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是一个寓言
我见过许多名山,也见过许多名不经传的小山,但从没有一座山像马山一样让我刻骨铭心,像马山一样成为融于我血脉之中,让我痛彻肌骨的神山,一座圣山!
马山海拔只有512.3米,但在马山人心里:马山比泰山还要高。
相传:泰山、五峰山和马山是三姐妹。
泰山、五峰山和马山在泰山奶奶的关照下成长得很快,尤其是马山长得更快,在马山快要超过泰山时,泰山奶奶就派马车镇压,马车碾断了马山的腰,而被碾断腰的马山成长得更快了,执行玉旨的马车眼见闯下大祸,怕回去不好交差就用金箸射穿马山的心脏……
然而,马山是不死的。只是马山有了经验,不再长高一寸。
泰山奶奶心痛马山,后来就把马山碎裂的脊梁骨串联起来,所以到现在马和其它动物的脊梁骨都是24节,泰山奶奶不仅把马山碎裂的脊梁骨串起来,还为马山造了一根脊梁骨,以防止连接起来的脊梁骨再次断裂。长着两根脊梁骨的果下马,就是马山活着的寓言,果下马也叫双脊马,是一种短脚马,只有三尺高。
关于马山最早的记载见于《左传》,鲁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军,攻克齐国的故事。马山悠久的历史和传说远去了,我们能仰望和领略到的是现代的马山人精神和马山文化。
马山有天阶有一天门,却没有中天门和南天门。
马山的山门在马山的最高处,最高处的马山山门并不高,只有一人那么高。另一座低处的山门则用半开的石门阻止你到悬崖的那一面……中华民族是讲究门面的,为什么马山的山门只有一人高呢?我想: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最早的出处也应该是在这里,当然,这里还有泰山压顶的暗示。
马山是委屈的,成长没有罪,有罪的是对成长的血腥镇压。
在马山顶,我看到托碑的陛樨(bixi)和其它地方的陛樨不一样,这里的陛樨(bixi)脑袋特别的大,长长地伸出它的脖子。而且这里的陛樨不仅脖子长,眼睛也是鼓着的,一副想呐喊的样子。
俗传:龙生九子不是龙,龙的大太子就是我们经常可以见到的托碑的陛樨,我一直不得解,龙的大太子为什么不再是腾云驾雾的天上飞龙,而成为寺庙或皇陵当中托碑的陛樨?在马山,多年来的疑惑得到解答。
我同情马山,心痛马山,也心痛为马山喊冤而不得的陛樨。
我想:起初的龙太子应该是托了马山的,这也是马山长得飞快的原因。泰山奶奶镇压马山时,也一起把龙太子给镇压了。所以,龙太子就成了托碑的角色。我们说得龙马精神的出处也应该是出自这里。龙的大太子,不仅托过马山,也托过地上的飞马,使地马成为天马。我在刚刚得知泰山奶奶镇压马山时,也是不得解的,仔细想想:龙太子托了地上的马,让一匹马飞黄腾达,也是乱了纲常,乱了天规的。传说中的龙马为龙身马首,或龙翼马身,高八尺五寸,鸣声九音,黄帝乘龙马而成仙,我想:龙太子的任性之为还很多,泰山奶奶不得已而为之,让龙太子成为负重的龟属之物,因为龙太子总是不守天规,所以如此结局。但是,能上天入地的天龙,它的壮举还是被人们称道的,不然,就不会有龙马精神一说了。
马山是一个寓言:它不仅寓言了飞龙成为龙龟,而且寓言更为深刻的道理:石头的山那坚硬的脊梁都能被嫉妒的车轮压断,何况血肉的人呢?所以,我们人的脊梁骨也是24节,而且一颗完整的心脏也因为被金箸射穿而分为左心房和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
泰山眼下,石头的山低头了,人的头颅自是不如山体坚硬。然而,人的头颅是智慧的头颅,有智慧的头颅永远都不会屈服!长清有位清末的秀才写过这样的诗:“满路飞花满岭松,岩高削出玉芙蓉。鸟声清亮泉声雅,人立马山第一峰。”
是的,马山不愿再长高,但是,马山托举来到马山的人进入一个空灵的境界。不再长高一寸的马山是马山人心目中比泰山还要高的圣山。
“千里泰山、百里马山”。其实这句话是指,一般的马只能日奔百里,千里马可以日走千里,马山是超过泰山的,是飞黄!所谓马到成功不是指一般的马匹,而是指马山这匹飞黄。
是的,虽然马山被镇压,但是马山是一个巨人,是压不垮的精神!
马山人的马山情结感染着来过马山的人。在马山顶,我从心里对自己说:我们都是马山人,我们24节的脊梁骨为证,我们的心,一颗分为左心房和右心房的红心为证。
标签: 关于马的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