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乱:吴三桂是身经百战的老将,怎么败给了初出茅庐的康熙?

大千世界 247 0

  康熙十二年(1673年),对三藩忍无可忍的大清康熙皇帝,终于下了撤藩令。与此同时,不甘示弱的吴三桂,自称周王,统领天下水陆元帅,联络了其它二藩共举反清复明大旗。于是,双方在中原大地上拉开了为期八年之久的大战,史称“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进军地图)

  

三藩之乱:吴三桂是身经百战的老将,怎么败给了初出茅庐的康熙? -第1张图片-大千世界


  在此期间,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登基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不过登基没几天,就因为战败,整日郁郁而终去世了。总算是在临死之前,过了一把皇帝瘾,满足了一下小心愿。三年之后,吴三桂的孙子吴世潘在云南昆明被清军诛杀,三藩之乱宣告彻底结束。

  交战双方,一个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一个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但是他们在大战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智慧,却与他们的年龄和经历完全不成比例,大战的最终结果也非常的不科学。

  那么吴三桂作为一名老将,怎么就败给了一个没经历过任何阵仗的康熙了呢?

  (吴三桂起兵剧照)

  

三藩之乱:吴三桂是身经百战的老将,怎么败给了初出茅庐的康熙? -第2张图片-大千世界


  首先,吴三桂两次叛主给他带来的后果是大不相同的;

  他第一次背叛了大明,换来了大清朝廷的礼遇和善待。如果没有他后来的再次背叛,后人对他的评价也不至于如此的不堪。大明朝廷昏庸到了极致,即使不被大清取代,被其他人取代也是历史前进的必然结果。但是吴三桂在大清受尽恩遇,却还不知足,进行了第二次背叛,成了他一生当中的又一大败笔。当时中原在清朝的统治之下,正处于蒸蒸日上的阶段,各地百姓也都相继安稳下来了。在这个时候高举反清大旗,无疑是阻碍历史前进的步伐,必然得不到多数人的支持,所以,各种条件综合起来看,吴三桂都没有太大的胜算。

  (康熙剧照)

  

三藩之乱:吴三桂是身经百战的老将,怎么败给了初出茅庐的康熙? -第3张图片-大千世界


  其次,康熙自身的品德、智慧和实力的确是不容小窥的;

  三藩反清之初,清廷连连失利,康熙在危局中表现出的镇定自若着实让人刮目相看。首先将吴三桂的罪状公布于众,得到了民众的舆论上的支持。接着不顾姑姑的哭诉处死了吴应熊,在士气上打击了敌人,激励了清军。

  康熙为了安定军心,镇定自若的每日游山玩水,给士兵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他的坚定决心和平静的心态,对于稳定局势和安定人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此外,康熙在战略上也展示了惊人的谋略,虽然吴三桂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帜,但是康熙并没有因此而孤立汉军汉将,反而大力重用,这更加鼓舞了军队的士气。在加上康熙能够听取众人的意见,从不一意孤行,这更使胜利的脚步如虎添翼。

  (吴三桂剧照)

  

三藩之乱:吴三桂是身经百战的老将,怎么败给了初出茅庐的康熙? -第4张图片-大千世界


  第三,为康熙增加了胜利的筹码的还有“正义”这个词;

  吴三桂在称帝之前,也许还能为两次叛主找到理由,乱世,本来就是一个容易让人迷失的背景,似乎所有的故事都能找出原因。形势所迫、杀亲之仇都是吴三桂可以洗脱罪名的筹码,但是,他在称帝之后,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了对权力的欲望和野心。再加上他曾经了保全自己的地位和利益,诛杀了前明久主的遗脉,永历皇帝朱由榔。这就更使得吴三桂在这场大战中,跟“正义”这个词丝毫挂不上钩。

  (康熙剧照)

  

三藩之乱:吴三桂是身经百战的老将,怎么败给了初出茅庐的康熙? -第5张图片-大千世界


  第四,三藩势力心怀各异,同床异梦。

  吴、耿、尚三个藩王,各自有各自的地盘,互不统属,都是在极度膨胀之中,所以都有自己的考量,凭什么要冒着风险推别人上位呢?所以,刚开始的时候,都还能统一战线。不过在战事对三藩不利的时候,耿、尚两部先后向清廷投降,只剩下吴三桂一部孤军作战,自然没有取胜的可能。

  综上所述,吴三桂虽然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将,但是在各方面都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失败是必然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