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二月份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看到了《麦兜故事》的电影,心中欢喜的不得了。后来就到卖书的地方找到麦兜系列的漫画书。只见到两套,都是接力出版社的版本,每套共四本(快乐的猪;天空飞猪;三只小猪;恐龙恋曲;微小小说;尿水遥遥;完美故事;宁静声音)。整套书的纸张和印刷都很精致,麦家碧的绘画插图简单明了,大概是先用线条勾勒出人物(猪)轮廓,然后再填充色彩。相对于绘画来说,谢立文的文字更加有韵味。可能是我从没有看漫画的习惯,看这套书的时候也主要是文字的部分,图画部分则触目即过,所以花时间并不长,从头到尾看下来也不过2个小时(8本),这说明我的看书速度并不适合漫画,而且看完后我有点后悔不该这么狼吞虎咽,这么快就看到头,悻悻然,仿佛吃东西时食欲还没得到满足时东西就被我吃光,又仿佛隔靴搔痒,不解痒。这也许就是这种图文读本的风味吧,简单,不过我发现在里头藏着几句艾略特的诗词,还是挺满足的。
我在这里要说的是文字原创作者谢立文,根据漫画改编并导演的两部电影《麦兜故事》及其续集《麦兜菠萝油王子》。看第一部时,对于麦兜的形象一无所知,所以刚开始看的时候,对于麦兜的可爱形象除了喜欢外还有惊叹,眼睛也为之一亮,这么简单就能刻画出他的憨态痴态。不过眼光不止如此,看背后的场景——那么逼真效果的3D,但是并不描写灯红酒绿和极度繁华,只是灰蒙蒙中矗立N栋高楼大厦和N座转来转去的塔吊,还有街道两边几乎乱真的标牌以及在街道上穿梭不停的汽车,整个一座庞大的现代城市,在这仿真的环境里的人却是单调的平面,看的时候我也注意到了,里面几乎所有中年男人的形象都像那个校长,秃秃的脑壳和一撇小胡须,一付衰佬相。现实是真实的灰蒙蒙的,假想中的世界则是色彩斑斓,然而也是平面的。和现实世界形成强烈反差的便是麦兜梦想中的马尔代夫——耶林树影,水清沙幼……,这样渴慕原始大自然的幼年麦兜在同辈中其实很另类的,当Miss Chen在课堂上问那帮小朋友的理想时,有说美餐一顿肯德基的,有说开公司做老板的,有说去韩日购物看演唱会的,只有这个麦兜想到那个马尔代夫(也是在电视上看来的)游玩。是吖,麦兜是只心灵干净的猪。
关于电脑制作的3D场景,我想补充一下。麦兜前后两部风格相当一致,看的让人都很舒服,不怎么像电脑制作的那种过于细腻过于讲究纹理材质而电子味十足,反而有手绘风格的温馨感。看到这样的画面以及相当不错的音质,我不得不对香港电影另眼相待了,回想起在DVD没有普及之前的VCD年代,每次看港片,看咧,是粤语加英文字幕,听咧,是两个声道,一边粤语一边国语,狗屁的音效。第一次听到真正立体声港片VCD的是《少林足球》,能分辨出那个球是左边还是右边射来的。我不晓得港片原声电影怎么样(VCD年代),这也是直到现在我也不喜欢港片的原因(不买港片的碟),制作粗劣,想想人家库布力克的《斯巴达克斯》,那是1960年的作品,音效就已经是双声道立体声。
Stop!破枪走火了,还是继续说我们的麦兜吧。
书里的麦兜,性格比电影中更加幼稚,而且很灵性也不乏调皮。每本书里都是一个个小故事串起来的,互相之间没有多大的连接,形式灵活。而拍电影,为了要有看头,得讲究点前后搭结连惯,否则就不讨好了。但电影的故事情节还是很简单,情节并不吸引人,吸引人的是原汁原汤的港味,在电影里体会到的原汁原汤的港味在书里就不太明显,不光是因为文字是简体版,更多的恐怕是因为香港话发音给我们这些人的影响更为深远。因为有那么多的经典流行歌曲就是粤语歌。里面有不少神经质般的纯港腔绕舌(我们叫绕口令)让我的耳朵应接不暇。有搞笑的成分也有点癫狂意味,所以麦兜听着简直要晕倒。绕的内容大都是吃方面的(后面一集是说病),从这就能看出香港百姓的饮食,可惜我到现在还是不晓得蛋挞是个么东东,也许港胞也不怎么晓得油条是什么吧。在电影配音方面,非常出色,看这两部片子也只有听港版配音才有看头。林一峰,黄秋生和吴君如的配音(在另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小鞋子》中也有林一峰和吴君如的配音)很地道的表现了一个草根阶层的艰辛生活,可是草根归草根,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才是片子的精华所在。香港也不只有黑社会古惑仔。那里的平民百姓也和我们这的农民阶层一样,在世间勉强吃力的生活着。到了第二集甚至还搬动了刘德华给麦兜他爹麦炳配音。这算是个噱头么,有点怀疑刘德华对卑微人物的心理是不是能把握的住,我倒是认为不如让梁朝伟来配,刘德华这么外向的人怎么能知道一个内向人的心理呢,就像在《钢琴教师》里那女教师对他帅气的男学生说的:你弹不了肖邦,你长的太好看了,你体会不到肖邦这样的丑人的心理。赫赫,看来丑人自有丑人的福气哦。
另外就是插曲了,续集的插曲里有首很忧伤煽情的国语歌《我的心里只有你》,唱的是麦太的心声,想想麦太这么泼辣的女性阴柔起来也够伤感的。曲调优美,哀怨沉痛,但是歌词好像离题了,因为麦太与麦炳之间的爱情悲剧不是因为第三者插足造成的。 另外的几首《教我如何去小便》、《悠悠的风》、《口甘.口甘.口甘》都非常好,纯洁的童声合唱。背景音乐主要还是莫扎特的钢琴曲。
