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7 月 9 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网站消息,著名晶体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范海福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 2022 年 7 月 8 日 14 时在北京逝世,享年 88 岁。
范海福先生 1933 年 8 月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1956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同年分配至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他长期致力于晶体结构衍射分析方法学的研究及应用,创建了解决晶体衍射中相角问题的分量关系式,并在国际上首次将基于此关系式的直接法引入到晶体结构的解析之中,实现了 X 射线晶体学与电子显微学的分辨率拓展,在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分析方法、X 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粉晶衍射分析方法、电子显微学图像处理、非公度调制晶体结构分析、晶体学计算软件的设计及应用方面均做出了突出的成果与贡献。
范海福先生 1986 年晋升为研究员,19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第十四、十五届国际晶体学会晶体学计算委员会委员。曾获得众多荣誉和奖励,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世界科学院 TWAS 物理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国物理学会叶企孙奖、陈嘉庚数理科学奖等。
据光明日报报道,范海福主要从事原子尺度下物质结构的衍射分析方法研究。20 世纪 60 年代主持测定在我国发现的天然氨基酸 — 南瓜子氨基酸和使君子氨基酸的晶体结构;70 年代中至 80 年代初主持完成“直接法处理晶体结构分析中的赝对称性问题”的研究;80 年代中至 90 年代末主持开展直接法用于蛋白质结构分析的试验,获得国际上同类研究的最佳结果主持建立多维空间中的直接法,使之成为当前国际上最有效的、从头求解非公度调制结构和组合结构的方法,与李方华合作建立一种电子显微学的图像处理新方法;2000 年至今,主持建立针对结构基因组学研究的双空间结构碎片扩展方法,并发行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OASIS。
范海福一生专注科研,他曾说:世界上没有“最好”的科学家,但是科学需要一大批愿意尽一切可能,把事情做到最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