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民间故事选(十四篇)

大千世界 95 0

   亚洲民间故事选(十四篇)

   肖毛编选、扫校

   民间故事的原型与变异(代扫校说明)

   1

   今天,见有朋友忘记了《猎人海力布》的故事,便准备将它从故事书中扫出来。扫的时候,觉得仅此一篇实在拿不出手,才将近年搜集的各种民间故事做了一下挑选,准备再扫一点。结果发现,家中所有的尽是亚洲的民间故事,连横跨欧亚的苏联民间故事都没有,才编出了这么一个篇数少得可怜的亚洲民间故事选来。

   因此,这里选编的是《“金貂”的尾巴》等十四篇民间故事都来自亚洲,分别扫校自《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选》等八种故事书。

   其中,中国的民间故事占了八篇,因国内的终究易得一些;另外仅包括柬埔寨、菲律宾、日本三国的的民间故事,故“亚洲民间故事选”的题目实在起得很勉强。

   在亚洲诸国中,除中国外,印度、伊朗也是民间故事的“大国”,但这些国家的民间故事可以在各种佛经,《罗摩衍那》、《五卷书》、《一千零一夜》、《古代波斯故事集》(上海译文1982年出版,近年有增订版)等书中找到,也不必我多费心。印度尼西亚、叙利亚、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巴基斯坦、黎巴嫩等国的民间故事,才是我该着力寻找的。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和少年儿童出版社都曾出过一套“世界民间故事丛书”,想来其中对亚洲部分搜罗得比较完备,但目前只买到几种,少儿社的不知是否还能重印,民间文艺已经永远成为历史,重印的希望更加渺茫。

   至于朝鲜和蒙古的民间故事,一时买不到却没关系,可以用中国的朝鲜族、蒙古族民间故事充数,何况,中国以前还译过《朝鲜童话集》、《蒙古故事集》(见知堂的《看云集》)之类的故事书呢,我如果找到了,就可以编进去。

   中国的民间故事,却是永远都搜集不完的。

   2

   所谓的民间故事,自然指的是原本在民间流传的东西,正如一朵朵奇葩,本是寂寞开且谢自乡间的,普通人早已习见,文人看得新鲜,把它“采”了去,记在纸上,“民间的”才成了“庙堂的”,甚至世界的东西。

   可惜,对民间故事来说,“走向世界”是要付出代价的。

   在民间,随着说故事人的喜好,年代的变迁,很多故事在流传的过程中都变了样子,或者变长了,或者将一个故事变成了几个故事的混合体,早已部分地失去了其“原始性”。在文人的采撷过程中,由于采撷者往往属于士大夫阶层,不愿把这些故事的原样“按”到纸上,一定要有意无意地去掉其中的不羁、不训成分,做一番“艺术加工”,这更使“民间故事”失去了它的“原始性”。对人类学的学者来说,民间故事的“原始性”的丧失,将使他们的研究变得更加困难;对普通读者来说,过分“艺术加工”也将败坏他们的阅读兴趣。

   即便如此,如果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试着从多种角度分析这些故事的“原型”,还是能够从这些已非原型的民间故事中得益。

   比如,在读《猎人海力布》时,如果只一味地为海力布的精神所感动,是没什么意义的。读完整个故事,我注意到,在故事的结尾,有这样一句:“据说,现在还有个叫‘海力布石头’的地方。”这一句交待是很有意思的,它或许说明了这个故事为什么会存在。我这样猜想:在古代,人们对那种天赋人型的大石感觉很神秘,不知该做何解释。于是,为了消除对它的恐惧,人们便幻想出一个故事来,用来解释人何以变成石头。起初,海力布变成石头的原因也许是别的,在故事的流传过程中,为了让它具有教化的作用,海力布才变得伟大起来;海力布救了小白蛇的故事,也许属于另一个故事的分支,为着增加故事的趣味性,才被改装到《猎人海力布》中来。这么想过之后,就不会像有的学生那样,认为海力布如果把能明兽语的石头转移到别人口中就不必变成石头了,因为对这个故事来说,如果海力布把那块神奇的石头交出去,故事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对故事的“原型”来说,却没有关系,因为这个情节原先大约并不存在。

   3

   《圣经》中说,人原来都说着同样的语言,上帝却把人的语言变得不同,所以不能相互理解。大概有人愿意相信这个故事,而我愿意相信的却是:民间故事的原型只有几种,在流传过程中才开始有了变异,但本质仍然一样,就像外国人、中国人都是人一样。

   下面,简单分析一下这里所收的十几个故事。

   在中国的《猎人海力布》这个故事中,被救的小白蛇是龙王的女儿,她曾经告诉海力布说,“您到我家以后,我的爸爸和妈妈给您什么您都别要,只要我爸爸嘴里含着的宝石。”而在日本的《狗·猫·戒指》这个故事中,被救的还是蛇,也是龙王之女,她让鲨鱼来报恩,并这样说道:“到了龙宫,他们问你要什么,你就说,要小桐木匣里的戒指。”这两个故事的传承关系是很明显的。

   同样,《猎人海力布》中人变成石头而死的故事,在希腊神话、《圣经》中也可以找到,尽管属于不同的变种,但“人化石”的“本质”不变。

   在中国的《大冬瓜》这个故事中,有一段人躲在大南瓜里被野兽抬到某处的描写。在故事里,那个人后来偷偷地跑出来,把野兽打跑,夺走了他们的宝贝。而在希腊神话中,则有勇士们躲到大木马内,然后偷偷溜出,杀死敌人的故事。

   在柬埔寨的《杰美思·奇耶》这个故事中,有一对希望可以将大海淘干,捞出珍宝的夫妇。他们相信,只要不断努力,就可以把海淘干。他们干得那样卖力,以至于海里的鱼儿在请示过龙王后,送来了宝贝,才停止了他们的疯狂而不懈的努力。这个故事,与《列子·汤问》中的《愚公移山》有一点相似。

   4

   如果注意分析,甚至还可以猜出文人们留在民间故事中的“痕迹”。在《渔童》这个故事的末尾,有这样一句:“这时,渔童扶起老渔翁,老渔翁也清醒过来;渔童搀着他,一老一小并身走出衙门,不知上哪去了。”我猜,这一句是后来加上去的,因为故事讲到恶人死了即可收束,多了这样一句,也就多了一种“功成身退”的文人思想。这种思想,一般的讲故事者是不会有的,尽管他也许很熟悉张子房或陶朱公的故事,但这里讲的并不是那类性质的故事。

   同样,由于民间故事源自民间,不论文人怎样改,它的民间思想终究改不光。在中国的《黄果树瀑布的故事》与《大冬瓜》这两个故事,尽管经过了记录者的加工整理,其中的某些农民传统观念还在。前一个故事中,种黄果树的老夫妇清苦了一辈子,生活也还能勉强过,一旦有了诱惑(神奇的黄果),生活便不安稳了。最后,贪婪的商人死了,夫妇两个也没得到财宝。于是,老人醒悟了,将银子“丢进深潭中”,说:“这不是我们庄稼人应得的东西,留着它是一点用处也没得的。”言外之意,即务农为本,从商为末,这正是昔日农民的传统观念之一。在后一个故事中,弟弟虽然得了宝贝,最后却“还是靠着劳动过日子”,因为他们不愿依赖“横财”,只想本本分分地过日子。

   在日本的《狗·猫·戒指》这个故事中,流露出的却是日本崇尚的强者为王的思想与武士道精神。在故事中,普通的“船工”敌不过“大老板”,弱小的老鼠被猫支配,力弱的猫又敌不过狗,而猫和狗又需要无条件地拼命效忠豢养他们的主子“船工”,充当其爪牙。就连小小的螃蟹,都要听“螃蟹头儿”的使唤,可见,奴性与兽性是存在于各个不同阶层的——流露着这种思想的故事,中国人是很难编出来的。

   5

   说到这里,有的朋友大概会怪我把这些民间故事已经被我肢解得太无趣了,那么,请你跳过我这些罗嗦,直接往下看好了——我没有早把这句话说出来,实在很抱歉。

   最后,再讲点别的。

   所谓故事,一般都以情节取胜,并不过分讲究语言。但是,倘若语言格外生动,却更能增加阅读的兴致。这些故事中,《渔童》与《两个老太婆》的语言格外出色,我要格外的提请读者注意。动画片《渔童》虽然精彩,但有些生动的语言和描写却被改编掉了,很是可惜。

   相反,《咕咚》的故事与语言都很简单,可被改编成动画后,却生色许多——看了动画,就不必再读故事原作了。据采编者自注,《咕咚》是一篇流传在西藏的故事,我颇有些怀疑。故事中的木瓜应该气温较高之地的出产,西藏未必会有。或许,故事原本流传在四川,后由四川的藏人带到了西藏吧。

   22:51 04-6-14 肖毛

   亚洲民间故事选(十四篇)

   肖毛编选、扫校

   目 录

   A 中国民间故事八篇

   一、蒙古族民间故事两篇

   1.“金貂”的尾巴(巴拉根仓的故事)(选自《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选》,上海文艺,1978)

   2.猎人海力布(选自《民间童话故事选》,北京少儿,1989)

   二、藏族民间故事一篇

   1.“咕咚”(选自《民间童话故事选》)

   三、彝族民间故事一篇

   1.双舌羊(选自《双舌羊-萌芽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1959)

   四、维吾尔族民间故事一篇

   1.戏弄县官(阿凡提的故事)(选自《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选》)

   五、汉族民间故事三篇

   1.渔童(选自《民间童话故事选》)

   2.黄果树瀑布的故事 (选自《黄果树瀑布的故事-贵州民间故事》)

   3.大冬瓜(选自《石门开》,少儿,1955)

   B 柬埔寨民间故事两篇(选自《带刀的人-柬埔寨民间故事》,民间文艺,1981)

   1.杰美思·奇耶

   2.两个想舀干大海的朋友

   C 菲律宾民间故事两篇(选自《滑稽大王-世界民间故事丛书菲律宾篇》,少儿,1985)

   1.两个老太婆

   2.人是怎样取火的

   D 日本民间故事两篇(选自《日本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1983)

   1.狗·猫·戒指

   2.啄木鸟和麻雀

   A 中国民间故事八篇

   一、蒙古族民间故事两篇

   1.“金貂”的尾巴(巴拉根仓的故事)

   (蒙古族)

   赛西 陈清漳 整理

   巴拉根仓探望亲戚回来,在路上碰见一个放羊的孩子哭得很伤心。他下马一问,原来是宝尔勒代白音说孩子放羊时糟蹋了他家的牧场,就把孩子骑的马抢走了。巴拉根仓把孩子送到家里,悄悄对他说:“别着急,孩子,三天头上我给你送一匹好马来。”说完就走了。

   巴拉根仓知道宝尔勒代是个一毛不拔、见钱如命、爱贪小便宜的吝啬鬼。他就找了个机会,在一条荒僻的山湾小路上等着宝尔勒代。黄昏的时候,老吝啬鬼骑着一匹快马远远地飞驰而来。眼看近了,巴拉根仓故意着急地摆起手来,示意他停止前进,绕别的路走。

   宝尔勒代正往前走,忽然看见一人蹲在草坡上,那么着急地向他摆手,不由得引起了好奇心。他跳下马来,蹑手蹑脚走到巴拉根仓面前。

   “啊呀,你这人怎么这样讨厌!”巴拉根仓压着声音生气地说,“要你别走近,你非要来,险些让你把我这一千两银子给吓跑了!”

   宝尔勒代刚要发脾气,可是听说有一千两银子,一肚子气马上就没有了。仔细一看,这人守着一个小洞,手里捏着一条金黄色的毛茸茸的东西。他凑近小声地问:“喂!你捉着的是什么呀?”

   “你没有看见吗?这是一只贵重的金貂,王爷要给皇上送礼,出千两银子的高价都收买不着。佛爷保佑,算让我碰上了一只。我追,它跑,它一钻洞就叫我捏住了尾巴。我正发愁怎么把它拿出来呢!”

   宝尔勒代财迷转向,一听是只金貂,乐得心都要跳出来了。高兴地喊:“快使劲把它拉出来!”

