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里面有一句“融四岁、能让梨”让孔融成了年龄最小的先进典型,司马光砸缸时已7岁,后来又入选小学课本,成了中国家长嘴里聪明又伶俐的“别人家的孩子”。
孔融的故事告诉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尊老爱幼的习惯,要互相忍让,凡事都要遵守公序良德,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孔融作为道德标杆,尊老爱幼的典型,我们只知道开头,却不知道他的结局,今天就来谈一谈。
孔融是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货真价实的名门之后,他从小就特别有才,且勤奋好学,与曹操同为“建安七子”之一,文学造诣非常高,他也官运亨通,出任过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经皇叔刘备表荐担任过青州刺史。孔融很小的时候就因为“孔融让梨”而声名远扬,但是后来的他并不像成语故事里讲的那样温和平易近人,而是有点不拘小节,他这个人特别擅长讨论时政,抨击弊端,他喜欢演讲,口才极好,一个人能够讲起来滔滔不绝,有如现在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每当高官有不法之举,他都极力挞伐,每每言辞激烈,特别是对于曹操,他更是毫不留情,因此在很多方面都给曹操增添了不少的麻烦。
到了汉献帝时期,孔融升任太中大夫,此时的丞相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已经成为东汉王朝的实际掌舵人,曹操有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够霸气的,很多人对他有所忌惮。唯有孔融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里,曹操出身卑微,孔融出身名门,因此孔融很是看不惯他,不畏权贵,仗义执言,动不动就出言嘲讽顶撞。
建安九年,曹操击败袁绍,攻下邺城,发现袁绍的儿媳妇长得挺漂亮的,有心据为己有,转念一想,这样不是比袁绍小一辈儿了吗?算了,就赏赐给儿子曹丕吧。孔融得知后就有点不乐意了,写了一封信给曹操“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意思是说当年周武王讨伐纣王的时候,把纣王的爱妾妲己赏赐给了自己的弟弟周公了。
曹操看完了信,半天没搞明白武王当年把妲己赐给了周公嘛?后来曹操问孔融“妲己后来赐给了周公嘛?我怎么不知道这件事?”
你知道孔融是怎样回答的,孔融说“我是根据现在的情况凭空想出来的,以你们父子现在做的事情推断,一定是这么回事”,曹操这才明白过来,孔融这是在挖苦自己,周武王与周公是兄弟,自己和曹丕是是是?这辈分有点乱,曹操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们互怼的事情多了去了。建安十二年,曹操准备北上讨伐一个叫乌桓的部落,孔融知道后又讥讽曹操说“丞相劳师动众远征那么小的部落,以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您可以一并讨伐,收拾他们啊”。
这个孔融太张狂了,公然嘲笑上司的战略部署和作战计划。
曹操自然是气得发狂,这种臭知识分子,仗着自己在社会上有点名望,从来就不听话,就喜欢较真儿,就喜欢跟领导抬杠,有心杀了孔融,可一时半会儿又找不到合适的把柄,没有合适的理由诛杀文化名人,而且是孔圣人的后代,光是社会舆论你就受不了。
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由于连年的征战,粮食锐减,军粮都成问题,而那时上至官员,下至普通的士兵百姓都爱喝酒,这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食,曹操为了节约粮食,就以“酒可亡国”为由在全国颁布了一道禁酒令。
孔融又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文人都好酒,他可是个酒鬼,嗜酒如命,一天两顿酒,一次最少半斤,禁酒这不是要了他的命,孔融与曹操为了禁酒的事又掰了起来。
孔融说:天上有酒旗星,地下有酒泉郡,高祖醉酒斩白蛇,开汉家四百年基业;汉景帝醉酒幸唐姬,才有后来的光武中兴。无数先贤因酒而建功立业,这么好的东西凭啥不让我们喝?
曹操说:喝酒误国,实干兴邦,夏商两代就是因酒而亡的。
孔融说:错,夏商两代是因女人而亡的,你咋不干脆禁止婚姻呢?
曹操:你这不是抬杠嘛,喝酒误事你总该承认吧?
孔融:大家平时工作压力那么大,不喝点酒怎么缓解压力?“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话是谁说的?
曹操:你、你、 你,你跟我滚出去!
妈蛋!怼领导还怼上瘾了,这么多年来,你恃才傲物,处处跟我唱反调,老子对你一忍再忍,你还越来越放肆了。曹操心里把孔融拉进了黑名单,想这货成天在我耳边婆婆妈妈、唧唧歪歪的,说我坏话,我实在受不了,得找个机会把这货给杀了。
孔融也是过分的膨胀,认为曹操被自己的嘴炮打得不敢还手,便就越发的嚣张,随口一句想当然,最终还是把曹操逼急了,在孔融的一篇文章里找到了致命的证据。孔融写了一篇文章,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就是“父子无恩、母子无爱”,这种观点与当时以孝治天下的汉朝离经叛道,非常的出格,在当时更可谓是大逆不道,也正是因为这样让本就忿忿不平的曹操找到了诛杀孔融的口实,曹操也是恨毒了,以“不孝”的罪名将孔融一家满门抄斩。
杀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就是以理杀人,让你孔融背负“不孝”的名声死后永世不得翻身。孔融最大的不幸就是看不清世事,嘴巴贱,标榜自己,称自己是道德制高点,耍小聪明,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一时口舌之快而让自己灭门绝后,是为不孝。
标签: 孔融让梨恐怖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