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军6天打败75万关东军,是苏军太强还是关东军太弱?

大千世界 138 0

二战苏军6天打败75万关东军这样的说法是相当错误,相当不严肃的。我们既没必要因强大的纸上抗日热情而贬低关东军,也没必要给战斗民族戴高帽子。对于我们而言,日本和苏联都是侵略者。

一、根据日本天皇的命令投降的日军算不算苏军的战果?

二战苏军6天打败75万关东军,是苏军太强还是关东军太弱?-第1张图片-大千世界

(图为向苏军缴械的日军)

按照中国一般说法,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的攻势,苏联红军席卷中国的东北三省,将把盘踞在此地的日本关东军一举歼灭。从1945年8月9日到8月20日的远东战役中,苏联军队的确完成了他们的任务,他们歼灭了关东军,占领了中国的东北。

但是苏军对关东军开战的时间是1945年8月9日,日本天皇在8月15日宣布投降诏书,8月16日关东军司令部发布投降令向苏军缴械投降。如果在8月16日关东军司令部遵照日本天皇指令下达投降令后放下武器的数十万关东军算是战役战俘的话,那么在关内向中国军队投降的128万日军,也可以说是中国军队在大反攻当中俘虏的了?

且不说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对日本整个军队战争信心造成的毁灭性的打击。如果重新翻开史料,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 150万精锐苏军面对的只是60余万缺乏武器装备,新组建的日军,当时的日本关东军基本都是1944年以后组建的,甚至到1945年7月还在扩编组建中。原来的关东军都已经转战东南亚和调防日本本土,这场声势浩大的攻势并不如历史教科书里说的如此威风。

到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之时,苏联人并没有击垮日军的抵抗,甚至没有摸到日军在东北地区的核心防线,这场战役双方伤亡实际相当,只不过在计算战果的时候,苏联人将战后缴械投降的整建制日军也计算入内而已。

二、8月8日夜苏联撕毁日苏互不侵犯协议对日宣战

二战苏军6天打败75万关东军,是苏军太强还是关东军太弱?-第2张图片-大千世界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1941年4月13日,日苏两国签订的《日苏中立条约》。该条约规定双方尊重对方领土完整,互不侵犯;缔约一方受到第三国攻击,保持中立等内容,这让两国都免除了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该条约规定直到1946年4月失效,同时在其失效前一年,如某方不提出取消,则自动延长五年。

1945年2月在雅尔塔会议上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条件是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联参与经营东北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

1945年8月8日深夜,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总算接见了日本驻苏联大使佐藤尚武,并向他递交了苏联与日本处于战争状态的宣战书。

其实早在1945年4月5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就通知佐藤大使,苏联将不延长日苏中立条约。也就是说这个条约将在1946年4月到期失效。当然按照正常的逻辑推理,条约不延长的意思还有双方在1946年4月份以前继续保持中立。只是这一年2月美英苏秘密进行的雅尔塔会议,确定了苏联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后对日宣战的原则。对于苏联而言,在巨大的战略利益面前,一纸条约又算得了什么?

当战争的形势进入1945年,德日意轴心国败局已定,这份中立条约对于日本一下子变得重要起来,但对于苏联来说,这份条约已经不符合苏联的现实利益。

1945年6月3日日苏双方开始进行了接触,日本企图通过外交的方式,阻止苏联出兵对日宣战。而苏联早已确定了出兵东北的决定,所以一方面在与日本虚以逶迤,另一方面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将大量的兵力与装备物资运往远东地区。

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人一方面表面上保持高傲的姿态,对此置之不理;另一方面继续在莫斯科做着外交努力。

1945年8月8日夜苏联撕毁了还有大半年到期的《日苏中立条约》,150余万大军冲入了中国东北,在垂死的日本帝国身上踩上最后一脚。

三、关东军在7月征召25万侨民组成新关东军

二战苏军6天打败75万关东军,是苏军太强还是关东军太弱?-第3张图片-大千世界

(日本步兵)

截止1945年关东军主力实际上大部分都已调回日本本土,就连调到南洋去的日军师团实际上也不是关东军主力。如去菲律宾的第1师团只是1个11000人的轻装师团,可第1师团在关东军时是28000人的重装师团,第一师团调回日本的主力部分叫做机动打击第201师团。所以日苏开战时,老关东军基本已调回日本参加本土防卫。

如果说日本政府外交层面对苏联还抱有一丝幻想的话,军方尤其是关东军对于迫在眉睫的苏联进攻还是有充分思想准备的。

截止到1945年上半年,关东军实际上已经成了空架子,多达20个师团被抽调到其他战区,其中大部分调回日本准备参加预期中的本土防卫战。此时关东军拥有1945年2月编组的八个师团,1944年新建的4个师团,由关内调来的4个师团(第39、63、59、117师团),这十六个师团组成了关东军的主力。