   “轻一点,你这人疯啦!”巴拉根仓说,“谁不知道拉呀,就是怕把尾巴扯断了,那样就一个钱也不值了,说不定让王爷知道,生气还要杀头哩!喂,朋友,你愿意帮我忙吗?”

   “行,行,”老吝啬鬼说,“常说‘外财不散,见面一半’,要是挖出来,咱们两个可得对半分。”

   “啊呀,你这人比宝尔勒代白音还厉害,我巴拉根仓连他都不放在眼里,今儿算碰上你这个硬对头了。”

   “哈哈哈……你就是巴拉根仓呀?认识认识吧,吹牛大王,我就是宝尔勒代。今儿这一千两银子,就算你给我的见面礼吧!”

   “怎么?你就是宝尔勒代?”巴拉根仓装做吃惊的样子说,“该死,该死,怎么就偏让我碰上你这个雁过拔翎的财迷鬼了呢!”

   “认输了吧?”老家伙得意地说,“告诉你吧,巴拉根仓,我喝的酒比你喝的奶茶都多得多。”

   “好,好,我认倒霉!那你快骑马到前面屯子里借把锹来。”

   宝尔勒代骑上马,刚走两步,心想:巴拉根仓这小子诡计多端,他一定是把我指使走,自己把金貂挖出来,好独吞这一千两银子。想到这里,他掉转马头,对巴拉根仓说:“还是你去吧,我在这儿守着。”

   “看你这人多心多疑的!”巴拉根仓生气地说,“我一个步行人,走到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骑我的马去。”

   “好吧,你可知道我巴拉根仓爱捉弄人,我骑上你的马,可就不回来了。”

   “哈哈哈……你小子别跟我耍心眼!我宁可再添上三匹马换你这只金貂,你愿意吗?”

   “好吧,对你这老奸巨猾的人真没办法。”巴拉根仓无可奈何地说,“来,你可千万不要着急把尾巴扯断了。一定等我取锹回来再挖,不然就白费功了。”说完,他骑上马背,抖动缰绳,一溜烟向着那放羊孩子的村屯飞去。

   老吝啬鬼宝尔勒代,在荒无人烟的草滩野坡里,一直捏着那条“金貂”尾巴在等着。天慢慢地黑下来了。他又饿又冷,又怕又累。不知什么时候,他困乏得实在支持不住了,就蒙蒙胧胧地睡过去。忽然,两手一动,把尾巴扯出洞来,他吓得从梦中惊醒,以为把金貂尾巴扯断了,放跑了金貂,就象疯子一样地用两手扒起土来。扒到天亮,也不见金貂的影子。再仔细一看,哪里是什么金貂尾巴呀!原来是一只涂了颜色的耗子尾巴。他知道受了骗,又急又气,两眼一阵发黑,昏倒在地上。

   (肖毛扫校自《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选》,祁连休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初版)

   2.猎人海力布

   (蒙古族)

   甘珠尔扎布 记译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很愿意帮助人,打来的禽兽,从不自己单独享用,总分给大家,因此,海力布很受大家欢迎。

   一天,海力布到深山去打猎,在密林的旁边,看见一条小白蛇盘睡在山丁子树下。他放轻脚步绕过去,没有惊动它。正在这时,忽的从头上飞过一只灰鹤,嗖的一声俯冲下来,用爪子抓住那条睡着的小白蛇,便又腾空飞去。小白蛇惊醒后,尖叫,“救命!救命!”海力布急忙拉弓搭箭,对准灰鹤射去。灰鹤一闪,丢下了小白蛇就逃跑了。海力布对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快回去找你的爸爸妈妈吧!”小白蛇向海力布点了点头,表示了感谢,就隐到草丛里去了。海力布也收拾好弓箭回家了。

   第二天,海力布又路过昨天走过的地方,看见一群蛇拥着一条小白蛇迎了上来。海力布觉得很奇怪,刚想绕道过去,那条小白蛇却向他说话了:“救命的恩人,您好吗?您可能不认得我,我是龙王的女儿。昨天您救了我的命,我的爸爸和妈妈今天特别叫我来这儿迎接您,请您到我们家里去一趟,我的爸爸和妈妈好当面感谢您。”小白蛇说到这里又走近两步压低声音说:“您到我家以后,我的爸爸和妈妈给您什么您都别要,只要我爸爸嘴里含着的宝石。您得着那块宝石,把它含在嘴里,就能听懂世界上各种动物的话。对您来说,有了这块宝石,打起猎来,那真是再方便不过了。”

   海力布听了,一面点头,一面跟着小白蛇往深谷里走去。越走越冷,走到一扇大门跟前,小白蛇说:“我的爸爸和妈妈想请您先到我家宝库里去看看。”小白蛇正说着的时候,老龙王已经迎上前来,很恭敬地说:“您救了我的爱女。我真感谢您!现在就请到我聚藏珍宝的仓库里去看看,您愿意要什么,就拿什么,请您不要客气!”说着,就引海力布走进一间大屋子,屋里放的全是珍珠宝石,辉煌夺目。老龙王引着海力布看完这个仓库又走到那个仓库,—共走了一百零八个仓库,但是海力布没有看中一个宝贝。老龙王很难为情地向海力布问:“我的恩人!我这些仓库里的宝物,您一样也不希罕吗?”海力布说:“这些宝物虽然都很好,但只可以用来做美丽的装饰,对我们打猎的人来说,没有什么用处。如果龙王爷真想给我点东西作纪念,就请把您嘴里含的那块宝石给我吧!”龙王听了这话,略略迟疑了一下,便把嘴里含的宝石吐出来,递给了海力布。

   海力布得了宝石,辞别龙王出来的时候,小白蛇又跟了出来,再三叮嘱说:“有了这块宝石,您什么都可以知道。但是,您所知道的一切,千万不要向别人说。如果说了,就会从头到脚变成僵石而死去!千万记住!”

   从此,海力布在山中打猎可方便了。他能听懂所有的飞禽和走兽的语言,隔着大山有什么动物他都知道。这样过了几年,有一天,他到山里去打猎,忽然听见一群飞鸟议论说,“我们快到别处去吧!明天这里的大山要崩裂,洪水要泛滥,不知要淹死多少野兽!”

   海力布听了这个消息,心里很着急,也没心再打猎了,赶紧回家,向大家说:“我们赶快迁移到别处去吧!这里的大山就要崩裂,洪水就要泛滥,这个地方住不得了!”

   大家听了他的话都很奇怪,有的认为根本不会有这桩事,有的认为可能是海力布发疯了,谁都不相信。急得海力布掉下眼泪说:“大家难道先叫我死了,才相信我的话吗?”

   几个年老的人向海力布说:

   “你从来不说谎话,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可是你现在说:大山就要崩裂,洪水就要泛滥,这有什么根据呢?请你把理由告诉我们!”

   海力布想,灾难立刻就要到来了。如果我只知道自己避难,让大家受祸,这能行吗?我宁肯牺牲自己,也要救出大家。于是,他便把因为救了小白蛇而获得宝石,今天又如何听见群鸟议论和忙着逃难的情形,以及不能把听来的事情告诉别人,否则立刻就会变成石头僵死等等,和盘对大家讲了。海力布一面说着一面变着,渐渐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立刻悲痛地赶着牛羊马群,把家迁走了。就在这天晚上,阴云密布,连夜大雨下个不停。第二天早晨,在轰轰的雷声中,忽然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大响声,刹时山崩水涌,洪水滔滔,整个山村都被大水淹没了。大家都感动地说:“不是海力布为大家而牺牲,我们都会被洪水淹死了!”

   海力布舍己救人的故事一代代地流传下来。据说,现在还有个叫“海力布石头”的地方。

   (肖毛扫校自《民间童话故事选》,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初版)

   二、藏族民间故事一篇

   1.“咕咚”

   (藏族)

   (流传西藏)

   王沂暖 译

   从前有一口湖,湖边有一片木瓜林。木瓜林里住着六只兔子。有一次,一个木瓜熟了,从高高的树上落进湖水里,“咕咚——”的一声。兔子听见了,不知道是什么,吓得连忙就跑。

   一个狐狸看见它们跑,就问:

   “你们跑什么?”

   兔子答道:

   “‘咕咚’来了!”

   狐狸听见,也连忙就跑。

   猴子看见狐狸跑,就问:

   “你们跑什么?”

   狐狸答道:

   “‘咕咚’来了!”

   猴子听见,也连忙就跑。

   这样一个传一个,鹿、猪、水牛、犀牛、大象、狗熊、马熊、豹、老虎、狮子……一个跟着一个,都跑起来了。

   大家闷着头拚命跑,越跑越害怕。

   山脚下有一个长毛狮子,看见狮子们这样跑,就问:

   “你们有爪子,有牙,力气最大,跑什么?”

   “‘咕咚’,来了!”跑的狮子回答道。

   “‘咕咚’是什么?在哪里?”长毛狮子问。

   “不知道。”跑的狮子回答。

   “别乱跑!要打听明白了!谁跟你们说的?”长毛狮子问。

   “老虎说的。”跑的狮子回答。

   长毛狮子又问老虎,老虎说:“豹说的。”

   问豹,豹说:“马熊说的。”

   问马熊,马熊说:“狗熊说的。”

   于是又问狗熊、大象、犀牛、水牛、猪、鹿,这样一个一个地追问,都说是别人说的。

   最后问到狐狸,狐狸回答道:

   “是兔子说的。”

   长毛狮子又问兔子,兔子回答道:

   “这个可怕的‘咕咚’,是我们六个亲耳听见的。你跟我们来,我们指给你那个地方。”

   于是兔子把长毛狮子领着,到了木瓜林旁边,指了一指,说:

   “‘咕咚’在那里。”

   恰巧,这时候,又有一个木瓜从树上落下来,落进湖水里,“咕咚——”的一声。

   长毛狮子说道:

   “你们这些人!现在都看见了,这是木瓜落到水里的声音,有什么可怕的?看把你们的四只脚都要跑掉了!”

   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白受了一场虚惊。

   (肖毛扫校自《民间童话故事选》,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初版)

   三、彝族民间故事一篇

   1.双舌羊

   (四川彝族)

   肖宗英搜集

   一

   奴隶麻黑特比赎了身以后,又经过几年了。由于他的勤劳和聪明,慢慢积了一点财产:他的屋里有吃不完的洋芋,他的身旁有成群的白羊。附近的老人家都说:“养娃要象麻黑特比,那真是一个象样的小伙子啊!”

   一霎眼麻黑特比二十八岁了。有一天,他把自己存了多年的洋芋、苦荞和羊群变卖成银子,又把银子换成金子,把金子熔化了装在一根荆竹竿里,然后,他穿上从前替主人做苦工时的破衣裳,柱着竹竿,背着一个破褡裢向乡亲辞行,往远处去。

   好心的邻人都问他:

   “麻黑特比,你要到哪里去呢?我们做了这样多年邻居,真舍不得你远去呵!”

   “我不会去好久,不久我会回来的。”

   众乡亲又依依不含地问他:

   “那么你究竟到哪里去?什么事使你—定要出门呢?你告诉我们,我们也好放心。”

   麻黑特比笑着回答说:

   “现在身体是我自己的了,我已经成年了,应该有个老婆,我准备去寻找我最合意的老婆去。”

   大家听得很出神,用羡慕的眼睛瞧着他,祝福他能够得到一位聪明而美丽的姑娘。

   麻黑特比高高举起手中的荆竹竿说:

   “乡亲们,再见!不久将有吵闹你们的邻居了!”

   大家更依依不舍地同声说:

   “麻黑特比再见!麻黑特比再见!”

