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亡的过程是怎样的?

大千世界 87 0

大家好,我是渡仁心理的CBT君,这边分享一些我自己的体悟。

生命中的随性更能体现生命的价值。只有在生命结束的时候,人才会意识到那些才是生命的本真需求。——李子勋

2018 年 10 月 24 日,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因病去世。

放下一点儿、自在一点儿,放下多一点儿、自在多一点儿,完全放下了、就完完全全的欢喜自在了。——李咏

2018年10月25日,著名主持人李咏因癌症在美国去世。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查良镛

2018年10月30日,一代武侠小说泰斗查良镛(笔名金庸)在香港去世。

最近,几位大家的死亡,无论在心理界、娱乐圈还是文学领域都掀起了大波。听到心理学大师李子勋过世的时候,我内心是非常难过的,《心理访谈》节目让大家认识了李老师,也让大家开始认识心理学,他的离世,是心理学界的重大损失。

没过两天,又听到著名主持人李咏过世的消息,当时非常震惊。我记得,当我看到这一消息立马和周边同事分享时,他说,不要买房存钱了,有钱就花掉。

谁知道意外和明天谁先来。谁知道,过了两天又听到金庸先生过世了,已经不是震惊可以表达的了,世事无常之感油然而生。

接二连三的死亡消息,相信在大众心里一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谈谈,关于死亡的那些事儿。

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谈到死亡除了他人的死亡也包括我们自己的死亡,这两者有着直接的关联。当我们身边的人死亡,我们会想到自己的死亡,同时也会想到我们爱的人的死亡。

这代表一种很深刻的损失(loss)和过渡(transition)。就像是这些天,我们看到的是名人大家的死亡,却让我们去深思,我们的人生和死亡。

谈论死亡的话题,不只有沉重,这对于我们活着的人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说到死亡,无可避免的就会谈到丧失,事实上,我们往往不能接受死亡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死亡常常会带给我们丧失感,而这份丧失感会带来巨大的痛苦。

事实上,心理学界对于死亡的研究,也表明死亡这件事情,无论对于当事人还是周边亲人,都有着复杂的心理过程。

美国著名的心理分析师伊丽沙白.库伯勒.罗斯通过对大量晚期患者的访谈及研究患者临近死亡前的心理活动,将濒临死亡的过程分成五个心理阶段:拒绝与否认、愤怒、挣扎、抑郁、接受。

当我们知道自己或亲人将要死亡时,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否认死亡这一事实,同时也心怀侥幸,觉得也许会有奇迹。否认的意义在于否认痛苦,重拾对于生命的自信。

当我们知道无论如何否认都无济于事之后,那种对于生命的失控感,让我们产生了愤怒、狂躁、怨恨等情绪,这就到了第二个阶段。这个时候,往往周边的人会容易受到攻击。

一旦愤怒等强烈的情绪随着时间慢慢消耗掉我们的能量,而我们不得不接受死亡的事实时,常常会出现想与死神“讨价还价”,或者设定自己的期限,想要完成更多的事情,尤其是至亲的人,我们甚至想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替代他。

而当死亡越来越近,所有的人再也不能否认时,这个时候常常会有很强的对这个世界和对于自己的失落感、无助感,当事人或亲人在这个时候往往容易抑郁。

最后,当死亡真正来临的时候,大部分当事人就开始接受,并对其他的事情漠不关心,也提不起兴趣,仿佛重新找到了安宁,静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这个过程,有的时候很短,有时候很长,但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人会备受煎熬。了解死亡的心理过程,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面对死亡。

逝者已逝,活下来的人,更多的是要去想,如何活着且更好的活着。

我们不仅按照社会标准去活着,更是要真正去生活,用一种接受所有生活的生活方式去生活,而不管是生活还是死亡,我们都是真实的、存在的。

标签: 霍金斯的死亡过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