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本与理本——张载与程颐的易学本体论的建构及其问题》读后感 ——与王绪琴先生商

大千世界 92 0

  编者按:

  自长白山书院发生“丁酉学案”以来,受到各方人士关注,诽谤者有之,赞誉者有之,嘲笑者有之,作壁上观者有之,疑惑者有之,避而远之者有之。在“丁酉学案”中展现出的不仅是学术道德,更多的人性与良知的展现。 下面,我们编发了鞠曦先生的再传弟子——孙铁骑副教授的学生韩文雪与李雪的文章,其让我们看到,字里行间所流露出至诚之心与浩然正气,与当下学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雪来信:

  师爷好!吾乃孙铁骑之门生,近两年一直关注您的音讯。近日,听闻此事,为您担忧。担忧之事不仅应情上说,更应理上说。故于今日与同门师妹二人以文章与师爷交流,“长白山学派”后继有人,数不胜数!望心宽,望心安!祝。2018.1.31

  鞠曦先生回信:

  韩文雪、李雪:你们好!收到二位之邮、稿,备感欣慰。汝师铁骑之弘扬长白山学术,可为不遗余力而终有成果,老夫亦知再传弟子之道行(读heng))也。两子虽幼而见识不凡,道心学力见之于笔端,长白山学派后继有人,足可证也。望两子既攻学术,又勤修内道,以此年纪,经久历练,不愈天命之年,必有大成。望铁骑笃志而导,谆谆善诱,秉继易道,前赴后继,天下必然化成。

  祝 学祺

  鞠曦于长白山

  2018.1.31

  《气本与理本——张载与程颐的易学本体论的建构及其问题》读后感

  ——与王绪琴先生商榷

  李雪

  (白城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前言

  曾于吾师孙铁骑口中得知师叔大名,其家中书法大作多出于师叔一人,吾辈等甚为赞叹,颇为景仰,待一日有幸相见,多多指教!然未见其人,先闻其“事”,后辈难能轻信,故于首日不信;次日心中排斥同类消息,避而不看,小题大做而已;三日,继续关注,渐觉言之有理,恨之,情为之所动也;四日,渐觉此事既定,家丑不可外扬,故再避之;五日,转发一条朋友圈文章,以表明身为后辈之立场;六日,......

  为事,亦为道也。身为后辈当有“长白山学派”之风范,首当起疑,次而思考,再而感受,后而解决,最后扬儒家“浩然之气”,内道外儒,合和与人!而身为前辈,更应有担当意识,为后辈做榜样,而非遮遮掩掩,吞吞吐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1]矣。

  自古以来,盛极必衰,损益相生之道[2]也。今长白山书院逢泽水之时,吾等后辈当后继有人,行儒者之事,正本清源,以保学派之威名。然吾自知君子行事当量力而行,故如下由学理、情理、法理浅而论之,如有不妥之处,不吝赐教。

  一、学理——道理

  道理也,学理也,道学之礼,是理也。——“形而下者谓之器”[3]。

  学理者,理学也;道理者,理道也,理之终始,学道也。——“形而中者谓之人”[4]。

  学,有其道;道,有其道,道其道,德其道,其道得也。——“形而上者谓之道”[5]。

  学理当学道理,未学道理而学为人之理亦善莫大焉,然“志在外”,游于器也。“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6]玩乎器于股掌之间,器之道尚未能尽,何谈道之道?礼也不用,何谈仁、义、道、德?时间既久,性之彰也。

  二、关于“自以为是”[7]、“一以贯之”[8]、“内用”、“向外发用”等词之“借用”

  《哲学大辞典》[9]共2156页,其中目录共87页,晚辈多次逐词排查“自以为是”、“一以贯之”、“内用”、“向外发用”等词,尚未收录,于此证明上述名词皆非哲学官方用语。既非哲学官方用语,而您从何得知?又如何应用?

  余不敢掉以轻心,仔细排查鞠曦先生论文,于《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9月第3期第6页,出现加双引号的“一以贯之”[10]一次;于《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8月第4期第166页,一文居然出现加双引号的“一以贯之”[11]三次!

  既加双引号,表明其内在含义非表层而已。在晚辈整理吾师微信公众号:ruyudao时,曾将[鞠曦易学]专题打印成册方便阅读,共476页,其中两篇为《[鞠曦易学]孔子之与中国文化之道的一以贯之》与《[鞠曦易学]“六爻成效”使一以贯之》,内容颇多,实在学理深刻,令吾辈等人赞不绝口。然恕小生愚钝,在您书中,仅提及一句的“一以贯之的推定”[12]属于哪种一以贯之?又当如何一以贯之?其中“推定”一词从何而来?

