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钟南山院士的一举一动都引人关注,关于钟南山的故事也一点点流传开……
有很多人也开始关注钟南山的童年,究竟是怎样的父母培养出了这样的“国之重器”呢?
1月12日CCTV-4播出了《谢谢了,我的家》,其中钟南山接受了采访,讲述了自己罕为人知的家庭故事。
令人惊讶的是,钟南山在童年时竟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
换成如今流行的话就是
——熊孩子。
1
熊孩子
1936年,钟南山出生于江苏南京。
一岁时,他跟随父母移居到贵州。
小时候的他,贪玩好耍。
钟南山说:“哎呀,我小的时候非常顽皮。读小学的时候,经常不好好学习,经常逃学。”
三年级,他贪吃零食,父母给了钱让在学校买饭,他却偷偷逃课去买零食。
到了学期末,母亲问他钱还有没有剩?
钟南山谎称已经花完了。
察觉异样的母亲到学校清查,钟南山越想越害怕,不得不招了……
后来,抗战结束,四年级的钟南山一家从贵州迁居到广州。
由于他贪玩好耍、又不懂粤语,钟南山转学的第一年,成了一名留级生。
他家住在中山大学的一幢三层小楼,楼外有一棵老竹,竹子有碗口那么粗,钟南山就趁着大人不注意,翻出三楼窗户,抱着竹子滑到一楼……
12岁时,钟南山第一次看到了香港的武侠片,十分羡慕!
看到片中大侠飞檐走壁,他按耐不住想模仿。
于是,他找来了一把大伞,撑着这把“降落伞”,竟然从三楼一跃而下!
结果,伞一下子就翻了!
钟南山跌到了草地上,腰受了伤。
他怕挨揍,没敢吱声。
中学时,钟南山和同学起了冲突,约定要到家附近的小竹林“决斗”,他拟定了周密的决斗计划,还约了几个兄弟去现场助威,然而风声走漏,得知消息的父亲扔下一句话:
“你今天要是敢出门,就别认我这个爹!”
兄弟们来家里要等钟南山一起去打架,父母就说,南山已经出门了。
结果决斗不了了之。
撒谎、撒野、逃学、留级、“决斗”未遂……
钟南山的顽劣实在没让父母少操心!
如果你在当年遇到这样一个孩子,你会怎样预测他的未来?
2
混乱童年
钟南山的故事,让我想起了美国心理学家Alison Gopnik的一句经典论断:
“童年的主旋律是混乱!”
人们通常认为,童年应该是乖巧、懂事、可爱的。
一个听话的、遵守秩序的孩子,才是人们心中的理想。
但Gopnik偏偏告诉人们:亲,你们错了,混乱才是孩子生活的主旋律。
所谓混乱就是:调皮、顽劣、贪玩、懒惰、拖延、没头苍蝇、不守规矩、不识大体……
童年,恰恰就是这样一堆无序与混乱的集合体!
听上去,这像是在为调皮孩子找借口,但Gopnik却用一个科学家的严谨解释道:
“混乱被视为自由、创新、创造力的源泉,近代科学为其提供了依据,无论是对大脑、婴儿、机器人还是对科学家来说,混乱都有其价值。一个可以变化的系统,哪怕是随机演变,都可以更灵活地适应世界。”
“人类会生出特点各异的孩子。他们的性格、能力、强项、弱点、智力水平、技能禀赋更不相同,这让我们在进化上具有优势,从而适应不断更迭的文化和自然环境。”
Gopnik认为,正是童年的混乱催生了人类强烈的探索精神。
“每一代孩子都是一束噪音加一剂混乱,他们撼动着上一代人固有的模式,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3
无用混乱
可现实中,父母总是难以欣赏这样的混乱。
因为,混乱总是与高效对立。
面对一个调皮捣蛋、不走寻常路的孩子,父母的感受就是《奇葩说》傅首尔的那句话:孩子做不了啥事,但能让你啥事也做不成!
