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寓言——读哈金《等待》

大千世界 88 0

  “等待”是一个过程,哈金这部小说的英文名叫做“waiting”,意思也正是“处于等待之中”。那么我猜想,等待就是我们的生存方式。由于时间的漫长,激情在等待之中消退,日常生活的单调乏味就凸现出来。在看这部小说的两个多小时里,起初是一种压抑的感觉伴随着我,最后,看到结尾,孔林在前妻那里老泪纵横时,我笑了。这个笑里有苦笑,也有跟随作者看透生活的笑。我以前在《天涯》等刊物看到过哈金的几个短篇,感觉他的风格有些冷。一个男孩杀人的故事,不动声色的讲来,令人毛骨悚然。而这部长篇小说,感觉也比较接近,纯粹的写实风格,人物情感含而不露,但是一种冰冷的气息从笔底冒出来,使人不再有对生活的盼望,使人绝望。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的6、70年代,孔林是从农村出去的一个军医。他每年有12天的假期,可是他每次回到家乡,就是为了和父母主婚的小脚老婆淑玉把婚离掉。他们有一个女儿叫孔华,可是从结婚的第二年开始,就没有和淑玉同过房,他们之间没有爱情。孔林一直生活在东北一个小城市的郊区,一个医院里,他是一个文雅的、爱读书的知识分子,一个内科医生,一个有魅力的男人。于是遭受爱情挫折的年轻护士吴曼娜喜欢上了他。可是孔林已经结婚了,他们要在一起的前提是孔林跟淑玉离婚。

  我们可以认为孔林是一个善良的人,也是一个懦弱的人。他要离婚,但是又与心不忍,小脚的淑玉怎么办?毕竟淑玉为孔林家做了不少贡献。于是去民政局离婚的事每年做一次,其中一次甚至上了当地的报纸。这样前后一共重复了17年,也没有把婚离掉。最后,按照部队医院的规定,分床睡超过18年,可以自动离婚,可是这时黑头人变成了白头人,所有关于爱情的激情想象全部消退了,离婚成了一种惯性。

  这之中,吴曼娜也经历了很多事,包括人家几次给她作介绍,但是都以失败告终。在医院里,孔林出差时,还被一个叫杨庚的家伙强奸,但是却不敢声张。自然,孔林的懦弱也给了杨庚以可乘之机,而促使她前去看望杨庚的,吴曼娜心底某种隐秘的欲望,也不无关系。但问题是在全民致富的道路上,杨庚这个粗鄙、实用、冷酷的家伙,居然又走在了前面。一个悖论就提出来,粗鄙为什么就更有生命力?于是等到孔林把婚离调,在单位的结婚典礼上,已经超过40岁的吴曼娜,最美好的岁月都在遥遥无期的等待中过去的吴曼娜,不由号啕大哭。

  我以为小说至少讨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关于爱情。我跟孔林一样,很不明白爱情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孔林和吴曼娜之间有过真正的爱情吗?也许这是两个孤单的人之间一种同病相怜。吴曼娜被男朋友抛弃,孔林结婚了,但是形同鳏居。或许开头时有一种渗透着饱满肉欲的情感,生命本身的渴求异常动人,而这种原始的欲望被包裹在军队规则与孔林本身的文化观念里。于是焦灼、渴望、畏惧、夷犹,各种复杂的情感使得孔林与吴曼娜的内心一直处于紧张当中,这种内在的冲突赋予小说一种含而不露的情感力量。一次拉练途中,吴曼娜的脚上打泡了,孔林用针帮她挑破,这样的场面要是在旧小说里,不能不说有几分香艳。于是在孔林那里,也不由得掀起了波澜。不久,当吴曼娜来邀请他散步时,他的防线轻易的崩溃了。接下去的事情,就是离婚。时间就显示出它的残忍。17年,激情消耗怠尽。当他们结婚以后柴米油盐,加上吴曼娜日渐暴躁的脾气,孔林怀疑他是不是错了,作为读者我怀疑他们是不是生活在惯性里?他们之间是爱情吗?或者,他们也被自己的错觉欺骗了。或者,根本没有爱情这个东西。

  小说讨论的第二个就是人类的生存状态。我认为这是一个寓言,一个呈现人类生存两难处境的悲伤寓言。也就是说,我们短暂的一生,除了等待,别无他事。跟《等待戈多》不同,戈多永远不会来,而《等待》却是在激情耗尽之后等到了某个东西,但是这个跟自己的想象又大相径庭,回头看时,丢弃的那个却又显得很好。孔林千辛万苦跟淑玉把婚离掉,可是在最后却发现吴曼娜完全跟她年轻时不一样,而淑玉那里却显出家庭的温暖与光辉,不由生出悔意。吴曼娜得了心脏病,回到淑玉身边,又要掉入这种等待之中。莫非我们就永远逃不出这个两难的处境?

  哈金《等待》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2年11月第1版

标签: 短篇寓言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