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中的《野狗》一篇,是想表达什么?

大千世界 107 0

《聊斋志异》中有很多离奇玄幻的故事,其中《野狗》一篇让人看后脊背一凉,在明白作者蒲松龄的表达意思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这个令人称奇的故事。

《聊斋志异》中的《野狗》一篇,是想表达什么?-第1张图片-大千世界

据说在于七动乱的时候军队杀人无数,真可谓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这时有个乡下人叫李化龙,从山中跑了出来。赶巧不巧路旁跑了许多的大兵,而那时的大兵却非常残忍经常滥杀无辜。

李化龙急中生智,便藏身于旁边的尸堆中,大兵们急匆匆的奔赴战场,忽略了躲在尸堆中的李化龙,自此他终于是躲过了一劫。

哗啦啦~一阵窸窣之声突然从李化龙旁边的尸堆中传来,吓得李华龙不敢在尸堆中起身。

定睛一看,原来是哪些残缺不全的尸身竟齐刷刷的站立起来。

其中一个尸体尤为吓人,头都断了连在肩膀上却支着身子颤巍巍的说到:野狗子来了,可怎么办啊?!旁边的尸体们也附和着说:怎么办,怎么办啊,一时周围人声嘈杂如闹市一般。

来的突然,去的也突然,扑哧扑哧周围的尸体竟然都倒了下去。躲在尸堆中的李化龙仔细一想莫非是那“野狗子”来了?

《聊斋志异》中的《野狗》一篇,是想表达什么?-第2张图片-大千世界

果然他没有想错,“野狗子”这怪物向这边走来见人头便吃。

不几时怪物竟吃光了周围尸体所有的头颅,终于它来到了李化龙的身旁,李化龙心里忐忑,把头藏着在了尸体中。

怪物心急便用手找寻他的头颅,想让李化龙的头露出来以便其吸食。

极度害怕的李化龙竟在尸堆中找到了一个碗大的石头,看准时机李化龙跳起来狠狠的向“野狗子”头上砸去,但是很不巧打到了怪物的嘴上。

哇~,怪物竟发出猫头鹰叫声,捂着嘴跑远了。

“野狗子”路上吐出了很多的血,李化龙找寻痕迹,发现了怪物遗落了两个豪牙。

这两颗牙中间弯曲,末端锐利,长四寸多,后来李化龙拿给村民们看,人们也不知道这“野狗子”到底是什么物种。

《聊斋志异》中的《野狗》一篇,是想表达什么?-第3张图片-大千世界

看完了《野狗》的白话文,后人可能会想蒲松龄在写这篇故事的时候到底想表达什么的意思?首先我们来看看“于七之乱”的经过。

于七为汉族人,14岁习武,崇祯二年便考取了武秀才,次年便考取了武举人。他在乡里为人仗义,威望颇高。

清兵入关后,各地武装纷纷起义,于七带领的军队就是其中的一支。可惜后来他被围锯齿牙山,虽于七英勇反抗,但寡不敌众。

于七带着少量仆从突围成功,他先是在一人家当佣人,后来看破红尘在华严庵出家当了和尚。

而于七在当和尚期间颇有威信,70岁被举为方丈,老死于寺中,现在华严庵的外面还立有于七的雕像。

总体来说当时的局势一个字就可以概括:乱!

其实在文中我们不难发现蒲松龄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无奈,我认为可分这几点对《野狗》的理解。

1、“杀人无数”其实杀的反对清朝的人(文字狱期间株连很多无辜的人)

2、在文中“断头”尸体先是起来说“野狗子”来了可怎么办啊,后来一大帮尸体也都附和。(作者在暗喻明末清初哪些起义兵,人们纷纷抵抗清朝的统治)

3、附和着的尸体们说怎么办,怎么办啊,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无奈和困惑。

4、尸体们看到“野狗子”的到来纷纷倒下,说明起义的失败,而“野狗子”可能暗指清朝。

5、“野狗子”食人头,清朝统治太过于严酷,“活在当下被人杀,死后被“野狗子”食。

6、李化龙用碗大的石头砸“野狗子”,怪物逃跑。证明清朝不是无敌的,人们需要反抗其暴政,不要坐以待毙!

《聊斋志异》中的《野狗》一篇,是想表达什么?-第4张图片-大千世界

不得不说蒲松龄所写的《聊斋志异》真的很精彩,小时候读时以为其所写故事只是让人惊悚的鬼故事,长大后细细品读才发觉这些故事多为那时“血淋淋”的事实,只不过蒲松龄把这些“事实”都隐于文章罢了。

有句话评的好: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私以为这也是对《聊斋志异》最好的写照了。

标签: 聊斋志异读后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