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使用的标准时间是“北京时间”,大家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它来自于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的时间频率基准实验室,使用的原子钟对误差的要求极高,而且中科院还在研发最新的光钟,可以做到300多亿年误差不到1秒。
据报道,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量子频标研究团队多年来研发了各种性能先进的原子钟,包括原子铯喷泉钟、冷原子锶光钟,国际首款激光抽运小铯钟产品,世界体积最小的高性能微型原子钟,校准了国家标准时间。
为了国家标准时间始终拥有基准型原子钟进行自主校准,10多年来,量子频标研究团队已先后研制出性能先进的地面冷原子锶光钟和车载型冷原子锶光钟。
光钟则是更高性能的前瞻性原子钟,是未来的基准型原子钟。理论上,如果能够长期连续运行,铯原子喷泉钟6000万年积累误差不到1秒,光钟则是300多亿年。
当下,他们正努力将光钟送上太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张首刚介绍称:“将20多立方米的地面光钟做成不到1立方米的空间光钟,不仅要满足环境和工艺的诸多苛刻要求,还要解决许多技术难题。”

文章来源:
大千世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