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逃学记1895年春天,爱因斯坦已16岁了。
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男孩只有在17岁以前离开德国才可以不必回来服兵役。
由于对军国主义深恶痛绝,加之独自一人呆在军营般的路易波尔德中学已忍无可忍,爱因斯坦没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决定离开德国,去意大利与父母团聚。
但是,半途退学,将来拿不到文凭怎么办呢?一向忠厚、单纯的爱因斯坦,情急之中竟想出一个自以为不错的点子。
他请数学老师给他开了张证明,说他数学成绩优异,早达到大学水平。
又从一个熟悉的医生那里弄来一张病假证明,说他神经衰弱,需要回家静养。
爱因斯坦以为有这两个证明,就可逃出这厌恶的地方。
谁知,他还没提出申请,训导主任却把他叫了去,以他败坏班风,不守校纪的理由勒令退学。
爱因斯坦脸红了,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能离开这所中学,他都心甘情愿,也顾不得什么了。
他只是为自己想出一个并未实施的狡猾的点子突然感到内疚,后来每提及此事,爱因斯坦都内疚不已。
大概这种事情与他坦率、真诚的个性相去太远。
韦伯先生的慧眼爱因斯坦十六岁时报考瑞士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工程系,可是入学考试却告以失败。
看过他的数学和物理考卷的该校物理学家韦伯先生却慧眼识英才,称赞他:“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爱因斯坦,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是你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你不想表现自己。
”韦伯先生是讲对了,爱因斯坦在数学方面可以说是有“天才”,他在12岁到16岁时就已经自学学会了解析几何和微积分。
而对于不想表现自己这个“缺点”,他也是“死不悔改”。
他晚年写给朋友的信中说:“我年轻时对生活的需要和期望是能在一个角落安静地做我的研究,公众人士不会对我完全注意,可是现在却不能了。
”着名的电影演员查理·卓别林在他的影片《城市之光》于好莱坞首映之日,邀请爱因斯坦夫妇去看。
爱因斯坦和卓别林走出汽车时,许多人发现爱因斯坦来看戏,大家围拢欢呼,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而不是卓别林。
爱因斯坦不喜欢这样的场面,问卓别林:“这是什么意思?”卓别林马上安慰他:“这没有什么。
”“相对论”就是这样被发现的爱因斯坦太太曾对查理·卓别林讲述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时工作的情形。
后来卓别林把这事记在他的自传里。
这故事倒是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在这历史性发现的时刻是怎么样子工作的:“博士像往常那样穿着睡袍下楼吃早餐,可是那一天却什么也没动。
我想一定有什么问题发生,我问他什么事使他魂不守舍?他回答:“亲爱的!我得到一个巧妙的想法。
”喝完咖啡后,他就走到钢琴前开始弹奏起来。
几次停下来在纸上记录一些东西,然后重复地说:“我得到一个巧妙的想法,非常美妙的想法。
”他说:“这是很困难的,我仍需要进行工作。
”他继续玩钢琴,并且写下一些东西,这样半小时之久,然后走上楼去他的研究室,并且告诉我不要打扰他,他就一直留在房子里两星期。
每天我上楼把食物送给他,傍晚时他就散一会儿步当作运动,然后回来继续他的工作。
最后他走下楼来,脸色显得苍白。
“这里就是我的发现!”他把两张纸放在桌上,这就是他的“相对论”。
”成功的秘诀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问爱因斯坦关于他成功的秘决。
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还是二十二岁的青年时,我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
我可以把这公式的秘密告诉你,那就是A=X+Y+Z!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说废话!这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许多人也是一样有用。
”神学的研究爱因斯坦生命中的最后30年专心于神学的研究。
1879年,阿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出生在德国西南部古城乌耳姆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父亲是个电工设备店店主。
母亲是个有成就的钢琴家。
1880年,他随全家搬到慕尼黑,就在那里渡过了他的童年生活。
他好像发育比较慢,三岁才开始讲话,被人认为是反应迟钝的孩子。
直到中学时,有些教师还认为他长大了不会有出息。
当他六岁时,母亲就教他学习小提琴,十四岁时就已经能登台演奏了。
在他的一生中,小提琴一直伴随着他。
十岁时,爱因斯坦进入慕尼黑教会中学读书。
不过他的基础知识却是源于家庭和自学上。
在中学的成绩除数学优秀之外,其它学科均属低下,因而在1894年遭到了退学处分。
同年,他离开德国,于1895年去苏黎世投考瑞士联邦工业大学,但未被取录,只得转学到一间中学。
第二年,他考进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学习物理学。
大学四年,他的主要精力不是用于正规课程,而是自学一些名家的着作。
纵使他很少上课,但是他靠着同学所摘下的课堂笔记,仍能取得及格的成绩。
爱因斯坦于1900年毕业,由于学业成绩并不突出,他找不到一个教职。
1902年,爱因斯坦终于在伯尔尼找到了联邦专利局审查员的职务。
此时他利用工余时间继续自修理论物理。
在一年内,1905年,二十六岁的爱因斯坦共发表了四篇在物理学各领域中最富有创造性的伟大论文。
《分子体积的新测定方法》(有关布朗运动)一文使他获得苏黎世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而《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有关光电效应)一文更使他于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其余的两篇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后人认为这是他对物理学最重要的贡献。
1913年,普朗克和能斯特代表普鲁士科学院邀请爱因斯坦回德国工作。
1914年,他担任威廉大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
这个教职给予了爱因斯坦经济上的支持,使他能够全时间从事研究工作。
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基础》,这是关于广义相对论的第一篇完整的论文,也是对这项工作的总结。
1933年因受纳粹德国的迫害,爱因斯坦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院教授。
1940年取得美国国籍。
1955年病逝普林斯顿。
1940年,爱因斯坦因思考问题撞上一个12岁的小姑娘,当时爱因斯坦穿戴不整,小姑娘不认识他,把撞上他的事告诉父亲。
父亲喜出望外,告诉她老人是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
小姑娘觉得老人连穿戴都不整齐,不能称之为“最伟大的人”(实际上是小姑娘不对,她以貌取人)。
第二天小女孩又撞上了爱因斯坦,大胆提出了爱因斯坦穿戴不齐的缺点,并教他改正。
爱因斯坦也谦虚学习。
此后,小女孩还教爱因斯坦如何整理房间,爱因斯坦也只能帮她做数学作业。
标签: 爱因斯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