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达芬奇密码》:畅销书的好莱坞情景再现

大千世界 90 0

  《达芬奇密码》:畅销书的好莱坞情景再现

  申志远

  以《阿波罗13号》、《美丽心灵》等电影为人们熟知的导演朗·霍华德,是一位能拍出大片,却再现不了名著的导演,此次《达·芬奇密码》再一次得到了验证,电影终于成为人们去观看畅销小说能否被真实讲述的“情景再现”。

  《达芬奇密码》依靠一个故事,一组演员和一个思想,一般来说,这些要素并不是构成当前轰动全球的大片的基本条件。《达芬奇密码》的成功得益于小说的名声,广告以及各种争议。宗教组织对布朗小说中救世主耶稣娶了玛丽亚并生一子,而且这个秘密隐藏在天主教堂长达2000年的中心思想深表异议也是一大看点。

  丹·布朗原著小说描述的是兰登和索菲破解一系列密码并窥见一个古老真相的过程,其间环环相扣,悬念丛生,在每一个密码被破解之前,都会融入大量的人文知识、神秘的符号学等元素,那种个人在浩瀚历史中寻找细微线索的过程,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阅读快感。

  而影片《达·芬奇密码》的观看过程也就成了破解密码的动脑过程。没看过书的观众对于很多神学、历史词汇以及不少情节表现得或迷茫,或惊恐;而看过小说的人则总是暗中拿电影与小说比较“这点演得不好”,或者“那点做了改动”。改编名著向来都是不容易讨好的事情,2小时30分钟《达·芬奇密码》始终感觉死气沉沉,结尾更是虎头蛇尾。

  编导被小说限制住了,没有了自己的想像与创造,除了一些小细节外,几乎完全照搬小说,因此电影像是把小说上的文字变成了幻灯片,导演像个画小人书的画家,引领着观众一路参观着小说中的画面。电影情节不是被人物推进,而是靠一个个谜题的解答、密码的破译和历史知识的展示来推进。而这些小说元素在电影里却是另一种效果。

  此外,男、女主角在影片中有大量的对白讲解历史及事件的来龙去脉,但让人感觉两人关系生硬,没有交流。汤姆·汉克斯大部分时间显得十分无奈,不具备小说中兰登的魅力。奥黛丽·塔图对于小说中的女主角来说,是漂亮有余,智慧不足,她像个孩子,始终处于聆听者的地位。

  强烈建议看先把小说看一遍,不看原著的话影响对剧情的理解,但看过小说的话对剧情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尤其是某些场景内心活动等用电影语言真的很难表达,看过原著更容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看过原著会提前知道结局,但小说结尾的描写还是很晦涩的,电影的解释还是很合理的。电影没有还原小说全部内容,但小说中所有的精彩部分都再现了出来,这对于一个2个多小时的电影来说已经是尽最大力量了。

  演员方面演的很卖力,但没有特别出彩的。可能被故事本身吸引了吧,反而忽略了演员的表演。感觉中兰登应该再瘦一点,可看得出,汉克斯已经努力了。索菲还不错,气质好,对祖父的意外也都写在脸上。至于那头公牛,让·雷诺再适合不过了,只是比小说中写得高大健硕了许多,那个白化病杀手塞拉斯可能是整出戏付出最大的,苦行带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看得我直冒冷汗,冷冰冰的钩子就那么嵌到肉里。雷米的扮演者倒是叫人眼前一亮,挺俊朗一小伙。至于其他演员,让·雷诺中规中矩,保罗·贝塔尼扮演的白化病凶手非常冷酷,伊恩·麦凯伦扮演的圣杯专家利·提宾算是影片中最有人情味的一个人物,他说出了影片中唯一让观众真心笑的几句台词,而大部分时候,观众的表情都是僵硬的。而且看了电影才发现,原来《蒙娜丽莎》的原作这么小!

  影片中出色地营造了惊悚效果,白化病杀手塞拉斯的凶残举动,包括对自己的苦修和杀戮,加之其他惊悚镜头和音效,屡屡引发观众的惊叫;短短的飞车街头追逐镜头紧张刺激扣人心弦,倒车飞驰的很是新颖;警方围剿塞拉斯更像一场反恐射击游戏;兰登带着美女苏菲·纳芙边逃亡边解谜的情节照原著有天壤之别,没办法,心理描写和行动线真的无法呈现在银幕上,风度翩翩的雷爵士喜欢给人猜谜,“你可以向我们开枪……先打他”之类的台词特别幽默,片中不时浮现的历史回顾场景,和现实画面虚实结合的如梦似幻,简直就是欣赏DISCOVERY纪录片感觉。 然而最遗憾的是,这个故事虽然构思巧妙,但完全是西方宗教文化背景,难以不了解西方宗教文化的观众的共鸣。 影片的叙述完全沿袭了原著的结构,连演员的台词都没有删改多少。由于影片过分遵循原著,看过小说的观众对该片都不怎么感兴趣。此外,过长的放映时间也令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

  《达·芬奇密码》原著作者丹·布朗在看过电影后,认为电影满足了观众对这个故事的视觉想象。“小说作者永远是对改编作品最怀疑的人,不过我觉得这部电影会使人倾倒。我确信观众在走出影院时,会感觉刚看完的就是小说。”《达·芬奇密码》作为好莱坞电影,导演把小说中的复杂情节都融入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太多的线索没有展开,走马观花的人物缺乏魅力,汉克斯的表演流于平常。

  片中一个细节失误比较大:兰登出逃时对苏菲说他肩膀中弹了,但直到影片最后都没有再交代过此事,兰登西装完好无损不说,连血都没一滴,怪事。喀什讲述符号背景时又纳粹标志转化为佛教符号有一处错误,作为佛教符号电影中给弄反了,毕竟精通西方宗教的编导不太了解佛教。

  不过朗·霍华德执导的影片还是还原了小说的原貌。至于不少观众的失望,我想更多还是来自于过高预期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是针对于读过原著的观众。他们欣赏影片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小说的一次重温,所以说忠于原著的影片不可能带来惊喜。另一部分没读过原著的观众,更容易对影片感到失望,毕竟这部以宗教为主题的影片让观众在理解上感到生涩。

标签: 达芬奇密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