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是如何从神童变为愤青的呢?

大千世界 78 0

类似的这个问题回答了N次,感觉还是木有说透。前几次似乎把孔融说得很不咋滴,其实,孔融远没有那么不堪。只是说明,从曹操的角度来看,杀孔融是必然的,并不是说孔融一无是处。今天就从孔融的角度来看看,他到底是一个咋样的人。

01

一个好青年,至仁,至孝,至义。

孔融从小就聪明,可谓“神童”。

孔融是如何从神童变为愤青的呢?-第1张图片-大千世界

孔融让梨

融四岁,能让梨。孔融的理由是:弟弟比我小,我要让着弟弟,先让弟弟挑;哥哥比我大,我要敬着哥哥,再让哥哥挑。这小孩的做法很让人感动,但大家有木有感觉这小孩很聪明的同时有些狡黠,想方设法自己要小的,有木有为了博取大人的夸誉而有意为之呢?你看他两次的行为标准是不一样的。就是说在不同的情况下,采用了不同的准则。不喜勿喷,请大家注意看孔融以后的行事风格。

孔融孝父

孔融十三岁时,其父孔宙去世啦,孔融悲伤过度,需要人扶着才能站起来,州里因而称赞他的孝行。汉朝时,采取举孝廉制度,孝廉可以获取名声,被举荐可以做官。让梨视为不贪,哭父视为至孝,这可是举孝廉的根本啊。看看今天小孩子的一些行为,是否觉得孔融的仁孝带有一定的目的哪?当然做官不是坏事,要不咋生活呢?关键还要看做官以后的表现。

孔融是如何从神童变为愤青的呢?-第2张图片-大千世界

一门三义

名士张俭为中常侍侯览所记恨,密令州郡捉拿。张俭与孔融的哥哥孔褒是好友,于是逃到孔家。时孔融仅十六岁,哥哥不在家,孔融就做主把张俭留在家里。后来事情泄露,张俭得以逃脱,而孔褒,孔融哥俩则被逮捕入狱。孔融说:“收留张俭的是我,有罪归我。”孔褒说:“张俭来找我,弟弟不知情,罪在我。”官吏问他们的母亲,母亲说:“年长的人承担家事,罪责在我。”一门三人争义,最后定了孔褒的罪,孔融因而闻名。

看看,孔融是完全靠的住的能背靠背的战友,你说哪个同事不乐意跟他一起共事呢?

如此看来,此时的孔融是一个至仁至义至孝的好青年,如不能提拔录用,组织部门就严重失职啦。于是乎,层层举荐,孔融就入朝为官啦。可谓少年成名,少年得志。

子曰: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孔融也做到了。

02

孔融是如何从神童变为愤青的呢?-第3张图片-大千世界

入朝为官,刚直不阿,然四十难不惑

孔融被征召司空掾属,授任北中军侯。在职三天,转任虎贲中郎将。此时董卓专权,欲废掉少帝,孔融与董卓争辩,言辞激烈,常有匡正之言。董卓记恨在心,将孔融转任议郎,随后安排孔融去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为相(治所在今山东昌乐西)。

孔融到北海后召集士民,聚兵讲武;设置城邑,创立学校,表显儒术;举荐贤良,礼贤下士。颇有政声,被时人称为“孔北海”。后来,孔融被黄巾军管亥所困,情势紧急,刘备发兵解围。当时袁绍,曹操势力逐渐强大,孔融幕僚左承祖劝其要结纳袁绍或曹操,而孔融知道二人终究要篡夺汉室,所以不愿意投靠他们,而且怒杀左承祖。

孔融在任六年后,被刘备举荐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进攻北海,自春至夏,战至最后仅剩数百人。孔融依然凭几读书,谈笑自若。傍晚城陷孔融逃走,妻儿都被袁谭所掳。

看看一代名士,迂腐到如何地步?危难时刻都干了些啥。打不过人家,为了老婆孩子,为了一城百姓,该投降就投降;要舍身成仁取义,那你别跑啊。贪图虚名还怕死,此人没救啦。

子曰:四十而不惑。看看孔融在这个年纪做的这些糊涂事,还是不老道啊!看来孔融没好好领会他祖宗教导“子张问干禄”的精髓: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孔融反其道而行之,祸不远矣!

