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三二] 历史名人的求职路

大千世界 93 0

点击进入“求职招聘”版

  放眼各位历史名人的求职路,我们看到这些在历史长河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名人们所走过的曲折和艰辛,即便是以这个时代的心态去解读其中的辛酸、无奈、智慧以及人格品质,同样能给予我们今天的职业生涯以深刻的启示。

   愿者上钩的姜子牙

  这位垂钓于渭水的老人,其成功求职的传奇过程以及大器晚成的典范让后辈们争相效仿和无比崇拜,用今天的话来说,他是属于偶像派的,有不少高素质的粉丝。

  据传,姜子牙虽有经天纬地之才,却无用武之地,由于生活窘迫,天天于渭水直钩垂钓,谓:愿者上钩。一天周文王去打猎,见这位垂钓老者一副超然物外的神情,便上前与他交谈。姜子牙一见来人气度非凡,便不失时机地告诉文王自己的身世,两人促膝相谈。令周文王惊讶的是,这个老头胸怀天下、知识渊博,见解独到。求贤若渴的文王从姜子牙睿智、机敏的谈吐中发现,此人正是自己所要寻访的大贤,于是,文王恭请姜子牙辅佐其推翻了纣王的残暴统治,也成就了姜子牙封相封侯的职业路。

  姜子牙还与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关系密切,他是这个成语的缔造者。传在姜子牙穷困潦倒、职业道路不顺时,遭到老婆马氏的无情唾骂和打压,不堪忍受的姜子牙一纸休书将老婆休了,待姜子牙的功成名就时,马氏又来找其复合。这时,姜子牙叫人担来一瓢水泼到地上,叫马氏把水收起来后就和她修好,马氏羞愧难当。由于马氏当年没有看准姜子牙这支潜力股,落得如此下场。这个成语就叫覆水难收。

  故事也告诫我们在这个功利化太强的社会,夫妻间更多的应该相互扶持,而不是看一时的职业成就来决定对对方的态度。

   三顾茅庐之诸葛亮

  诸葛亮的职业道路,为历代想进入职场的人羡慕有加,是求职的最高境界,有点“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味道。

  诸葛亮就是姜子牙的不折不扣的粉丝,还没有出道之前他就自比为姜子牙,而且也确实胸藏丘壑、雄才大略。诸葛亮之所以被刘备“三顾频频”的请出山,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诸葛亮有一个良好的职业圈子,水镜先生、雏凤先生庞统、还有直接把他推到职业路上的徐庶,所以诸葛亮尚未出山,早已声名远播了。也因此有了后来刘备“三顾茅庐”的千古求贤佳话。而诸葛亮亦不愧为用兵如神的武侯,深谙“善战者,求之于势”的兵法精髓,利用口碑相传,为自己的出入仕途倾力造势。

  然而,诸葛亮的职业道路是无比艰辛的。因自己的能力超凡,所以事必亲躬,不愿轻信于人。我们可以说诸葛亮在很大程度上是累死的。由于没有培养新人的意识,以至于落得自己死后蜀中无人的凄凉境地。

  作为一个高级领导者,诸葛亮在用人上值得商榷。诸葛亮不用能征善战智勇双全的魏延,亦不用“平生谨慎”的王平,用了刘备临终前叮嘱诸葛亮 “言过其实,不可大用”马谡守汉中咽喉街亭(尽管马谡是我一个县城的不折不扣的老乡,湖北宜城)。马谡街亭失守直接陷蜀国于极端不利的局面。诸葛亮虽然知道马谡饱读兵书,精通计谋,但马谡从未独自镇守过城池、不堪重担,在派马谡出兵后,诸葛亮马上采取了许多补救措施,仍然于事无补。马谡丢了街亭也丢了性命!街亭失守是英明一世的诸葛亮职业生涯中难以抹去的污点。

  诗圣杜甫对诸葛亮的职业生涯作了最好的总结和评价: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不畏权贵的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从这句诗里面就可以看出李白在职场是个刚正不阿、从不低头的硬角色。只可惜才华横溢的诗人,一生潦倒,想用自己的才华报效国家的职业梦想一直未曾实现,李白的求职路不仅曲折而且辛酸!

  天宝元年李白奉召入长安,得玉真公主、贺知章等人的强力推荐,后唐玄宗亲自召见,任为翰林供奉。虽没有正式的官职。却以“布衣侍丹墀”,也算一时无人出其右。诗人以怀经世之才的王佐自命,玄宗则以文学侍从相待,其心理落差之大可以想见,因此常常被召唤去做一些所谓“应制”之作。显然对于这种职业李白是打心眼里看不上的。面对这样的遭遇,再加之纵酒狂放,目中无人,就难免干出让高力士脱鞋、研墨等开罪权贵的之事,终于蒙谗出京。

  即便是从今天职场的观念来看,那高力士虽不是李白的顶头上司,但也是一权臣,让其脱鞋虽大快人心,但终究有点过了。现今的职场如果这样做也只能面临炒鱿鱼的一条路。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此后,李白的求职路更是一波三折,职业生涯再无多大起色。好在诗人懂得:天生我才必有用,否则我们能否读到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也未可知?

标签: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