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宝迎劲敌?华为拿下支付牌照 支付江湖故事又来了

大千世界 207 0

  原标题:  微信、支付宝迎劲敌?华为拿下支付牌照 支付江湖故事又来了

  竞争愈发激烈,移动支付赛道又迎一位“重磅选手”!

  华为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消息得到证实。3月25日,天眼查显示,深圳市讯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下称“讯联智付”)已发生工商变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为讯联智付的全资控股股东,上海沃芮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沃芮欧”)退出股东之列。

  此前对支付牌照似乎并无兴趣的华为,最终决定进入这一目前被支付宝、微信支付占有超过90%的市场。拿到这张支付牌照后的华为,接下来可进一步布局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业务。

  2020年以来,拼多多、字节跳动、快手等互联网企业均通过收购等方式获得支付牌照,布局支付市场。虽然在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目前占据绝对份额优势,随着其他互联网头部企业纷纷入场,支付领域的竞争或将进一步加剧。

  华为收购讯联智付拿下支付牌照

  2月份,有媒体报道称,华为收购讯联智付获得支付牌照。日前,这一消息随着讯联智付工商变更信息的公布而得到证实。完成变更后,华为正式成为讯联智付全资控股股东,原股东沃芮欧正式退出。

  公开资料显示,讯联智付成立于2013年6月,注册资本2亿元,法定代表人为王关荣。公司经营范围含电子支付,互联网支付,计算机技术服务,数据库及计算机网络服务,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信息服务业务等。

  2014年7月,讯联智付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准许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互联网支付和移动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业务。并于2019年7月10日顺利完成续展,同时主动终止数字电视支付业务。

  官网信息显示,讯联智付的主要产品包括聚合支付,整合了微信、支付宝等主流支付方式,商户接入聚合支付产品可以同时支持多种二维码支付渠道,提供支付、退款、查询、预下单等接口功能;联网通汇,致力于扩大支付应用场景,向证券业机构、直销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等客户提供资金支付结算服务。

  实际上,讯联智付这张支付牌照也曾几度易手。讯联智付最早为中兴通讯旗下的公司,作为中兴通讯在支付领域的重要布局。2015年12月,中兴发布旗下移动支付产品ZTEPay又名“中兴付”,但是,不到一年时间,中兴就将这张支付牌照转让给了其他人。2016年8月,中兴通讯全资子公司中兴软件以3.825亿元的转让价向证通股份旗下上海沃芮欧出售讯联智付90%股权;2018年1月,讯联智付成为上海沃芮欧全资子公司。直至近期,迅联支付最终被华为收入囊中。

  “真香警告”?曾表示不入局支付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此前曾公开表示不会申请支付牌照。

  2016年,时任华为云服务部总裁的苏杰表示,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边界意识,同时也明确指出,支付服务并不是华为所擅长的业务。华为会立足、聚焦技术,为整个支付行业提供最安全的底层解决方案。

  不过,在2020年在拼多多、字节跳动、快手等互联网企业纷纷通过收购等方式获得支付牌照,布局支付市场的背景下,华为最终还是出手了。

  在此之前,同为手机厂商的小米早早就进入移动支付领域,将支付牌照纳入麾下,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金融生态。截至目前,小米已经完成对网络小贷、消费金融、互联网银行、融资担保、保险经纪等金融生态的布局,获得多张金融牌照。

  有分析人士认为,华为布局支付具有天然优势。2019年,华为手机发货量超过2.4亿台,且用户具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此外,在消费者场景上,华为拥有相当潜在优势。目前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系统生态都是华为的突破口,在物联网时代,华为有望打造覆盖家居、出行的全消费场景。

  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第三方支付竞争加剧

  去年以来,多家互联网头部公司加快布局第三方支付领域,分别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支付牌照。

  2020年1月,拼多多通过间接收购的方式,获得支付牌照;同年8月,字节跳动通过关联公司完成了对合众易宝的并购,获得了互联网支付牌照,并先后申请了“抖音支付”“字节付”等商标;去年11月,同为短视频平台的快手也被传出通过收购持牌支付机构易联支付间接获得支付牌照的消息。

  不过,目前在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仍是这一市场的绝对主导。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业务交易规模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占全市场的54.4%和39.4%,也就是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目前的市场份额合计超过93.80%,具有绝对市场优势。

  今年2月,光大证券在发布的一份研报指出,互联网头部企业抢夺支付牌照进入支付行业主要有三点原因,其一是为了构建自己的支付通道,完成闭环布局。构建自己的支付通道有助于企业减少使用第三方支付而产生的通道费用;其二,希望借助支付入口,在自身巨大的C端流量基础上,为其开展其他金融业务打好基础;其三,拥有支付牌照提高企业的合规能力。

  评级机构联合资信近日发布的报告指出,第三方支付作为支付体系的“毛细血管”,业务小额化、消费化特征明显;近年来行业业务规模持续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随着2016年监管暂停新牌照发放,行业进入存量规范、清理、整合阶段,截至2020年6月末,非银金融机构持有的支付牌照总数为237张,以地方性的预付卡发行和预付卡受理牌照为主。

  光大证券认为,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很大,但份额基本被支付宝和财付通垄断。随着各互联网头部企业都着手打造自己的支付平台,是否能撼动两大巨头地位尚未可知,但更多企业的加入必将使得支付领域竞争加剧


标签: 金融趣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