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苏维埃取得革命政权后,随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4年国内战争,从而真正奠定了自身的位置。在4年的作战中,年轻的红军从最初的赤卫队逐渐成长成为一支拥有500多万人的正规化军队。而在这其中,红山炮台之战成为年轻的红军协同作战的开始。
1919年6月,彼得格勒防御防御战进入第二个月,严酷的彼得格勒局势雪上加霜,红山和灰马炮台相继叛乱。红军迅速调集了波罗的海舰队以及陆军第7集团军和海军航空兵,对火力强大的濒海炮台进行了坚决的攻击,开创了自身首次诸兵种协同作战的典范。
1919年春西北方向白卫军进攻示意图1919年夏季,西北方向对于红军来说形势严峻。白卫军尤登尼奇在爱沙尼亚境内集中后,于1919年5月从纳尔瓦地段向金吉谢普-维马林恩-加特契纳-红村方向进攻,以期抵达通往彼得格勒南方要道和附近的交通线。同时,白卫军沿岸部队与在英国舰队掩护下的登陆部队协同动作,将在红山-奥拉宁包姆方向上作战,以期绕过红军右翼,进入从西方掩护彼得格勒要道的喀琅施塔得要塞后方。
而芬兰军队此时占领了从芬兰湾北岸谢斯特罗列茨克起,经卡列里地峡,再沿拉多加湖北岸至谢尔多博尔一带。芬兰军队计划从东部和北部突击彼得格勒,4月20日一支所谓2000人的“沃罗涅茨志愿军”在奥洛涅茨-彼得罗扎沃茨克方向投入进攻,21日占领维得利察。不过芬兰军队似乎进取心不怎么样(笔者注:几十年后的二战也发生了同一情景),并无意大规模越境。不过,芬兰军队牵制了红军很多兵力,毕竟直线距离太近,最近处只有25-30千米。
4月26日,芬兰军队突破沃罗涅茨,5月13日在纳尔瓦地段突破防线,,开始向彼得格勒突进。
红军此时在纳尔瓦防线为第7集团军(下辖第6步兵师和由原爱沙尼亚步兵师改编的步兵第2师)。由于兵力不足且装备弹药缺乏,红军不得不一路撤退,5月17日亚姆堡(金吉谢普)被占领,5月25日撤离普斯科夫。到6月中旬,红军共后撤90-100千米。
1919年6-8月彼得格勒形势链接-第7集团军
1918年11月为保卫彼得格勒而组建,最初编有奥格涅茨军队集群、彼得格勒步兵第2师和普斯科夫步兵师,隶属于北方面军,并在彼得格勒西北接近地和纳尔瓦及普斯科夫方向担任防御任务。
同年11月16日,集团军转入进攻,连克普斯科夫(11月25日)、奥斯特罗夫(11月27日)和纳尔瓦(11月29日)三城。之后,集团军部队继续发展进攻,在12月解放伊兹博尔斯克、马林堡(阿卢克斯内)、文登(采西斯)、尤里耶夫(塔尔图),并于1919年1月3日解放里加。
此后,由于兵力兵器不足,集团军在爱沙尼亚北部进展甚微,且经苦战后不得不在1919年1月9日放弃纳尔瓦,1月末撤往普斯科夫。2月12日,转隶西方面军并在其编成内参加了5-11月的彼得格勒防御战(笔者注:根据苏军战史记载,集团军在当年春天有2万人,装备火炮162门和机枪462挺)。在此期间,集团军组建了纳尔瓦作战集群(辖波罗的海舰队水兵旅与步兵第6师,集群5月23日组建,6月4日撤销)。之后6月3日分为南、北作战集群,北集群辖步兵第1、6、19师,在卡累利阿、纳尔瓦地区作战;南集群在普斯科夫和卢加地区作战(笔者注:北集群8月6日撤销;南集群7月29日撤销)。1919年10月21日集团军发起反攻,拥有4万人,装备火炮453门、机枪708挺、装甲列车6辆、装甲车9辆,经过激战在10月26日收复红村、10月31日收复卢加、11月14日解放金吉谢普,并于11月底到达纳尔瓦河沿线。
彼得格勒保卫战示意图陆上形势严峻,海上形势同样不容乐观。在之前的1918年春季,波罗的海舰队历经艰辛的“冰上航行”,从赫尔辛基转移到喀琅施塔得。然而,由于大量基地的失去以及缺少燃料等,舰队只得抽出一部分舰艇组成所谓的机动队,而将其余大量舰船长期保管。