一直到1945年7月份,关东军还在极力扩军,征召25万在东北的日本侨民编成1个军司令部,八个师团、七个独立混成旅团、一个坦克旅团、五个炮兵联队和若干其他部队。

由此可以看出截止到1945年8月份,这时候的关东军八成的部队是1944年以后编成,没有作战经验的新部队。到了日苏开战前,关东军纸面上拥有24个师团又9个独立混成旅团以及部分边境守备队等57万人(包括在北朝鲜的6万)。这还不包括日本海军的镇海警备府(釜山)下属之旅顺方面特别根据地队和元山方面特别根据地队2万人和日本陆军第五方面军在南库页岛千岛群岛的约9万人,在远东战役全部作战地域日本陆海军约68万人。

不管是否是新组建的部队,五六十万的兵力也不算少了,最要命的是日军严重缺乏武器。尤其是在7月份才开始征召入伍的25万侨民,战争在8月就爆发了,很多还没来得及装备武器。

日本军方对自己的家底是比较了解的,因此在战事临近时对东北的防御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5月30日大本营陆军部下达新的对苏作战要点,将原先歼敌于边境地带的战略,调整为确保以通化为中心的满洲东南三角地区,即以沈阳到图门的“京图线”铁路以南与沈阳到大连的“连京线”铁路以东要地,以这两条铁路构成第二道绝对防卫圈。通化作为整个防御计划的核心要点。

这个新作战指针非常明确,就是以日本本土决战为根本方针,不拘泥于边境争夺,以满洲与朝鲜为整体,进行全面持久的战争。

四、苏军在边境根本没有遇到日军主力

二战苏军6天打败75万关东军,是苏军太强还是关东军太弱?-第4张图片-大千世界

(初入东北的苏联红军受到中国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苏联入侵东北的远东战役是在递交宣战书的8月8日零时(莫斯科时间)同时展开的。远东苏军分成后贝加尔、远东第一和远东第二等三个方面军。

后贝加尔方面军从蒙古越过大兴安岭进攻大连旅顺、长春沈阳山海关等地。另外在张家口承德、海拉尔齐齐哈尔两方向实行辅助进攻。

远东第一方面军从太平洋方向进攻牡丹江、吉林、哈尔滨。

远东第二方面军从松花江姚河方向突破边境堡垒地域,进攻哈尔滨。

日军在5月底的战略调整让苏联各路大军没有受到太大的抵抗。后贝加尔方面军的第17集团军在8月9日这天推进了70公里,到达内蒙古赤峰地区;第39集团军迂回了哈伦阿尔山筑垒地域,前进了60公里;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向长春方向推进了150公里。但苏联方面承认,并没有遇到日军主力。

“日军第3方面军主力配置在满洲纵深的长春和沈阳两地域内。由于这一情况,更主要是由于苏军行动坚决,苏军才得以迅速推进。”(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十一卷,P381,阿奇卡索夫,普洛特尼科夫主编,苏联)

其他两个方面军上演了相同的故事,留下部分部队围攻日军边境的筑垒地域,其他部队向纵深切入,一路顺风顺水,基本没有遇到激烈的抵抗。苏联人最大的敌人是道路、河流、气候以及后勤。

日军全部撤退了。

8月14日,苏联后贝加尔方面军的装甲前锋攻占了洮南,长春西北约200多公里的地方。39集团军下属的坦克44旅在这天攻占了索伦,他们缺乏油料只能停了下来。

二战苏军6天打败75万关东军,是苏军太强还是关东军太弱?-第5张图片-大千世界

(8月15日后向苏军投降的日军汽车部队)

远东第一方面军行动很不顺利,被绥芬河、密山、东宁、东兴等边境筑垒地域阻挡,直到12日才越过这些要塞摸到了牡丹江的边上。

日军一直在依靠边境筑垒和城镇进行抵抗,苏联人直到8月13日中午时分才由步兵26军的先遣队开始了对牡丹江市的攻击。日军在此集结了126、135两个师团,他们在牡丹江以西十公里的掖河山构筑阵地,抵抗苏军的进攻。直到8月15日结束时,这个城市仍没被占领,两个师团按照命令在这一天撤往牡丹江西方约50公里的横道河子,并与17日抵达。

8月15日日本投降 苏军还停留在黑龙江边境

远东第二集团军的辅助进攻显得十分顺利,独立步兵第5军在8月14日进入了宝清,红旗第二军8月15日抵达孙吴附近,展开对日军123师团的进攻准备。

事实上这个方向日军只有一个师团两个旅团,兵力十分薄弱,独立第5军甚至只是在无人地带行军。

在8月15日,也就是日本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诏书时,远东战役的战线大致从西到东是,克什克腾旗(赤峰西北约150公里)——突泉——洮南——兴安盟——海拉尔——孙吴——宝清——林口——牡丹江。

五、苏军没有占领一座大中城市,日军主力还在

二战苏军6天打败75万关东军,是苏军太强还是关东军太弱?-第6张图片-大千世界

(苏军在保养缴获的日军重炮)

