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世界金融史上有哪些“不可思议”的神操作?

大千世界 111 0

大家都知道荷兰郁金香泡沫,那我给大家讲一个金融史上另外一个泡沫:“密西西比泡沫”。

密西西比泡沫事件是法国在1719至1720年的密西西比公司股市泡沫破裂的金融事件。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与荷兰的郁金香狂热和英国的南海泡沫被称为欧洲早期的三大经济泡沫。

在18世纪初,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连年发动战争,使得法国国民经济陷于极度困难之中,经济萧条,通货紧缩。当时法国的税制极不健全,不仅对法国王室贵族豁免税收,而且其他地方的漏洞也很多,尽管法国政府不断提高税率,穷征暴敛,依然入不敷出,国库空虚,债台高筑,老百姓怨声载道,国家危机重重。就在这个时候,货币理论的一代怪杰约翰·劳站了出来。

你觉得世界金融史上有哪些“不可思议”的神操作?-第1张图片-大千世界

法国纸币之父——杰约翰·劳

年轻时的约翰·劳出生于法国爱丁堡,他在1694年因一场决斗杀了人而不得不逃亡他乡。约翰·劳在欧洲流浪时期仔细观察了各国的银行、金融和保险业,从而提出了他独特的金融理论。和许多18世纪的经济学家一样,他认为在就业不足的情况下,增加货币供给可以在不提高物价水平的前提下增加就业机会并增加国民产出。一旦产出增加之后,对货币的需求也会相应跟上来。在实现了充分就业之后,货币扩张能够吸引外部资源,进一步增加产出。他认为纸币本位制要比贵金属本位制更好,纸币本位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给了发行货币的银行更多的运转空间和控制宏观经济的能力。如果金融当局愿意的话,启动银行的印钞机,要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纸币本位制的这个特点使之像一把双刃剑,在增强了金融货币政策影响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导致通货膨胀的危险。约翰·劳认为拥有货币发行权的银行应当提供生产信贷和足够的通货来保证经济繁荣。他所说的货币供给中包括了政府法定货币、银行发行的纸币、股票和各种有价证券。不难看出在约翰·劳的理论中已经蕴藏了当代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一些基本观点。

你觉得世界金融史上有哪些“不可思议”的神操作?-第2张图片-大千世界

密西西比计划

1716年5月5日,政府的一个法令宣告劳氏公司正式成立。劳氏公司以法国的税收以及不动产为资本向外发行600万里弗的票据作为纸币。这些票据中四分之一使用铸币购买,其余使用国债购买。这一方案直接回收了接近400万里弗的债务,收益显著,甚得摄政王的喜爱。受到劳氏银行的鼓舞,约翰·劳进一步提出密西西比计划。即以密西西比河流域及路易斯安那省等区域的专属贸易权为资本向公众募集资金。1717年,密西西比公司正式成立,发售20万股,每股500里弗,且都是使用债券按照票面价格购买。为了增加密西西比公司股票的吸引力,劳还对外承诺公司股票每年发放200里弗的股利。民众因相信美洲大陆遍地黄金,国民富庶,密西西比公司一定可以从中获得丰厚的利润。本次密西西比公司的募股非常顺利,20万股被瞬间抢购一空。1719年,劳的密西西比公司再次获得到东印度、中国,以及南海等地的专属贸易权,同时向外募集5万股,并且更名为法国东印度公司。为了增加这批股票的吸引力,劳承诺这批股票每年股利为200里弗。这再一次吸引了民众的注意,共有30万人申购。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变得一股难求。

就是这样一层层地加码,密西西比公司最终成为了法国东印度公司。因公司的股票都使用法国债券购买的,大量的国债被回收。因此政府的债务问题也得到了缓解。这一系列的成果更加深了奥尔良公爵对劳的信任。并且,他产生了另一个危险的印象,即纸币无所不能。

