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出过不少荒唐皇帝,对外的军事一直萎靡不振,整年要给辽朝缴纳银子。燕云十六州被人家抢了去,还一直要不回来,也算得上是奇耻大辱了。不过,宋朝那璀璨夺目的诗词文化,以及让后世人难以望其项背的繁荣经济却足够掩盖那些屈辱的历史。
从公元960年,赵匡胤开始建国起,就实行了重商政策,并且允许有能力的人铸造私钱,民间兴起一股经商之风,这才有了张择端后来所绘的《清明上河图》。宋朝当时富庶的程度堪称世界之最,其领土虽小,但却占了全世界五分之一还多的GDP。
因为政治开明,没有军阀割据的战争,宋朝人民的生活水平还要远超唐朝。据统计1124年的时候,宋朝的人口就已经上亿,但是人均的GDP就已经达到了450美元,远超当时世界各国。
不过,大家也都知道,封建王朝时期,人民群众和权臣贵族之间的贫富差距巨大,所以这人均GDP只能算的上是个平均数,没有太大的实际价值。对此有质疑的,单从北宋名臣包拯的工资中就可以窥得其中一二。
包拯出生于999年,于1027年考中了进士,他去入朝当官的时候,正值北宋的盛世时期。一开始,包拯当的也是父母官,在各地就任知县。在这期间,包拯不管在何处商人,都传出了好名声,受到百姓爱戴,所以包拯也一路升迁得很快。
包拯从一开始的正七品知县一路升迁到二品的三司使、枢密副使前后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不过一路走来,薪资也是丰厚得让当时的商人艳羡不已。据《宋史》记载,包拯身居高位的时候,每月的俸禄是1500贯,也就是年薪18000贯。
而按照《宋史食货志》中的记载,宋朝时期的1贯相当于1两银子,一两银子大约可以买下180斤左右的大米。按照现在的大米市价3元一斤计算,那么当时的宋朝一两银子可以值540元人民币。
虽然每个时期金钱的购买力会有所不同,但是包拯年薪能够上97万元,是实打实的。而这还只是二品官员的年薪收入。据计算,宋朝时期宰相的月薪俸禄则是高达128万元,也就是说年收入已经超过了1500万,这工资当真是高的骇人。
当然,包拯当七品知县的时候,工资也不错,足有6.4万元一个月。这俸禄,就算是明朝时期的丞相看了都会眼红。不过,宋朝会实行这种“高薪”的制度一来还是为了显示官员比商贩的地位高,二来初衷是为了“养廉”。
所以,宋朝时期确实没有多少贪官,但是高薪也滋生出了享乐式腐败。不管是高薪还是底薪,能够做到廉洁为官,并且像包拯这样一生公正的官员都是凤毛麟角。金钱无罪,只是人心的贪欲难以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