   麻黑特比一边招着手,一边唱着宏亮的歌,向大家告别:

   天上的白云聚了又散,

   天上的月亮缺了又圆,

   树叶再绿的时候,

   我又回来和大家相见。

   我是—只孤单的小鸟,

   学会了高飞、跳跃,

   高飞在天空,跳跃在河边,

   天黑了仍然要飞回自己的巢。

   他—边唱着,一边迈开大步向山坡下走去,歌声和人影渐渐在山谷中消失了。

   麻黑特比这样走了一个多月,走过了无数增(村)子,但都没找到他中意的姑娘。

   —天黄昏时候,他经过—个增子,看见一个姑娘在喂猪,—群小孩子围着她。他也走拢去看,原来一群长带很结实的小猪正抢着姑娘喂给它们的饲料吃。麻黑特比看到这群小花猪,叹了口气唱道:

   唉!这群小猪逗人爱,

   但是欠下—身债;

   借债难还清,

   老小不自在!

   孩子们听见人唱歌,都掉转头来看。原来是—个手中拿着竹竿、衣服褴褛的青年人。大家哈哈大笑着说:

   “这人—定是傻子,看他说得好希奇呵!猪怎会欠账呢?”

   喂猪的姑娘却急忙拦着孩子们说:

   “他不是说母猪欠了债,他说的是喂猪的主人欠了别人的钱,将来只好用小猪去偿还。不正象他既的,老小都不自在吗?”

   麻黑特比很佩服这姑娘的聪明,就一人退坐在路旁的木头堆上,想听这姑娘还说什么,同时又不断地打量她。

   孩子们看着这位有趣的年青人坐在木头堆上,都来围住他。

   有个孩子问他说:

   “嘿!你打算到哪里去?”

   麻黑特比唱着回答:

   我爬了数不清的高山,

   我走过无数的溜索桥,

   为的是要娶个老婆,

   到什么地方去还不知道。

   孩子们—阵哄笑说:

   “你看你穿的衣服这样褴褛,—个钱也没有,只有根荆竹竿,你哪里讨得起老婆啊!”

   喂猪的姑娘看见顽童们这样没乱貌地嘲弄—个外乡人,立刻在旁边阻挡说:

   “你们怎能取笑—个外乡人呢?有本事的不吹嘘,老实人不注意外表,你们怎么知道荆竹竿里没有金子呢?”

   麻黑特比听了大吃一惊、心里暗暗地佩服这个姑娘。麻黑特比用竹竿指着坡下一片荞子田说:

   小小红花儿,

   生长满山坡,

   就是欠了债,

   窝窝不自在。

   惹得这群孩子笑得更有劲说:

   “嘿!你越说越怪了,荞子又不会吃东西,又不会说话,它怎么会欠人家的债呢?”

   姑娘又打断孩子们的话说:

   “这有啥希奇呢?种荞子的庄稼户哪家不欠债呀?”

   麻黑特比因为姑娘三次都把他心里的话解释出来了,对这个姑娘又佩服、又敬爱。太阳躲在山后去了,麻黑特比站起来向姑娘说:

   “我们彝家是好客的,不会让一个客人歇在野外。请你答应我,今夜在你家宿—晚吧。”

   姑娘点头答应了他的请求,领着麻黑特比回家了。

   姑娘的爸爸,看见女儿带来一个客人,热情地把麻黑特比迎接进屋。麻黑特比把屋子四围望了一望,嘴里自言自语地说:

   这座房子多端正,

   主人好客又殷勤;

   为啥端端一座房,

   门前缺少刺笆林?

   老爸爸莫明其妙地望着麻黑特比,心里却有些埋怨这个年青人不懂事。问他说:

   “你说的什么……什么‘刺笆林’呀?”

   姑娘看出了爸爸不悦的样子,急忙解释说:

   “爸爸,他说我们这里什么都好,就是缺少狗看门。”

   老爸爸点头说:

   “是呀,我们该喂只好狗来看门。”

   麻黑特比坐下后,姑娘替他捧上茶,又送上一盘馍,麻黑特比正吃着馍,忽然看见屋梁上有只老鼠跑过,他又四处望了一望说:

   这座房子多端正,

   主人好客又殷勤;

   就是房子没耳朵,

   【口悉】【口悉】嗦嗦听不清。

   老爸爸奇怪地盯着这年青客人说:

   “你说什么?房子没有耳朵?房子怎能有耳朵呢?”

   姑娘又忙着回答说:

   “爸爸,他说我们房里缺少一只猫,因此耗子跑得【口悉】【口悉】嗦嗦的。”

   老爸爸叹息着说:

   “唉!山里就是缺猫呵!可是猫也真不容易喂啊!”

   麻黑特比吃着吃着,又说:

   这座房子多端正,

   主人好客又殷勤;

   就是房子没声音,

   白天黑夜分不清。

   老爸爸疑心这年青客人有神经病,不耐烦地说:

   “真怪!房子会有啥声音呢?”

   姑娘拦住老爸爸说:

   “爸爸,他是在说我们怎么不喂只公鸡来报晓呢!”

   麻黑特比十分佩服姑娘的智慧和敏捷,能够把自己心里想的、嘴里说的隐语完全理会。于是弄破竹竿,把藏在里面的金子献给老爸爸,作为娶他女儿的聘礼。老爸爸很喜欢麻黑特比的聪明、能干,愿意把女儿嫁给他。

   二

   麻黑特比终于找到了—位聪明的姑娘,他们结婚以后,一起回到麻黑特比原来住的山上,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春天来了。三月的太阳融化了山上的积雪,遍地开出美丽的鲜花。麻黑特比家的母羊忽然生了—只奇怪的小羊。这只羊有两根舌头,叫起来声音响彻山谷,连五十里以外也能听到。这宏亮的叫声,惊跑了附近一带的虎豹豺狼,从此,这儿再没有牛和羊子给野兽拖走的事了。

   这山上住的人家都说:

   “麻黑特比和他妻子的敏捷智慧,给高山人们带来了幸福。”

   麻黑特比喜爱这只羊,乡亲们也喜爱这只羊,众人称它为“双舌羊”。

   岭上土司在他的官寨里听到了羊的响亮的叫声,惊异地问当差的说:

   “这是什么羊在叫?叫声这样的响亮!”

   当差的恭敬地回禀说:

   “这是白彝麻黑特比家养的双舌羊,是一只宝羊。”

   土司惊异地问:

   “宝羊?它有什么希奇呢?”

   当差的说:

   “土司,这只羊有两根舌头,叫起来五十里外也听得见,它的叫声惊跑了附近山上所有的野兽。现在,再没有野兽来伤害麻黑特比和他的邻居的牛羊和庄稼了。那里的百姓真象神一样地敬爱着麻黑特比嘞!”

   土司听了勃然大怒说:

   “一个我管辖的百姓,哪能这样煽动百姓呢!这不是造反么!既是宝羊,就去给我牵来,我要用檀木给它修个圈,喂在我的官寨里。”

   当差的人不住点头答应:

   “是,是,是!”

   当天土司就派了一队兵,背着箭,骑上快马,向麻黑特比家飞奔去。凶恶的兵士把麻黑特比打倒在地上,又捣毁了他的家,牵走了双舌羊。

   这羊拴在土司宫寨的檀木圈里,什么都不吃,只是高声吼叫,麻黑特比夫妇一听到这凄厉的叫声,心里就难过起来。

   —天,麻黑特比出去打猎,又听见羊叫,信步向土司官寨走去,他从墙外望见双舌羊在圈里转着。他忍耐不住了,回头四处望望,看见—个人都没有,他悄悄跳过墙去,把羊子抱着没命地跑回家来。在太阳落坡时,羊子照例要叫,它叫的声音一样响彻三坡三湾,麻黑特比和妻子着急起来,两人商量说:

   “要是给土司听见了,怎么得了呢?万—他找来了,我们还能活命吗?”最后麻黑特比狠了心,说:“土司随便霸占老百姓的东西,我就宰了这羊也不给他。”

   于是他就把羊宰了,羊肉装满了九张竹笆子。

   土司到黄昏时候,没有听到羊叫,他怀疑地问:

   “双舌羊还关在檀木圈里吗?为啥今天不叫了呢?”

   当差的忙跑出去看了看,不见羊的踪迹,赶忙派人找寻,找了好久也不知道羊到哪里去了。 土司又亲自派人四出搜寻,最后查到麻黑特比家里来,看见门前有—大滩血迹,他家的竹笆内装着新宰的羊肉,羊的舌头又是双的。当差的气汹汹地问:

   “双舌羊在哪里?”

   麻黑特比见他们那种凶恶的样子,就慢吞吞地回答说:

   “是我家的羊,我把它宰了。”

   当差的大声说:

   “你晓得么?这是土司挑选上的羊,你竟敢把它宰了!”

   麻黑特比笑了笑说:

   “管家的,我怎么不能宰它?这是我家的羊,是我家母羊亲生的。”

   当差的气得暴跳知雷,叫兵丁用粗绳子把麻黑特比绑了起来,带回土司官寨去。

   土司听了当差的报告,气得更凶,狠狠地蹬脚骂道:

   “一个老百姓敢这样,简直是造反了!快把他给我关到牢里去。用大枷枷了,用大锁锁上。”

   麻黑特比被囚禁在官寨的土牢里。他心里又恨又气,每天靠在土牢的—个碗大的窗口上,想念着妻子,但他看也看不见,喊也喊不应。

   满山树叶逐渐变红了,天气慢慢冷了起来,彝山上的秋天来了。土司照例每年在这时要带领许多随从出外打猎。麻黑特比这天从窗口里望见土司骑着马,带领着队伍离开了官寨。他趁这个时候给妻子写了封信,缝在自己的查尔瓦①里,然后说动两个看守人,托他们替他回家取粮食,又说他家里有酒喝。两人想喝酒,就愿意去了。走时因为下雨,麻黑特比又把自己的查尔瓦借给那人披着,并给他们说:

   “我的妻子不认识你们,我家墙上有个竹篼,你们只要把这查尔瓦往竹篼里—放,酒就喝得成了。”

   两人高兴地去了。

   到麻黑特比家时,两人照他的吩咐,把查尔瓦向竹篼里一放,他妻子果然立刻取出酒来款待他们。两人拚命喝着,不久,就醉得睡着了。

   他们一睡,他妻子立刻由查尔瓦里取出信来看。这时她心里又高兴、又难过,眼泪忍不住一颗颗地掉下来。她见信上写着:

   牛角蜂高飞了,

   牛蚊子下山了,

   当屋项上悬挂着镜子的时候,

   把山羊拴着,

   让绵羊在前面带路,

   鸟就可以高飞了。

   他妻子看了信后,完全明白他的意思,立刻骑上马,跑过前山后山,约集了麻黑特比的好乡亲们,说:

   “麻黑特比有信回来了。”

   大家齐声地说:“他信上说些什么?要我们帮助吗?这样的好人,我们为他死了也甘心!” 麻黑特比的妻子,把信交给大家看。但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不懂他信里的意思。他妻子立刻解释说:

   “他是说‘土司出外打猎去了,

   士兵们都下山了,

   当月亮上屋顶的时候,

   把不听话的送信人拴着,

   把听话的送信人带着领路,

   大家能把他救出来,他就可以自由了。’”

   大家听了,都兴奋地说:“我们一定要去救回麻黑特比。”

   几个青年人早跑向麻黑特比家里去,把那两个着守人捆起来。两个人酒醒后,众人就让他们带路,—起向官寨奔去。大家砍开了牢门,放出了麻黑特比和被土司囚着的奴隶们。他们在官寨里抓住一个老丫头,老丫头吓得只是抖,告诉大家说:

   “土司在劳商锡罕山上打猎,你们要找他,就去找吧。”

   众人说:“—不做,二不休。”一起奔向劳商锡罕山上去,把虐待百姓、霸占百姓财产的土司砍死了。

   土司被杀时,—只脚浸在山下的小河里,从此老百姓称这河叫浸腿河。后代的土司都不喜欢这条河,每走到这里常常要绕道过去。

   原注 ① 查尔瓦是披毡。

   (肖毛扫校自《双舌羊-萌芽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初版)

   四、维吾尔族民间故事一篇

   1.戏弄县官(阿凡提的故事)

   (维吾尔族)

   许力 译

   阿凡提的一个同乡在另外一个城市当了县官。有一次阿凡提也到了这个城市,县官一听说,就把他请到家里,做了饭端到他的面前。可是并不请他吃,一个劲问起家常来了:

   “我的孩子怎么样啦?”

