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不信鬼神的故事

大千世界 276 0

  中国古代不信鬼神的故事1

  苏东坡不信鬼话

  北宋京城是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汴梁西城有两个城门,南边为宜秋门,北边为阊阖门。大文豪苏东坡,就居住在阊阖门外的白家巷。

  苏东坡有一个儿子叫苏迨。这一天,苏迨的小儿子,忽然说道:“进来了一个可疑的陌生人,又瘦又黑,穿一件青衣服。”

  苏迨赶快让家人四处搜索,并没有发现这样一个人。

  不久,苏家老奶妈忽然发疯了,样子和声音都凶狠异常,仿佛衙门里差人的样子。

  苏东坡闻讯亲自跑去看。

  只听见老奶妈大声说道:“我就是又黑又瘦,穿着青衣的人。我不是贼,而是冤鬼。我要附在这个老奶妈身上,让她出去给我做巫婆。”

  苏东坡断然喝道:“宁可等她死去,出人让她出门做巫婆骗人!”

  又听回声:“你不许她出去,我没办法;只求做一小佛事,可以吗?”

  苏东坡丝毫不让步,坚定地说:“不行”

  对方又说:“讨一杯酒和一点吃的,可以吗”

  苏东坡疑心它耍花招,说:“不行!”

  又说:“讨一点纸钱烧烧,总该可以了吧?”

  苏东坡最讨厌这样的事,断然拒绝,说:“不行!”

  那鬼无可奈何,只好哀求说:“只讨一杯水,可以吗?”

  苏东坡叫仆人,说:“倒杯水给它喝。”

  老奶妈喝了仆人递过的那杯水,忽然摔倒在地,然后就苏醒过来了。从此,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

  明·李濂《汴京知异记))书生不畏蛊

  宋时,福建漳州有一个读书人,相当有性气,非常勇猛。他常说,世界上本没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只是人们自己胆小因而生出许多恐怖的故事。人们讥笑他纸上谈兵,书生也总遗憾没有鬼怪来找他,使他不能借之表明自己的勇敢。

  有—天,他同几位朋友一道比去游玩。忽然走夜最前面的人“呀”地一声惊叫,像是见到了鬼脸一般。众人循声望去,见有一个精美绸子的包袱,被放庄路边。众人也都害怕惊慌起来。原来当地传说,有一种会用妖术的人,在家里养着毒虫。为了盗取别人的钱物,他们会设法让人毫无知觉地就把毒虫吃下肚去,虫就吃着那有钱人的肺腑,让他痛苦地死去,用妖术的人因而得到财物。而毒虫往往就和金元宝一起包在绸子里,放在路边,诱使行人将它带回家去这就难怪一般的人会害怕。

  但书生一点不紧张,反而走前去,解开那包袱。众人果然看见包袱里有几匹绢绸和三大锭白花花的银子,还有一只像蛤蟆的毒虫,浑身黑色。大家劝他别惹祸上身,他却自恃胆大,带着包袱就回去了。家人看见他带回一个蛊虫的包袱,要他马上扔掉,他也不听。家人一齐大哭道:“祸事就要到了!”他宽慰家人说:“如果有祸事,我一人承担,决不连累家人。”

  当晚,他欲上床睡觉,却见有两只样子恐怖的青色蛤蟆,抢占了他的卧床。他自嘲道:“正愁没菜下酒,这送上门的倒不错。”一边就举起槌子把蛤蟆打死了。他若无其事地将蛤蟆宰了,不一会儿就煮熟了。他喝着酒,吃着蛤膜肉,吃得心满意足,醉醺醺的,倒头呼呼大睡,睡得很舒坦甜美。第二天晚上,出现了十几只青蛤膜,团团占据着他的床、桌、椅,这十几只蛤蟆个儿比头天的要小。他照旧把这些蛤膜抓起来,宰了煮来吃。到了第三天晚上,出现了二十几只蛤膜,占据了更多地方。书生还是如前一样抓蛤蟆、宰蛤蟆、煮蛤蟆、吃蛤蟆。蛤蟆天天出现,而且数量越来越多,但个儿却越来越小。到后来,蛤膜多得数也数不清,挤满了一屋子,抓都抓不完。家人也来帮着把蛤蟆抓起来,运到郊外,理到深土里。他的肚子也越来越大,每天晚上都等着抓蛤蟆这样,足足闹了一个多月后,蛤峻突然消失。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那位书生轻蔑地笑道:

  “蛊虫的灵验,其实也不过如此!”此后,家望一直平安无事。他的勇敢无畏美名也传开了。

  豁达先生识破“鬼三技”

  有个举人,名叫蔡魏公,他常常对人说:“鬼只亩三种本领:一迷,二遮,三吓。”有人追问:什么叫做“一迷、二遮、三吓”,他就说了一个故事:蔡魏公有个表弟,姓吕,是松江县一个窿生,性情豪爽,无拘无束,自己取了个外号,叫做“豁达先生”。

