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汉剑是中国最后一款实战宝剑?

大千世界 190 0

  原标题:为什么说汉剑是中国最后一款实战宝剑?

  2017年3月15日,中国海军首次举行授剑仪式,授剑仪式在某驱逐舰支队举行,三亚舰舰长王先军等13名全训合格的舰长政委一起被授予“深蓝之剑”。此款“深蓝之剑”亮相之后,网络上一时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口碑。一种认为,此款剑采用了汉剑的形制,古朴威武,浸透着秦汉雄风,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但另一种则认为,身穿西方式现代海军军服的军官们,却佩戴这么一款形制“古老”的剑,感觉十分“违和”,海军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军种,设计礼仪用剑不能过分“复古”,要与时俱进。两边争论不下,未有定论,但却在无形之中把这款“深蓝之剑”的热度炒了起来。那么,“深蓝之剑”的原型是不是“汉剑”呢?“汉剑”又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剑呢?这就是咱们今天要讲的内容了。

  海军南海舰队授予“深蓝之剑”的现场照片

  


  说“汉剑”之前,咱们先来捋一捋剑这种兵器在中国的起源。剑在中国军事史上是“资格”比较老的一种兵器。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中国剑,是商代后期的青铜剑。这个时期,中原地区已经掌握了较为成熟的青铜冶炼技术,因而使得剑这种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兵器得以问世。受铸造技术的限制,商代的青铜剑剑身都很短,一般不会超过一把小学生所用的塑料尺的长度。从长度上看更像是一把匕首。剑柄部分则是有直柄有曲柄,估计曲柄剑是为了更适合于砍杀。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发现的商代青铜剑,都是在传统的中原地区之外,在当时属于“北狄”的文化圈。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深受中国人喜爱的剑这种兵器,很可能并不是中原华夏文明的产物,而是从北狄传入中原的。

  几种在北方地区出土的商代青铜剑

  


  进入西周,特别是进入春秋战国之后,随着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的发展,剑的形状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首先是剑身(专指除剑柄以外的部分)变长了许多,商代时候的剑,剑身大约在20厘米以内,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剑身加长到了40厘米以上。像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剑身就达到了47厘米。剑身长了,攻击范围就变大了,杀伤力也跟着增大。其次是剑柄也发生了变化,原先的曲柄剑消失了,剑柄全部变成了直柄,原先的菱形剑柄也改用了实心的柱状剑柄。可不要小瞧这些变化,这些变化的出现,奠定了中国传统剑的基本形制。此后数千年,中国传统剑的基本形制都不脱这个范畴。

  最著名的一把青铜剑——越王勾践剑,具有非常典型的春秋剑的形制

  (摄于武汉的湖北省博物馆)

  


  跟后世主要用来赏玩、礼仪、作为权威象征的剑不同,早期的剑都是用来上阵杀人的实战兵器。所以,只要是能让剑变得更锋利、更顺手、杀人效率更高的先进技术,统治者都会毫不犹豫地加以利用。战国的时候,中国出现了鼓风炉技术,炼铁炉的温度迅速升高,使得冶炼出的生铁中的杂质大为减少,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生铁的强度。而在自然界中,铁的蕴藏量和铜比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用铁来做兵器,简直是价格实惠又好用,特别适合大规模装备军队因此,铁制兵器开始逐步取代青铜兵器的地位,中国进入了铜铁兵器过渡的时代。秦朝是青铜兵器最后的辉煌时期,进入了西汉之后,靠着官府垄断的规模庞大的冶铁工场产出的海量的优质生铁,铁制兵器终于取代青铜兵器成为了主流兵器。而以铁来铸造的汉剑,也就在此时华丽丽地登场了。

  战国时期使用鼓风炉冶铁的复原图,鼓风炉的发明使中国开始快速进入铁器时代

  


  汉代的剑较之先秦时代的剑,一个首要的变化就是剑身大大加长了。咱们之前说了,先秦时代的剑,剑身的主流长度在40-50厘米,到了汉代,剑身一下加长到了70-90厘米。中国传统剑的主流长度从汉剑开始就基本确定在了这个范围,也才有了后世的所谓“三尺宝剑”的说法。为什么汉剑能一下长度变长了这么多呢?这就是铜和铁两种材质的区别了。先秦时代中国的青铜冶炼技术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了,但是铜总体上硬度是不如铁的,如果以铜来铸剑,剑身超出一定长度后,其坚韧度就会大幅下降,在激烈的碰撞中会断裂。因此先秦工匠们在进行了无数次试验之后,终于确定了青铜剑所能达到的最佳长度。而铁就不一样,有了鼓风炉之后,铁的强度大幅上升,比青铜硬度高得多。同时,西汉冶铁匠们还在实践中摸索出了铸铁的柔化技术,使铁剑在坚硬的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韧性,这样,剑身加长也不会轻易在激烈的碰撞中折断。因此,我们看到的汉剑,大多都有着修长笔直的剑身。

