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友邀我回答“最喜欢、最敬佩的历史人物是谁时”,我正在重读李敖的历史小说《北京法源寺》。这是我1995年前后,在一家旧书店里淘到的,是李敖为数不多的小说之一。在买之前我并不知道这本书,只是对李敖的杂文感兴趣,对他的才情、傲气很佩服。后来,我在闲暇时,把自己喜欢的小说做过一次排名。外国名著暂且不说,就说在中国的小说中,我把《北京法源寺》排在第二位,第一是《三国演义》。
哦!开头啰嗦了,可能会让大家误解。其实我要说的答案,那个人是小说中的男一号:谭嗣同。
对了!我最喜欢、最敬佩的历史人物就是——谭嗣同。
凡是初中以上学历的朋友,对这个名字应该都不陌生,他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参与了光绪二十四年的“戊戌变法”,但没有成功,只进行了一百零三天,所以也叫“百日维新”。
在那个时候,已是清朝末年,也到了中国皇朝社会的结尾。国家积贫积弱,输了鸦片战争、甲午海战,被八国联军攻进了北京城,丧权辱国的条约签了一个又一个。朝廷腐败,国家破落,国人屈辱,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革命刚刚萌芽,主要的变革主张还是相对温和的,是以康有为为主的维新变法。虽然远不如后来的武装革命、推翻帝制有效果,但是限于当时人们的思想觉悟,已经算是很大的突破了。
当然,谭嗣同在戊戌变法的仁人志士中,也不是作用最大的一个。但是,在变法失败后,他却是本可以不死,可以像康、梁等人一样接受外国人的“保护”,却毅然决然的拒绝了。
谭嗣同不同于其他的那些参与变法的人。虽然他是湖北巡抚的少爷,但绝不是纨绔子弟,他曾走过大江南北、塞外东西,体会民间疾苦;他不只饱读诗书、精研佛法,更是结交像大刀王五这样的英雄豪杰。
在中华民族寻求伟大复兴,为摆脱被侵略被奴役的革命斗争中,为信仰为胜利而“敢死”,舍生取义者数不胜数,谭嗣同称不上最壮烈的一个。他的死,争论颇多,别人说是“死君”“殉道”,他却坦言是“死事”。孰对孰错,每个人都可以从小说中做出自己的判断。
谭嗣同在狱中同样留给世人一个谜,他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豪气冲天,但“两昆仑”,世人已无法分清是何所指。
其中之谜,也许朋友们可以从《北京法源寺》谭嗣同与其他人的交谈解释中找出答案。本人愚钝,虽读过多次,仍次次感受不同,不敢断定。
然而谭嗣同的大丈夫、大英雄之名,无人可以否定!
历史上大丈夫、大英雄数不胜数,我无不喜欢、敬佩。但最喜欢、最敬佩的,唯有谭嗣同。
标签: 历史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