  吾辈学识尚浅,“推定”一词最初见于吾师书中阐述鞠曦先生之“承诺推定法”,而您所言“《易经》的承诺和推定表明,首先应该通过易理来穷理。”[13]敢问:“承诺与推定”一词从何而来呢?文章为何无注脚标注?或马虎或大意?

  既您论程颐之思想,必闻过伊川先生曰:儒者潜心正道,不容有差。其始甚微,其终则不可救。如“师也过,商也不及”,于圣人中道,师只是过于厚些,商只是不及些,然而厚则渐至于兼爱,不及则便至于为我。其过不及同出于儒者,其未遂至杨墨。至如杨墨,亦未至于无父无君。孟子推之便至于此,盖其差必至于是也。[14]是故“语学者以所见未到之理,不惟所闻不深彻,反将理低看了。”[15]此之谓“自以为是”也。

  提及“自以为是”,吾甚是难耐其性也。同《哲学大辞典》翻查,尚无此解,亦见公众号中《[鞠曦易学]“自以为是”与“穷理尽性”》一文后,敢问您如何看待书中“穷理尽性之后,人必然会走出自以为是”?如何理解“自以为是之理”与“自以为是之性”?[16]您从何而知如此晦涩的代名词?若是创作,“自以为是”究竟该作何理解?有什么样的历史背景让您提及“自以为是”一词?

  “内用”、“向外发用”等词,显而易见为鞠曦先生思想之“内时空”与“外时空”[17]理论,再传弟子尚知,何况入室弟子?更何况身而为师鞠曦先生之法眼?小生于去年暑期与研友交谈,谈至“内时空”,研友哲学本科出身尚未听闻“内时空”一词,急忙请教于我,晚辈搜索之余发现“内外时空”一词仅于“长白山学派”相关文章内偶然出现,余先闻其理亦是于吾师孙铁骑阐述鞠曦先生思想之书《内道外儒——鞠曦思想述要》第四章中,又名“时空统一论”,敢问:您怎知其理?若非变相“借用”,请明示其理!

  如“胡安定在湖州置治道斋,学者有欲明治道者,讲之于中,如治兵、治民、水利、算数之类。尝言刘彝善治水利,后累为政,皆兴水利有功。”[18]亿兆之心,交骛于利,天下纷然,如之何其可一也?欲其不乱,难矣![19]

  明道先生曰:“忧子弟之轻俊者,只教以经学念书,不得令作文字。子弟凡百玩好皆夺志。至于书札,于儒者事最近,然一向好者,亦自丧志。如王、虞、颜、柳辈,诚为好人则有之,曾见有善书者知道否?平生精力,一用于此,非惟徒废时日,于道便有妨处,足以丧志也。”[20]今之优人之处,却被古人言之有理,一语道破,道,非迩也。

  三、关于句段之“借用”

  继续仔细排查鞠曦先生论文,《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9月第3期第6页,“可见,张载的‘合’,主要是人的‘德’,而且偏重于伦理之德,......意义上的道德,而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道德”。

  这段话您看了一定很熟吧!试问和您书中231页最后一段有几字相差?

  继续仔细排查鞠曦先生论文,《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9月第3期第7页,其中“我们知道,《周易》并没有提出‘天人合一’的概念范畴,由于《周易》是以三才之道推定了天人地三者的关系,因此,其中必须包括天人关系。其推定的天人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原理?应当在《周易》思想体系中进行一以贯之的推定。”

  这段话您看了一定更熟吧?!和您232页第二段前两句一字不漏!而且无任何注脚与注释!您深得鞠曦先生真传的本领,让吾辈大吃一惊!

