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98年,毕业不久的马化腾,在深圳创建了腾讯。
1999年,辞去英语老师的马云,则在杭州创建了阿里巴巴。
从此,中国互联网界的两大巨头开始诞生,它们一直相爱相杀着,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二十多年里,有许多著名的互联网公司折戟沉沙,辉煌不再,比如曾经与腾讯,阿里同称为“BAT"的百度。
但是腾讯与阿里,却一直齐头并进,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界的双子星座。
腾讯
然而,时至今日,阿里似乎也在逐渐步入百度的后尘,在各个方面渐居下风,已经越来越难以和腾讯对抗了。
渐居下风的阿里
阿里与腾讯,多年来一直齐头并进,双方虽然有时略有差距,但是却极其微小。然而时至今日,阿里却渐居下风,越来越难以和腾讯对抗。
阿里的渐居下风,主要体现在商业市值,竞争现状以及负面影响这三个方面。
首先是商业市值方面,阿里已经离腾讯越来越远。
腾讯上市比较早,在2004年的时候,腾讯就已经到香港上市了。
当时华人首富李嘉诚的次子,盈科拓展集团主席李泽楷手持腾讯20%的股份,算得上是腾讯的大股东了。
然而后来李泽楷不看好腾讯,卖掉了腾讯的所有股份。如今的腾讯,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港股之王”,李泽楷早就悔不当初了。
而阿里的上市相比于腾讯,就相对较晚了。
阿里巴巴
2014年9月19日,创始人马云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敲钟,阿里巴巴正式挂牌上市,创造了史上最大IPO记录,股票代码“BABA”。
同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又在香港上市,其总市值超过4万亿元,登顶港股成为港股“新股王”。
当年的阿里,其市值力压腾讯,跑在了腾讯的前头,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占据着优势。
然而,2020年12月24日的一则消息,很快就打破了这种局面。
2020年12月24日,阿里巴巴因为“二选一”涉嫌垄断,被国家立案调查。
在短时间内,阿里巴巴的股价马上应声暴跌,一天市值就蒸发掉超过4300亿港元。同一时间,腾讯的股价顺势而起,很快就比阿里巴巴多出4400亿港元。
时至今日,阿里巴巴始终没有恢复元气,在商业市值上和腾讯已经有了不小的差距。截止2021年3月7日,阿里巴巴的港股市值为4.91万亿港元,腾讯的港股市值则为6.51万亿港元。
腾讯足足比阿里巴巴多出了1.6万亿港元的市值,换算成美元,大概为2061亿左右,相当于两个百度的市值。
腾讯
阿里与腾讯的市值差距,由此可见一斑。
其次是竞争现状,阿里已经深陷腾讯众小弟的包围之中。
阿里和腾讯在各个方面,在各个领域都掀起了对抗战争,并且深刻地影响着中国。
比如2014年快的与滴滴的打车大战,2016年小黄车与摩拜的单车大战,还有美团与饿了么持续不断的外卖大战等等。
在各个领域的大战中,阿里往往是败多胜少,而腾讯则往往是大胜而归。
由于腾讯的主业是社交和游戏,所以阿里持续想要入侵腾讯的社交和游戏腹地。
在社交领域,阿里连续推出了来往,钉钉,支付宝圈子,而且还投资了陌陌和微博。但是一直以来,没有一款产品,能够对腾讯的社交霸主地位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在游戏领域,阿里2016年的时候正式入局,成立阿里游戏,通过几年的努力,虽然做到了全国第四的位置,可是和腾讯游戏还是相距甚远。
因此,阿里对腾讯社交和游戏腹地的入侵,一直以来都没有成功。
然而,腾讯对阿里电商腹地的入侵,却可以算得上是颇有成效了。
2014年,腾讯投资电商巨头京东;2015年,腾讯入股团购霸主美团;2016年,腾讯又扶持了电商新秀拼多多。
京东
这三家公司犹如三头恶狼一样,持续不断地围攻阿里的电商主业,将阿里这头猛虎滋扰的不胜其烦。而阿里因为“二选一”涉嫌垄断被调查一事,也是因为与这三家公司竞争而导致的。
如今的阿里,已经深陷腾讯的众小弟包围之中;而腾讯却一直安然无恙,阿里对它的进攻,完全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阿里与腾讯,已经难以平起平坐,齐头并进了。
最后是负面影响方面,阿里已经掉入了舆论的漩涡。
先是2020年10月24日的时候,马云在上海外滩演讲言辞激烈,后来被国家媒体点名批评,然后其所主导的蚂蚁金服上市被上证叫停。
后是两个月后,也就是2020年12月24日,一则重磅消息再一次将阿里巴巴推上了风口浪尖,因为“二选一”涉嫌垄断,阿里巴巴被国家立案调查。
接二连三的负面消息,已经将马云和阿里巴巴推入了舆论的漩涡,难以自拔。
人们谈到马云和阿里,就是资本家,垄断这些负面词汇,网上对他们的口诛笔伐更是不绝于耳。
马云
许多人对马云和阿里的观感,已经完全从正面变成负面的了。这对阿里巴巴的影响,可以说是严重而深远的。
反观腾讯,除了其游戏产业常年遭人谩骂之外,一直以来都是四平八稳。
不管是腾讯误伤老干妈的神奇操作,还是微信与抖音的多年官司纠葛,这些负面消息,都没有造成腾讯的重大公关灾难,一直都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腾讯的公关和法律团队,真的不是一般的强。
一方面是阿里深陷负面影响难以自拔,另一方面是腾讯长期以来四平八稳。双方此消彼长,阿里已经远远不是腾讯的对手了。
因此,时至今日,阿里在与腾讯的竞争中,已经渐居下风,难以再与腾讯平起平坐,齐头并进。
为何阿里会如此
曾经与腾讯齐头并进的阿里,现在却已经不再是腾讯的对手了,难复当年辉煌。
为何当年笑傲江湖的阿里巴巴,如今却发展乏力,渐居下风了呢?我觉得,这可以从主业属性,投资策略这两个方面来分析。
阿里巴巴
首先说说主业属性,这几乎决定了腾讯和阿里的发展方向。
大家都知道,腾讯的主业是社交和游戏。那么,这两个主业到底有什么属性和特点呢?
