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社会,有一项特别严格的传统,那就是“避讳”。避讳一般遵循两个原则:为亲者讳,为尊者讳。啥意思呢?就是说,后人在起名字时,要避长辈或者贵人的讳。如果人家名字中已经用了这个字,那你就不能用。如果已经起好了,那就需要改名。而避讳最重要的,就是避皇家的讳,不能和皇室冲突。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件明朝避讳的事。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是草根出生,祖上几辈都是替人打工种地。到了朱元璋这一代时,家境更加破落,所以他从小便给地主放牛。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第二年又发生了蝗灾和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没有挺住,在那场瘟疫中去世。年幼的朱元璋和二哥去找地主借钱安葬父母,结果被毒打了一顿。后来还是邻居刘继祖不落忍,给了他们一块儿地,朱元璋兄弟俩才安葬了亲人。
为了在乱世中生存,朱元璋当过和尚,做过乞丐。后来又加入农民军,随郭子兴一同伐元。可能真是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朱元璋在经过诸番磨炼之后,终于建功立业,打下了大明江山。
因为朱元璋出身低微,所以便有一些明朝官员建议他认宋朝大儒朱熹为祖先。朱元璋笑笑说:“没必要”。后来又有人提出避讳一事,朱元璋也暂时搁置。因为他也是穷苦人出身,所以知道底层人民的不易,不想多折腾百姓。直到有一天,他在民间听到屠夫说卖猪、杀猪之类的话,觉得不吉利。便要求天下百姓不得再用“猪”这个字。官员问:“那该如何称呼?”朱元璋说:“改成肥肥吧!”后来因为觉得不太严肃,所以又改为了“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