也因为,混乱催生焦虑。
尤其在这样一个忙碌焦虑的时代,什么都要“趁早”,读书要趁早、识字要趁早、数数要趁早、学外语也要趁早,大人期待孩子尽早进入有序、高效的学习,哪里又有多少心思容纳孩子的无序呢?
很多人觉得,趁早有序是为了孩子好,但有人却直白地指出:
这不过是为了大人好!
台湾学者熊秉真就在《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中写道:
过去几千年中国主流儿童教育的特征是“成人中心论”,认为儿童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变成大人,家长要求孩子从小就要清心寡欲、省吃俭用、轻声慢语,“举止俨如成人”,孩子最好尽早长大,成为能为家庭创造财富的劳动力。
熊秉真告诉人们,多少家长的焦虑不正源于这样的“成人中心论”?
父母一边希望孩子快乐成长,一边依然受到传统教养观的影响,将童年视作成年的预备役,认为孩子的存在就是要成为一个有用且成功的大人。
人们既期盼又焦虑,却很少有人意识到,自己正身处在新旧养育观的冲突中!
旧的养育观没有赋予童年特别的意义。
而新的养育观却认为,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拥有了爆发性的物质积累,儿童教育的功利性由此逐渐淡化,童年教育渐渐转化为“儿童中心论”。
教育者开始承认童年的特殊地位,也认识到“混乱”的特殊意义,发达社会为此重新设计了儿童教育,设置了让孩子尽情玩耍的幼儿园、不设竞争性考核的小学,甚至到了大学阶段,用“通识课程”替代了专业选择。
图:纪录片《他乡的童年》
先进的教育努力地珍视儿童的混乱,旧式的教育逼迫孩子尽早成年。
那你,想选哪一种呢?
4
保护混乱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是真正的、灿烂的、独特的、不可重现的一种生活!”
那当我们了解了童年的混乱,如何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呢?
教育家们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第一、允许无用的探索:
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昱坤就表示:童年早期到中期都是孩子探索的高峰期,也就是直到小学毕业,孩子依然有强烈的探索欲望。
如果忽视这段混乱的探索期,一早就要让孩子变得有序、听话,那孩子就可能形成讨好型人格,最关注自己的表现是否讨好了家长、老师,而不在乎自己真正想做什么。
即便成功,未必幸福。
相反,只有当混乱、低效、看上去没什么用的探索需求被满足,孩子才能发育出坚强的心理内核,不在乎外界眼光,勇敢追求内心的向往!
第二、允许更久的探索:
数学上的“基廷斯指数”探讨如何做出更优的选择,这个指数显示:人在年轻时要尽可能探索,中年时再来坚定选择,往往能遇到最佳的人生选择!
这方面,钟南山就是一个例证。
1971年,钟南山从北京调回广州,父亲问他:南山,你多大了?
钟南山回答:35了。
父亲听了说:太可怕了!
这个年纪,钟南山不但赶不上父亲同时代的成就,甚至还算不上一个好医生。
父亲的话深深刺激了钟南山,35岁的他决心奋力直追!
之后,他将精力投入到乏人问津的慢性呼吸病研究领域,参与创建了广州呼吸病研究所,逐渐成为呼吸病研究的领军人物。
成年人35岁尚在探索,又何妨是涉世未深的儿童呢?
考100分不是要趁早,而是幸运的人总能在生命的某一刻找到自己想做成100分的事!
第三、静待花开:
“静待花开”不是一句鸡汤,而是一种科学。
每个人有着不同的花期,有的少年成名,有的大器晚成,有的静默如绿野蔓蔓,有的盛放似白日焰火……
为人父母能做的,不过是Gopnik教授说的:
“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无论他们拥有什么样的性格,是胆大还是胆小,是注意力集中还是涣散,是郊野的蒲公英还是室内的兰花,我们都会无条件地爱他们。”
“这为多样性创造了条件,也让孩子的智力发展成为了可能!”
这恐怕就是发展心理学能给父母的极简建议:
“关注孩子,爱他们。”
给生命以时间,它会回报你奇迹。
给混乱以希望,它会找到自己的秩序。
别忘记诗人纪伯伦吟诵的,“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由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标签: 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