  虽晚辈不曾于国家级期刊发表文章等,然吾知论文查重复率修改原则方法[21]:论文查重修重复修改的可以用以下几个词来简单的概括为:改词、增词、换句、删词、更改语言的描述方式(如变原句为倒装句、将被动变主动、将主动为被动等)、打乱段落顺序、删除关键句等。1、PAPERRATER反抄袭软件查重检测的是7个相同的字,就被视为是相似或者为抄袭,因此在文章中连续相同的,最好不要超过7个字;2、尽量在文章中修改使用同义词来替代原文,比如:破坏=损坏;途径=渠道;基本思路=原理;隐藏=私密,个人=私人等等3、适当的可以将文章中现代文中个别的转换为古文的意思(这种是基本不会运用到的,在这也只是增加一种方式,如果可以用到还是可以尝试去用)4、将文章的原文中的主动句转变为被动的意思,将句子变为倒装句等等方式。

  综上所述:您于“句段之‘借用’”方式,符合论文查重复率修改原则方法之①②③,如晚辈有错误或言之无理之处,请前辈多多指教!吾愿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四、关于句段“借用”之突兀与不当

  关于“天人合一”问题,文中言:“显然,性与天道问题内含的就是天人关系问题”。[22]

  敢问:“显然”一词前必应是论据,其后必应加结论,然此语境无前文怎样得出如此结论?又如何推定其过程?书中尚未明确解答。

  如此过渡,可见突兀,望您谅后生愚钝,尚未知其“碎片式”之理,书中当示其理,明其道,多多系统解释才是,以免后人“误会”。

  其后,“可以明确看出,......可见,张载的‘合’,主要是人的‘德’,而且偏重于伦理之德,......所以,张载所论之“德”,只是价值论意义上的道德,而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道德”。[23]

  试问:您于前文“可以明确看出”所指何在?晚辈愚钝尚未可明确看出。但吾知因您上述关于“类似表达”之阐述仅有一句“穷神知化,......乃德盛而自致尔”关于其“德”[24]。仅出现一次就谈“可以明确看出”,可见前后描述歧义严重!

  而鞠曦先生亦言“可以明确看出”[25],阐述共十一句,其中六句谈其“德”也,如此写来“可以明确看出”之言便不足为奇。

  既然如此,试问您是怎样行文的呢?怎会使原文前后歧义又恰与鞠曦先生原文相同呢?是否是原文“借用”呢?晚辈不愿多想。

  学理尚未严谨,道理何来?道理未明,学理怎行?学道之路尚久,如此这般,恐为师心凉矣!

  五、情理——性理

  情理,理情也;性理,理性也。

  理情,“剪不断,理还乱”也;理性,合于自在也。

  性情合和,人之为人也。

  大道无情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26]

  是故道、情虽曰无,然各有其大也,“形而上者谓之道也”。

  吾本有情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27]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若有情人易老,人道之“损”,故有情也?非也。君子之所以“学以聚之”,性情相近也。然情大变,缘散也,天道轮回,道法自然也。

  吾等蒙受恩师孙铁骑之教,自入大学起随师研习中国传统文化,寒来暑往,时已近三年,吾等为学、为道之进退皆由孙老师引而入门。因材施教,刚柔并济,弟子各有所成,或多或少,自足可矣。

  身而为师,难能与家中两全,吾等虽受其恩惠多时不知所言,然心中明了一二:为儒之风行天下,有多难!虽弟子众多,然无能为力,忧其忧,乐其乐,止观而已。

  身而为师,榜样者也,从《白山传习录》得之,吾师与师爷邮件往来如此之敬,上行下效,不得不让吾等反思于师是否至敬也?

  国学小组每每谈至“承诺推定法”、“时空统一论”、“师爷情爱观”等鞠曦先生思想,皆会以笑至之,以理明之,以言道之,不忘其本,不失其敬。故晚辈当师爷之理论视若珍宝。敢问王绪琴先生:尔怎敢有如此胆量如此行事?!

  吾等于国学小组学理、求道尚未三年,毕业将至,众弟子各有其不舍也。敢问王绪琴先生,尔当于长白山书院从师学理十几年有余怎能说走就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即使于理不通,然师父之言无论对错都不应如此搪塞与顶撞!横渠先生曰:“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仁之至也,爱道之极也。己不勉明,则人无从倡,道无从弘,教无从成矣。[28]其举薄德也!首当自省查漏补缺,以定心之后再释其理为最恰事宜。

  从师学理多年,难能师父对弟子无恩!有仇不报非君子,有恩不报乃小人,望前辈牢记尔等难于情、困于理之时,为师给予过的帮助,“吃水不忘挖井人”,难得从道数年,而如此行也。

  六、休怪无情

  法理无情,而人有情,人之于法理尚有其情也。但若不行人之事,法理无情乃天之道也,无可非议!

  尔等之举,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晚辈研习传统文化已有两年,但吾等愿信善恶乃一念之间,并无大过!愿尽快改过,浪子回头金不换!

