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诗:《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大千世界 99 0

并没有做任何准备。只听电影频道说道:“稍后播出《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才渐起的兴趣。只是晚上10点而已,看一部电影还不晚的,于是看了。

    蒋小涵在解说这电影时,还以为是情节很刺激的爱情电影,一心想将别人高超的情节设计学到手,带着热切期盼去看:这部电影情节其实也并不强。相反,节奏相当的慢,或者说,慢得令人心烦——象一首散文诗。

    称它作电影诗好了。导演彼得-韦伯独具匠心,试图将每个画面都变成一幅幅具有浓厚色彩的西方油画,只是这些油画显得尤其不安分而已。在每一处,光线,颜色,以及与之相称的神态,故事,似乎都是画家用心调配好的。每一幅都这样,甚至你会认为,你在欣赏的是彼得-韦伯导演的美术作品展。

    让我们朗诵一下这首诗:她要到画家维梅尔家做女佣,她渐渐好奇地发现这个新环境竟弥漫着神奇的艺术味道,她洗衣服,她去买肉,她打扫画室……这一系列的镜头就是这首长诗的开篇,乍读似乎有些百无聊赖,读下去才发现这一切的奥妙。

    在看到她与画家在画室的第一次相遇时,我们会明白导演的聪明之处,他从容地让他们很快开始了他们奇妙的情感之旅,而恰满面的抒情便成了完成这个高潮的全部基石。他导演的诗又慢慢地舒缓下去,然后,导演又利用少女的害羞眼神,夫人的严厉警告与孩子的窥视来提示情节的起伏,把握着诗歌的节奏。

    这首电影诗就象一个假装发了脾气的孩子,情节虽有起伏,而最终为的却不是情节,而是为了造就诗歌的旋律之美,为的是衬托这属于光与影的电影。

    结尾同样令人感到安静。画家完成画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后,与妻子发生矛盾,少女被谴回家。她平静地服从了。只在脚步声中透露着些许不安。从头到尾就是一首诗歌,或许这才配得起对一个画家的描写。而在《达芬奇密码》的情节牵动着无数观众的心时,导演彼得-韦伯却超然地为大家朗诵了一首这样的诗,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

    至今仍在心中默念: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标签: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