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揭秘苏东坡的成才之路:好父亲决定他能飞多高,好母亲决定他能飞多稳!
纵观古今,没有一个人比苏轼更有才华;也没有一个人,能向苏轼那样全面发展,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晓、无一不精。
苏轼是宋朝文坛公认的大才子,其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宋六家之中,其文更是独占魁首。
苏轼的诗,与友人黄庭坚齐名,号称“苏黄”,位列宋朝诗文的顶点。
苏轼的词,与南宋的辛弃疾齐名,并称“苏辛”,为豪放派词风的鼻祖。
苏轼的绘画,虽无后世的宋徽宗著名,但也号称“湖州画派”的开山鼻祖。
苏轼的书法很著名,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合称“北宋四大家”,一起名垂后世而不朽。
苏轼还是优秀的工程师,他在杭州修建的苏堤、在惠州修建的水利工程等,不仅是那个时代的科学成果,也成了一个时代的标志。
苏轼还是超级美食家,他发明了一桌子菜,为中国美食的历史添上了重重的一笔。
一个人能够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工程、美食等领域成为大师,位列于时代的巅峰,太了不起了!
虽然苏轼在上述领域中,拥有永垂不朽的成就,但他的仕途之路,就正好相反了。
苏轼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颠沛流离、四处流浪中度过。这位文坛第一才子,不仅遭遇过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甚至还被人陷害,差点惨死在监狱里。
那么,如此反差的生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苏轼的一生,又经历了哪些事情呢?
现在,就将苏轼一生的故事慢慢道来:
老规矩,讲述一个名人,从他幼年时期的各种离奇故事开始讲起。
根据宋人张端义的《贵耳集》记载,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年底,突然原本郁郁葱葱、百草茂盛的四川眉山县旁边的彭老山(也说瓦屋山),一夜之间百花凋零、树木枯萎。后来,不管百姓如何绿化,这座山什么也不长了。
直到65年后,苏轼在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病逝后,彭老山才恢复了蓬勃的生机,重现昔日的光彩。
鉴于此,当地百姓说,当年彭老山之所以凋零,是因为苏轼诞生了,把彭老山的灵秀之气都带走了,所以才如此土地荒瘠,草木枯萎。后来,苏轼病逝了,那些灵秀之气回到彭老山,这座山才重新恢复了生机。
不用大家说,我们也知道,这就是一个美丽而多情的传说故事罢了。
毕竟,在中国封建社会,任何一个名人降生,都会被配一些美好的故事。
比如,明明诗仙李白是病逝的,大家却相信他是化成了一道月光升天了;明明诗圣杜甫是撑死的(这种死亡原因古代有一个文雅词,叫“饫死”。当然,杜甫是不是这种死因,还待考证),我们却说他是食物中毒或不小心溺水身亡了。同样,百姓用美好的故事来述说苏轼,也是表达了一种崇拜美化的心情。
虽然传说之事不可尽信,但是,这个故事却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正是蜀地这种人杰地灵的地方,才能孕育出苏轼这样的大才子。
自古以来,四川就以名人辈出、富有浓郁的文化氛围而闻名于世。在这片土地上诞生的才子们,数不胜数。
早在汉朝时,四川著名的文学才子,如司马相如、杨雄、王褒等,以自己经久不衰的诗词,成为后世的楷模。
唐朝鼎盛时期,四川的才子更是数不胜数,著名的大诗人李白、杜甫、陈子昂等,皆出生或长居在四川,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唐朝后期,虽然天下开始动乱,但文人墨客们依旧追寻祖先的印记,前仆后继地来到四川。当时著名的大才子,如白居易、刘禹锡、高适、岑参等,都先后来过四川,并在这里留下了自己不朽的诗词。那句“天下诗人皆入蜀”,更是成为一句千古美谈。
五代十国时期,虽天下群雄并起,但蜀地相对比较安定,文化依旧繁荣。
然而,等宋朝建立后,四川就遭罪了,蜀地文化也遭遇灭顶之灾。
前面讲过,因为糟糕的政策和敌对的态度,短短数十年间,蜀地就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乱(两次是农民起义,一次是兵变),持续的战火摧毁了四川的经济,也让蜀地文化一度陷入低谷。
然而,在一代圣贤张咏(寇准的好友)的治理下,四川文化重新恢复了生机,又慢慢繁荣了起来。
史料记载,苏轼出生时,已经有很多蜀地文人相继登于朝,以文章功业闻于天下。每年的科举考试中,蜀地文人的录取率,也是居高不下。
远的不说,苏轼这一年的科举考试,仅眉山一县参加科举考试的就有45人,中举者更有13人之多。
可见,“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这首陆游赞美的诗句,就是对蜀地文化的最好阐述。
虽然蜀地人杰地灵,但在浩瀚的文人中,只有苏轼,屹立在最顶层,成为那颗最耀眼的星!
