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的“镭精神”

大千世界 123 0

假如你用自己的能力或名气,比如科学发明、工作业绩、明星效应等,赚来大把的银子,不偷税漏税,正正当当地花,改善自己的工作条件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然后探寻别人你对金钱的态度,别人肯定对你赞赏有加。因为“无疑,人类需要注重自己实利的人,他们拼命地在工作,在谋求自己的利益,这与人类的普遍利益是并行不悖的。”假如有人本来可以获得金山银山,但他却对金钱无动于衷,只醉心于自己的工作和梦想,那么,你对这种人会有什么评价呢?估计会讥笑道:“傻顶啦!”但是,这种人绝对不傻,他们思想深邃,才能卓绝,为人类的进步做着无私的奉献。他们不计名利,“他们追求大公无私的崇高境界,无心去顾自身的物质利益。”法国近代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妇,就是这种造福于人类奉献于人类却无心顾及自身物质利益的人。

   为了共同的科学目标,来自波兰的玛丽.斯可络多斯卡,在巴黎求学期间,与法国年轻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邂逅,于1895年喜结良缘。在艰苦的实验条件下,居里夫妇孜孜探索科学,发现了新的放射性元素——镭,并提纯了一克镭,在1903年夫妇俩同贝克莱尔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接着他们向全人类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在医学上有着光明前途的镭被人类认识后,商贾投入巨资提纯镭,银子哗啦啦地流进了他们的腰包。而镭的发现者居里夫妇一贫如洗,仍然呆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做科学研究。这时镭的价格一路飙升,镭的发现者因为镭价格的昂贵而无法进行镭的深入研究。居里夫人不能不感慨,“我觉得一个完善的社会应该为这些理想主义者的研究经费和个人生活提供必要的保证,让他们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地潜心于自己的科学研究事业。”社会确实不乏有识之士和慷慨解囊的人,1921年居里夫人的好朋友,美国有名大刊物《反光灯》的主编W.B.麦隆内夫人为她募集义款,并用义款买了一克镭送给她,让她继续科学研究。

   这个记述片段,让我们看出居里夫妇他们人生的目标不在乎金钱,不在乎尘世一般意义上的享乐,他们醉心于自己的科学事业,以造福人类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

   1906年4月19日,皮埃尔.居里参加完巴黎大学理学院教授委员会会议,走出会场穿过多菲纳街时,发生车祸身亡。居里夫人悲痛欲绝,生活陷入黑暗与绝望。后来,她把对丈夫深切的怀念埋藏在心底,化悲痛为力量,重新走上科研道路。1911年12月,瑞典诺贝尔委员会把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她,居里夫人成为诺贝尔奖历史上两次获奖的第一人。卓越的科学才能,辉煌的科研成果,使她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居里夫人不仅是呆在实验室里的科学家,还是一位注重社会实践的活动家。191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弥漫欧洲,德军蹂躏比利时后,进入乌瓦兹峡谷,直逼巴黎。战时救护伤员工作急需人才,居里夫妇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往返于法国各大战区,为军队医院组织X射线检查和组建医疗队。我们从她的行动,可以看出她高度的爱国精神。是的,她不仅热爱丈夫皮埃尔.居里的祖国,更热爱她的祖国波兰。

   1918年,“以无数生命为代价换来的胜利”给了她一个最大的快慰,她的祖国波兰在经受漫长的奴役和压迫后重见天日,获得自由和独立。在这一年,在举国欢腾的日子里,居里夫人回到了波兰首都华沙,与阔别的亲朋好友团聚在一起。居里夫人回报祖国的不是别的东西,而是她毕业的科研成果——镭。早在1912年,居里夫人就在华沙组建了一个镭实验室。她同祖国人民一样,在艰难的环境中,以巨大的爱国热情创建有利于祖国发展的伟大事业。1929年,热心友好的美国民众向华沙镭研究所捐赠了第二克镭,居里夫人出席了受赠仪式。

   加上这克镭,“三克镭的故事”成了居里夫人一生中让人肃然起敬的伟大事迹。一个不图名利的科学家,醉心于科学研究,造福于社会,为社会的进步做着无私的奉献。

   写自传更不是居里夫人的初衷,她不想以此博得名誉,从而垂名千古。她写自传是美国朋友劝说的,开始无法接受,最后被说服,答应“凑凑合合地写个简略的生平传记”。《居里夫人传》如一件朴素的外衣,虽不华丽,但它平实地记录下来的科学家的事迹如空谷足音,回荡在每位热爱人类、热爱生命,追求进步追求高尚的读者心里。《居里夫人传》没有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美丽的辞藻,它就像居里夫人一样,朴朴素素,实实在在,不在乎个人名利,只追求科学发展人类进步。

标签: 居里夫人的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