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藏书]伊索寓言第65则

大千世界 109 0

伊索寓言第65则

     流传于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原名《埃索波斯故事集成》,其故事起初在民间传播,到了公元前三世纪左右才成书。相传其中的故事是一名埃塞俄比亚的黑人奴隶所做,“伊索”即是“埃塞俄”的谐音。伊索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是当时古希腊的萨摩斯岛贵族――哲学家克桑弗的家奴,作为古希腊哲学的故乡,萨摩斯岛可算是一个鼎鼎大名的所在,伟大的哲人毕达哥拉斯和伊壁鸠鲁都先后诞生于此,而哲学家克桑弗的名气可远不如他的这个丑陋无比、而又智慧无穷的家奴,一个寓言大师。另据传,该家奴是哲学家为了愉悦他美丽的妻子克列娅而从远方带来的一件有趣的礼物。

     其第65则寓言有个名字,叫做《天文学家》,此文颇可玩味,原文如下:

     “有位天文学家习惯每天晚上出去观察星象。有一天,他来到郊外聚精会神地观察天空,一不小心掉进一口井里。他大声叫喊起来。附近的人听到呼叫声后,走过来弄清楚了情况,便对他说:“喂,朋友,你用心观察天上的东西,却没有看地上的事情。”

    伊索在文后这么总结道:“这故事是说,人首先要做好地上的最普通的事,才谈得上天上的高深的事。”

     寓言历来以智慧的盛器著称,但我看了这个见解也只有苦笑了。钱锺书先生曾半真半假地说到过,读伊索寓言至少给我们三重安慰:“第一,这是一本古代的书,读了可以增进我们对于现代文明的骄傲。第二,它是一本小孩子读物,看了愈觉得我们是成人了,已超出那些幼稚的见解。第三呢,这部书差不多都是讲禽兽的,从禽兽变到人,你看这中间需要多少历程!”如果这话正说出了我的内心想法,我可一点也不准备掩盖自己的这一偏见!即使被许多伊索寓言热爱者所指责和诟病也只好转身不顾了。

     我之所以认为它的不文明和浅薄自有我的道理。据说这个故事的原型是关于哲学家泰勒斯的逸事。泰勒斯是古希腊的七贤之一,也是西方哲学之父。在第欧根尼的《贤哲言行录》中载有类似的故事,他曾因仰望星空探求宇宙的和谐奥秘而掉进枯井,并受到一位色雷斯的村妇的嘲笑。这已经作为嘲笑不务实际之举的经典笑话而被广为流传。

    现在我对《天文学家》的寓言做一个简单的解读,如下:

     第一, 我要问的是:谁在发笑?答案是:村妇。村妇是无知的代言人,也只有无知如村妇一般的人才会对遥望天空的天文学家发出讥笑。当年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对整天无所事事、满脑子胡思乱想的莱布尼茨评价曰:“这家伙连替我站岗都不配!”

    是的,正是这些掉入枯井、不配站岗的家伙所受到的种种讥笑,非但验证了真理的寂寞,同时还印证了真理的强劲和力量。老子第41章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是的,“不笑不足以为道”!在这里我想借机劝告所有的天文学家,请切勿奢望自己伟大的心胸被村妇们所知、所理解并获取支持,他们的行动注定是孤独的。这一点我想庄子和苏格拉底最清楚,因为他们就时刻生活在村妇的身旁。而且,我们还要警惕,其实,这种嘲笑的声音还在历史的其他各个角落和不同时段里持续而悠长地响着,也就是所有浅薄的现实主义者对志趣崇高的理想主义者的嘲笑。

     第二, 我们还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只有为天空而着迷的人,才会发现天空的秘密。当大多数的人还在低首觅食之时,伟大的人已经开始了不安,并开始仰望起苍穹了。这其实是人性的重大解放——从纯实用的范畴中间得以解放。只有从纯实用的范畴中解放出来,人类的心灵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蜕变。人类从这个时候开始,才可能谈起奢侈的事物,才会有艺术和宗教,有了祈祷和感恩,有了精神领域的伟大拓展。这就是我们赢回的人性自由。人和动物的界面在这里开始分化,两者有了本质的区别。当人类不再为单纯的肉食而谋时,在他身上就已经拥有了另外一种重要的品质。经上说:“人活着并不单单依靠食物。”就是这个意思。就肉食而言,人类原本无须太担忧,你看野地上的百合和空中的飞鸟,既不耕食,也不劳作,却无所忧虑,惟有人却整日在那里埋头苦干。

    也许,这世上就是人最不懂得什么叫做生活了!只有少数的几个天文学家,他们依靠理想摆脱了现实的重重困扰,把自己高贵的头颅伸向了高远的天空,为天空而陶醉,而着迷,蓝色苍穹可以不断地安慰着他们的内心。空中的蓝天和思想中的蓝天一起包围着他们,从他们的面颊上飞过,带着优美的音乐。我的意思就是说,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发现天空的秘密,并把自己的发现传达给他人,传达给那些已经拥有耳朵的心灵。

     第三, 这里,如果我们再进行追问,即按照村妇的意见,那么天文学家应该干什么呢?毋庸置疑的答案是:一起觅食。把向上的头颅劝诫为向下。让巴尔扎克当他的印刷厂老板?让卡夫卡全心做他的保险公司的雇员?让契诃夫乖乖做个称职的医生?这就是村妇们的理想,她们这么做不但是出自于无知,也是出自于安全的考虑,多一个庸人,其实就是多了一份平安。从此世上果然多了一个庸人,而少了一个天文学家,孰好孰坏,村妇们是从来不会也不去斟酌其中的得失的。世上的天文学家为什么那么少?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低首觅食,还要把天文学家的头颅给按到地面?所有的庸人又是如何诞生的?也许人们太需要安全,太需要一致了,对最基本的社会分工的意义也不予以考虑,甚至威胁他们:大地是不供给天空以食粮的。

    可叹的是,那些天文学家们正受天上的事物召唤而充满喜悦之时,结果却被重重地拉回到了地上的枯井里面。应该明确的是:地上的工作谁都能够胜任(觅食作为人的本能,甚至动物的本能),而天文学家的工作却是无可取代的(不是谁都会为天空而着迷)!天文学家为了把这个简单的信息告诉村妇们,也曾经在望天之余,利用自己掌握的气象学知识预测到第二年橄榄的大丰收,而他早早做好准备,于是提前租赁下所有能租到的榨油机,时机一到便把大量的橄榄油机出租给无油可用的人们,赚了一笔大钱,但也就此不用此术,因为他已经说明白了,只要他们愿意,哲学家也能够挣钱: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否则天空交给谁?

标签: 成人寓言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