   “比你希望的还要好。”

   “他的母亲还健康吗?”

   “很好,身体很健壮。”

   “我的小花狗还在吗?”

   “无论谁,它也不让进你的房子。”

   “我的枣红马怎么样呢?”

   “没有人不爱那匹种马的。”

   县官的话把阿凡提弄得很不耐烦,也不让他吃饭,还命令听差把饭端走。阿凡提挡住盘子不让拿,县官还继续地问:

   “我的小花狗没有病吗?”

   “可惜在我出门的时候已经死了。”

   “为什么?怎么死的?”

   “给你的枣红马剥皮的时候,在它的咽喉上踢了一下就死了。”

   “咳!我的马也死了,是怎么死的?”

   “因为把你妻子驮到坟墓去的时候压死的。”

   “我的老婆也死了,哎呀!她是怎么死的?”

   “因为你儿子死时她伤心过度了。”

   “哎呀!老天呀!我的眼珠、心肝也死了,他是怎么死的呢?”

   “你房子的墙倒了给砸死的。”

   “我的房子也坏了,哎呀天呀!”县官喊着就倒在地上大哭起来。

   阿凡提趁这个时机把饭吃饱了。然后,他站起来对县官说:“再见吧!在你有喜事的时候不叫我吃饭,在你有丧事的时候我才能饱餐一顿。”说着就扬长而去。

   (肖毛扫校自《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选》,祁连休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初版)

   五、汉族民间故事三篇

   1.渔童①

   (流传河北)

   张士杰 搜集整理 申沛农插图

   从前有个老渔翁,他只有一只渔船和一条鱼网,白天在龙河上打鱼,黑夜就驾小船宿在河边。日子过得很贫苦。

   这年夏天,河水又涨了。大水灌满了河身,浪头一窜多老高!老渔翁在龙河打了多半辈子鱼了,他是知道的:

   在龙河涨水的时候,要下河打鱼,水大浪高,十有九成非沉船丧命不可。没法打鱼,老渔翁很着急。看看一天又过去了,水还不见落,他也没心思睡觉,就坐在河边,望着那滚滚的大水出神。

   忽然,河正流里“扑”地冒起一团金火,原地不动,闪闪烁烁的,一会明,一会暗。这是什么呢——是水怪,还是河里闹宝?老渔翁很纳闷。这团金火明呀暗呀的一直到天傍亮时才熄灭。老渔翁暗自寻思:我从小就听人说过,这河里有宝贝。不是常打鱼的人,看不见它;胆小的人也得不到它。我苦挣苦熬的打了多半辈子鱼,莫不成老了老了遇上宝贝了?这金火一直闹了三夜,老渔翁聚精会神地一直瞅了三夜。

   “嗨!有枣没枣,先打一竿子再说!”这天夜里,老渔翁把网绳接长,把绳头系在腰上,就迎着风浪开船下河,一直向这团金火划去。

   这可真是冒着生死的危险啊!船刚入河,就被浪头打得东摇西晃。老渔翁攥紧双桨,稳住劲头,划呀,划呀,只顾一个劲儿地向着金火划去,看看够上了,忙抡开鱼网“哗啦”撒下去。老渔翁是打鱼的老手了,不偏不歪,鱼网正把金火扣住!刹时金火就灭了。这时候,一个大浪头打来,船猛地一歪。“哗——”灌进了半船水!眼看船要沉了!老渔翁心中“咚咚”直擂大鼓,他把眼一闭,把牙一咬,一股猛劲,竟冲出激流,把船划到河边来了!

   “嘘——好玄哪!”老渔翁松口气,把船拦好,淘掉船里的水,就从腰上解下网绳,慢慢地把网拉了上来——扣住个什么东西呢?

   原来是一个鱼盆:有普通盆大小,是白玉的;盆底上刻着一对小金鱼,金鱼四外刻着清水的细波纹;一根蔓子从金鱼身边伸向盆沿,两片大绿荷叶托着一朵粉红的大荷花;荷花上坐着一个小渔童,头上梳一对黑抓髻,红袄,绿裤,光着脚丫,怀里抱着一根钓鱼竿。

   这可是个新鲜玩艺儿!借着月光,老渔翁左看右看,爱得不舍手。那小渔童虽是刻在盆沿上的,老渔翁一看他,总觉着他也正在看着自己。老渔翁心里美得竟哈哈大笑起来。

   什么东西头一回看见是稀罕,日久天长,也就不新鲜了。老渔翁虽爱这鱼盆,可是又吃不得嚼不得,不打鱼还是饿肚子,到水一落,他仍是照常打鱼,劳累一天,到夜里睡得挺香。

   想不到这天夜里,忽然有响动把他吵醒了。老渔翁睁眼一看,放在河坡草丛里的那个鱼盆,竟呼呀呼呀地冒起金光来了!金光一冒,那棵荷花就“唰啦”一下子活了;蔓子顶着绿叶粉荷花,一直往上长起来,越来越高,越长越大,长呀长呀的,那蔓子一弯,荷叶荷花鲜灵灵地撑在了草地上。这时,那渔童也长大了,也活了!就见他从荷花上站起来。扛着鱼竿,嘴儿一咧,笑嘻嘻地对鱼盆说道:

   “鱼盆鱼盆摇摇,

   清水清水飘飘!”

   那鱼盆立刻自己一摇晃,盆里立刻飘起了汪汪的清水。接着,渔童朝鱼盆又笑嘻嘻地说道:

   “清水清水流流,

   金鱼金鱼游游!”

   那清水立刻泛起波纹,打着旋儿,“哗哗”响起来,那对小金鱼也立刻活了,傍着盆边唰呀唰呀地游得很欢。接着,渔童又朝鱼盆笑嘻嘻地说道:

   “金鱼金鱼跳跳,

   清水清水冒冒!”

   那对小金鱼立刻从水里“沙”的一跳尺来高,清水也立刻“哗哗”往上窜,窜出鱼盆,直往四外漾。金鱼跳起来落下去,落下去又跳起来。这时渔童立刻拿起鱼竿,看准金鱼跳起的时候,只见他把鱼竿一抖,立刻钓住一只。鱼竿一扬一低,那金鱼被钓起,又猛地落下,“哗”的砸出一片金水花,水花朝四外一散,变成许多金色的水珠,也随着漾出的清水滚到盆四外的草丛里去了。渔童玩得好不开心,“格格格”笑个响。他把这只金鱼钓住抖一会,一甩鱼竿撒了去,立刻又钓住那只金鱼抖一会,“格格格”笑一阵,又一甩鱼竿撒了去;接着又钓住这只……。清水冒着往外漾,不上钩的金鱼总是跳,上钩的金鱼一起一落总是溅出一片金色的水珠子。就这样一直闹到天快亮。看样子渔童是玩够了,他把钓着的金鱼撒下,把鱼竿往怀里一抱,坐在荷花上,又笑嘻嘻地对鱼盆说道:

   “清水清水静静,

   金鱼金鱼定定!”

   清水立刻不冒了,金鱼也不跳了,接着,那大荷花立刻支楞起来,随着蔓子一点一点地往回缩呀缩呀,越缩越小,不一会缩到鱼盆里去了。迭时,“呼”——金光灭了,天也亮了。

   老渔翁连大气都没出,呆呆看了一夜。这时,他忙起身,拿着鱼盆一看——鱼盆还是跟从前一样!可是呢,就在鱼盆四外的草棵里,一汪一汪的清水泡着一片一片的金豆子!

   老渔翁拣了一大堆金豆子,他那欢喜的劲头谁还能说得出呀!以后,那鱼盆一到夜里仍是闹宝。他就用这些金豆子安家立业。老渔翁劳苦一生,老了老了,日子倒过得一步步登高。

   这天,老渔翁拿着金豆子去赶集买东西。来到城里以后,他掏出金豆子刚要买,正这当,有个外国传教的牧师,大摇大摆的在这路过。他一见老渔翁花金豆子,立刻站住了。牧师向老渔翁要了几个,仔仔细细察看半天,咽口唾沫问道:

   “老头子,这金豆子是从哪儿得来的?”

   一个压根儿不懂得说谎的人,要让他撒谎,这简直是登天呀!老渔翁就把金豆子的来历都告诉给牧师了。牧师点点头,又问了他家住哪里,姓甚名谁,才把金豆子还给他,大摇大摆地走了。

   谁知第二天就出祸事了!

   老渔翁刚吃完饭,就见来了两个衙役。衙役说:

   “老汉,县太爷派我俩前来传你,限你马上带着那个鱼盆跟我们去!”

   “班头!这是怎么回事呀?我又没偷谁摸谁,又没犯王法?”

   “有人告你!”

   “谁呀?”

   “嘿嘿!告你的这个人呀,连县太爷也惹不起!走吧。到衙门你就知道了。”

   来到衙门以后,老渔翁一看:县官坐在大堂上,正恭恭敬敬地陪着昨天那个洋牧师说话呢!莫不成是这个洋毛子②告的状?这时候,县官一见老渔翁,立刻就审案:

   “老奴才,你有个白玉石的鱼盆呀?”

   “嗯。”

   “那鱼盆上刻着一对金鱼,清水的波纹,还有一棵荷花,荷花上坐着一个小渔童,是也不是?”

   “是。”

   “一到夜里,荷花能长,渔童能活,清水能冒,金鱼能蹦,溅出水珠能变金豆子,对也不对?”

   “对。”

   “好!满对!”县官一指牧师,朝老渔翁冷笑道:“你这老贼,真正大胆!竟敢偷去这位洋学士的宝贝!你是怎么偷去的?快从实招来!”

   “大人,这鱼盆是我的,怎么倒说我偷的洋毛子的?呀——呀呀!活这么大年纪,我还真没见过这样拿脸皮当大褂子穿③的洋毛子呢!”老渔翁气呼呼地说完,就把怎样得到鱼盆和昨天遇到洋牧师的经过,都告诉给县官。县官一听,怔了怔,就朝牧师作个揖,嘻嘻地说:

   “学士,学士,皇上有旨,中国人犯了外国人的案,外国人也能审。您看着该怎办就怎么办吧!”

   “这是一定的。”牧师大模大样地对老渔翁说,“老汉!我们到中国来,是传教的,是来办‘善’事的;也不偷你们,也不诈你们。我们说的是个‘理’。你那个鱼盆,本来是我从我们国带来的宝贝,它是我们国出的。我带来以后,一直在教堂里存着,不想前些日子竟丢了!我找了多少天,昨天见你一花金豆子,才认了出来。如今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啊?”老渔翁可气坏了,“好你个‘学士’呀!看外表你象个文明人,一张口说话敢情是屎壳螂打哈欠——满嘴喷粪呀!”

   牧师忙对县官说:“你们中国人偷盗不算,还蛮不讲理!你得好好给我办办他:不光要他把鱼盆还给我,一定要他招出口供,贴出告示,定了罪,这才完事呢!我们是讲究说‘理’的呀!”

   “学士说得对!”县官立刻指着老渔翁叫道:“老刁贼!你快献上鱼盆!从实招来!”

   “你们让我献什么?这鱼盆是中国河里出的,是中国人冒着生死捞上来的,为什么要献给洋毛子!”老渔翁气得一手托起鱼盆,一手指着盆,又问县官和牧师:“我来问问你们:洋毛子说是他们国出的鱼盆,既是外国出的鱼盆,为什么这个小渔童是中国人的打扮,中国人的模样?!”

   老渔翁这么一问,县官和洋毛子可“兔子吃年糕——闷口了”!怔了好半天,洋毛子一着急,把心里的话竟失口说出来了:“就是要你的鱼盆!不给不行!”县官见牧师急了,他立刻也火了:“不给鱼盆就犯王法!”

   老渔翁一阵恶气涌上心头,身子一晃,手一哆嗦,“噗嗵”,——“叭喳”——气昏倒在地上,鱼盆也摔个粉碎。哪知那鱼盆一碎,小渔童却跳起来活了!渔童站在老渔翁跟前,把鱼竿一晃,立刻变得又高又大。他朝洋牧师一抖鱼竿,鱼钩正钓住牧师的嘴上膛;他把鱼竿一提,牧师立刻悬上了半空;他把鱼竿上下一抖,牧师悬在空中手刨脚蹬,“呜噜呜噜’’直叫唤!这时,渔童猛地把鱼竿一甩,“日——”牧师立刻上了天,跟斗趔趄地滚到天边去了!

