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农夫不应该可怜一条蛇,这几乎是毫无争议的。连他自己最后也明白了,“蛇是害人的东西,不应该可怜它。”但悔之晚矣。鲁迅先生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里教育我们,要痛打落水狗,因为你不打它,它从水里出来还会咬你 ,虽然好狗也是有的,但有些就很凶恶,野性十足,只会咬人,对咬人的狗,就不能客气 ,甚至可以打死。对狗尚如此,对蛇就更别提了 ,蛇是没有丝毫温存,没有任何感恩之心的。
对于不懂感恩的东西,唯一该给它的就是痛击。不懂感恩是什么概念?跟“冷酷”,“狠毒”是同义词,众所周知,蛇是非常狠毒的,不像龟鳖那样有灵性,大家听说过很多龟鳖报恩的故事,蛇报恩的就极少,好像只有一个《白蛇传》,那也是白蛇修炼了一千年悟透的人性。但更多的蛇精是害人的,比如《西游记》里被猴子打死的那条蟒精。鲁迅先生小时候就被传说中的“美女蛇”造成了心理阴影。可见在潜意识里蛇除了害人什么也做不出来。蛇咬人从不客气,不管你是个八九十岁的孱弱的老人,还是一位十几岁如花似玉的小姑娘,也丝毫不会怜惜你,只要有机会,就会狠狠的咬上一口,绝不会“怜香惜玉”,更没有恻隐之心,哪怕被砍得只剩个脑袋,也会趁人不小心再报复你一下。对于这样害人的东西,我们为什么要暖化它呢?你只能暖化它冻僵的肉体,但永远不能暖化它的冰冷的心。
题主说蛇咬农夫是恐惧中反抗,好像很正常,其实毫无道理,因为蛇并没有遇到伤害,而且正在农夫的怀抱里享受着温暖,不存在恐惧的问题,蛇苏醒后,不是用实际行动报答农夫的救命之恩,(作为冷血动物它根本不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而是感到饥饿的它还感到不满足,要农夫“好人做到底”,毫不客气地咬了农夫一口来充饥。悲剧的根源在于农夫的爱心太泛滥,混淆了敌我,自乱了立场。蛇本身没有做错什么,那是它的本性,但它的存在是个错误,人类唯一该做的就是消灭它。
《农夫与蛇》是一则寓言故事,大家都明白蛇只是代表了某一部分坏人。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对于社会上的一些枯恶不梭,罪大恶极,凶狠歹毒,民愤极大的恶徒,政法部门都会严厉打击,毫不手软。社会变革中,对于顽固不化的反动势力,代表正义的势力都要毫不留情的去打击,歼灭,绝不能让他们东山再起。不过,有些人不懂得这个道理,如李自成,没有乘胜追击残敌,导致最后功败垂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类人,他们的个人意识极强,只关注个人利益,往往“欲壑难平”,把别人的善良当成软弱,对于这些人,爱心很难感化他们,但我们没有“打”的权利,那是公安机关的事。我们只能尽量与他们少打交道,敬而远之。
标签: 现代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