  有一次,豁达先生有事路过沏湖西乡。此时天色渐渐暗下来,路上行人很少。他忽然看见一个妇人,满脸涂脂抹粉,拿一根绳子,迷迷糊糊地往前跑。这个妇人看见他,就马上躲到一颗大树后面,慌乱之中,手中的绳子却落在地上。

  他拾起那根绳子一看,原来是一条草绳,有一股浓烈阴湿霉烂的气味。他心中明白,这是吊死鬼,就把草绳揣进怀里,只顾自己走路。此时,那个妇人从树后面钻出来,拦住他的去路。往左走,就拦住左边;往右走,又拦住右边。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只顾赶路向前冲,一冲就冲了过去。

  那妇人见一计不成,便又施一计:突然尖叫一声,猛然变作被头散发,血流满面的模样,舌头伸出一尺多长,跳着朝他追来。豁达先生说:“你开初涂脂抹粉,是在迷惑我;后来左拦右阻,是在遮住我,现在做出这副丑陋怪态的模样,是在吓唬我。三种本领都使用完了。看来,你也拿不出别的什么伎俩来了。你可知道我不是别人,而是‘豁达先生’。”

  妇人听了这番话,只得恢复原样,跪倒在地求超生。

  豁达先问鬼:“怎样才能使你超生呢?”

  鬼说:“请你告诉城里的施家,做佛事多请几位有道高僧,多念几遍‘往生咒’,这样,找就可以到人间没生丁。”豁达先生笑道:“我本人就是有道高僧。我也会念‘往生咒’,比和尚念还要灵验。”说着,随口就编一首歌:“好大世界,无遮无碍。死去生来,有啥替代?要走便走,岂不爽快!”吊死鬼听了他即兴编的歌,恍然大悟,磕了几个头后,连忙跑掉了。——清·袁枚《子不语·豁达先生》

  宋定伯捉鬼

  宋定伯是河南南阳人,素以胆大闻名于乡里。他少年时,有一回夜晚出门,夜很黑,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若是常人,碰到这种情形,心里定会隐隐害怕,但宋定伯翔若无其事地迈着大步朝前走。忽然,迎面出现一个模糊的黑影,宋定伯心想,还有哪个人也如此胆大,在漆黑的夜里独行?他不知道那是鬼,就友善地问:“谁?”那个鬼细声细气地答道:“我是鬼。”接着又反问宋定伯:“你又是谁呀?”果然,鬼一开口,就有一股阴气。宋定伯心想:“我一个大汉,难道怕你一个夜行孤鬼不成?”他灵机一动撒谎说:“我也是鬼。”鬼将信将疑,又问:“你要上哪儿?”宋定伯随口就答:“我要去宛市。”鬼便说:“真巧,我也去那里。我们一道同行吧!”两人一路而行。走了好几里,鬼提议说:“步行又慢又累,咱俩轮流背着走:可节省些力气,好不好?”宋定伯说:“这太好了,这太好了!”于是,鬼先背起宋定伯。走了几里后,疑心地说:“为什么你身子这样重,看来你不是鬼吧?”宋定伯急中生智,反问他说:“你做鬼的,难道不晓得新鬼会重—点吗?”鬼一听,无言以对。

  轮着宋定伯背鬼时,他发现鬼果然是一点重量也没有。因而他能背着鬼轻快地迈着大步向前赶。

  行程中,宋定伯盘算着如何才能制服这个鬼。他装出虚心请教的样子,问鬼:“我刚死,不知道做鬼最怕什么,最忌什么?”鬼一点也不怀疑他,便毫无保留地告诉他说:“鬼最怕沾人的唾沫,若沾上了,就翻不了身了。”

  他们一面说,一面走着,前面横着的一条河拦住了去路。宋定伯叫鬼先过去,侧耳一听,鬼过河时一点趟水响声也没有。轮着宋定伯自己过河,他无法像鬼那样无声无息,而是把水打得稀里哗啦地乱晌。这时,鬼又狐疑地问他:“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响声?”宋定伯说:“我是新鬼,还没学会趟水,不用奇怪,以后还请你多指点。”鬼听他如此看重自己,就不再怀疑了。快到宛市时,轮到宋定伯背鬼,他使劲地把鬼抓住。鬼在他背上“咋、咋”地直唤,要求下来。宋定伯根本不予理睬,迈开大步,朝前直奔。一直到了宛市,宋定伯才把鬼放下,一瞧鬼因为害怕行人,早已变成了一只羊。宋定伯怕他再变,连忙朝他啐了几口唾沫,然后把这只羊卖掉了,得了一干五百钱。

  当时有个名叫石崇的,听说厂这故事,逢人便夸他:“好个南阳宋定伯,卖鬼得钱一千五。”——晋·干宝《搜神记》

  丘老笑“鬼”

  杭洲有个叫丘老的布贩,一天他从远处收帐回家,走到半路天黑了,想在客店投宿,恰巧客店没空房了。丘老和店主商量,要他尽量想办法。

  店主说:“不知你的胆大不大?本店后墙外,有几间比较狭小低矮的房子,好久没住人了,如果你不惧怕,那就请到那儿去住。”丘老说:“我这半辈子走的路,加起来不下几万里,还怕什么!”

