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汉朝与罗马”,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几年前的一款游戏,玩家们可以选择霍去病或屋大维的角色,回到2000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带领将士们开疆拓土、征战四方。
游戏中的设置虽然基于历史,但毕竟做了很多的调整,那么,回到真实的历史上,西汉与罗马作为彼时欧亚大陆上的两个超级大国,它们各自是如何演变为雄踞一方的帝国呢?它们的战争目的与战略选择如何?两者之间在历史进程、战争模式等方面,又有哪些异同点?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最近读到著名历史学家马克垚所著的新书《汉朝与罗马:战争与战略的比较》,书中以西汉王朝和罗马帝国作为比较对象, 为解答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对比汉朝与罗马的战争与战略问题时,作者并未将目光局限于帝制初期的罗马和西汉王朝,而是沿着更久远的历史脉络进行追溯,剖析从王政到帝制、从城邦制走向中央集权的过程中,两大帝国的政治与战略格局是如何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战争对于汉朝、罗马的不同意义,以及统治者所采取的战争策略等问题,得以更加清晰的呈现与阐释。
01 从王政到帝制:“以战养战”的罗马帝国
从政治制度的角度来看,罗马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时期:王政、共和国和帝制时代。
具体来说,公元前8世纪中叶,传说中的战神之子罗慕路斯建起罗马城,开启了罗马的王政时代,据说共产生过七位国王。公元前509年,随着高傲者塔克文及其儿子的统治,因施行残酷的暴政被推翻,罗马进入共和国时期。到了公元前27年,在屋大维的精心谋划下,逐渐包揽了罗马的司法、立法、行政等权力,实质上的君主制取代了原先的共和制。
在这近800年的时间里,罗马从一座平平无奇的蕞尔小城,扩张为一个疆域广大的环地中海大国,鼎盛时期人口一度超过5000万。罗马之所以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其核心秘诀就在于“以战养战”,即通过对外侵略战争,不仅可以拓展领土、掠夺财富与奴隶,与此同时,不断累积的作战经验,以及充足的贡赋粮食,又反过来进一步提升了罗马军团的作战实力,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事实上,对于古罗马人而言,上至贵族下至平民,战争从一开始就蚀刻在基因之中,是他们至关重要的生存方式之一。西塞罗就曾说:
“还能有其他什么对祖国有利?这就是用暴力掠夺他人的土地来扩大自己的领土,增强自己的权力,提高贡赋额。”
罗马人选择战争,有其身不由己之处,毕竟罗马城面积不大,土地出产有限,一旦人口增长加快,便无力保障居民们的基本生活,于是向外寻找资源就成为必然之选。因此,从王政时期到帝国时代的罗马史,也可以说是一本厚厚的战争史。
早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罗马就在第六王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的带领下,建立起了194个骑兵百人团。在之后的四百年间,通过数次对外战争,将南部、北部意大利和西西里岛等地收入囊中,并在当地建起殖民地,为罗马提供谷物、葡萄酒、橄榄油等生活必需品。
在共和与帝制时代,三次布匿战争、三次马其顿战争以及同盟战争等,进一步确立了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地位。埃及、北非、希腊、西班牙等地,成为罗马治下的行省,源源不断地为罗马输入财富和劳动力,罗马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吸收希腊等地的先进文化,进入真正的全盛时代。
02 从城邦到集权:“天下”理念下的西汉王朝
战争,是古罗马走向强盛之路的根本所在,与帝制初期的罗马处于同一时期的西汉王朝,其中央集权制的形成过程,同样经历了长期战争的洗礼。
在西汉建立之前的古代中国,最初有诸多城邦林立,其中夏商周是规模较大的城邦,每个城邦内有着国君、卿大夫、士、庶人的阶层划分,实行典型的公卿统治,城邦间战争的主要形式是由贵族主导的车战。后来随着城邦之间兼并战争愈加频繁,擅长车战的贵族阶层人数逐渐减少,战场地形也变得更加复杂,平民组成的步兵开始成为战争中的主要力量。
到了战国时代,小型城邦被大的领土国家所取代,形成了七国争雄的局面,直到秦统一六国才结束这一长期分裂格局。从秦末到汉初,战争的硝烟从未远离,而在整个西汉王朝时期,来自西域匈奴的不断侵扰,又使统治者们面临“战或和”的两难抉择。