   这时,渔童把鱼竿一晃,立刻又变小了。县官还以为渔童又要来钓他呢,顺“虎座”往下一溜,翻翻白眼吓死了!

   这时,渔童扶起老渔翁,老渔翁也清醒过来;渔童搀着他,一老一小并身走出衙门,不知上哪去了。

   原注

   ① 这是近肯百年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后,在河北地区产生和流传的一篇民间童话故事。

   ② 洋毛子:是当时老百姓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一种蔑视的称呼。

   ③ 拿脸皮当大褂子穿:这是当地人讽刺不知羞耻的人常说的一句话。

   (肖毛扫校自《民间童话故事选》,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初版)

   2.黄果树瀑布的故事

   (贵州)

   王少西 整理

   许多年以前,在黄果树瀑布的山坡上,住着一个种庄稼的老汉和他的妻子。老两口年纪都有六十多岁了,他们无儿无女,并且一年到头做活路,从来没歇过一天气,但日子总是过得很清苦。老两口想到终日辛劳还得不到温饱的生活,常常愁眉不展,相对叹气。

   老汉从年轻力壮来到这里时起,就自己砍树子,割茅草,搭了一间草房,一家人孤单单地住着。他在屋前屋后种上了一百棵黄果树,许多年来,这些树子已经长大成林,团团围绕着他那间矮小的草房。老汉没事时就坐在房门口抽叶子烟,他的门正好对着前面飞泻而下的大瀑布。

   这瀑布原来没有什么名称。它有十来丈宽,从三四十丈高的悬岩上直往下冲,轰隆隆的声音无日无夜地震响着,水沫象牛毛细雨一样,飞到几里路外。早晨,当太阳照着瀑布时,便现出五颜六色的彩虹。晚上,当月亮照着瀑布下面的深潭时,潭里又会射出闪闪的霞光。老汉就是这样每天早晚观赏着瀑布的奇景。除了种庄稼,便弄弄黄果树,度着他的岁月。

   有一年,老汉种的一百棵黄果树不知怎的竟和往年大不相同。这一年,每一棵黄果树开的花都比往年繁多,而且又大朵,香风在几里路以外都闻得到。老汉夫妻俩非常高兴,他计算着今年的黄果一定比往年的收成多。当然罗!卖得的钱也要多得多。老汉每想到收入会增多,总笑得咧开衔着叶子烟杆的嘴,对他的妻子重复着已不知说过好多遍的话:“老伴,等黄果卖得钱时,你那烂襟襟的衣服也该换一件新的了。”他的妻子也跟着重复那句说了不上一次的话:“你也可以到场上去买几斤肉来打个牙祭了。”

   黄果花谢了以后,日子一天天过去,老汉每天这棵树看看,那棵树看看,看来看去看了十多天,总不见有棵树结个黄果米米。这时老汉又是难过,又是失望,他话也不想说,饭也吃不下,只是一袋又一袋地抽着叶子烟。但是,有一天下午,当他象打瞌睡一样地在家闷坐时,他的妻子忽然在门外惊喜地叫起来:

   “快来看啊,黄果!”老汉象被针锥着屁股,一蹦跳起来,揉着眼睛就朝门外跑。这时他的妻子抱着一捆刚捡来的柴,正仰头向一棵黄果树上看。

   “你看,好大一个黄果!”他的妻子指着树上说。

   “咦,稀奇,我怎么从没看见?”老汉看准了在树叶丛中真的结着一个黄果,奇怪地说:“这个黄果有点怪,花谢才十几天,它就长得比熟透了的还大。”

   “再找找看还有没有。”他的妻子放下手中的柴说。

   于是,两人一棵树又一棵树地找起来,一百棵树都被他们仔细找过了,但是除了这个黄果之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个黄果来。

   “不要找了。”老汉对还想找一遍的妻子说:“穷人的命总是苦的,再找也找不出。”

   几天以后,老汉家来了一个稀有的客人,他是听见关于黄果的传说以后特地从几百里以外赶来的。这客人不过三十来岁,瘦长的个子活象个痨病鬼,但他的两只眼睛却闪着奇异的光。有认识他的人,都叫他识宝的陕老①,而老汉却是从来不认识他的。陕老一到老汉家,开口第一句话就是:“老人家,你的黄果卖不卖?”

   “黄果往年倒多,你买几百斤都有,只是今年年成不好,总共只结了一个。”

   “我就是要买这个。”陕老说。

   “这是做种的,我还不卖呢。”老汉随口答道。

   “卖吧,我有的是钱嘛。”陕老用诱惑的眼光看着老汉说。

   “有的是钱?你能出多少?”老汉怀疑地问。

   “二百两银子怎样?”

   “二百两?”老汉的心“咚”的一跳,他虽然曾看过一些散碎的银子,但二百两究竟是多少,他还不大清楚,想来一定是多上加多的银子吧!他一想到这个“多”字,以为陕老是在和他说着玩,但看陕老的脸色却又一本正经,并不象在欺骗。

   “二百两你是不是嫌少了?”陕老说,“那就这样吧,我给你一千两,这就是定钱。”陕老从随身携带的口袋里拿出一个五十两的银锭递给老汉。

   “不,不。”老汉看着白生生的那么大一锭银子,不知怎么说才好。

   “一千两不少了,你收下吧。”陕老把银锭硬塞到老汉的手中,老汉这时真是有点糊里糊涂了。他的妻子象想起了什么似的急忙说:“卖就卖吧,等我去摘来。”

   “不要忙,不要忙。”陕老连忙阻止说,“这个 黄果现在不要,我的银子也不够。”

   “那么你什么时候才要呢?”老汉问。

   陕老先走到树下看一会,又扳起指头算了一番,然后说道:“再过一百天,足足的一百天,我来取黄果。但是你们要记住,在这一百天内,不管白天晚上,你们都要守着这个黄果,不准人来摸,也不能给鸟兽吃……。”

   “放心!”老汉插嘴说,“我这里一年半载也难得有一个人来。怕鸟兽吃,只要编个笼子罩住就行了。”

   “不,不能罩住,要随它长。”陕老说,“你们必须日日夜夜守着,一点也疏忽不得,不然,到时候我就买不成你们的黄果了。”

   “为什么呢?”老汉问。

   “你答应不给别人说,我就讲。”

   “我和我的老伴敢赌咒,就是三岁小娃儿也不给他讲。”老汉拍着胸口,老实地说。

   “这——个——黄——果——是——个——宝!”陕老压低声音,对着老汉的耳朵轻轻地说。其实,他就大喊几声也没人听见,因为门对面瀑布的声音很大,老汉的家又是孤零零地住在山坡上,一个左邻右舍都没有。

   “它有什么用处呢?”老汉追问一句。

   “唔,这个……”以后再说吧!”陕老不愿多讲一个字,老汉也不好再问,他点着头听完陕老的嘱咐后,就看着他走了。

   从此以后,老汉夫妻俩每天轮流着守在这棵黄果树下,就是在晚上,他们的眼睛也不敢闭一闭。在老汉的怀里,那锭沉甸甸的五十两的大元宝,使他忘记了疲劳;当他一想起“一千两”这个难以想象的大数目的,他总是取出那个元宝来抚摸一番。

   看看一百天快到了,老汉夫妻俩也被弄得精疲力竭,快生病了。守到九十九天时,老汉再也支持不住,他那刻苦耐劳的腰杆弯得象个龙虾,一双发红的眼睛只是想闭下。他想:“已经守了九十九天,黄果也已经熟透顶了,差一天不守也不要紧了。”但是他又想:“要是差这一天不守,被鸟兽吃了岂不前功尽弃?”老汉想了又想,最后决定摘回家放着,以防意外。

   第二天,陕老果然如期来了。他没有带银子,只背来一捆丝线打的绳梯。他一进门就问:“老人家,黄果长得怎样?”

   “熟透了,昨天我已经把它摘下来了。”

   “摘下来了?”陕老吃惊地问,“让我看看。”

   老汉将黄果捧出来,这个世间少有的黄果又香又大,大得象南瓜。陕老看了一阵后,叹口气说:“可惜差这一天,力气就不足了。”

   “说来说去,这个黄果有什么用哟?”老汉问。

   陕老用手指着对面的瀑布,对老汉说:“这个瀑布下面的深潭,是一个聚宝坑,有人知道潭里面金银珠宝很多,就是没法子去拿。这个黄果就是打开深潭的钥匙,可惜还差一天你就把它摘下来了,恐怕力气还没长足,打不开了。不过我们可以去试试。”陕老说完就抱起黄果,背着绳梯,走到瀑布下边的深潭边。老汉夫妻俩帮着他把绳梯捆在潭边大石上。捆好后,陕老两手捧起黄果朝潭中央一丢,稀奇古怪的事情即刻发生了:上面轰隆隆流着的瀑布突然静止不流,下面的深潭也一下子干巴巴的。老汉夫妻伸头向潭内一望,只见黄的白的发着亮光的金子银子、珍珠宝石,象石头砂子一样堆满潭底,中间还夹着不少的大小铁箱。陕老满面喜色地将绳梯甩进潭里,抱着它一溜滑到潭底,他在潭底非常迅速地把黄果捡来挟着,立即又提了一口小铁箱慌忙沿着绳梯爬上来。正当他爬到一半时,陡然间,天崩地裂似的一声巨响,吓得老汉夫妻目瞪口呆。原来上面的瀑布非常凶猛地冲下来,下面的深潭也在一眨眼之间就涨满了水。等老汉神志清醒时,他们面前除了那架绳梯,再也看不见陕老的踪影。

   老汉摇着头,叹了一口气,从怀里拿出那锭已被摸得发亮的银子,毫不犹豫地丢进深潭中,回头对妻子说:“这不是我们庄稼人应得的东西,留着它是一点用处也没得的。”

   从这以后,这个瀑布就被人叫做黄果树瀑布。虽然人们知道瀑布下面的深潭里,至今仍然堆满金银财宝,可是人们再也找不到打开它的钥匙了。

   原注 ① 贵州人对陕西籍商人的通称。

   (肖毛扫校自《黄果树瀑布的故事-贵州民间故事》,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年初版)

   3.大冬瓜

   (山东胶东)

   人和人不一样,有一种人心眼好,劳动好,又喜欢帮助别人,希望别人也好。有一种人心眼坏,还想着享福,不愿意干活,哪怕别人都受苦,他自己好就行了,这种人,不顾朋友、兄弟,翻脸就不认人。下面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庄里,一家子,弟兄两个过日子。哥哥一肚子心眼,可就是没有一个好心眼。弟弟心眼也很多,可是尽是些好心眼,人人都愿意和他交往,他和一个很俊的姑娘结了婚,快快活活地过日子。

   他哥哥可就不和他相同了:没有人愿意和他来往,也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他懒的从来不做营生,一天价喝酒,要好的吃,就这样心里还觉着不舒服,嚷着要分家。哥哥要分家,弟弟也没法,找了几个中间人,便分开了。

   统共只有三亩地,哥哥要了长枝地①二亩去,余下的平分了,弟弟只分了半亩。

   哥哥心里很得意,“我一个人二亩半地,你两个人才有半亩地,两个人还不得挨饿难看!”春天好耕地了,他喝完酒,躺在炕头上睡大觉,人家苗子出来老高了,他懒的才把种子扬在地浮上②。真是逢懒必馋,他吃喝完了,睡够了觉,鼻子也哼,嘴里也唱,摇头摆脑的,眼巴巴地等着看他弟弟家挨饿。

   弟弟分了这半亩地,心里犯了打算,和媳妇商议说:“我看不如把咱这半亩地,栽上甜瓜,只要多出点力气,多下点工夫,出产的还多!”媳妇说:“我看那样不好,咱还能不种庄稼啦!再说要是碰上瓜贱,长得好也没有用啊!”弟弟说:“这不要紧,咱地两头种上些南瓜,冬瓜,到时候这些东西都能顶饭吃。”媳妇说:“这么样行啊!”