那么,这颗耀眼的星,是怎么炼成的呢?
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因,就是苏轼博学多才的基因;外因,就是其后天的刻苦努力等。苏轼的内因很重要,但他的外因更加重要。
成就苏轼的外因,除了他的努力外,还因为他有一个严格的父亲和一个慈爱的母亲。苏轼的成就,是一个典型的严父慈母教育的结果。
那么,这个严父苏洵,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严父苏洵
我们之所以认识苏洵,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他培养出了两个永载史册的好儿子;第二,他进入了《三字经》,成为大器晚成的杰出代表。
《三字经》曰:“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苏洵二十七岁开始读书,后悔当初没有好好读书。小孩子一定要早早开始发奋,不要像苏洵一样以后后悔不已。
可见,在《三字经》中,苏洵是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励志教材。
那么,历史上的苏洵,真是这样一个人吗?又是什么原因,让他在二十七岁前,不去读书呢?
关于这些问题,现在开始一一作答。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名列 “唐宋八大家”。
苏洵出生于一个望族,他有两个哥哥,分别叫苏澹、苏涣。这两个哥哥都考中了进士。
苏洵十八岁时,曾参加过一次科举考试,结果没有考中。落榜后,苏洵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不考了!
就这样,苏洵成为一个抗拒高考的“问题少年”。
咱们都知道,对于问题少年,古代和现代的“对策”都差不多。无非就是,先拉回家,狠狠骂一顿,然后开打。打一个半死不活,轰回学校接着念、继续考……绝无幸免。
然而,这个苏洵,却打破了 “绝无幸免”的规律。
对于儿子放弃考试的决定,其父苏序竟然同意了。
当时,对于苏序的这个决定,很多人都不得其解,他们就前来问苏序。对于这个问题,苏序要么笑而不答,要么是模棱两可、转移话题。
实在躲避不掉,苏序就用这句话,来搪塞众人:“非忧其不学者也!”意思是说,我不担忧他的学习,这个孩子很聪明,他能自己学好。
苏序真的不担心苏洵的学习吗?非也,他只是不关心罢了。毕竟,之前对于苏澹和苏涣的学业,苏序可是监督甚严,操碎了心。
一边是根本不管的小儿子,另一边则是狠抓学业的大儿子和二儿子。苏序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态度,确实让人看不懂。
由于史料匮乏,苏序为什么这么干,只能由后人猜测了。现在的史学家们认为,苏序之所以不管小儿子的学习,是想让他行“包拯之事”,为自己养老送终。
这种说法,绝非无稽之谈。毕竟,根据苏洵放弃考试的时间推断,苏序已经年过六旬了,苏洵的母亲身体也不好,他的大哥苏澹已经病逝了,二哥苏涣也常年在外地当官,因此,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苏洵一人的肩上,父母很可能不愿意他远行,想让他留在家里,为自己养老送终。
那么,这里又有一个问题,既然苏洵已经放弃学业了,为什么《三字经》里说,他到了27岁时,又开始发奋读书了呢?
当时,苏洵对妻子程氏道:“我想读书了,但不知道是不是晚了。而且,一旦我开始读书,就没有时间料理家务,到时候怎么办呢?”
程氏道:“只要想读书,任何时候都不算晚。你若有志向读书,家里的事情我全都包了,你无须担心。”
得到夫人的全力支持后,苏洵重新读书了。
然而,虽然苏洵有考取功名、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壮志,但现实,往往与他的想法背道而驰。
刻苦读书两年后,苏洵29岁时参加了第二次科举考试,结果不中。后来,他卧薪尝胆了八年,37岁的苏洵参加了第三次科举考试,准备一鸣惊人,结果还是不中。
奋发图强、刻苦读书了整整十余年,却得到了这么一个结果,苏洵发誓这辈子,再也不考了!
