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韩晓蓉
【编者按】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
百年以来,上海不断地改革探索、创新实践,成为全世界看中国的一个窗口、一面旗帜。
2021年,澎湃新闻追溯百年时光,探访革命旧址,巡礼红色场馆,寻踪秘密电台,钩沉革命刊物,解密红色特工,重读左联人物……即日起,重磅推出“红色上海·初心之路”系列报道。
洋泾中学1949届初中、1952届高中学生章大鸿是第一批上海地下少先队员。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去杨家渡芦花滩的棚户区,听那里的居民讲失学、失业和内战;在肇嘉浜滚地龙,看到船民被抓壮丁而家破人亡;到浦东的中小学,征订《新少年报》……
当时还是《新少年报》义务小发行员的章大鸿没有想到,他和小伙伴们的经历会在1959年成为电影《地下少先队》的素材。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成立100周年,章大鸿已是88岁高龄的耄耋老人,回首往事,倍感光荣。
新少年报第100期休刊号刊登的章大鸿诗作《假如我是匕首》
1946年,章大鸿考入上海市立洋泾中学。地下党员、数学课教师曹文玉把《新少年报》带进学生中间,启迪学生独立思考。
在曹曹文玉的鼓励下,章大鸿成了《新少年报》义务小发行员,把自己身边的事写成一篇篇稿子发表。
《新少年报》与解放前上海地下学生运动紧密相关,与上海地下少先队血脉相连。以《新少年报》的小记者和发行员队伍为基础,1949年的4月4日,上海地下少先队诞生,首批队员23名,章大鸿就是其中一员。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年10月13日,中国少年先锋队正式诞生。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前身正是地下少先队,它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地下少先队》电影海报
章大鸿等地下少先队员的故事,成了195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根据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同名话剧改编的经典儿童电影《地下少先队》中的素材。
在上海市少工委主任、市少先队总辅导员赵国强看来,地下少先队是一个“隐秘而又伟大”的组织,是革命洪流中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正是这股力量,为迎接上海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建了“劳动童子军”。他们积极参加了五卅运动和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成为革命洪流中的积极力量。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上海地下党建立了“赤色童子军”,开展了小先生运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上海地下党创建了“孩子剧团”,创办了《少年报》,建立了“地下少先队”。在党的领导下,地下少先队员们贴标语、发传单、侦查敌情,他们沉着冷静应对各种情况,为解放上海贡献力量。
修缮前的地下少先队群雕
1990年5月27日,由上海市少年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发起,上海市总工会等32个单位出资,在长风公园中心地的大草坪东部,筹建了“地下少先队群雕”,以纪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上海少年儿童的革命功勋。
雕塑占地共523平方米,包括四组浮雕与一座人像雕。浮雕由水泥框架悬挂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徽连接在一起,浮雕前的花岗石广场占地270平方米,上置一座双人少年先锋队队员雕塑,男童在吹号,女童在行少年先锋队队礼。在西北面的一块巨大花岗石上,镌刻着康克清题写的“地下少先队”五个大字。
建成以来,群雕广场已成为上海全市小伙伴举行入队仪式、队日活动、节日活动的好去处,也是进行红色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地下少先队群雕坐落于长风公园内,由少年儿童参加战斗浮雕、星星火炬铜雕队徽、少先队员不锈钢塑像和康克清题词石组成
2021年,在上海市妇儿工委、团市委、市妇联、市儿基会的倡议下,“地下少先队群雕”宣布启动修缮工程。
新修缮的“地下少先队群雕”鲜艳夺目,地址未变,仍坐落于长风公园内,由少年儿童参加战斗浮雕、星星火炬铜雕队徽、少先队员不锈钢塑像和康克清题词石组成,
地下少先队员代表、88岁的章大鸿带领少先队员重温入队誓词
6月1日上午,在“红领巾心向党”暨2021年上海少年儿童庆六一迎“七一”主题活动上,章大鸿作为地下少先队员代表带领全场少先队员重温入队誓词,庄严的承诺响彻天空。
章大鸿说:“希望新时代少先队员能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时刻准备着。”他勉励少先队员珍惜大好时光,树立远大理想,学党史、知队史,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刻苦学习,增长本领,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地下少先队群雕”修缮揭幕。
责任编辑:邹娟
校对:栾梦
标签: 少先队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