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寓言:走进寓言的世界(转载)

大千世界 106 0

  谈谈寓言:走进寓言的世界(转自中国作家网)

  文/谭旭东

  寓言是最充满人生智慧、哲理的文体。很多读者都读过寓言,现在寓言很多主要是放在儿童文学里面,因为很多作家写出来的寓言,虽然不是为孩子写的,但写出来之后,主要是孩子喜爱读。而且有些寓言,作家就是为孩子写的。

  说起寓言这个文体,可谓历史悠久,我国先秦就有寓言,古希腊也有寓言。它的主要特点是“借物论理”,即假借人或物来讲述一个道理,阐述一个观点。一般用假托的故事,以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经验或哲理。寓言这个文体形式也很活泼,不同的作家会有不同的写法,因此,我们今天读到的寓言,有的是散文体,有的是寓言诗,有的是寓言剧,还有的是寓言童话。最近几年,又有人尝试把闪小说和寓言结合起来,使得寓言又有了微型小说的意味。还有作家在微博上写寓言,于是就有了“微寓言”。

  据说,“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寓言》篇:“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十九,藉外论之。”还有《庄子?天下》篇:“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陆德明这样解释“寓言”的意义,他认为:“寓,寄也。以人不信己,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见信也。”也就是说,寓,就是当别人不相信自己的观点时,就要借别的事或者人来说,让别人相信自己的观点。陆德明的介绍很通透。大部分寓言类作品都要讲故事,阅读寓言故事可以让人增长知识和经验,即:“广见闻而资智识。”明朝王琼在《双溪杂记》中,写道:“后世山林隐逸之士有所纪述,若无统理,然即事寓言,亦足以广见闻而资智识。”可见,寓言是一种文人雅士观察、体验生活之后,对生活的智慧的认识。

  在具体的创作中,寓言作为一种文体,有时独立成篇,有时是附在论说文之中;寓言还可以作为一种创作手法,融于其他各类文体之中,尤其是小说之中,因此寓言被很多作家所看重。

  无论在西方文学里,还是在东方文学里,寓言都是不可忽视的。古希腊、古印度、古中国三地寓言作品最为有名。希腊神话和《圣经》里,就有很多寓言的成分。古印度还用寓言治病的例子。而我国古代,先秦寓言和后来明朝的刘基寓言,都是很有名的。伊索、莱辛、拉封丹和克雷洛夫号称“西方四大寓言家”。我在《西方儿童文学的视野》一书里,把《伊索寓言》算作西方儿童文学处于口传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它据说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后来经过雅典哲学家德米特里厄斯等人的精心加工,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寓言集。目前,我国流行的《伊索寓言》是从一个流行的英译本传播过来的,与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和《拉封丹寓言诗》一样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成为很多家庭首选的儿童教科书。

  不过,寓言在西方文学里一般不被认为是儿童文学,心理学家和童话理论家贝特尔海姆对童话的价值非常肯定,他认为“童话是我们童年接触到的最重要的故事种类(即叙事)”,并认为童话对于儿童的心灵发展非常重要。但他对寓言就持否定的态度,他认为寓言“通过文字、动作或事件——尽管这些可能是传奇式的——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他还断言寓言的问题在于说明太明白,太道德化,没有给儿童留下任何相象的空间。其实,寓言对儿童有很多正面的影响,很有阅读价值,特别是它的哲理性,对儿童的思维能力的培育是不可忽视的。我国儿童文学作家中,就有金江、彭文席、黄瑞云、薛贤荣、凡夫、张鹤鸣、少军等一批优秀的寓言作家,特别是金江的《乌鸦兄弟》和彭文席的《小马过河》已是家喻户晓的寓言经典。

  在寓言文学理论界,有人把寓言说成是一种与童话和其他故事很有区别的文学体裁,其实,按照今天我们熟悉的寓言,它可以说就是“智慧童话”。无论寓言里的形象是人,还是动植物,寓言都采用的是比较夸张和幽默,甚至有点荒诞的手法,来讲述故事的。当然,寓言一般比较短小精悍,不像童话可以短也可以长,更不像小说那样可以洋洋洒洒几千字,甚至是上万字,而且寓言也不像诗歌那么富有音乐的美和节奏的美。但寓言自有它的长处,它不用很多字,就可以讲述大道理,就像一个智者,不用多饶舌,就可以传达深邃的人生哲学。

  如《成语与寓言》2012年第9期刊登的《蝙蝠和孔雀》(侯建忠),就是一篇很不错的寓言,它既有童话色彩,也引发读者哲理思索:

  一只从未见过孔雀的蝙蝠,听说孔雀长得美丽,心里非常嫉妒。并且,它根本不相信孔雀长得很好。于是,它设想出一个丑陋的孔雀形象,并向没有见过孔雀的鸟类宣扬:“孔雀不仅样子难看,又丑又笨,并且和我们蝙蝠比起来,个子还小得可怜呢。”

  一天,孔雀从蝙蝠身边经过,刚好听到了蝙蝠诋毁自己的话。它走到蝙蝠面前,问道:“你见过孔雀吗?”

  “当然见过,长得又丑又笨,又脏又蠢。你是谁?”

  “我就是你说的那个丑陋的孔雀。”

  蝙蝠一听站在自己面前的正是孔雀,顿时傻了眼。它觉得在众鸟面前出了洋相,急忙溜走了。

  从此,蝙蝠再也不敢白天见大伙的面了,只好趁夜晚大伙都休息了,才出来觅食。

  读这样的寓言,读者一定会感受到:好的寓言,就像是小小的露珠,晶莹剔透,能以滴水见阳光。寓言这个精短的文体,能启发孩子智慧的头脑,能引发他们诸多的联想和想象,能以简练的文字给孩子教益。

  现实生活中也有人对寓言有偏见,认为寓言并不适合孩子阅读或学习。我觉得这是不对的,寓言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难题不能理解,关键是父母亲和老师如何去引导,如何去教育他们阅读。儿童的阅读是需要引领的,同时也需要父母亲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且通过实践来摸索一些技巧。每一个儿童的心灵世界里都有一个美德的花园,如果父母亲和老师们是优秀的园丁的话,他们知道应该在孩子的心灵世界的美德花园里播下什么种子。我想,一位父亲或母亲,或是幼儿园或小学的老师,应该有责任给孩子讲述一些寓言、童话故事,有责任给孩子朗诵一些诗和散文,有责任给孩子传达一些人生的道理,有责任给孩子一些外表漂亮而内容健康且丰富多彩的好书!

  儿童读多了寓言,不但可以懂得很多道理,也可能学会写作寓言。学会通过童话故事来讲述一个道理,学会用比较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一句话,寓言是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作品,它的外壳通常是故事,但内核则是哲理,是智慧。

  (本文刊于《成语与寓言》2013年第1·2期合刊)

标签: 幼儿寓言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