在苏洵的怒吼中,他真的不参加科举考试了。而他自己,也成了“唐宋八大家”中,唯一一个没有进士身份的人。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苏洵屡考不中呢?难道科举考试太严格了吗?还是说,这里面另有隐情?
关于这个问题,这里暂且不表,等说到苏轼兄弟参加科举考试时,再做解答。
总而言之,三次科举考试都不中,让苏洵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培养自己的两个儿子,让他们子承父业,去参加科举考试。
就这样,随着苏洵的主动退出,朝廷失去了一个栋梁之材。但是,无官一身轻的苏洵,却培养出了两个永载史册的好儿子。这样的结果,宋朝算是赚大发了。
那么,不参加考试的苏洵,是怎么教育儿子的呢?能够培养出两个圣贤的苏家,其教育模式又是什么样子呢?这个教育模式对于今天的家庭,又有哪些借鉴和启示呢?
慈母程氏
咱们都知道,一个人能否成功,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中,虽然有运气的成分,但更多的是自己艰苦的努力和良好教育的结果。
这个良好的教育,与学校有关系,但更取决于自身的家庭。
毕竟,一个只会教育孩子抽烟、喝酒、赌博的家庭,要想教育出一位人才,也就这个家庭自己信。
在家庭教育方面,苏轼就非常幸运了。他拥有一位慈爱的母亲,还有一位严格的父亲,堪称是一个慈母严父的组合。而在这种组合下,苏轼能够成为一个永载史册的圣贤,也就不足为奇了。
先说这个慈母——程氏。
程氏出身官宦之家,文化素养深厚,个性仁慈而果决。在教育儿子方面,程氏除了让苏轼兄弟接受正规和良好的文学教育外,她还常常用古代圣贤的故事,对他们进行良好的人格培养。
《宋史·苏轼传》记载,程母一有时间,就给孩子读古代圣贤的故事。有一次,程母给儿子读了一段《后汉书·范滂传》,让年仅十岁的苏轼受益匪浅。
故事的主人公范滂,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名士,此人公正廉洁、铁面无私,查出贪官污吏后,绝不手下留情,因此深受百姓爱戴。
当然,深受百姓爱戴的官员,很难得到其他官员的认可。在东汉末期党锢之祸时,范滂被奸臣陷害,最终慷慨赴义,死时年仅33岁。
慷慨赴义前,范滂与母亲诀别,他含着热泪,道:“母亲呀,孩儿对不起您,不能继续侍奉您了。弟弟孝顺,让他来侍奉您。我去九泉下追随父亲了。如今,我们生死两别,望母亲舍弃这段难以割断的恩情,不要再悲伤了。”
听完这番话,范母深明大义地回答道:“一个人既想获得品德名声,又想长寿富贵,这怎么可能呢?如今,你愿意舍弃生命,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我怎么会悲伤呢?我为生出你这么一个儿子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真是一个荡气回肠的经典故事!
当时,听完这个故事后,小苏轼被感动了,他激动地对母亲道:“母亲,我若做一个范滂似的人,您会同意吗?”
面对苏轼的问题,程母毫无敷衍之意,她郑重回答道:“你如果能做范滂,我也一定能做范滂的母亲!”
什么叫作人格教育?什么叫作道德培养?什么叫作潜移默化?为什么苏轼的一生,那样嫉恶如仇、光明磊落、百折不挠?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苏轼,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被他的良好教育所倾倒。其原因,就在于此!
