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什么价值?

大千世界 118 0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

人,出身于一个久已衰落的世家。蒲松龄从小随父读书,十九岁时以县、府、道试

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生员,得到学使施闰章的称赞。自此文名大振,而自视甚高。

但他此后的科场经历却始终困顿不振,一直考到六十多岁,才接受老妻之劝,放弃

了仕途幻想。

  又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得到一个已经无意义的岁贡生名义。从中年

开始,他一边教书一边写作《聊斋志异》,一直写到晚年。书未脱稿,便在朋辈中传阅,

并受到当时诗坛领袖王士稹的常识。

《聊斋志异》近五百篇,实际包含两种不同性质的作品:一类篇幅短小而不具有

故事情节,属于各类奇异传闻的简单记录;另一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多为神鬼、

狐妖、花木精灵的奇异故事。

  两类在篇数上约各其半,但也有些居于两者之间。

《聊斋志异》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中有许许多多狐

鬼与人恋爱的美丽故事。像《娇娜》、《青凤》、《婴宁》、《莲香》、《阿宝》、《巧娘》、《翩

翩》、《鸦头》、《葛巾》、《香玉》等,都写得十分动人。

  这些小说中的主要形象都是

女性,她们在爱情生活中大多采取主动的姿态,或憨直任性,或狡黯多智,或娇弱

温柔,但大抵都富有生气,敢于追求幸福的生活和感情的满足,少受人间礼教的拘

束。像《婴宁》中的狐女婴宁,永远天真地笑个不停,嬉闹玩耍,绝无顾忌,丝毫未曾受到人间文明法则的污染;又像《翩翩》中仙女翩翩,能以树叶制作锦衣,每当情郎意有旁骛,便不动声色地让他的衣衫变回片片黄叶,当场出丑。

  作者艺术创造力的高超,就在于他能够把真实的人情和幻想的场景、奇异的情节巧妙地结合起来,从中折射出人间的理想光彩。

由于结合了多方面的因素,《聊斋志异》把文言小说的艺术性又推进了一步,成为文言小说的典范。

标签: 聊斋志异之蒲松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