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密码》观后点滴谈

大千世界 129 0

俺这个最不入时的家伙曾经两度被人追问是否读过《达芬奇密码》,于是好奇,从网上搜索来翻了一翻,什么郇山隐修会,什么事工会,又是午夜谋杀,又是彻夜追踪,一股邪教组织非法火并的味道,加上网上阅读很伤眼,便半途丢下了。

  但从此留了心,近日同名电影上映,手头几张兑换券快到期了,自然要凑这个热闹,虽然TOM HANKS实在不是俺的那杯茶。

  影片开头令人兴奋,暗夜里几束强光打在巨幅的历史名画上,上边干裂的纹路清晰可辨。眼力追踪一晃而过的画中面影,脑里紧急搜索它们的名字,这种乐趣于我实在比其后的破解谜团大得多。倘若有那么一夜,能够独自徜徉在宏阔的卢浮宫内,摒离浮华的白日喧嚣,细细地品味连绵起伏的名家真迹,与那穿越千百年千万里时空的游荡于斯的高傲幽灵们对话,那该多——刺激。

  整个故事的进展和结局简直就是《国家宝藏》+《第五元素》,而娱乐性实在赶不上后者,不过里面浓浓的文化味不但弥漫于名画和建筑之中,而且飘浮于剧中人物的嘴角唇边,这倒颇合俺的口味。

  “巴黎脸上的一块疤。”法希警官冷冷地嘲讽卢浮宫广场上著名的玻璃金字塔,法国人的现代和保守在建筑和人物之间映照得如此干脆而简练。记得当年艾菲尔铁塔初建之时,多少法国声名显赫的文学家、诗人、雕塑家、画家、建筑师以及工程师联名批评它为现代工业文明出产的怪物,而这个怪物后来竟成了巴黎的象征。记得当得悉卢浮宫入口的设计师居然不是本国人时,法国人撇着嘴:“一个连立国都没有多长时间的美国佬能有什么文化?”而贝律铭非常礼貌地回敬:“我出生的土地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根据传闻,大意如此)建筑不光是石头、钢铁和玻璃的交响诗,它是人类心智在悠远的时间长河里的精彩投影。

  “要咖啡,还是要茶?”“加牛奶,还是加柠檬?”“哈佛队哪一年赢过牛津队?”英国人骄傲到固执、固执到可爱的做派在提彬老爹的几句问话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是反派,提彬老爹的诙谐是这套略为沉闷的文化大餐里不可或缺的提神饮料。

  “下次我也许能把水变成酒。”苏菲将高跟鞋探进水池,又缩回来,摇摇头。等待两个多小时后,那个伶俐的俏皮的天使艾米莉终于灵光一闪,让人在她眼角的微笑中捕捉到。

  比起苏菲的自我揶揄,兰登教授的“重要的是你相信什么”,白化病杀手的“我是个魔鬼”,阿林加诺沙主教的“我们都被出卖了”,这些宗教政治意味浓厚的表白实在太沉重了。不过少了它们,《达芬奇密码》也就沦为与《国家宝藏》一般的猎奇了。

  影片最棒的是那些历史场景在解说中的重现,气势恢弘,惊心动魄,当镜头返回现实时,真想像浮士德一样叫道:“你真美啊,请停留一步。”不过其中对中世纪屠杀女巫事件的解释让我大吃一惊,完全挑战了我一直深信不疑的传统观念:那些可怜的女子被修道士们残害,原来并不是因为她们被视为魔鬼的化身,其美艳是一种诱惑力,会使那些精神圣徒们肉体堕落,竟是因为她们是抹大拉的化身,正如抹大拉的身份被侮蔑一样,她们的受难是整个基督教为维护它的男权势力对女性神性力量的一场种族灭绝行动。太震惊了!不过,向来认为“历史比小说更传奇”,所以,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至于《最后的晚餐》里那个耶稣右手边那个柔媚如女子的圣约翰果然是女子,倒让我不那么惊诧了。可是这么重要的历史时刻圣约翰哪里去了?那个抹大拉与耶稣两臂之间的V型罅隙居然就是圣杯的暗喻?难道达.芬奇与几百年后的司汤达一样,在意大利实际上过着双重生活,白天搞创作,晚上则从事地下革命活动?正如刘大作家兴致勃勃地钻研《红楼梦》里的秦家来历一样,丹.布朗对圣家族的研究也有走火入魔的趋势,不过,其中掺入宗教政治的纷争以及艺术品和古老建筑的点缀,真显得煞有介事。如果按照国内当下女性主义小说的流行路线,小说的题目一定会改成《抹大拉:我和耶稣不得不说的故事》,超级明星的八卦家史,还有什么能比这个题目表达得更直白、更吸引国人的眼球?

  只是耶稣再超级也是别人家的明星,咱们中国人不过跟着随喜罢了。据说全世界的天主教只有咱们中国的教会不受梵蒂冈的领导,不知是也不是?如果是真的,倒值得庆幸,国内的糟心事够多了,犯不着把教宗请进来搅和。

  本来准备一本正经地评价电影的所谓思想性啊娱乐性啊,但自学生时代起写作文就抓不住中心思想,老走题。也罢,就这样了,反正生前当不了名人,死后进不了天堂,即使得罪《密码》迷和教会都没什么大不了。

标签: 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