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感知,是动物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近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科学家团队受生物软组织应变机械增强的启发,开发出新型的仿生皮肤从而实现从触觉到痛觉感知的动态变化。
在生物系统中,软组织可以通过应变增强,有效调节其机械强度来避免损伤。

传统的电子皮肤使用较多的是压力传感,通过设定压力阈值,来使系统做出预警和行为响应以应对更大的压力。
而软组织结合生物体的体感系统,可以在组织或者皮肤发生拉伸时达到从触觉到痛觉的可控感知阈值转变,反应会更加迅速,以防止危险的发生。
据了解,研究人员是从河豚皮肤“变身”的三维形变受到的启发。不过,目前的技术成果距离将仿生皮肤应用于生物体还有很遥远的路程。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技术正不断向人体皮肤的结构靠近,此后的研究一定会实现更多真实皮肤的功能。未来的机器人也会知道疼!

文章来源:
大千世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