  若置之不理或再次搪塞狡辩之,吾辈当后继有人,坐观成败!

  然若尚不悔改,不理也罢,前路不远矣,天道自有其定数!

  七、法理——治理

  法理,理法也;治理,理治也,理智也。

  法术,形而下者也,君子以此为不齿。求道之人,不应言法,最忌言法!德法自古不能两全也。然“法者天下之公器”,形下之器当用则用,以治小人也。

  若不重德,只好依法行事以待之。

  晚辈自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政法一家亲,余有一室友且学法学专业,法理扎实,并于去年9月顺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遇之此事,吾辈不得不谨慎而行,请教一二。

  “虽不会被判刑,但是可能会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民事赔偿责任肯定会承担的。”“找到对方出版的刊物,然后找出里面的剽窃知识点就行。”“职务上不会受影响,只要他能证明自己出版在前就可以。”“只要有证据就可以直接起诉。”“至少涉及著作权里面的署名权。”“在《知识产权法》里面的《著作权法》第四项就是署名权。”“高校另有规定还可以在高校规定里查。”

  余得其指点,搜索法律相关内容,又于浙江工商大学人事部、浙江工商大学章程搜索相关内容。法律信息符合度如此之多,人事部等电话邮箱如此公开......但身为晚辈,若行此事实属于心不忍,鞠曦先生尚未行动,吾辈不敢轻举妄动。为何尚未行动?在等他曾经的得意门生浪子回头!

  大家都在等,人生能有多久让人始终等待?!若此事不落实,恐今生寝食难安!

  “未知道者如醉人,方其醉时,无所不至,及其醒也,莫不愧耻。人之未知学者,自视有为无缺,及既知学,反思前日所为,则骇且惧矣。”[29]

  于家中,与母亲谈之此事,吾母提供寓言故事(猫与老虎——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又提供相关电视影剧(《外科风云》——盗取老师研究成果)等相关资料以助我完成此论文,但吾不愿以他事对此多加猜测,只愿以文中提到的事实为据,以当下伦理道德情感为据,故写此论文也。(事实之据尤其大损精气神也,时空原因吾尚未一一道来,若仍不悔改,吾愿继续为此而行!)

  学理,情理,法理,道理,伦理,哪一理心安理得?!天理难容也!

  今既失言,但不愿失人,自足可矣!

  参考文献

  [1]《论语·述而》。

  [2]孙铁骑:《内道外儒——鞠曦思想述要》,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年版,第167页。

  [3]《易经·系辞》。

  [4]同上。

  [5]同上。

  [6]唐太宗:《四库全书·帝范》卷四,详情见网址:

  [7]“自以为是”一词为鞠曦思想之鞠曦易学名词。

  [8]“一以贯之”一词为鞠曦思想之鞠曦易学名词。

  [9]冯契:《哲學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

  [10]鞠曦:《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9月第3期,第6页。

  [11]鞠曦:《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8月第4期,第166页。

  [12]王绪琴:《气本与理本——张载与程颐的易学本体论的建构机及其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32页。

  [13]王绪琴:《气本与理本——张载与程颐的易学本体论的建构机及其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40页。

  [14]朱熹、吕祖谦著,斯彦莉译:《近思录》,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176页。

  [15]朱熹、吕祖谦著,斯彦莉译:《近思录》,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151页。

  [16]王绪琴:《气本与理本——张载与程颐的易学本体论的建构机及其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41页。

  [17]“内时空”与“外时空”一词为鞠曦思想之鞠曦易学名词。

  [18]朱熹、吕祖谦著,斯彦莉译:《近思录》,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149页。

  [19]朱熹、吕祖谦著,斯彦莉译:《近思录》,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130页。

  [20]朱熹、吕祖谦著,斯彦莉译:《近思录》,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149页。

  [21]见网址:

  [22]王绪琴:《气本与理本——张载与程颐的易学本体论的建构机及其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30页。

  [23]王绪琴:《气本与理本——张载与程颐的易学本体论的建构机及其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31页。

  [24]同上。

  [25]鞠曦:《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9月第3期,第6页。

  [26]老子:《太上清净经》。

  [27]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8]朱熹、吕祖谦著,斯彦莉译:《近思录》,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158页。

  [29]朱熹、吕祖谦著,斯彦莉译:《近思录》,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172页。

标签: 寓言故事读后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