03

孔融是如何从神童变为愤青的呢?-第4张图片-大千世界

与曹操为敌

再看看孔融其他的那些糗事。

太傅马日磾奉命出使,到了淮南,被袁术强迫任军师。马日磾忧愤至极,呕血而死。等到马日磾遗体送回京师,朝廷想加以礼葬,孔融独自陈说:“马日磾凭上公的尊贵身份,竟然取媚奸臣,被他人所指使。依附下级,欺骗朝廷,奸诈事君”。还说袁术越级叛逆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啦,马日磾却跟从他。按照汉律,与罪人往来三天就是死罪。而且旁征博引,意思是马日磾失大节,不追究定罪就已经很宽大啦,不应该再加礼。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这让死者及家人情何以堪?这让乱世中的同僚如何跟你背靠背?有木有落井下石的味道?有能耐去找袁术算账啊,就知道瞎逼逼。

建安九年曹操攻下邺城,为其子纳甄氏为妻,曹操很满意这个婚事,孔融却讥讽说这是武王将妲己赐周公啊,曹操很不爽。人家娶个儿媳妇你掺和啥?

建安十二年,曹操北讨乌桓,孔融又讥讽说: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看看,孔融也不是个厚道人,这个嘴,的确臭的很。好歹曹操也是为国出战,你不出力也就罢啦,还在说风凉话。

当时,荆州牧刘表不向朝廷进贡,做了不少逾越法度,不安本分的事,还郊祀天地,礼仪拟指君王。朝廷下诏把他的行为宣示天下,孔融上疏认为应当隐瞒郊祀这件事,来维护朝廷脸面。

孔融号称名士,道德典范,在刘表跟马日磾这事相比较,就看出孔融思维逻辑的混乱,缺乏统一的准则,仅仅是权衡利害而已,这是不是打小就有的毛病啊。

当时饥荒,曹操上表请禁酒,孔融多次写信给曹操不要禁酒,而且多为傲慢无礼。曹操那可是为国家社稷着想啊,你孔融好喝口你就在家里偷偷地喝就是啊,估计曹操也不会把你咋滴,你出来装啥么大尾巴狼啊!

还有那个“请准古王畿制”“崇国防疏”。其目的是限制曹操扩大地盘,成就霸业。难道曹操看不出来吗?

如果照此,孔融是忠于汉室,抵制诸侯势力发展,是忠臣的话,那就再看看他自己做的那些事吧。

孔融曾经扬言“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卯金刀就是繁体的“刘”字。意思是皇帝又不是非你刘家不可,谁都可以做的。脑子是不是进水啦,你说人家袁绍,袁术,曹操都想做皇帝,可人家只做不说啊!在北海郡时,看到天下大乱,孔融召集队伍,想夺刘家天下,自己做皇帝。后来跟孙权的使臣谈话时,又毁谤朝廷。在朝里,不守礼节,常常不戴帽子就走进宫廷。别看今天穿衣戴帽,人各有好,但在那时候可是死罪啊。

再看曹操给孔融定的不孝之罪吧。一是孔融跟祢衡相互标榜:有一天,祢衡向孔融拱拱手,说“你就是仲尼不死啊”,孔融随手还礼,“呵呵,你就是颜回再生啊!”看这马屁拍的,孔融他老祖宗也躺不下去啦。还很不巧被玩潜伏的郗虑听个正着,藐视圣人,罪莫大焉。

另一件当是孔融说过的最惊世骇俗的言论“亲子无亲论”。 这个说过多次啦,就不多说啦。诸位回过头去看看,是孔融少不更事呢?还是老了老了变糊涂啦呢?

曹操遂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藐视圣人,大逆不道”等罪名将孔融于建安十三年诛杀,时年五十六岁。

或许像某些史学家说的有“莫须有”的成分,但从整个孔融的所作所为,杀他不冤。

孔融作为汉末一代名儒,继蔡邕之后为文章宗师,亦善诗歌,文学成就很大。魏文帝曹丕十分欣赏孔融文辞,在他死后悬赏征募他的文章,并把孔融列为“建安七子”之首。不可否认孔融的文学成就,但其成年后的品行,尤其是情商,政商都与他的名声相去甚远。

孔融是如何从神童变为愤青的呢?-第5张图片-大千世界

标签: 孔融让梨恐怖真相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