纵观西汉之前的中国史,城邦之间、列国之间、华夏与戎狄之间,战争似乎是一个无从回避的话题。但与罗马时代的战争不同,古代中国的战争往往是在“天下”理念之下进行的。
春秋时期的城邦兼并战争,大多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战国七霸争雄,其核心目标是重建一个大统一的王朝。在对待经济和文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北方戎狄诸族时,主张采用以德绥戎的“仁义之政”,以同化怀柔政策为主,战争攻伐成为次优之选。
西汉王朝前期,由于长期战争导致国力衰微,处于休养生息阶段,尽管匈奴时常在边境侵扰,但依然延续了“求和”为主的政策。通过和亲、订立兄弟盟约、每年送财物等方式,维持着相对和平的局面。到汉武帝时期,国库日渐充盈,才开始采取主动反击,通过几次大胜仗,才终于将匈奴逐出戈壁沙漠以南,并设置了专门机构西域都护府,正式确立了在西域的统治地位。
与罗马时代的对外扩张战争相比,西汉对匈奴的战争,在本质上属于自卫反击战争,并非以夺取对方领土和财富为目标。因为匈奴游牧经济的性质,日常生活所需的茶、盐、粮食、手工艺品等十分匮乏,在正常贸易渠道之外,还不时采用野蛮的盗寇劫掠方式,而且流动性极强,对边境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
03 西汉与罗马:东西两大帝国的战争思路对比
西汉与罗马对待战争的不同态度,可以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财政制度等多个方面找到其根源所在,以下我们逐一进行分析。
首先,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看,古罗马位于地中海中心位置,虽有便捷的交通条件,但人们的生存空间十分狭小,众小国之间本就斗争不断。在罗马之外,伊特鲁里亚、迈锡尼、埃及、希腊等地,或者有发达的农业和商业,或者有长期积淀的璀璨文化,侵略可以获得的收益丰厚,因此,罗马人更有动力和条件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
反观从春秋到西汉的古中国,由于地处平原,土地肥沃,发展出比游牧民族更先进的农耕文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有的戎狄被华夏文明所同化,成为诸夏的一部分,有的蛮族依然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他们既要依赖与中原文明的商业贸易,又不时袭扰边境,是战是和取决于汉朝的国力情况。
其次,在社会文化方面,汉朝重“文士”,罗马重“武力”。在春秋时期,贵族既是统治阶层,也要自幼接受军事训练,这一点与古罗马十分相似。但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旧式军事贵族不断走向没落,“拔剑而起,挺身而斗”的武士,逐渐让位于或变身为文人儒士,形成了文武分途的局面。
古代罗马对于“武力”的看重贯穿始终,根据估算,在公元前225年至前33年之间,罗马的公民中有10-20%都会进入军队,参加对外扩张战争。罗马人从战争中获得的好处良多,俘虏的妇孺、儿童成为奴隶,掠夺的财富被悉数分配,外部行省每年还要缴纳高额贡赋,这就使得罗马公民可以享受优渥的生活,即使是普通平民,家里也都有数名奴隶侍奉。每次打了胜仗之后,举行的盛大凯旋仪式,几乎成了罗马人的狂欢节,更是罗马彰显武力的重要场合。
再者,在财政制度,特别是战争的经费来源上,罗马和汉朝有着显著不同。罗马倾向于“以战养战”,在马略进行军事改革后,开始实行募兵制,将领通过战争掠夺、外省贡赋,甚至是借款给士兵发放薪饷,以获取他们的忠诚与支持。西汉时期实行全民皆兵的征兵制,士兵们的衣食、武器装备等所需费用,主要靠政府收取的农业税、算赋、口税等来支撑。
04 结语:帝国的兴衰之路,“成也战争,败也战争”
西汉与罗马全盛时期的到来,在某种程度上,都得益于战争。但正所谓“成也战争,败也战争”,它们从盛到衰的历程中,战争不再是彰显国力、扩张领土的手段,反而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
公元3世纪以后,由于不断有蛮族入侵,罗马的图密善、马可·奥利略等皇帝统治时期,都曾被迫与蛮族订立和平协议,向对方缴纳金银财物等贡品,实力的对比在悄然发生变化。在遥远的东方,汉武帝时期数次主动出击匈奴战争之后,消耗了大量的财政收入,国库日渐羸弱,武帝晚年时发布的轮台诏中,甚至对当年的战争决定表达了悔恨之情,对外政策再次由“攻”转“守”,但西汉帝国的盛况也渐行渐远。
伴随着战争的硝烟,东西方历史上的这两个超级大国的命运,就这样被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