   开春以后,弟弟就把那半亩地种上了瓜。他真是好象拴在地里一样,没白没黑地留在瓜地里,旱了便浇,该打头的打头,该压蔓③的压蔓。力气没有白费的,从地头看看那个好劲,绿旺旺的叶子中间,开满了金黄的花,引的那些蜜蜂、蝴蝶一群群地飞来。弟弟一个人在地里,一点也不觉着闷的慌,他看看那片好瓜地,心里光欢喜去了,也不觉得累,越干越有劲。一立了夏,瓜叶子底下,横仰竖躺的一层瓜,眼看瓜快熟了,白天黑夜更离不开人了。他想:怎么办呢?要想盖个看瓜屋子,家里连点木棍、麦秸也没有,怎么能盖呢!他只好白天日头晒,晚上露水打,下雨就淋着,这些都难不住他,他还是没白没黑地守在瓜地里,修理着瓜。在地头上,有一棵冬瓜秧,结了个冬瓜,这冬瓜越长越大,后来长的跟间小屋一样大,比人还高。

   有一天晚上,媳妇正站在门前面,等着男人回去饭,看着从西北面上来了些黑云彩,没一霎,忽雷火闪地涌来了。又是风,又是雨,屋外面就立不住个人。媳妇回到了屋里,心却象一把抓了去,她在屋里坐不住,挂挂着瓜地又没个棚子,这么大的雨,怎么存身?越等心里越急,豁上命也要去找他。

   她一步迈出门去,雨淋的她睁不开眼,风好几次把她吹倒,她还是往前走。风看了不忍心再刮了,大雨看了,不好意思再下了。月亮钻出了云彩,在她前面给她照着路。

   媳妇到了瓜地里,瓜叶子上一层水珠,亮晶晶的。甜瓜散着香气,香瓜放着甜味,可是瓜地里,人影也没有一个。他哪去了呢?大风刮去了,大水冲去了吗?她再也憋不住,坐在地边上,大声地哭了起来。

   听见地头上有人喊道:“你哭什么?”

   媳妇听出是男人的声音,抬起头来却不见人。

   媳妇问道:“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又听男人哈哈地笑道:“我在这里,你快来吧!”

   媳妇欢喜地说:“我怎么看不见你!”

   他又回答说:“过来就看见了。”

   她顺着声音找去,见他从大冬瓜里伸出了头来。

   媳妇看见了,笑着说:“你怎么上了那里面去啦!”

   他也笑着说:“下雨的时候,没处躲,我就把一边挖了个小门,当了个看瓜屋子。你看,我把挖下来的这块再堵上,风也刮不着我,雨也淋不着我。”

   他堵上了那块冬瓜,媳妇一看,果然和个囫囵冬瓜一样,冬瓜长在那瓜蔓上,绿净净的一层白“霜’。两口子喜了一阵,媳妇说:“你快回去吃点饭吧,我家里熬好了南瓜汤啦!”他摇了一下头说:“我还要在这里看瓜呀!别叫什么给咱糟踏了。”媳妇见他不回去,只得一个人回去了。

   他把那块冬瓜堵上,在里面睡起觉来了。

   半夜的时候,瓜地里忽然什么动静也有,把他闹醒了。

   他摸起了身边那条铁索鞭子,紧紧地拿在手里,从缝里往外一看,嗬,豺狼虎豹的都来了,满了瓜地啦。

   吵吵嚷嚷的,老虎说:“拣大的摘!拣大的摘!”

   狼也说:“拣大的摘!拣大的摘!”

   听见自己头上,猴子踏在冬瓜上喊:“这个大啊,这个大啊!”猴子一喊,豺狼虎豹的都窜了过来,冬瓜立时摇晃起来了。

   老虎吩咐说:“抬着走!抬着走!”

   弟弟在里面想:怎么弄呢,这时候跳出去吗?不!还是在里面悄悄地别动,看它们能把我抬到哪里去!

   他坐在里面,摇摇晃晃地那么一大阵,听见老虎说:“放下吧!”在里面觉着往下一落,动弹了一下子,再就不摇晃了。这是到了什么地方啦?从瓜缝里往外一看,那些豺狼虎豹的眼亮得跟灯笼一样,照得通亮通亮的,是一座大庙呀!

   豺狼虎豹的都说:“咱怎么吃这个瓜呢?”

   猴子说:“最好是把咱那个宝器拿出来,要些柴烧着吃!”

   老虎说:“那不行,能少用一回就少用一回。使唤的多了,破了咱怎么办。我在家里看着瓜,你们都去打柴!这么大的瓜,可得多打些柴!”

   狼、狮子、狐狸、猴子……呼呼隆隆地都跑出去了。庙里就安静了。

   等了很长的时候,老虎大约是等烦了,自言自语地说:“天到这么时候,打柴的还不回来!”

   过了一会又说:“天到这么时候,打柴的还不回来!”

   又过了一霎,又说:“我还不如去看看啦!”

   听着老虎走了,弟弟拿下堵着的那块冬瓜来,提着铁索鞭子,从冬瓜里出来,悄悄地上了那个泥胎子后面蹲下。心想,它们说的宝器,是个什么东西呢?过了一阵,老虎、狼、狮子、狐狸、猴子……拿着柴都回来了。架起柴,抬上冬瓜,点了火烧了起来。

   烧了一会,冬瓜便烧熟了,弟弟在泥胎子后面,闻着那个熟冬瓜的香味真想吃,跳出去吧?不!还是悄悄的别动,看它们怎么吃这个大瓜!

   老虎、狼、狮子、狐狸、猴子……都围着那个大瓜,狐狸说:“这么好的瓜,咱们怎么个吃法?”猴子说:“这回可得把咱那个宝器拿了来,要个饽饽,就着吃。”狮子呀,狼呀,狐狸呀,……都说好。老虎也答应了。猴子跑出门拿去了。

   没一阵,拿了一个小铜锣进来,敲着说,“铜锣!铜锣,饽饽快来!”

   眨眼的工夫,地下摞着一大堆饽饽。老虎忙说:“够了,够了,敲碎了就了不得啦。”

   冬瓜弄碎了,一齐吃了起来。猴子也把那小铜锣放下啦。

   弟弟在泥胎子后面看的明明白白,他一步跳出,抡起了铁索鞭子就打,豺狼虎豹一惊,不知是什么事,一齐往外窜了。弟弟把那个小铜锣掖到腰里。饽饽,冬瓜吃饱了才往外走。这时候,天就明了。他出了庙门一看,是在个大山涧里。他怕媳妇挂记他,撒腿就往家跑。

   天晌午才跑到了家,一进门看见媳妇坐在地下哭,他拉起她来说:“你哭什么?”

   媳妇见他回来,欢喜啦,也就不哭了,擦了擦泪说:“你还问,我惦记着你,没吃晚上饭,一明天就把早晨饭做好了。左等你,也不回来,右等你,也不回来,我就到瓜地去找你,也没找到,光看见些豺狼虎豹的蹄印,我想你准是叫那些野兽吃了,我还能不哭!你上哪去啦?这时候才回来!”

   “我叫那些豺狼虎豹抬了去,你看,我得了一个宝器!”弟弟说着就把那个小铜锣从腰里拿出来给媳妇看。

   媳妇以为男人跟她闹着玩:“这是个什么宝器,我还不认得是个铜锣,我又不是个孩子要这个做什么。也没见你这号人,成了个瓜迷啦!两顿饭没吃也不嫌饿得慌,快吃饭吧!”

   小两口上炕吃完了饭,光喝的南瓜汤,也喝不饱,他笑嘻嘻地问媳妇说,“你想着吃点什么?”媳妇叹了口气说:“你问这个做什么!想着吃也没有啊!”他笑着说:“你不用犯愁,想有就有呢!”媳妇说:“亏你有心说这些趣话,家里一无面,二无钱,你也不是不知道,尽说有,我想着吃个饺子,你拿了来吧!”

   “你等着吧。”他说着下了炕,媳妇在炕上听着敲了三下于铜锣,接着就听到她男人叫她吃饭,她走下来一看,热气腾腾地一锅饺子,她这才真信了。两口子欢欢喜喜地端上炕去,吃的饱饱的。

   哥哥成天价吃喝玩乐,庄稼也不锄,也不浇,从扬上了种子再没到坡里去看一回,到了好收庄稼,他也去收。看了看满地里,零星的有棵庄稼,小叶干黄,秆细的象根香样的,也没长个粒。又住了些日子,分家分的东西都卖光了,他听说弟弟家过着有吃有穿的好日子,想去赖些东西来,就上了他弟弟家去了。到了那里什么话也不说只顾瞪着个眼四下里看,粮也没有,草也没有,哼,我在这里等着,看他怎么个吃饭法。他就在那里坐着不走了,一直到天快晌,他弟弟叫着他说:“哥哥!天也晌了,你在炕上坐着,我下去做饭给你吃吧!”也没听见烧火,也没见弟弟合面,他跑到正间地下一看,热腾腾的一锅面条。哼!这里面一准是有个道!

   他把眼一翻拉,嘴一张说:“你怎么想药死我!”

   弟弟表白说:“哥哥,我好心好意地弄饭给你吃,怎么会药死你?”

   哥哥逼问说:“你不想着药死我,怎么没动烟火就出来面条啦,看着是些面条,还不知是些什么东西啦!”

   弟弟说:“哥哥,你别急,我慢慢地对你说,我是得了个宝器。”他把怎么种瓜,怎么躲在大冬瓜里,豺狼虎豹怎么偷了去,怎么在大庙里得了宝器,原原本本地都跟哥哥说了。哥哥还是不吃面条,他心眼坏也疑虑别人心眼坏,说:“弟弟,你先吃!”弟弟说:“好!我先吃!”他见弟弟吃了,他才吃。吃着那个面条,溜滑的丝丝的,再好吃没有了。

   吃完了饭,往回走,他低着头想,要好我也有那么个宝器吗,可是又得去种瓜,那要费多少力气,透不如把他那个宝器骗了来。走着、走着,他又想出坏主意来啦,他想把弟弟灌醉了,骗了宝器来。

   第二天,他打了一斤烧酒,找着弟弟甜言蜜语地说:“咱弟兄俩从分开家也没在一块喝壶。今天我打了酒来,你把你的宝器也拿着,到我家里好好地吃喝一顿。”

   弟弟说:“哥哥!你看天一点也不冷,咱们俩到山里去打柴吧!”

   哥哥惊奇地说:“你怎么有了宝器还去打柴?”

   弟弟说:“有吃的、有穿的,更该干活咧!那宝器,好是好,敲的回数多就碎了。”

   哥哥把嘴一撇说:“要是我可不那么傻!”掉回头来,没精打采地回了家。可是他还不死心,又想出了一个坏主意来:骗不来我偷了他的来。便断不了到他弟弟家里去,却没见弟弟拿出宝器来,也没见放在什么地方。

   春天,好种地啦,媳妇说道:“年年使镢刨地,今年咱不如跟宝器要头黄牛耕地啦!”

   弟弟听了媳妇的话,觉得也对,从箱子底下找出宝器来,敲了三下说道:“铜锣,铜锣,黄牛牵来!”

   眨眼的工夫,一只大牛,站在跟前。弟弟喜的顺手把宝器放在风箱上,拍拍大牛的脊梁,摸摸大牛油亮的黄毛。这时哥哥在门外面瞅见了,猛的一咋呼,黄牛受了惊,竖起尾巴窜出去了。

   弟弟和媳妇什么也不顾得,跟着跑去赶牛去了。

   哥哥从风箱上把宝器拿起来,揣在怀里就往家跑。跑到了家把门插上,从怀里拿出那个宝器来,鼻子里哼了一声:“我可不要那些东西。”他用劲地敲着说:

   “铜锣,铜锣,金子来!金子来!”

   正间地上立时堆上了一堆金子。

   “铜锣,铜锣,银子来!银子来!”

