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穿越时空现场回顾

大千世界 109 0

  盘古开天地——穿越时空现场回顾

  远古时期,在中华大地的上空,有一个很大的球体叫“大鸡蛋”。它被三山五岳支撑着(三山五岳就是神话里的擎天柱)。因大鸡蛋阻挡了大自然的天,使大地上的人常年不见天日。但当时人们还能勉强地生存。为了摆脱这种不良的生活环境,有一些强人,就沿着三山五岳与大鸡蛋的连接处,爬到大鸡蛋上面去生活。而去大鸡蛋上面生活的人,就是神话里的玉皇大帝带领的那一大批“神仙”。其实“神”并不神,都是普普通通的人。

  在这里我插解一下神、重、出三个字。“神”字里的“示字旁”当表示讲。右边的“申”字先不看那“一竖”,就是个“日”字,而“日”字正是当时的大鸡蛋,“日”字加上“一竖”则表示能到大鸡蛋上面还能下来的人,就是上下自如的人。当时人们把大鸡蛋视为“天”就把这些能上天入地的人称作神。至于地面的人把大鸡蛋上的人看的如此神通,那只是大鸡蛋上面的人自吹自擂的结果。也就像今天,走南闯北的人,忽悠家里蹲的人一样,神乎其神吗。当然敢上大鸡蛋上面的人,起码是思维开阔见多识广。加之大鸡蛋上阳光充足,使人身强体壮,地面上的人还是敬其三分。

  重、出——解字证史,为仓颉洗冤。下文选自百科:老人对仓颉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两个字我真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而铸成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了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我认为上述的故事,纯属那些不会解字还想卖弄知识的人瞎编的,仓颉能造字而不能解字那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重——充分证明了大鸡蛋的存在。“重”字是多音字。它的先音应是“两重天”的“重”(chong)字。解读“重”字先不用看中间的“一竖”。也就是说脑海里先没有那“一竖”。下面两横不能看成是土。下“一横”应看成是“地位”从下往上排列,二“一横”是“人位”。“日”字是“天位”。而“日”字上面还是“人位”,上面“一撇”还是“天位”。也就是人上有人,天外有天的现象。而“日”字就是地面上的人把它看做天的大鸡蛋。我们把这五个“爻位”用“一竖”连在一起就念重(ZHONG种)。试问,两重天地重,还是两座山重呢?

  出——“山”字的误导。解“出”字。首先脑海里应有个“土”字。而四个小竖就是从“地位”上长出的植物。从“人位”出生的动物。

  插解太多,书接上文。随着时空的流逝。大鸡蛋受风雪雷雨的洗礼,边缘长出很多象冰溜子一样的钟乳石。而钟乳石阻挡了地面散发的阳气,使阳气不能顺着大鸡蛋的弧线上升,导致大地与大鸡蛋之间的空气非常混浊。人们难以忍受。钟乳石越长越长,阻隔的阳气也越积越多,就这样阳气淤积了18000年。阳气上升使大鸡蛋有一种浮动的感觉。这时人们发现大鸡蛋浮而不动,就是有一些山与大鸡蛋的连接处非常坚固。为了叫百姓见到天日。“盘古”带领一批能工巧匠,穿梭在长江与黄河流域的大山之间(盘古坐船的原因)。用斧凿去分离山与大鸡蛋的连接处。分离一个山,大鸡蛋平稳不动。人们就跋山涉水去分离其它的连接处。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盘古”的努力,大鸡蛋与山之间终于开了一条缝隙。淤积在大鸡蛋下面的阳气,趁势把大鸡蛋慢慢“鼎”起。

  大鸡蛋越升越高直至无影无踪。这时人们感到天空是如此的宽阔。空气是如此的新鲜。人们欢天喜地,载歌载舞直至天黑。可人们还是以得到莫大的空间而兴奋,仰望着满天星斗与明月。这时一些与大鸡蛋有过“业务”接触的人发现:他们也经常到大鸡蛋上过夜,可咋没见过月亮那么大的发光体呀!难道这圆圆的大家伙就是大鸡蛋?要是大鸡蛋的话。那亮光是不是在着火?着火能不能把上面的人烧死?上面的人能不能掉下来呢?此时人们好为月亮上面的人担忧……看来大鸡蛋上的人是凶多吉少啊!而凶就是来源于“离”字。

   “离”字本应解释为走开,如;离别,离家出走等。“离”字要是加个“走字旁”或加个“立人”是合理的。但“離”字的原意与人或人的行为一点关系都没有。它加的是“隹”字边,而且“離”字里的“厶”字给人以阳气上升的提示,表示“離”是飞起向上运动的。这就恰恰说明“離”字就是为大鸡蛋升起所造的字。開、平、離、昇、無、重、里、鼎等字,正是记录大鸡蛋事件所形成的大鸡蛋文化。而“朝、潮”二字是记录大鸡蛋升天后的一些功能和现象,如;朝代、朝廷,潮起潮落等。这就充分地证明了,汉字是记录历史事件的符号,而解读汉字,就是解读历史。

标签: 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