从人生低谷和落魄不堪的境遇中走出来的经历却是值得研究,也是颇有一些积极意义的。
和珅的父亲常保是一位为人正直、清廉公正的官吏,他常年为国在外操劳,根本顾及不了家中老幼妻儿。常保在世时,毕竟有官职在身,家人的生活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不算贫苦,然而,在他去世后,因为没有积累下什么家产,留给和珅的,却是贫苦不堪的落魄人生。
常保死后,和珅家里失去了顶梁柱,同时也失去了经济来源。家中继母对和珅兄弟又不好,对他们经常呵斥甚至打骂。和珅兄弟此时如寒门孤雁,衣食都没有着落,舅舅、表兄是个看上不看下的势力眼,置亲情于不顾,根本就不会帮他们;父亲生前认识的一些同僚也是冷漠无情之辈,不但不帮他们,还嘲笑、讥讽,有人甚至放出恶狗咬和珅。
陷入人生低谷,过着落魄不堪的生活,和珅所能选择的只有默默地忍受着。当然,和珅在忍受的同时,也深刻地意识到,如果自己不努力,自己就得忍一辈子,他不甘心这样。
和珅没有因人生的低谷和落魄而随波逐流。他心里明白,如果想改变不公,就只有改变自己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和珅摆正了自己的心态,对于不公正、不公平的事情,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忍了,认了。也只有忍了,认了,才会有翻身的机会。
和珅清楚地知道,光忍耐是不行的。如果一味地忍耐,不是在忍耐中死去,就是在忍耐中沉沦。和珅除了坚忍以外,他唯一能选择的就是读书。在他10岁那年,他入咸安宫读书。
在读书期间,和珅遭受过许多欺凌,不过,年幼的他清醒地认识到,很多事情尽管自己有理,可是自己没处讲理,也没有人和自己讲理。如果自己抓住理不放,除了惨遭棒打、拘捕失去一切自由以外,什么也捞不到。所以,他用理智压住了心中的怒火,没有喊,也没有闹。这不是和珅软弱无能,而是坚忍心态的体现。
最开始的时候,为了读书,和珅把父亲留给他仅有的一地土地给卖掉了,筹足了两年的生活费用。虽然因此被继母臭骂了一顿,说他是败家子、丧门星,和珅还是以坚忍的心态面对此事,对此充耳不闻,只想自己以后发奋读书,谋求官职做个人上人。
和珅在咸安宫读书时,不仅刻苦学习学校规定的学科,而且用课余时间搜集乾隆皇帝的诗词文章,模仿乾隆的字体。绝顶聪明的和坤为此废寝忘食,将皇帝的诗词文章熟烂于心,并且深刻理解,从中揣摩这位至高无上、万人顶礼膜拜之人的内心世界,分析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最终在坚忍中抓住了接近乾隆皇帝的机会,就此一飞冲天,飞黄腾达。
人生中,难免有低谷,低谷中难免落魄不堪,有的人会就此沉沦,这样的人,是难成大器的。而有大志之人,必视耻辱为阶梯,化苦难为动力,用坚忍升起前进的风帆,使自己的生命之舟在浊浪滔天的险境中驶向理想的彼岸。总之,坚忍是在一个人在低谷和落魄中必须具备的心态,只有这种心态,才能应对逆境中不如意的一切,渐渐地时来运转,才能从沼泽之中爬出来,走上光明大道。
标签: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