从1919年3月15日开始,舰队机动队组成如下
战列舰2艘:“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和“安德烈-佩尔沃茨万内”号
巡洋舰1艘:“奥列格”号
驱逐舰6艘:“阿扎尔德”号、“加夫里尔”号、“哥萨克兵”号、“骑士”号、“乌苏里人”号和“阿穆尔人”号
布雷舰2艘:“纳罗瓦”号和“乌拉尔”号
2个扫雷舰大队和1个护卫舰大队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之前伏尔加河区舰队的建立(笔者注:该区舰队1918年6月建立,舰队抽调了4艘驱逐舰和4艘潜艇)和同年4月2日拉多加湖舰艇支队的建立以及修理问题的拖累,在5月份做好作战准备的只有战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驱逐舰“加夫里尔”号、布雷舰“纳罗瓦”号以及3艘扫雷舰,其余舰艇则是在作战过程中逐步编入舰队。此外,在1918年12月的列维里作战中,红海军被俘获了2艘驱逐舰。
舰队航空兵此时编制上为1个旅,其中第1大队(装备12架水上飞机)驻奥拉宁包姆、2个歼击机中队(8架战斗机)驻彼得戈夫、第4和5水上飞机中队(共有9架飞机)驻施里谢尔堡和彼得罗察沃德斯克。
炮击敌军阵地的红军战列舰为了防范海上的入侵,早在1918年11月17日和21日,红军“纳罗瓦”号布雷舰在驱逐舰“轻巧”号和“准确”号以及扫雷舰“鱼镖”号掩护下,在通往喀琅施塔得的要道上敷设了雷阵,共布雷470枚。红军在红山炮台和灰马炮台所控制沿着南岸的海面上留下一条航道,作为大型军舰的主要航道。这个后来又经过修补的雷阵,保证了波罗的海舰队的内部作战地带,只留下红山广阔水面供大型军舰机动之用。而红军的舰队则不受海域限制,可以定期派遣舰艇到西部,开展如下作战行动:支援红军侧翼、敷设攻势雷阵、在出海航道上检查扫雷情况以保证己方舰艇能自由机动。
虽然雷阵的敷设使得波罗的海舰队获得了一定的机动作战能力,但从整个地理位置来说舰队情况却是困难重重。
首先来说,从斯提尔苏金到谢斯特罗列茨克一带芬兰海岸可以看到整个波罗的海舰队作战地带。芬兰军队的观察所装备当时较好的光学仪器,监视着舰队的舰艇的最细小活动,在晴朗的日子里,甚至连大型军舰开始冒气这样的小现象也能看到。
其次,芬兰的观察哨和英国舰队之间有可靠的通信,使得他们不用无线电报也可以获得红军舰队出航的消息,因为红军扫雷舰出航扫雷在海天线上冒出烟雾已成为多次发生的通常情景。由于敌方有可靠的观察和通信,可以将自身巡逻舰艇置于红军观察范围之外,一旦发现红军舰队出航,就可以立刻展开这些舰艇。
1918年12月在塔林的英国巡洋舰Caradoc再次,几乎当时红军波罗的海舰队整个作战地带都处于芬兰海岸炮兵射击范围内。虽然当时芬兰还没有宣战,不过普莫尔和伊诺炮台却经常射击红军舰艇。
最后,从雷阵向北的通道(在芬兰领海内)仍被芬兰军队所控制,敌军的鱼雷艇和布雷舰艇沿岸穿越通道。因而,波罗的海舰队雷炮阵地右侧暴露无遗。
由于存在上述困难条件,因而红山炮台在彼得格勒海上要冲的防卫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链接-红军此时海上的对手主要有
英国舰队:这是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对手。在1919年夏季共拥有12艘巡洋舰、1艘浅水重炮舰、1艘飞机运输舰、20艘驱逐舰、12艘潜艇、3艘布雷舰、16艘扫雷舰、7艘鱼雷艇以及30艘辅助舰船。
爱沙尼亚海军:有2艘驱逐舰(“诺维克”级)、2艘炮舰、1艘布雷舰等
芬兰海军:4艘驱逐舰、7艘扫雷舰、2艘炮舰、3艘布雷舰等
红山炮台的254毫米海岸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