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例子里,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数学知识得到提升。课本里的知识有限,而学生能装的知识却是无限的,我本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让学生观察、猜测、思考、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创造自己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
首先,“找”数学,数学生活现实化。
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如:在低年级认识图形中,布置学生“观察你家中的物品,找出你认识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直观地对几何图形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且和生活相结合扩展更多的知识。在中年级的几何图形教学中,可以布置“回家试一试,给你自己的房间进行装潢,结合家庭的情况设计一种既美观又实惠的方案”。又如:“你一天饮用多少水?”记录下来,制成表格,再进行计算,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实际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也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其次,“玩”数学,数学教学的兴趣化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数学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教师把数学知识包装在游戏中或创设故事情境串联数学知识,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让学生学得有趣、愉快、轻松、主动、深刻。如:模仿购物参观游玩、进行数学王国知识闯关,看谁夺得数学王国的王冠、争当小科学家自己动手做、当小医生、猜谜等用这样的形式学生倍感亲切,也乐于接受。
再次,体验数学,感受数学,理解数学的生活化
结合当天所学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哪些与数学有关,说给你的家长听,如:足球场中用了哪些数学?请他们把这些内容记在一本专用的本子上,做个数学日记。每个月抽出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篇,汇成小报在班级进行交流,一段时间后,学生习作较多,让他们自己动手制成手抄报的形式,进行评选,把这些获奖的作品在班级学习园地展览,供大家参观学习,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把这些累积的资料结合文学、艺术的形式,创办一个“数学节”。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从现象中感知数学的意义,这样也就把课内的知识灵活地向课外延伸,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自主思考、自主动手的数学学习能力。理解数学在生活中无所不在,只有学好数学,才能更好的创造生活。
最后,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评价多元化
允许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有不同的发展,在课堂上尽管老师在努力创造“人人有自尊,人人有安全感”的课堂教学氛围,但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仍然难有表现的机会,教师应多鼓励,给予更多的信任,用自己炽热的情感来感染学生。多方面鼓励和表扬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把班级分成四个小组,记录每个学生课堂表现,每个组一棵树。在完成作业、知识探索、动手操作等各方面内容,一次突出表现给小树加一片“叶子”,五片“叶子”加一朵“花”,五朵花加一个“果实”,并阶段性地进行评比,看哪组的小树成长最快!这样发挥每个人的积极主动性,生动而多方面地评价了学生。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高度的责任心,依赖于教师雄厚的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个人性格情操的陶冶等等。为了培养出更优秀的高素质的学生,让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共同努力吧!
在这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不能再走老路子,学生才是学习的实践者,而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自己“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在教学活动中让师生得到共同的发展。
标签: 生活中的数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