日军24个师团中只有4个师团受到苏军打击

由以上8月15日的战线可以看出,虽然苏军号称各条战线高歌猛进,但到了此时,东北包括齐齐哈尔、哈尔滨、牡丹江、长春、沈阳、通辽等在内的所有大城市均没有陷落。

包括海拉尔、索伦、富锦、佳木斯、绥芬河、东宁和牡丹江等的边境筑垒地域和枢纽地区都进行了顽强的守备。这点也得到了苏联的承认。

而日军只有9个师团2个独立旅团的部分部队与苏军发生了交火,其中只有第107、124、126、135师团以及边境警备队遭受了重创。(《关东军与苏联远东军》,P191,(日)林三郎著)

也就是说到了日本宣布投降之日为止,关东军主力犹在。而苏军开战第2天日本内阁就已接受波兹坦公告

其实就在8月9日苏联开始远东战役时,日本帝国已经在寻求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天皇裕仁认为“敌人既然已经使用了这种武器,继续进行战争越发不可能了。”

1945年8月9日召开御前会议,天皇裕仁斥责了日本陆海军统帅部的继续战争主张,指示无条件投降。日本内阁随即于10日上午7时13分通过瑞典向盟国发出“和平”照会,坦言准备投降,只要求保留天皇。而此时远东战役刚刚开始一天。

一直到8月15日,天皇播放无条件投降文告,日本军方实际上早已经将东北的交战放弃了。

二战苏军6天打败75万关东军,是苏军太强还是关东军太弱?-第7张图片-大千世界

(图为苏军将投降日军编为569个工作大队押往黑海边的奥德萨港,外蒙古中亚哈萨克和乌兹别克以及伊尔库茨克以东地区服劳役。)

1945年8月16日关东军接到了关于全体陆海军部队投降的命令。关东军司令部立刻向各部队传达,同时向苏联方面请求停止战斗,并于17日派出关东军参谋长前往哈尔滨苏联总领馆提出停战交涉。

苏军总参谋部发布声明称,天皇的投降通告只是一般投降书,以日军还在抵抗为由,继续战争。远东苏军总司令回复关东军,“建议从8月20日12时起在整个战线停止对苏军的一切战斗行动,缴械投降。”

苏联为了占领更多的地方,竟然出现了拒绝立刻接受投降,而延续战争时间的回复。可谓战争史一大奇观。

实际上到8月18日,除了部分失去联系的边境堡垒,大部分地段上的日军已经开始投降。苏军在进行着一个人的表演。8月19日,以空降兵对长春和沈阳进行占领。

日军与外界的失去联系虎头、东宁等要塞仍在抵抗。虎头要塞坚持到8月26日才被攻克,1400名日军除少数之外全军覆没,苏军伤亡数量相当。而东宁的日军因失去联系继续抵抗 到8月28日奉命投降。但苏联人认为这不是最后的战争,因为在9月2日,苏联步兵365师的部队还在牡丹江附近遭受了2000多名日军的拼死抵抗。

战后,日本统计己方伤亡4万人苏联统计己方伤亡3.6万人。

远东战役的结局是,苏联声称俘虏日军59万4000人,击毙83737人,缴获了坦克686辆、飞机861架、各种火炮1836门、自行火炮15门、机枪13099挺、步枪约30万支、迫击炮掷弹筒2474门,其他还有大量军用物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P440,(苏)阿奇卡索夫、普洛特尼科夫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

对此日本方面并不赞同,日方战后统计远东战役阵亡和负伤约4万人,日本当局认为运到苏联的日本人总数是57万5000名,另外还有731等部队撤回日本,在苏军还将一批老弱日军就地释放,并没带往西伯利亚。

苏联方面损失,据统计,死亡12103人(包括所有不可恢复性损失),伤病24550人。另有大量坦克损毁。

六、结语

日本战败投降的主要原因是曾经强大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已被美军全歼,日本已无法从海外获得任何石油,钢铁等战争必需品,而日本本土,特别是军工工业又遭到美军燃烧弹攻城和原子弹暴击的轮番蹂躏,日本已无法将战争继续下去。苏军去东北和中国军队开向中国东部地区一样,基本等同于是去接收的。

如果说苏军还歼灭了部分因失去联系不缴械的日军,那中国军队也在8月15日后也曾与少量日军有过交火。如果说依据天皇命令缴械的数十万关东军是苏军远东战役的战俘,那么向中国军队投降的128万日军算什么?中国军队8月大反攻的战俘?按战争史研究惯例,战果应指在作战中导致敌方伤亡、俘虏与投降者,而不包括因国家战败而成建制投降者。

苏联军队在8月15日天皇宣布投降,关东军放下武器以前,在整个东北战场没有攻克任何一座大中型城市,甚至连日军的主阵地都还没有接近,苏军主力还在和边境日军守备队打转转。何谈苏联解放东北?

苏联也好,日本也好,在我国的领土上进行交战,都是侵略者。兵者,国之大事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因为学雷锋将自己的国家卷入到别国的战争中去的,所有的战争都是政治的延续,都是利益的驱使。

标签: 军事趣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