   正间地上立时又堆上了一堆银子。

   哥哥望着黄橙橙的金子,白花花的银子,更急了:“镗!金子来,银子来,镗镗!金子来,银子来;银子来,金子来;金子来,银子来……”

   敲的更狠了,金子、银子眼看埋到了腰,他还是敲“膨!”小锣敲碎了。敲碎的地方变成了一个乌黑的大洞,“飕”的从洞口冒出了一阵旋风来,旋出了大的、小的石头。石头打在了哥哥的身上,他又痛又害怕,瞪着眼,咧着嘴,手扎撒着,想要往外逃,金银埋的他,怎么的也动不了身子。

   弟弟和媳妇把牛赶了回来,只见哥哥的屋变成了一座大山,哥哥和宝器都不见了。

   弟弟使那头大牛去耕地,耕出的地种上庄稼,两口子还是靠着劳动过日子。

   原注

   ① 长枝地:旧社会里,弟兄分家另过时,当大哥(长兄)要的那一份地常常多些,叫“长枝地”。

   ② 地浮上:地皮儿上的意思。

   ③ 打头,压蔓:打头,压蔓是修理瓜类植物时要做的事情,瓜长了三四个叶以后就把头掐去,这样它才能放杈和结瓜。蔓子长长了以后,为了不叫风吹乱了它,所以要把瓜蔓用土压住。

   (肖毛扫校自《石门开》,董均伦等记,张乐平插图、装帧,少年儿童出版社1955年初版,80年15次印)

   B 柬埔寨民间故事两篇

   1.杰美思·奇耶

   (柬埔寨)

   杰美恩·奇耶被卖给了一个有钱的富翁。那个人无论命令干什么,杰美恩·奇耶都能很快完成。但杰美恩·奇耶是很会动脑子的,他干事用的方法也是惹人发笑的。虽然事情干得结果是笑话百出、不成事体,然而却让你从中挑不出什么毛病来。结果,被捉弄得绝望的富翁就把他当做一个小丑献给了国王。可是在国王面前,也抓不住他恶作剧的破绽。

   有一次,国王在水池边散步的时候,对自己左右的近臣们说道:

   “杰美恩·奇耶经常嘲弄法师,你们悄悄地带着个鸡蛋,沉到水池里,回头再带着鸡蛋出来。就说,依赖法术,在水里下了蛋。看看杰美恩·奇耶会说什么!”

   当国王左右的人都按他说的那样做了的时候,奇耶也跳到水里头。他从水里出来,没托着鸡蛋,却尖叫着;“咕-卡-咕!无论你们怎么说,我都是一只好雄鸡哩!我能使国王的大臣们下蛋!陛下,请您收了我的这些奇妙的礼物。”

   杰美恩·奇耶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高兴,他越来越无情,嘲弄了成千成万的富人。被激怒的人就请求国王杀掉他。于是,国王就决定把奇耶淹死在深深的大湖里。

   杰美恩·奇耶走上了自己一生最后的道路,他被绑在一条长船的船底。长船上有四十个桡夫,每个桡夫都是他的行刑刽子手。

   可是,杰美恩·奇耶一想到自己年纪轻轻就要死,便说:

   “弟兄们,可以说我已经是个死人了,在这里是任什么也不能干的。周围是水,谁也救不了我!为什么还照样把我捆着呢?放开我,让我坐在船尾吧,我给你们唱支绝命歌。而后的领唱词是这样的:‘嘿,杰美恩·奇耶投在水里喽!’于是你们就同声齐唱:‘嗨噫,嗳啊!嗨噫,嗳啊!’用桨打着拍子。”

   桡夫们同意地说道:“这没什么问题。就那样办,放开你,你坐在船尾唱歌,而我们齐声伴唱。”

   杰美恩·奇耶唱了一支歌,而后,趁势跳在水里。舵手吃惊地喊道:

   “嘿,杰美恩·奇耶投在水里喽!”

   “嗨噫,嗳啊!嗨噫,嗳啊!”他们就按照事先约定好的那样齐声伴唱着,背朝船尾坐着的桡夫,他们任什么也没有看见。

   就在他们热烈地回答舵手的一片“嗨噫,嗳啊!嗨噫,嗳啊!”的叫喊声中,船迅速地前进了,他们甚至连应该在湖中央停留也忘掉了。那个舵手是个老水手,他永远也没有看见过船走得这样快。就那样,杰美恩·奇耶又得救了。

   (肖毛扫校自《带刀的人-柬埔寨民间故事》,陈彻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1年初版)

   2.两个想舀干大海的朋友

   (柬埔寨)

   有一次,两个朋友在一块互相起誓:

   “假使我们俩人之中,有一人结婚后发了财,那他就要帮助另一个。”

   他们就这样确定了彼此的义务。

   过了些时候,他们之中有一个人结了婚,娶了一位品行十分好的女人。

   有—天夜里,他躺在床上问他妻子:

   “我们干什么才能很快地发财呢?”

   “啊,我的丈夫!”他妻子回答,“为发财不管你要干什么事,我都永远服从你,不做不合你心意的事。”

   第二天夜里,丈夫又同自己的妻子商量:

   “啊,妻子,我想出了一个由穷变富的最妥当的办法。如果事情进行得同我们的打算一致,那我们就能轻易地获得许多金子、银子和值钱的东西。”

   妻子问道:

   “你打算怎么轻易地获得那些东西?”

   丈夫就告诉她道:

   “在大海的海底,沉着许多来自各地的商船,因为好运道不能落在所有的商船上,有些商船就遭难而沉没了。于是装在这些船上的财物和金银就被海水吞没而落到海底。我们就去舀干大海,使海底露出来!即使我们找不到金子、银子和其他财宝,我们也能捉住所有的鱼的。我们可以把这些鱼用盐腌了,除去水份,制成鱼干。明天早上,多煮点大米饭,好把它带着做干粮;另外,再准备些槟榔果和蒟酱,把它们都装在提篮里。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我们就去舀干大海,使它见底。”

   听了自己丈夫的话,妻子便按丈夫讲的去做了。天刚亮的时候,他们就来到了大海边。

   起初,他俩找了个稳妥的地方,存放自己的干粮。而后丈夫和妻子就拿着提壶,往岸上舀水。他们一直干到饿了的时候才歇手,而吃过饭后,他们又干起来。

   天晚了,可是他们照样舀水,没有片刻休息。只是夜深了的时候,他们才回到家里。

   在他们这样劳动了五天之后,丈夫用手遮着前额,望着大海。

   “啊,”他叫道,“水显得少多了!”

   “要是这样,”妻子回答说,“我们加着劲儿干,再有半个月,也就舀干了。那时候,说不定我们真要捉住许多鱼哩!我们把鱼的五脏剥出,用盐腌上,晒干,做成鱼肉松去卖。然后,我们再到沉船上去找金子、银子。”

   夜幕降临的时候,他们才回到自己的家里。而天未亮的时候,他们又来到大海边,继续工作。

   这里的鱼儿们听到两夫妇的对话以后,全被吓坏了,恐慌笼罩着它们。于是它们就凑在一起商量道:

   “这回我们可要完蛋了,快把这一切报告给龙王爷,请他来救我们的命吧!”

   通过了这个决定以后,大队的鱼儿便游向水晶宫,它们向龙王爷报告岸上发生的事情:

   “陛下,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岸上不停地干着,要舀干大海!”

   龙王知道了这件事,就对鱼儿们讲道:

   “拿五个金杯和银杯,拿五个金盘和银盘,再拿一些其它的珍珠宝贝,用嘴含着这些礼物,把它们送给岸上那两位男女,而以停止舀干大海为交换条件。”

   鱼儿们就这样做了。它们用嘴噙着这些宝贝,游到两夫妇这儿来,请求他们停止工作。

   鱼儿们张大了嘴,把五个金杯、银杯,五个金盘、银盘,以及其它贵重的宝贝都摆在两夫妇的面前。这时候,幸运的丈夫和妻子就停止了从海中舀水的工作。

   他俩分别担着和顶着这些宝贝走回家去。这样一来,他们就成了最大的财主,享有极高的声誉。从那时起,他们就开始过着幸福和富裕的生活。

   而另外一个男人呢,他娶了个既懒惰又爱抱怨的糊涂女人。

   有一天,他想起了自己的好友,就决意带着自己的妻子去看望他。当他到了朋友那儿之后,就被房子里的财宝和豪华现象惊住了。他看着周围的那些财物,便向自己的妻子说道:

   “先前我的朋友的生活也是很穷苦的,可是他现在干了什么事才这样富有呢?”

   而后,他向交了好运的朋友诉苦道:

   “啊,我的朋友,我过着极苦的日子。可是,你怎么得了这么多财产呢?”

   娶了一个好媳妇的人说道:

   “我的朋友,我和我妻子一起去舀干大海。每天天一亮,她就起来煮饭,然后,我们就顶着早晨初现的霞光来到大海边舀水。只是在天大黑了的时候,我们才回家去。”

   于是,他就把自己的经历全说了出来。

   听了这一段叙述,穷朋友就告别回家了。他身上还带着朋友送给他的一些钱。

   在躺下睡觉的时候,他就对自己的妻子讲:

   “明天早上天未亮的时候煮饭,把需要的东西准备好。天一亮,我们就去舀干大海,我们也会象我朋友那样有许多金银财宝的!”

   可他妻子到了天大亮的时候,才起床升火。之后,她打开罐子取了一升米。此时,她就把米撒了好些。洗米时,她又撒了一些。而当把米放进饭锅的时候,整整撒㈠了三分之一。临末,加水的时候,她又把煮了的米撒㈠了一部份。这样一来,她拿出的米,只剩原来的一半了。

   太阳很高了,她才把干粮放到提篮里,而后夫妇二人动身去海边。

   可是就在舀水的时候,他俩也没有停止争吵。

   大鱼和小鱼们又产生了恐惧和忧虑。它们观望着、等待着,察看动静。

   有一次,妇人用提篮发泄自己的怒气,她把水泼到岸上提篮那里。

   “我们舀水舀了很长时间了,”她气冲冲地叫道:“我没见过,由这个会得到好处。够了,我不是傻瓜,我不干啦!”

   夫妇二人激烈地吵了起来。女人用下流话辱骂自己的丈夫,而男人也照样以恶言恶语回敬她。后来又发展到大打出手了。

   他们各自揪住对方的萨波①,揪得那样厉害,以至后来他们的萨波全都被撕碎了,连一块布条也没剩下。

   两人就那样光光地站在海岸上。未了,他们说:

   “是咧,我们穷,让穷鬼跟着我们吧!丢下这累人的活儿。”

   这时候,鱼儿们听到他们已放弃了舀干大海的打算,就高兴起来,决意任什么也不给这一对夫妇。

   而当鱼儿们看到岸上站着的两个赤身裸体的男女的时候,它们就大笑起来,摇头摆尾地有点儿昏昏然了。鱼儿当中有一种萨达鱼②,它们笑得那样厉害,以至把嘴都笑坏了。

   这就是为什么这种鱼有着从这鳃到那鳃的大嘴的缘故。

   原注

   ① 萨达鱼是一种身长、嘴大、色白的鱼。

   肖毛校记:㈠ 这两处的“撒”字,应为“洒”。

   另,文中的“萨波”意即“无缝的衣服”,见该书首篇故事中注释。

   (肖毛扫校自《带刀的人-柬埔寨民间故事》,陈彻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1年初版)

   C 菲律宾民间故事两篇

   1.两个老太婆

   (菲律宾伊洛干诺族)

   从前,有个村庄里住着两个老太婆。一个心好,人都叫她好老太婆;一个凶恶,人都叫她恶老太婆。

   一天,好老太婆到河边捡能吃的蜗牛。她走到河边,忽然看见一条鳄鱼游来。好老太婆吓得向后直退,鳄鱼喊着说:

   “好奶奶,我儿子不肯睡觉,老是哭!你能哄他睡一会吗?你坐在我的背上,我驮你家去。”

   好老太婆可怜小娃娃,就坐在鳄鱼的背上,鳄鱼游走了。离鳄鱼家还老远,好老太婆已经听到小鳄鱼哭。

   “可怜的孩子!”好老太婆说。“我马上哄他睡!”

