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用了近200年的“人类之光”——无痛分娩,竟只有30%的中国产妇用到。
这一数据冲上近期热搜。据医师报联合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Babycare发布的《2022世界镇痛日调研报告》,还有36%的受访者“不了解或仅听说过”无痛分娩。
尽管有82%的人有医院支持无痛分娩,但是实际生活中采用了无痛分娩的家庭只有54%。
除了经济原因,不使用无痛的原因还有——担心打无痛影响胎儿健康和成长发育,以及打无痛会给孕妇留下后遗症,都占到了受访者中的21%。
在女性地位越来越高的今天,生孩子过程中的窘迫、疼痛已经不再是秘密。
很多人给出过形象的比喻:断20条肋骨、有卡车在肚子上来回碾压……另一个客观事实是,体验10级产痛的男士们大多只能忍到6到7级,还有产妇因产痛最终发展到自杀的悲剧。许多人因此而改变主意。
另据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疼痛性宫缩开始后,同意接受无痛免疫的比例增加了20%。毕竟,无痛分娩一直被誉为“人类之光”,大多数体验过的人都感叹,从地狱到天堂原来可以在几分钟内实现。
为何中国只有30%的人使用无痛分娩?产痛真的是必需的吗?采用无痛分娩真的会让孩子变傻吗?阻碍大多数中国母亲享受“人类之光”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180年前就摆脱“宿命”了
在相对长时间里,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一度被认为是女人的宿命;在宗教故事中,分娩之痛更被视为对女性所犯之“罪”的惩罚。
随着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医疗技术在生育中介入程度越来越深,产痛不可避免地卷入争端,无痛分娩也由此发轫。
据韩国国立木浦大学史学科俞莲实撰文,第一个尝试“无痛分娩”的,是英国人辛普森。1847年,他试图用乙醚和哥罗芳来为产妇镇痛,这也是产科医学首次运用麻醉剂。
6年后维多利亚女王通过“无痛分娩”生下了王子利奥珀特,此后又生下了公主布拉德利丝。哥罗芳也因此被誉为“女王的麻醉”。
1890年代初,中国就在理论层面引入了这一麻醉技术。到1910年代,已经全面引入无痛分娩。不过这时在产科使用麻醉剂,还不是以镇痛为目的。
今天最广泛应用的椎管麻醉,在1930年代出现了雏形,到40年代开始普及,逐渐出现了针对脊髓注射麻醉剂等新技术。
这一时期,西方社会将无痛分娩与科学联系在一起,这也使它得以快速发展。
然而,遗憾的是,人们很快发现麻醉剂是具有危险性的。早期的选用的麻醉剂主要是吗啡、阿托品、氯醛、东莨菪碱等的合剂。
临床实践发现,乙醚会导致产妇出血、刺激肺、损害肾脏,还会减缓宫缩,导致儿童窒息;氯醛会损害心脏和肝脏;风靡一时的“暮色睡眠法”,也就是皮下注射东莨菪碱/吗啡组合来“抹去产妇痛苦记忆”的方法,不仅会抑制胎儿呼吸,导致产妇谵妄,还可能导致产妇、婴儿死亡。
同时,也开始有人认为这种方式剥夺了产妇在分娩中的主导权并推崇自然生产。
有趣的是,无痛分娩的发源地英国闹得最厉害,因为掀起过反对麻醉剂的自然分娩运动,英国无痛分娩使用率一度在发达国家中相对较低。
但即便如此,无痛分娩发展的大火已经燃起。在此后的二三十年里,随着住院分娩成为主流,无痛分娩迅速在发达国家普及,特别是1980年代中期硬膜外麻醉技术趋于成熟以后。
法国巴黎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社会运动研究中心研究者的报道显示,1981年在法国使用硬膜外麻醉技术的几率只有4%,这个数值在美国是22%。如今法国在分娩中使用硬膜外镇痛的几率达到了82.4%,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在中国,第一台无痛分娩手术是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医生张光波于1963年完成的,到1964年3月,她为67名产妇实施了分娩镇痛。然而,直到2000年后,这项技术在中国推开,且进展缓慢,到2018年国家卫健委发布文件鼓励试点分娩镇痛之前,使用率也还不到10%。
在此期间,一些产妇为了追求分娩“无痛”,宁愿放弃顺产,拥抱“剖宫产”。这也使中国剖宫产几率一路走高。根据新华社报道,2011年中国的剖宫产率一度高达46%,超出世卫组织(WHO)设置的15%“警戒线”三倍以上,滥用问题严重。后来经过临床专家多方呼吁才得以控制。
为何在两百年前就已出现的无痛分娩,至今仍未被广泛接受?所有的担忧和回避,都指向一个问题——无痛分娩真的安全无害吗?
