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仅9天相守,他参加红军后下落不明,她用72年时光等他归来

大千世界 148 0

  原标题: 婚后仅9天相守,他参加红军后下落不明,她用72年时光等他归来

  长满青苔的屋檐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拄着手杖,正站在台阶上向村口方向眺望。

  不管严寒酷暑,还是起风下雨,她日复一日地保持着这个姿态,一直重复了72年,直到她逝世的那天,她仍然念念有词:“他一定会回来的!”

  她,叫池煜华;他,叫李才莲。

  


  池煜华(1911-2005)

  这是一个感人的真实故事,发生在江西省兴国县。

  1920年,家境贫寒的池煜华,被家人送到了兴国县茶园乡教富村的一户农家做童养媳。那年,她才9岁,而他的小丈夫李才莲只有6岁。

  从此之后,她每天外出砍柴、割猪草、摘野菜,各种粗活累活她几乎都干过。看着这位“姐姐”如此辛苦,年少的李才莲有时也忍不住去帮帮她。

  天黑了,两人常在院子里一起数星星、看月亮。虽然两人都还懵懵懂懂,但朝夕的相处,让二人的感情如同亲姐弟一样。

  1929年,18岁的池煜华与15岁的李才莲,在一阵鞭炮声中,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住进了简陋的洞房。

  


  当这对年轻的夫妇还沉浸在新婚的喜悦中时,一位红军战士气喘吁吁地来到李才莲家中说:“战斗已经打响了!”

  李才莲一听这话,马上穿好衣服鞋子,向屋外跑去。

  当时,在赣南地区,土地革命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年纪轻轻的李才莲,怀着让穷苦老百姓翻身的理想,早已加入了红军。

  这时,李才莲新婚才第3天。

  李才莲参加了这场著名的兴国暴动,由于在战斗中出色的表现,15岁的他就成为了少共兴国县委书记。

  身居要职的李才莲,从此投入到紧张的革命事业中,一连4年都没有与妻子见过一面。

  独守空房的池煜华,朝思暮想着新婚的丈夫李才莲,但为了不影响丈夫的工作,她一直独自默默地为家庭操劳。

  


  李才莲(1914-1935)

  1933年6月的一天,她终于忍不住对丈夫的思念,带上了他爱吃的腊肉和干菜,翻山越岭,步行了数百里路,来到了中共江西省委驻地宁都县。

  四处打听之后,他终于找到了李才莲。

  两人见面后,相拥而泣。

  为了不拖累丈夫,相聚仅仅6天后,池煜华对李才莲说:“舍不得娇妻,称不得好汉。你好好干革命,为全家争光!”

  李才莲依依不舍地送别妻子,送到路口时,他对池煜华说:“无论如何,你一定要等着我!”

  这时,李才莲从兜里掏出了一面镜子,送给池煜华后说:“这面镜子,算是我送给你的一点心意,希望你看见它,就会想到我。”

  池煜华接过镜子,噙着泪花点点头:“革命胜利后,你要回来!我等你回家!”

  短短6天的相聚,对池煜华来说,就是一生的记忆。

  


  不久后,李才莲升任为苏区中央局少共书记,池煜华则回到了家中,每天辛勤地劳动。

  1934年,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李才莲接到命令,要他赶快回到兴国组织红军撤退的工作。

  李才莲马上写了一封信,准备与池煜华在兴国县城见一面,然而,当池煜华赶到县城时,李才莲已经接到新的命令离开了。

  红军长征开始后,李才莲被安排留守苏区,继续打游击战。

  1935年5月的一天,瑞金铜钵山,李才莲率部与敌军展开了一场激战。李才莲在战斗中表现十分英勇,连续击退了敌军的多次进攻。

  但敌军兵力远强于李才莲的部队,李才莲准备带领战士从炮火中突围。就在这时,贪生怕死的警卫班副班长,看中了李才莲身上的经费,从他的身后打出了一颗罪恶的子弹,李才莲倒在了血泊中,壮烈牺牲。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山区的信息又十分闭塞,组织一直都没有李才莲的下落。

  丈夫这一去杳无音讯,日思夜想的池煜华,只能将心血倾注在他们唯一的女儿身上。然而,由于医疗条件落后,不到三岁的女儿不幸夭折,这对池煜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从此之后,池煜华每天拼命地劳动,想让劳动驱赶心中的痛苦。没了女儿,又丢了丈夫,婆婆也将她视为丧门星,对她冷眼相待,甚至一度想将她卖掉。

  然而,在李家无论受多大的气,她都任劳任怨,默默承受着一切苦痛,始终没有改变对李才莲的思念。

  1949年8月,人民解放军进入了兴国县城,得到这个消息,池煜华高兴得一夜没合眼。第二天,她马上来到县城的大路边,看看有没有丈夫熟悉的身影。

  她一直在路边等了三天三夜,然而却是一次次的失望。

  此后,她又托人给毛主席写信了解李才莲的下落,但是,组织的调查也没有任何结果。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去,池煜华的头发一天天变得斑白,丈夫的消息仍然石沉大海。

  在漫长的等待中,池煜华每天对着李才莲送给她的那面镜子,将头发梳了又梳,她多么渴望有一天镜子中能出现他的身影。

  晚年,池煜华开始努力学习文化,因为她知道,要是她会给丈夫写信,也许不会与丈夫失去联系。

  她每天都写日记,厚厚的一叠叠日记本上,写满了他们曾经甜言蜜语,倾注了对丈夫绵绵不绝的思念。

  组织也没有中断对李才莲的寻找。终于,在80年代后期的一天,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考证,以及对群众的走访调查,中央才明确了李才莲牺牲的消息。

  然而,当组织将这个消息告诉池煜华时,她却说:“不可能!他没有死!他一直都在等我!”

  她宁愿活在虚假的期盼中,她不愿意相信,也不敢相信,那个阳光朝气的丈夫已经牺牲。她始终记得丈夫离别时的那句话:“你一定要等着我!”

  


  晚年的池煜华

  2005年,在无尽的等待中,池煜华老人悄然离世,将这场持续72年的相思画上了句号。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再多的言语,再美的表达,也表达不出这场旷日持久的世纪相思。池煜华,已化作一块望夫石,亘古不变地矗立在山头,向一代又一代人讲述着那段红色爱情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