   好老太婆坐在小鳄鱼旁边,唱着催眠曲:

   “瞌瞌吧,瞌瞌吧,小鳄鱼快睡吧!漂亮的小乖乖睡吧,香喷喷的小乖乖睡吧!”

   小鳄鱼很爱听催眠曲,不哭了,睡着了。好老太婆准备回家,鳄鱼送给她一大篮子鱼。

   “鳄鱼大爷,这是干什么?”好老太婆推辞。“我不要谢礼,我欢喜你的儿子,我高兴哄他睡。”

   “不行不行,把鱼带去,”鳄鱼说,“你坐到我背上来,眨眼工夫就到岸。”

   好老太婆坐到鳄鱼背上,鳄鱼很快游到岸边。

   快到家时,好老太婆看见恶老太婆迎面走来。恶老太婆见面也不招呼,就问:

   “你拿的是什么呀?”

   “是鱼,”好老太婆回答。

   “哪儿拿来这么多鱼?”

   “河里拿来的,鳄鱼给的。”

   恶老太婆怕自己的耳朵听错,又问:

   “谁给的?”

   “大鳄鱼给的,”好老太婆说。“我到河边捡蜗牛,鳄鱼游来问我:‘奶奶,我儿子哭,你能不能哄他睡一会?’我坐在他背上,它把我驮到家,我给小鳄鱼唱个催眠曲,小家伙不哭了,很快睡着了。这样,鳄鱼就送我这么多鱼。”

   恶老太婆眼红起来,决定也到河边去。她马上走到那里,也捡起蜗牛来。恶老太婆捡得不耐烦了,才看见鳄鱼游来。

   “奶奶,你好,”鳄鱼说。

   “你到底来啦!我已经不指望看见你了。快走吧,就这么办,我让你那个小哭鬼睡觉。”

   恶老太婆坐在鳄鱼背上,鳄鱼把她驮到家。恶老太婆看见小鳄鱼,拿鼻子闻闻说,

   “好臭呀!得了,你去给我捉鱼,我让你的小淘气睡觉。”

   恶老太婆唱起催眠曲来:

   “瞌瞌吧,瞌瞳吧,快点儿睡吧!丑八怪睡吧,臭烘烘的小东西睡吧!”

   这支催眠曲,大鳄鱼不爱听,小鳄鱼也不爱听。

   “你为什么老呆在这里,为什么不去给我捉鱼?”恶老太婆责怪鳄鱼。“去呀,用心拣大的捉!”

   鳄鱼拿着篮子走了。他回来时,小鳄鱼哭得更伤心了,根本不欢喜这个新保姆。

   “你捉到鱼吗?”恶老太婆问鳄鱼。

   “拿去吧,”鳄鱼回答,把一只有盖的篮子交给恶老太婆。

   恶老太婆到家把篮子放在地板上,掀开篮子盖,篮子里爬出一条大蟒蛇来。恶老太婆吓得跑到门口,跳到街上,满村里跑着喊:“救命呀!”

   鳄鱼就这样惩罚了恶老太婆的凶恶和贪心。

   (肖毛扫校自《滑稽大王-世界民间故事丛书菲律宾篇》,雷勃金编,鲁林译,弗拉基米尔斯基插图,少年儿童出版社1985年初版)

   2.人是怎样取火的

   (菲律宾伊洛干诺族)

   从前,人们没有火,有火的只是两个巨人,可巨人紧紧守着火。人们不能烧饭,天冷更不能烤火。人们非常需要火,可是没人敢跟巨人讨火。

   这样经过很长时间,到底出来一个胆大的人,想出向巨人讨火的方法。这人名叫林安。林安和动物要好,因此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动物。动物说:

   “你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当然要帮助你。”

   林安非常高兴,就对动物讲明白,它们应该做些什么。然后他到村外不远的林边挑一块草地,派青蛙蹲着。再过去一点,派马蹲着,再过去一点,派猫蹲着,再过去一点,派狗蹲着,从狗再过去,离巨人住的地方已经不远,就派老虎蹲着。然后,林安就到巨人那里作客。

   “你们好呀,巨人!”他走到巨人宅门前大声说。

   “进来,进来,”巨人高兴地说,他们两人很寂寞。“我们欢迎你来!”

   他们敞开大门,让林安进去。

   “你们人类在村里好吗?”巨人问他。

   “不太好,我们没有火,不能烧饭,天冷更不能烤火,”林安回答。“你们能不能给我们一小块要灭的炭?”

   “不行,不能把火给你们,”吝啬的巨人回答。“一个火星儿也不能给。”

   这时林安走近窗口,朝窗外看一眼,悄悄打一个手势。顿时老虎“呜呜”啸起来,狗“汪汪”吠起来,猫“咪咪”叫起来,马“咴咴”嘶起来,青蛙“阁阁”鸣起来。

   “谁?吵嚷什么?”巨人喊着,跑出去看是什么事。

   巨人中了林安的计。现在屋里只剩林安一个人,他从炉里拿起一块通红的炭,跑出门外。巨人看见他手里的炭,跟着追来,看看要追上了,林安赶紧跑到老虎跟前,把炭抛给老虎,喊:

   “朋友,拿去快跑!”

   老虎接住炭,大步跳着跑走了。巨人紧追不舍,看看就要追上老虎了,老虎赶紧跑到狗跟前,把炭抛给狗,喊:

   “朋友,拿去快跑!”

   狗接住炭就跑。巨人还是不肯罢休,看看就要追上狗了,狗却跑到猫跟前,把炭抛给猫,喊:

   “朋友,拿去快跑!”

   猫接住炭,朝马窜去。巨人不肯罢休,看看就要追上猫了,猫立刻跑到马跟前,把炭抛给马,喊:

   “朋友,拿去快跑!”

   马接住炭,急驰而去。巨人仍旧不肯罢休,再有一会儿就要追上马了,可是马已经跑到青蛙跟前,把炭抛给青蛙,喊:

   “朋友,拿去快跑!”

   青蛙接住炭,向村里跳,巨人马上追上来。那时青蛙是有尾巴的,一个巨人抓住青蛙的尾巴。青蛙又怕又痛,把眼睛鼓得圆圆的,使劲一跳,“啪”一声掉在村当中人们旁边,只是尾巴落在巨人手里。

   人就是这样取火的,但青蛙从此没有了尾巴,眼睛也就那么鼓着。

   (肖毛扫校自《滑稽大王-世界民间故事丛书菲律宾篇》,雷勃金编,鲁林译,弗拉基米尔斯基插图,少年儿童出版社1985年初版)

   D 日本民间故事两篇

   1.狗·猫·戒指

   (日本鹿儿岛县萨摩郡)

   一天,有一条船从岛上开到目的港。船到码头后,船主拿出三十个大钱,交给一个船工说:“你用这些钱给咱们岛上的孩子们买点糖果带回来吧。”

   船工拿了钱上街了。走着,走着,见有一群孩子用绳捆住了一条长蛇,在戏弄着玩,他就掏出十个大钱,把蛇买下放生了。再往前走,见有一个小孩在欺负狗,他又用十个大钱把狗买下放了。他继续往前走,见一群孩子在打猫,他又用了十个大钱把猫也买下给放了。船工把钱花完了,只好空着手回到了船上。

   当船开到中途,不知怎的,船突然停下来不动了。这事可真奇怪,顺风顺水的,怎么会停下来呢?船主走到船尾一看,原来,一条好大的鲨鱼咬住了舵板,把船给拖住了。船主下令说:“大家挨着顺序,把自己的手巾往海里扔,当谁把手巾扔到海里时,鲨鱼张开了嘴,那就是鲨鱼找他要账来了,这个人就必须跳下海去喂鲨鱼!”大伙儿就只好挨着顺序把手巾往海里扔。一个人扔了,再一个人又扔,扔到最后,只剩下那个上岸买东西的船工了。当他扔下手巾时,那鲨鱼张开了嘴,于是船主逼着他跳下海去。

   船继续向前开走了。鲨鱼游到船工身边,说:“我不是来吃你的,你搭救的那条蛇,是海龙王的公主,她为了报恩,打发我来请你哪!”船工一听,便骑到鲨鱼背上。路上,鲨鱼告诉船工:“到了龙宫,他们问你要什么,你就说,要小桐木匣里的戒指。”

   船工到了龙宫后,受到了很好的招待,得到了一只戒指。然后,又骑在鲨鱼背上,回到了海岛。

   船工有了这戒指,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所以很快盖起了好大一片房子,生活越过越富裕了。后来,这件事传到了大阪开赌局的大老板的耳朵里。大老板想把戒指弄到手,便乘船来到这个岛上。他对船工说:“我是大阪的客商,你是本地的富户,特地前来拜访,想结为好友。”船工心实好客,对他热情招待。大老板又说:“我虽然也有些财物,但愿能拜见你家的财宝。”船工便把戒指拿出来给他看。由于他根本未加提防,大老板在看戒指时,用个假的顶替了,真的被他盗走了。这一来,船工可倒了霉,穷得连日子都过不下去了,走路也抬不起头来,真是彼一时此一时啊!

   听说船工丢了戒指,曾经遇救的狗和猫都找上门来了。船工说:“你们要是能把戒指给我找回来,我摆高桌请你们坐席。你们快卖力去找吧!”狗和猫立即来到了大阪。到了大老板家一看,戒指藏在一只空的泡菜坛子里,很难取出来。猫想了想,当即抓了一只住在这屋里的老鼠。老鼠央告说:“猫老爷,请您千万留我一条命。”猫说:“你要听话,可以饶你不死。你家主人的泡莱坛子里放着一只戒指,你把它弄来吧!”老鼠说:“一定,一定。”就把坛子嗑了一个洞,把戒指叼出来了。

   可是,狗和猫争功,抢着要戒指。后来,狗战胜了猫,叼起戒指跑了。来到一条河边,这河有八里多宽。当狗泅到河当中时,见“噗隆”跳起一条鱼,狗便忙着去捉鱼,结果把戒指落到河里去了。

   猫这时正在河岸上蹲着哩,见河里爬上来一只螃蟹,便把爪子一伸,按到了螃蟹盖上。螃蟹说:“我是河里的螃蟹头,有事好商量。”猫说:“那么你把狗落在河里的戒指给我找来。”于是,螃蟹头儿把河里的螃蟹都叫到一起,要他们分头去找,终于把戒指找到了。可是,这戒指又被狗抢先叼去送给了船工,立了个头功。猫不服气,把经过跟船工说了,船工评判说:“本想给你们高桌摆席,你们这样干,可就不配了,以后,猫可以在屋里吃食,狗呢,上院子里去吃。”

   据说,从这以后,猫就在房子里吃食,狗就在院子里吃喝啦。

   (肖毛扫校自《日本民间故事选》,连湘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初版)

   2.啄木鸟和麻雀

   (日本鹿儿岛县大岛郡)

   早先,啄木鸟和麻雀,原是姐俩。她俩都在城里头,给人家做帮工。一天,主人说,“给你们各做一件新衣服,准备准备吧!”就拿出了一些线,给了她俩。她俩高高兴兴地把线理好了,有一部分也已经染成了。正在这时候,家里捎来了信,说妈妈病危,希望你俩赶快回。啄木鸟说:“都做到这程度了,不把新衣服做好穿回去,让人看着也寒酸,我等把衣裳做起来再走。”她没动地方。麻雀却说:“妈妈病危,总比一件衣服重要得多,可得早一点赶回去看看。”就把还没染色的白线,挂在脖子上返回家了。总算赶上母亲临终。可是,等啄木鸟把新衣服做成回到家时,老母亲早已死去,没赶上临终。

   她俩被叫到了老天爷面前。老天爷说:“啄木鸟把新衣服看得比亲娘都重,可以让你总穿着花衣服。但,你得啄着枯木去找虫子吃。麻雀呢,对待老人很好,对衣服看得不重,你就常年在脖上带着‘孝’吧,但做为奖励,你可以吃大米。”据说,打那以后,她们就这样地把日子过了下来。

   (肖毛扫校自《日本民间故事选》,连湘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初版)

   18:16 04-6-14肖毛扫校

标签: 民间故事大全阅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