其实,程母对苏轼的人格教育,又何止是这些!除了给苏轼兄弟灌输各种伟人的故事,程母还从小就教育苏轼兄弟,让他们学会对生命负责,不许恃强凌弱,要有同情和关爱之心。
苏轼家里种了很多花草树木,引来了很多鸟雀来这里栖息、筑巢。小孩子们看见鸟雀后都比较兴奋,苏轼就拿着一根小木棒追赶这些小鸟。
见此,程母严肃教育苏轼,不许他这样干,让他保护这些小鸟。
在程母的教育下,越来越多的鸟来他家筑巢了。有些胆大的小鸟,甚至把窝搭在了低矮的树枝上。
苏轼长大后,对于这段童年记忆印象深刻,曾赋诗一首:
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家有五亩园,幺凤集桐花。
是时乌与鹊,巢可俯拏。忆我与诸儿,饲食观群呀。
——《异鹊》
在这种道德培养下,苏轼未来从政才如此爱民如子、体恤百姓,宽厚、仁慈、博爱。
毕竟,一个根本不爱惜生命的人,你还指望他去尊重别人的生命、去爱护弱小的子民,那就是一个笑话。
这种说辞,绝非危言耸听。因为就在苏轼的时代里,就有一个人,完美地从反面诠释了上述内容,最终成了一个祸国殃民的奸臣,还差点害死苏轼。
这个人,就是苏轼曾经最亲的好友、后来最大的仇人——章惇。
家庭教育惠终身
在母亲的细心教育下,苏轼形成健全的人格。
历经1000余年后,苏轼还能被历代人民所热爱、所敬仰,其原因,也离不开苏轼伟大的精神世界,否则他也写不出那样的诗句,创作不出那样的作品。
得此良母,真是苏轼之幸,更是我中华之幸。
除了慈母外,苏轼还得感谢自己的严父。
若没有这位严厉老师的督促,苏轼也不可能获得那么高的成就。毕竟,那句老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
苏轼父亲的教育非常严厉,严厉到什么程度呢?五十年后,苏轼被贬到海南岛后,竟然梦到了幼年时读书的场景,他惶恐不已,马上赋诗一首,以作纪念。
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坒《春秋》余,今乃始及桓庄初。
怛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夜梦》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
晚上睡觉时,梦见了小时候贪玩的事。父亲对自己学习监督非常严格,要每天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在梦中,当天应该读完《春秋》,结果才读到桓公庄公部分,不及全书的三分之一。因为害怕父亲来检查,竟然被吓醒了。这就好比自己变成了一条嘴里挂了鱼钩的小鱼。
要知道,写这首诗时,苏轼已经六十多岁了。他被贬到遥远的海南岛,过着清苦艰辛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苏轼想起幼年读书时的场景,还心有余悸。
可见,父亲的读书要求之严厉。
当然,虽然严厉的教育,让苏轼苦不堪言,但也让苏轼受益匪浅。
当时,古人有抄书学习的习惯,一来加强记忆,二来练习书法。在苏洵的严格要求下,苏轼竟然把足足一百二十多卷的《汉书》整整抄写了三遍(也有说是两遍)。
一部完整的《汉书》多少字呢?至少70万字!可见,没有强大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想都别想。估计换成别人(比如我),早就放弃了。
苏轼这种强大的工作量,肯定也能得到一个强大的效果。
抄完了三遍《汉书》后,苏轼对于里面所有的典故,全部倒背如流,随便点一处,苏轼都能一字不差地背诵下去,真正做到烂熟于心。
苏轼后来写奏折,为什么文笔那么优美,内容那么精准,运用史料和典故那样的灵活自如、信手拈来,其原因就在于此。
在父亲的教导下,苏轼善下巧功夫,他独创的八面受敌读书法,不仅成为后世读书人学习的方法,即使用今天的学习方法去衡量,也新见迭出、令人深省。
所谓八面受敌读书法,就是一种分主题、分视角的读书法。按照苏轼在信中所说:“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每次作一意求之。”
就是说,每一本书,都要读好几遍;每一遍,都是带着一个主题(视角)去读。
比如读《汉书》,第一次阅读,按照读者的视角去读,得到一种知识;第二次阅读,按照帝王的视角去读,又得到一种知识;第三次阅读,按照文臣武将的视角去读,又得到一种知识。
可见,这样读书就能把一本书变成几本甚至是几十本书了,也能把这本书读懂、读透了。
苏轼这样读书,自然能得到无数新颖的结论,增加自己的本事。
随便举一个例子,就能知道苏轼的本事。
为了考验儿子的本事,苏洵以《夏侯太初论》为题目,让儿子写一篇文章。
夏侯太初,就是三国时期的夏侯玄,此人字太初。夏侯玄是魏国的忠臣,在司马师继承了父亲司马懿的位置、独裁专权时,夏侯玄参与了诛杀司马师的行动,结果,因为事情败露,被缉捕归案,随后被斩首示众。
夏侯玄临斩前,神色不变,是一个大丈夫。
很显然,苏洵出这个题目,就是让苏轼阐述两个问题:第一,何为忠臣?第二,人应该如何面对死亡?
与歌颂夏侯玄慷慨赴义的论点不同的是,一代才子苏轼另辟蹊径,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论证夏侯玄这个人。
原来,夏侯玄身上有一个典故,他有一颗“大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