  店主听他这么爽快的回答,就带他到—厂那里。丘老一看,一块四五亩宽的空地,几间矮房,拾掇得倒是干净。房间内,桌椅床帐,样样齐全,更觉高兴。安顿客人后,店主也就告辞了。

  夜里天气很热,丘老暂不进屋睡觉,就坐在房门外算帐。月色朦胧,恍惚之间,好像前面有个人影子闪了过去。丘老很警觉,他疑心是贼,睁大了眼睛看,一闪,又过去了一个影子。一会儿,闪过了十二条影子,闪过去,又闪过来,仿佛蝴蝶穿花似的让人捉摸不定。仔细看去,一个个影子都是非常漂亮的女子。

  丘老心想:“人之所以伯‘鬼’,就是因为‘鬼’的样子太丑恶,今晚看到的既然这么漂亮,我就把‘鬼’当作美人看,这又有何不可!”就端坐在那里,动也不动,想看看它们究竟搞些什么鬼花样。过了一会儿,有两个“鬼”竟然在他的身边蹲了下来,一个“鬼”爬上那两个“鬼”的肩膀上,紧接着,还有九个“鬼”一个接着一个往上爬;最后那个“鬼”飘飘然站在最上端,就像演杂技的“叠罗汉”一样。

  又隔了—会儿,每个“鬼”手里都拿着一个大圈子,——齐套在自己的脖子—氏头发披散着,舌头吐出有一尺多长,丘老哈哈大笑起来,他说道:“漂亮的时候这么漂亮,丑恶的时候又这么丑恶!反反复复如此悬殊,这跟眼下人情世态倒很相像。今天,我倒要看看你们究竟如何收场!”

  丘老言辞尖锐,话音刚落,那些无技可施的“鬼”也就不由得苦笑起来,各自又变还了原来的样子散了。——清·袁枚《于不语》卷十五

  李著明叱“鬼”射“狐”

  睢宁县县令李襟卓的儿子李著明,为人豪爽、坚强,从不半途打退堂鼓。

  他是新城王季良的内弟。王家宅子大,有众多楼阁,据说常常发生怪事。有年夏天,他到王家暂住,看中了一间阁子,觉得那里晚上很凉爽。有人告诉他,那间阁于不能住,因为常出怪事。他毫不在乎,一定要在那里住下。主人只好照办,安上床铺。又叫来几个仆人陪他住,免得出事。他婉言谢绝。主人没法,只好给他点上一支据说可以安神辟邪的安息香,关照了几句,就吹灭蜡烛,关上门走了。

  他刚睡了一会,就看见茶几上放着的茶杯在月色中颠倒翻转,却又不落到地上,也不停止。他朝它叱了一下,这才停下来。此时,又好像有一人把那支安息香拔了起来,在空中舞来舞去,一会儿横,一会儿竖,腾挪翻转,那一屋火光散出许多花纹。他坐起来,大声喝道:“何方鬼怪,胆敢如此!”说着,下床拿到一只鞋,赤脚就朝那火星晃动的地方打去。那支香突然间又插到香炉里,不动了。其他任何迹象都没有了。他又上床睡觉。这——觉,却平安无事,—直睡到天亮。

  李先生是山东益都人,曾寄住在淄川县一个姓孙的家里。孙家的宅子很大,而且都空关着;他只住了一半。南边的院子对着一座高楼,时常可以看见楼上房门自开自合,他对此毫不在意。

  一天,他正跟家人在院子里谈天说地,对面楼的门又打开了。这次却忽然出现厂—个小人,身子不够二尺高,还穿着绿袍白袜,朝北坐着。大家指着它议论纷纷,它却一动不动,置若罔闻。李先生一口咬定说:“这一定是个狐精。”连忙取来弓箭,对着楼上准备射左。那个小人看见了,发出“哑哑”的笑声,然后就不见了。,李先生提了把刀,奔上楼去,一边吆喝,—边搜寻。结果连一根狐毛也没找着,只好回来。

  从此以后,那座宅子再也不出怪事了。李先牛在那里住厂好几年,—直太太平平,—点事也没有。

  有以下爱好者、、欢迎到我的QQ群 133083412

  (百科全书群 ) 、 不会的可以学..聊天也行

  【政治】【军事】..【天文】.【地理】..【相学】.【命学】.

  【风水学】..【古文】..【兵法】..【谋道】..【相学.】

  【礼法】..【道法】..【智文】..【史学】..【异学.】

  【鬼学】..【理学】..【心理学】【异类学】【佛学】::【玄学】:【国学】:::手机加不了的、先记群号、、、我知道这社区无数高人不注册、、你们一起来吧:不同观点都可以辩论;实不行可以约出来对砍!

标签: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