无痛分娩真的无害?
冲上热搜的“无痛分娩”,其实是分娩镇痛中的药物性镇痛方法。目前最常见,获得广泛认可的方法是椎管内麻醉,除了前述提到的硬膜外阻滞,还有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都是经典的镇痛方式。
其原理皆为局部麻醉。操作中,医生将一根长针扎进腰椎,将一根软管安置在特定位置——硬膜外腔或蛛网膜下腔后再抽出。在产程推进中,产妇可以通过按压导管上的药泵自行给药。
麻醉剂会直接作用在硬膜上,将这个神经信号传导的通路暂时阻断。
这个过程中,麻醉剂不会进入血液循环,并且在分娩中,因为还需要产妇随着宫缩用力才能完成分娩,所以不会彻底“麻翻”,而是保留一定的痛感。因此,麻醉剂的用量也很少,一般只有剖宫产的1/5到1/10,主要起到镇痛的作用。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肖金凤等人撰文进一步指出,硬膜外镇痛用到的麻醉剂主要是罗哌卡因、芬太尼。其中罗哌卡因就是分娩过程中,产妇可以自行补充的药剂,对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低,且蛋白结合率高,不易通过胎盘屏障。
这些都将危害降到了相对低的水平。
“(无痛分娩)属于局部麻醉,仅作用于母体椎管内,不通过胎盘,对胎儿的智力是没有影响的。”国家卫健委分娩镇痛试点专家工作组组长、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麻醉科米卫东教授接受《医师报》采访时指出。
至于,在腰椎做麻醉以后,会不会留下腰疼这一后遗症,多名国内专家明确指出,并不存在直接联系。
客观事实是,很多产妇腰疼,与产后没有休息好有很大关系。
这并不是说无痛分娩完全没有风险。
前述肖凤英等人的文章中就提到,已经有关于硬膜外麻醉曾经有过延长产程、增加尿潴留、下肢运动阻滞等报道。另有少数报道提及硬膜外麻醉镇痛使用量过大,可能通过胎盘影响到了胎儿。
具体应用中,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麻醉医生太忙,来的时候已经快生了;按照规定开三指才能镇痛,可是开一指就已经阵痛了;以及因为下肢麻醉不得不插尿管,带尿袋,给母亲造成心理和生理的不适。
此外,少数人会对麻醉剂过敏出现呕吐、浑身发痒的问题,且镇痛还对3%的产妇无效。
当然,很多不适感比起产痛来可以忽略不计,而且从统计学上来说,出现问题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
不过,再小的概率落实到具体人的身上就是100%。正因为此,即便是欧美国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选择了无痛分娩。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判断、选择。
而对于中国产妇来说,无法享受无痛分娩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除了对无痛分娩不了解,有误解之外,可以提供无痛分娩服务的医院数量偏少,麻醉医生人手不够,费用高、没有纳入医保等都是制约因素。
比如:在国家卫健委要求之下,全国进行了4年试点,也只是900多家医院设立了分娩镇痛试点基地,在全国超3.6万家医院中,占比只有1/4000左右,堪称九牛一毛。
再如:此项服务1000元到5000元的费用,完全自费支付,这也让很多家庭无法接受。这一点在《2022世界镇痛日调研报告》中也体现——15%的受访者认为,经济可负担对无痛分娩的普及非常重要。
而且与剖宫产手术费用间的悬殊也令很多人感到落差。“剖宫产报销后自己只需要交两千元到三千元左右,顺产如果用上无痛,费用比剖宫产手术还高。”有新手妈妈告诉虎嗅。
《2022世界镇痛日调研报告》(节选)
事实上,无痛分娩并不光椎管内麻醉一种,甚至不止药物镇痛一种方法。在非药物镇痛方面,也有通过调整呼吸节奏来镇痛,以及在温水中分娩等多种方式。
而无论是何种手段,其内核都是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
非药物镇痛的方法在目前医疗领域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是很难的,相比之下,快速推进椎管内麻醉确实是更加现实的手段。
只是,麻醉本来就是专业性很强的服务项目,产妇和家属很难独立做出判断,而且还是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因此,要想让更多人接受这项技术本身,还是离不开医患之间的充分沟通,需要医生给出个体化建议。
如果到需要家属签字时才沟通,生生把“知情同意”变成了“知情通知”,还是免不了要有误解。
标签: 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