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荣誉,是无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目标。
从622年开始科举考试,到1905年废除,历经1283年,一共产生了654名文科状元。状元数量甚至比宰相都少——光是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5个朝代就产生了1100多个宰相(明朝、清朝不设宰相,内阁大学士为实际上的宰相)。由此可见状元数量的稀少,更可见考取状元的珍贵。
皇帝可以世袭,状元很难继承。但在北宋初期,却出现了一对父子状元。
父亲叫梁颢。
梁颢,字太素,郓州须城(今山东省东平县)人,生于963年。梁颢出身书香世家,这个家族里走出了不少读书人和官员,有着非常好的读书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长大,梁颢养成了刻苦读书的习惯。
梁颢早年父亲就去世了,在叔父的抚养下长大,还拜济州大儒王禹偁为师。王禹偁是983年的进士,历任成武县主簿、大理评事、长洲知县。梁颢享受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再加上自身的勤奋努力,不想成功都难。
但命运跟梁颢开了一个玩笑。他第一次进京参加会试,却名落孙山。梁颢索性在京城开封住了下来,大有不考中进士不回家的意思。梁颢一边拿出所有的时间来读书,一边给朝廷提了一个建议,称唐朝科举考试科目众多,能够产生各种各样的人才;宋朝科举考试只有诗赋、策论两个科目,不利于甄拔人才。梁颢人微言轻,提出的建议没人搭理。
好在985年,梁颢第二次参加会试,终于金榜题名。他不但考中了进士,还被宋太宗赵匡胤亲自点为一甲第一名,这就是状元了。
那一年,梁颢22岁。
王应麟编著的《三字经》收入了梁颢考取状元的故事:“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大意是,既然梁灏能够在82岁考中状元,年轻人更应该立下志愿,发奋读书。不过《三字经》搞错了梁颢考中状元的年龄,应该是22岁,而非82岁。
无论如何,梁颢步入了官场。作为一名状元,前程似锦。梁颢由大名府观察推官起步,历经升迁,官至翰林学士。梁颢忠于职守,尽心尽责,参与编修《太祖实录》《起居注》等史书。宋真宗继位后,也非常欣赏梁颢的才学,于999年亲征大名时,将他带在身边,随时咨询军政大事。梁颢趁这个机会,上了一道疏,说明了“用兵赏罚不明”的弊端,并献上骑兵奔袭之术。
梁颢是妻子叫阎氏,生育了3个儿子,分别叫梁固、梁述、梁适。梁颢最喜欢的是长子梁固。梁固出生于987年,恰好是梁颢考中状元的那一天,算是双喜临门。
1004年,梁颢奉命权知开封府。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官职,官至宰相的大臣往往都在这一岗位上锻炼过。一代名臣包拯,也做过开封知府。不幸的是,梁颢到开封没多久,就暴病身亡,年仅41岁。
梁颢病逝了,他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遗志。
梁颢做过翰林学士,长子梁固本来能够以父荫受赐进士出身,但梁固不愿意,主动向登闻院提出收回成命,自己凭借真才实学去参加科举考试。1009年,梁固考中了进士,并成为一甲第一名,获得了状元的荣誉。
这一年,梁固22岁,与父亲梁颢考中状元的年龄是一样的。遗憾的是,梁颢没有活到儿子梁固考中状元的那一天。
梁固中状元后,历任将作监丞、著作郎、户部判官、判户部使三司勾院等官职。梁固是一位办事能力很强的官员。
他在户部任职时,权三司使公事马元方做事出现了很多纰漏。梁固及时奏报朝廷,堵住了这些纰漏,避免了财源流失。
那时候全国刑狱混乱不堪,经常出现错判、误判、乱判现象。梁固奉命整顿刑狱时,通过明察暗访来公平断案,获得了朝野内外的一致好评。
可是,梁固的寿命也不长,病逝于1019年,年仅32岁。
梁颢和梁固这对父子状元都是英年早逝,所以没当上大官。
好在梁氏家族都有俊杰出来,梁固的弟弟梁适也考中了进士,官运亨通,官至观文殿大学士。梁颢、梁固、梁适并称为“忠孝三梁”,与“文情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相提并论。梁氏家族在朝廷当官者有70多人,人称“满堂笏,梁半朝”。如今,在山东、河南一带一带流传着戏曲《满堂笏》,里面有“笏床多插梁家板,赤心尽报宋江山”句子,说的就是梁氏家族的盛况。
为了纪念梁颢和梁固这对父子状元,人们修建了父子状元坊。1757年,乾隆皇帝南下时经过此地,将沿途几十座牌坊尽数拆除,只留下父子状元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