  收藏于上海博物馆的一柄汉代铁剑,可见其剑身修长笔直,长度远远超过先秦青铜剑

  


  汉剑除了剑身大大加长之外,剑身的形状也出现了变化。从商代到秦代,千余年间,青铜剑剑身的基本形状都是采用“四面剑”的形式,即剑身以上下中脊为界,可分为四个独立的面。但是到了汉剑身上,那花样可就多了。除了传统的“四面剑”形式,还出现了“六面剑”、“八面剑”等形式。所谓“六面剑”,就是改上下单中脊为上下双脊,剑的横截面就如同一个扁平的等边六边形。而“八面剑”则是则是上下各三条脊,剑身分八面研磨的剑。“六面剑”和“八面剑”其厚度都要比“四面剑”强,自然在交战时也就更加的坚固,不易折断。不过,其代价就是剑身会比“四面剑”更重,对使用者的力量要求也更高。因此,无论是“四面剑”,还是“六面剑”、“八面剑”,在汉代都有自己的市场。“四面剑”较轻,用起来灵巧,善于突刺,而“六面剑”、“八面剑”厚重,用起来威武强悍,善于劈砍。从海军颁发的“深蓝之剑”的形制看,应该就是参考了“八面汉剑”的形式。

  海军“深蓝之剑”的剑身特写,“八面剑”的特点非常明显

  


  汉剑在汉代依然在战场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近身格斗最主要的短兵器。因此,剑术就成了汉代特别流行的一门技能。基本上,只要家里还能吃得饱饭的,都会买上一口剑放在身边,没事就和朋友练习练习剑术。甚至可以说,汉代最流行的“全民健身”项目不是广场舞,而是剑术。甚至就连司马相如、东方朔这样靠文采和智慧吃饭的才子,也是“少时好读书,学击剑”、 “十五学击剑”。看来在汉代,你要说你不会剑术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剑术如此流行,佩剑当然就更是蔚然成风了。在汉代,上至天子,下至普通官员,无不佩剑。甚至人们印象中文质彬彬、只会拿笔杆子的太学生们,也是人手一剑,出门必在腰间佩剑。值得一提的是,汉朝的时候官府对百姓拥有兵器的限制并不严格,即使是平头百姓,也大可以抱着一口汉剑大大咧咧走在大街上,而绝不会因为“携带管制刀具”被官差们逮到局子里。这种全民佩剑、人人学剑的场景,背后映射的正是汉代中国人尚武、勇悍的气质,这与后来日益文弱、崇尚读书、鄙视武艺的中国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汉代墓葬中的画像砖,反映了汉代剑术流行的史实

  


  然而,正所谓“既生瑜,何生亮”。汉剑在走向巅峰的时候,它的小兄弟,也是未来最大的对手——环首刀悄悄诞生了。跟威武霸气又不失潇洒的汉剑比起来,环首刀确实有点其貌不扬。但是,环首刀有它最大的优势,那就是铸造起来比汉剑更为简易、成本更低,这对于需要大规模装备军队的制式兵器来说,简直就是决定性的优势。环首刀不需要像汉剑那样精心打磨“四面”、“六面”、“八面”,它只需要一面开刃,甚至不需要剑脊,打造起来实在省工省力省钱。同时,汉代骑兵作战的规模日益增大,在飞驰的战马上,以劈砍为主的厚重的环首刀显然要比修长的汉剑更适合作战。于是,从西汉中期开始,环首刀就开始逐步取代汉剑在军中的位置。到了东汉时期,汉剑已经彻底退出了军用制式兵器的行列,汉军短兵器成了环首刀的“一统江山”。这一变革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因为从这儿开始,在中国的战场上威风了千余年的剑就算是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从此以后就变成礼仪、赏玩和个人锻炼身体的工具了。而后起之秀的刀则从东汉一直到清朝,始终是短兵器领域无可争议的王者。

  复原的汉军骑兵形象,其所持的正是著名的环首刀

  


  汉剑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款实战宝剑,这是它的遗憾,也是它的幸运。遗憾的是,从此以后剑再无作为制式兵器上战场杀敌的可能,但幸运的是,正因为远离了战场,剑得以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高雅气质,成为中国文化中非常典型的一种标志。从汉朝到今天,关于剑与剑客的传说,始终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萦绕。“深蓝之剑”的横空出世,说明那寒光飞舞、威武霸气的汉剑,历经千年,却从未在我们的心中消失……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考工记》、《中国军事史(第一卷)》、《中国兵器史稿》、《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


标签: 军事趣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