第一部幽默搞笑的地方处处可见,像学抢包山那段对脚瓜的描写让我想到了周星驰的大力金刚腿,可整片的气氛还是忧郁的,也是湿着眼睛看完。一个单亲家庭,麦兜的憨痴态,麦太的辛苦工作,麦太为了满足麦兜去马尔代夫的心愿,编织了一次完美的旅行,一只圣诞火鸡吃了快一年,狭窄的春田花花幼稚园只有一间简陋的教室,这些都在幽默中透出深深的忧郁。续集《麦兜菠萝油王子》的名字不太好理解,菠萝油是个么东东吖?看了才知道菠萝油王子其实是麦兜他爹麦炳的脑子里幻想出来的自己的身份——原来他出身帝王家(菠萝王国?),为了复国兴邦隧弃妻儿而去,于是促就了一个单亲家庭的产生。帝王世家复国兴邦是童话寓言,心理没有摆脱童稚状态还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无法关心现实立业持家才是真。在麦太和麦炳的房间书桌上可隐约看见《鲁迅全集》、《海子诗选》、《the little prince》等文学书,也有《齐眉棍法七日通》、《自学魔法大全》等庸俗书刊,不管怎么说也能看出麦炳是个读书之人。原书中讲麦炳跟麦太学扫阴腿而致使两人恋爱结婚并让麦太怀上麦兜(麦兜出世时麦炳已离家),麦太的确是个厉害人物,单身的时候在街上卖艺,俨然一侠女。婚后孤身一人抚养幼年麦兜挑着生活的重担,这种硬角色和麦炳完全不是一类人,他蔫蔫的闷闷的,在厨房做厨师。麦炳其实是看上了麦太才跟麦太学那个扫阴腿的,当初麦太根本就瞧不起他,也许日久了就情生意起吧,最后还是爱麦炳了糊里糊涂嫁给了麦炳。电影里有对两人拍拖的描写,麦太正年轻还留着长发,唧唧喳喳,像每个恋爱的女孩子一样大嘴啦啦。直到麦炳离家出走,直到读了那封信,麦太哭的悲痛欲绝泪如雨下,也许,她的心在那一刻就已经死去了,她的性格也从此有了很大的转变,在以后再也没看到她哭过。到了后来,那个可以分期付款月供198元环境优美的墓地让她流连忘返,麦太和麦兜拿着指南针和卷尺,终于选定了一块风水宝地,痴痴的麦兜在那里翘起二郎腿。也许对于没有天赋身份卑贱的人来说,在日益高度发达金钱至上的商品社会,只有死后才能真正安心歇息下来。
虽然整部片子没有第一部那么纯朴可爱,而且一开始,随着几个主要人物陆续出场就听到鼓掌声,感觉不太好,也许是想图个热闹吧。但是导演想要表达的意思却复杂了很多,讲述麦炳是续集里的重点,气氛也由诙谐变做沉重起来。一个默仔,有一日就长成了一个默佬。一个人要默在心里,不能默在脸上。一个内向不善交际的人想在这个世上好好的活着是要付出比比人更大的代价。另外,市建局以一个模仿《天空之城》里的那个拥有强大杀伤力的机器人的形象出现,两眼发出电光,眼光射及之处建筑物即土崩瓦解,但是正要拆到麦兜所住的那条街时,市建局居然就解散了,想由政府拆迁而得来的一笔补偿费也随之泡汤,生活的希望于是又回到以前的那种渺茫状态。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集出现了个新事物——抖脚,不仅麦兜抖脚,他爹麦炳也抖脚,这大概是像麦家的右眼圈胎记一样的遗传吧,为什么要抖脚?紧张?兴奋?麦兜说是他不想呆下去也不是要到哪里去,麦炳说抖脚可以让时间过的充实一点,所以不停的抖脚,不停的抖脚。最后居然就和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同台演出巴赫了——将抖脚升华到古典艺术的高度。看到这,一丝可悲的荒诞感从心头流出,一个人的偏执也是能变做供别人赏玩的艺术。当台下观众表现出惊讶及赞叹时,麦太神色滞呆黯淡失落,脑中想起了和麦炳坐在公园长椅上,那个麦炳的脚也一直抖一直抖……
以下是麦炳离家出走留给麦太的诀别留言:
玉莲:
当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离开,离开一柜柜埠,一个本来就不属于我的地方。关于我的身世,你看完桌上那本《菠萝油王子》自然会明白。我是一个没用的王子,没骑过马,没斗过恶龙,没救过公主,没燕子,没花,没从自己身上挖出一粒宝石拯救苦难的人。上天赐给我一个花园,我把它弄得一片荒芜。后来,我以为我已经接受了,特别是遇见你,我以为我可以做一个踏踏实实,平平凡凡的快乐人。我和自己说,眼前的东西已经是上天再给我的恩赐,是我又一次的机会去学会珍惜。但事实上,我不甘心,我也不能忘记,我不能无声无息步入黑夜。于是,玉莲,我走了,去找回我前半生失去的东西。
玉莲,你是一个最好的女子,这几年,如果不是你,我不可能熬得过来。但是,玉莲,忘记我吧,去找一个更爱你,更懂得掌握自己生命的人。我这次回国,凶吉未卜,再过几年,你还没听到远处一个王子复国的消息……我想,我的故事也已经完结了。但你比我坚强一百倍,你要像结识我以前那样,快快乐乐生活下去。
永远负你的菠萝油王子
电影结尾是那首著名的诗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
从明天起 和每一个亲人通讯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海子
标签: 寓言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