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相似的题材 不同的寓意(作品研讨)

大千世界 73 0

相似的题材 不同的寓意(作品研讨)

   十几年前,我根据民间流传的一种说法,创作了一则题为《贪嘴的猫》的作品,重在写猫的“贪欲”带来的严重后果。无独有偶,近日,我又读到原湖南长沙市文联 李少白先生创作的,意在突出蛇的“策略”的《蛇的策略》。

   两则作品题材类似,但二者寓意不同,且各具特色。两相对照,读者可以体味出两种不同的写作风格。寓言创作素材,一个重要的来源,就是人们长期口头流传的故事情节,经过作家的个性思考,赋予了新的内涵。关键是创作者能否写出新意,与众不同。

   现将两则作品附后,请读者指点斧正。

   蛇的策略 李少白

   说来也真巧,这天,蛇、蜈蚣和青蛙撞到一起了。

   蛇想吃鲜嫩的青蛙,却怕那剧毒的蜈蚣,青蛙也想把蜈蚣当美食,却又害怕凶恶的蛇。就这样,青蛙怕蛇,蛇怕蜈蚣,蜈蚣又怕青蛙。

   三个小东西,谁也不敢动谁,只好怒目而视了。僵持了老半天,蛇说话了:“放心吧,小青蛙,我不会伤害你的。让我离开这是非之地吧。”说完,蛇慢慢移动身子,溜进了草丛。

   青蛙见蛇走开了,心头大喜,弹腿一跳,翻动长长的舌头,将蜈蚣卷进宽嘴巴。正当它在品尝蜈蚣的美味时,猛觉得背上一阵剧痛,转头一看,呵——自己已成蛇的口中之物了……

   ( 选自《好儿童》1987年10月号)

   贪嘴的猫 侯建忠

   俗话说:“一物降一物,卤水做豆腐”。民间相传,在动物中,猫最怕猫头鹰,蛇最怕猫,而猫头鹰却最怕蛇。

   一天,有好事者,专门把猫、蛇和猫头鹰放到了一起。它们虽然都面临着自己的天敌,但只要蹲在那里不要动,一般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可猫天生是个馋嘴的东西,经不住蛇肉的诱惑,竟然忘了猫头鹰还死死地盯着自己,就不顾一切地把蛇咬死了。猫头鹰见蛇死了,自己没有什么威胁了,便迅速飞到猫的身边,把它吃掉了。

   猫没想到,当时的蛇对它来说,不应是饱腹的肥肉,而应是保护它生命的天使。

   (选自侯建忠寓言集《蜗牛取名》,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出版)

标签: 寓言故事及寓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