腾讯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社交霸主,其qq和微信早已风靡全国。特别是微信,截止2020年,其月活人数已经达到了12亿。
社交的最大属性和特点,就是它是互联网的流量起点。人们每天使用完微信后,总要找点事情干,这个时候腾讯就可以引导流量有目的性的流动了。
因此,腾讯依靠社交主业的优势,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流量地主,流量对它来说唾手可得,它需要的是广泛的变现渠道。
而腾讯的另一主业游戏,其最大的属性就是暴利吸金。腾讯把自家的社交流量引流到游戏上,很容易就赚得盆满钵满了。
除了自家的游戏产业外,腾讯还将社交流量引流到它所扶持的众小弟身上,加速它们的发展。比如京东和拼多多,它们在微信上都有着一级入口。
拼多多
因此,腾讯依靠着流量起点的属性优势,一方面靠自家游戏产业赚钱,一方面将流量导入给自己入股的众小弟身上,腾讯也因此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
而阿里的主业则是电商,那么电商到底有什么样的属性和特点呢?
阿里是中国的电商之王,其淘宝和天猫成为了中国人最常用的两款网络购物软件。
电商的最大属性和特点,就是它是互联网的流量终点。互联网企业聚集再多的流量,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变现,而电商则是变现的有力渠道。
因此,阿里缺的不是变现渠道,而是来自于四面八方的流量。这也导致了,阿里的各种投资,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给自己的电商产业增加足够多的流量。
然而,互联网领域,流量为王。只要有了流量,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变现渠道。增加流量和变现渠道相比,显然增加流量更为困难。
所以阿里选择的电商主业,显然比腾讯的社交+游戏主业,路显得更加的难走。阿里在长时间的竞争中,渐渐处于下风,也就很正常了。
阿里巴巴
其次说说投资策略,腾讯的投资策略比阿里的投资策略更成功。
从腾讯的众多投资公司中,我们可以看到,腾讯采取的是一种合作共赢的投资策略。
比如京东,美团和拼多多等,腾讯不仅入股这些公司,给它们提供发展资金,而且还将自己的社交流量开放给它们,扶持它们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腾讯从来不干涉这些公司的“内政”,准许它们独立运营,只需要按时分红给它就行了。
你想想,如果有一位大哥,他不仅给钱给人,还不干扰你自己的战略和决策,你会不会非常欢迎它?你的公司会不会发展得更好?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被腾讯投资的公司,大多数发展得都比较好。像京东,美团和拼多多等,都已经对阿里的电商主业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而阿里的投资策略则偏向于强势掌控,大多数情况下,阿里更喜欢全资收购。
许多公司被阿里收购之后,阿里都会换掉原来的创始团队,派来自己的嫡系部队进行管理。因为这样做,阿里可以更好地掌控公司的战略以及决策,让这些公司为自己的电商主业提供流量。
互联网流量
但是这样做有很大的弊端。
其一是被收购的公司,已经完全无法按照创始人的规划来发展,严重偏离了正常的发展轨道。这些公司发展得好不好,其实阿里并不在意,只需要它们给阿里提供源源不断的流量就行了。
其二是阿里这样做,给自己在投资界带来了很不好的观感和名声。许多独角兽公司的创始人,正是因为不想自己的创业心血被阿里毁于一旦,才拒绝被阿里收购或者入股的。
比如美团的王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美团最开始是阿里投资的,后来王兴因为不满阿里的做法,才转投腾讯,成为了阿里的死敌。
如果你是一家要被入股或者收购的公司创始人,相信你也会更加欢迎和青睐腾讯吧。
因此,腾讯和阿里在投资策略上的不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双方公司的日后发展。
腾讯
当然,阿里逐渐落后于腾讯,其原因还有很多,篇幅所限,我在此也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加以补充。
最后总结
如今的阿里,已经不复当年辉煌,在与腾讯的竞争中渐渐处于下风。这是阿里的困局,也是对商业模式的重新思考。
可以预料的是,如果阿里无法在后续的发展中积极转型和改变,它就很有可能会与腾讯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也会走上百度的老路,和腾讯严重掉队。
各位朋友,你们对此怎么看呢?欢迎大家各抒己见,踊跃评论。
标签: 科技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