你觉得世界金融史上有哪些“不可思议”的神操作?-第3张图片-大千世界

疯狂的民众

从是早期的劳氏公司,到后来的密西西比公司,以及最终的法国东印度公司。这个公司的股票成为法国民众追捧的对象。巅峰时期,股票每天的波动达到100%~200%。针对股票的民间投机盛行,也造就了大量平民富豪。

有一个仆人被主人要求去将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变现,当天的股票上涨超过100%。这个仆人仅将股票的本金送给主人,并于晚上携带其差额逃离法国。这仅是其中仆人背叛主人的一个事例。当然还有一些仆人自己购买股票后变成富豪的,比如劳的马车夫。劳的马车夫因跟随劳一起投资密西西比公司而变得富有,已可以购买自己的马车。这时他辞去了马车夫的工作,并雇佣了别人作为自己的马车夫。

除了这些平民飞黄腾达的故事,还有一些不幸的故事。因很多人一夜暴富,社会的治安案件也增加起来,尤其是抢劫案件。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德·霍恩王子抢劫股票经纪人一案。德·霍恩王子与另外两个同伴谎称要与股票经纪人购买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在小酒馆交易过程中将该经纪人杀死,并抢劫了他随身携带的股票。正当要离开时,他们被酒馆中的顾客发现,且被擒获。最终,德·霍恩王子及其同伴被判车裂。但这并未导致该类案件数量下降。

法国民众对密西西比公司的追捧一直延续到1720年泡沫破裂为止。这期间,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已经成为法国民众的日常。每个人都无法完全摆脱它的影响。

泡沫最终破裂

在1719年法国的通货膨胀率为4%,到1720年1月就上升为23%。如果说在1720年之前只是一些经济学者们对约翰·劳的政策表示怀疑,通货膨胀则直接给广大民众敲响了警钟。随着民众信心的动摇,在1720年1月印度公司的股票价格开始暴跌。

为了维持印度公司股票价位,约翰·劳动用了手中所掌握的财经大权。他把股票价格强行固定在9 000里弗尔,并且维持在这个价位上两个多月。约翰·劳的政策使得股票货币化,进而迅速推动了通货膨胀。1720年3月25日货币发行扩张3亿里弗尔,1720年4月5日扩张3.9亿里弗尔,1720年5月1日扩张4.38亿里弗尔。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货币流通量增加了一倍。

到了1720年5月,约翰·劳实在支持不下去了。他发布了股票贬值令,计划分7个阶段将股票的价格从9 000里弗尔降到5 000里弗尔,同时也降低纸币的面值。约翰·劳和他的印度公司制造经济奇迹的神话突然破灭了。约翰·劳的指令马上就导致民众的恐慌,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资产,争先恐后地抛售股票。股价在1720年9月跌到2 000里弗尔,到12月2日跌到1 000里弗尔,1721年9月跌到500里弗尔,重新回到了1719年5月的水平。

约翰·劳使出了全身解数希望能够恢复民众的信心,但是,他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民众的怒吼中。在股票崩盘中倾家荡产的法国人认定约翰·劳是头号骗子。1720年约翰·劳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四面楚歌中他重施当年逃亡故伎,连夜出走比利时。法国的支付方法又恢复到以硬币为基础的旧体制。密西西比泡沫的破产连累“银行”这个名词在法国被诅咒了一个世纪。9年之后,约翰·劳在无穷追悔之中客死他乡。

尽管约翰·劳的大胆实践彻底失败了,但是,不能以人废言。约翰·劳的经济理论中包含着不少合理的因素,他在金融理论上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在约翰·劳的时代,他不可能对泡沫经济以及相关的理性预期学说有所了解。在他扩大货币供给的时候,没有料到会导致金融投机的热潮。他非但没有能够及时制止这种金融投机,反而在相当程度上推波助澜,终于使得大局败坏,以致不可收拾。

在之后的一个世纪里,在法国,一谈起银行,人们脸上就不免流露出怀疑的神色”。密西西比泡沫的破产导致银行在民众中失去信用,这一结果导致了法国银行业发展的放慢,减缓了工业的扩张,降低了经济恢复和增长的速度。

标签: 金融趣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