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追索25年!文物回家路为何如此艰辛?

大千世界 217 0

  

  

跨国追索25年!文物回家路为何如此艰辛?-第1张图片-大千世界


  近日,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文物界的一件大事:经过了长达25年的跨国追索,68件流失英国文物终于回归祖国。25年前,它们是如何被发现的?为何历经四分之一个世纪才又重回祖国怀抱?这当中经历了哪些艰辛和曲折?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些文物。

  器型全 精品多 68件文物极具历史价值

  流失英国的这68件文物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铜器等,时间跨度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清代,地域分布则遍及江西、安徽、福建、河南、陕西、河北、贵州等省份。

  

跨国追索25年!文物回家路为何如此艰辛?-第2张图片-大千世界


  

跨国追索25年!文物回家路为何如此艰辛?-第3张图片-大千世界


  

跨国追索25年!文物回家路为何如此艰辛?-第4张图片-大千世界


  唐三彩七星盘,1套8件,由承盘、6个小杯和1个大杯组成,盘外壁及杯器身施黄、绿、白等釉,釉色鲜亮,反映出唐代制陶工艺的高超水平;石雕马,专家认定其为西南地区出土的元明时期石雕制品;瓷器中宋代的青白瓷数量较多,从造型、釉色、烧造工艺等方面来看,这批青白瓷的生产窑口有江西景德镇窑、金溪窑等,反映了宋代青白瓷生产技术的普及与传播;4件梅瓶及器盖,胎釉和制作工艺具有极大的一致性,可能出自同一墓葬,极为难得;而这3件乐舞俑,红胎、铅釉,保存较完整,能够反映出低温铅釉技术在汉代的输入与发展情况,以及汉代音乐舞蹈的风貌,在以往的出土文物中并不多见,尤其成套的铅釉乐舞俑更加稀有。

  

跨国追索25年!文物回家路为何如此艰辛?-第5张图片-大千世界


  

跨国追索25年!文物回家路为何如此艰辛?-第6张图片-大千世界


  

跨国追索25年!文物回家路为何如此艰辛?-第7张图片-大千世界


  25年前一封匿名信牵出惊天文物走私大案

  可能无法想象,这68件文物,只是当年流失到英国的一大批文物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而这一整批流失文物竟然多达3000多件。这些文物究竟是如何被发现的呢?一切都要从25年前的一封匿名信说起。

  

跨国追索25年!文物回家路为何如此艰辛?-第8张图片-大千世界


  25年前,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文化处收到一封匿名信,声称一大批中国珍贵文物已经途经香港,被走私到英国。我驻英大使馆迅速会同英国相关部门展开调查。1995年3月,英国警方与海关人员一起进行了代号为“水烛行动”的突袭,分别在英国的两个港口截获了7卡车中国文物,同时拘捕了3名犯罪嫌疑人。

  我国国家文物局也当即派出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工作团队前往英国,对这一大批走私文物进行鉴定,并开启追索工作。时任国家文物局社会文物管理处处长,现年68岁的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李季,正是这个工作团队中的一员。

  

跨国追索25年!文物回家路为何如此艰辛?-第9张图片-大千世界


  国家文物局原社会文物管理处处长李季:看到这批东西,所有专家都说了用了“震惊”这个词,就是一个小博物馆的规模。因为我在历史博物馆是做过通史陈列的,什么叫通史陈列?从远古到明清就中间几乎没有断代,就这么存续下来。而且这批流失文物地域也跨了从中原到边疆。我记得当时的基本鉴定结论就是,这是中国的文物,多数是真的,而且其中有一些是有很高的文物价值的。

  确认了文物身份之后,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外交部、公安部、司法部、国务院港澳办、最高人民检察院、原文化部、文物局等部门,共同组成了“追索英警方查扣走私中国文物工作小组”,通过执法合作、民事诉讼、协商谈判等多种形式对这批流失文物展开追索。这也打响了我国从国家层面,利用法律手段追索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第一枪。

  国家文物局原社会文物管理处处长李季:因为当时整个态势是中国文物不断往外走,我们还没有能力,也没有一个机会能够往回,能够把文物追索回来,所以我当时非常希望这能是一个契机。

  

跨国追索25年!文物回家路为何如此艰辛?-第10张图片-大千世界


  

跨国追索25年!文物回家路为何如此艰辛?-第11张图片-大千世界


  民事诉讼长达三年,3400余件文物终回国

  自此,工作小组开始了漫长的文物追索工作。但因为非法走私行为并非发生在英国,所以无法在英国本土对嫌疑人进行刑事诉讼,只能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诉讼期可能会相当漫长。对此,我国政府的态度非常坚决,流失文物必须追索回国,寸步不让。

  

跨国追索25年!文物回家路为何如此艰辛?-第12张图片-大千世界


  国家文物局原社会文物管理处处长李季:还有一个小细节我当时印象特别深,文物贩子就用当地的报纸包文物,就没有想到再换一种纸。所以你要是整个巡视一下,他们的行动的轨迹全是留痕的,比方说有《洛阳日报》,有山西的报纸,然后有《羊城晚报》,然后有香港的报纸,就是他们根本就连这种避人耳目的想法都没有,就说他们当时猖獗到什么程度,所以反过来刺激我们,我们一定得想办法要从法律上把这批东西追回来。

  

跨国追索25年!文物回家路为何如此艰辛?-第13张图片-大千世界


  三年后,也就是1998年2月,迫于中方压力,该案两名主要嫌疑人与我国国家文物局签署了归还文物协议书,同年5月,3400余件流失文物运抵北京,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规模的流失文物追索案例;同年8月,该案另一名嫌疑人也与我国国家文物局达成和解,又归还7件文物。但是,由于该案中一名文物购买人拒绝参与谈判,其所拥有的68件涉案文物只能一直被英国警方扣押。

  

跨国追索25年!文物回家路为何如此艰辛?-第14张图片-大千世界


  购买人不知去向 英国同意归还最后68件文物

  难道要让这个文物回归的故事留下遗憾的结尾吗?当然不。此后的20多年,国家文物局始终没有放弃对这68件流失文物的追索。终于在今年2月有好消息传来。伦敦大都会警察局告知我方,因为购买人去向不明,且扣押时间超过追诉期,该批涉案文物被界定为无主物品,英国主动提出希望将该批文物归还中国。

  

跨国追索25年!文物回家路为何如此艰辛?-第15张图片-大千世界


  闻讯,国家文物局立即重启追索机制,向英方发出追索函,代表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返还要求。但由于受到疫情影响,无法派出专业人员前往英国,只能委托我驻英国大使馆的同志代为对接相关事宜。

  7月29日,我驻英使馆公使衔参赞于芃带队,赴英方仓库对文物进行现场清点。国家文物局最终认定追索文物共68件,英国同意全部归还。

  

跨国追索25年!文物回家路为何如此艰辛?-第16张图片-大千世界


  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0年制定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简称“1970年公约”缔结50周年。国家文物局在官方网站开设了专题网页,将此次追索回国的68件文物的上百张高清、无水印图片,以及追索过程进行在线展示,为公众献上文物回归后的“首秀”,也与国际社会一同分享文物追索的“中国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