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椎类新种、始椎类最“长寿”化石标本——阳泉长寿螈的头骨。受访者供图
12月4日,澎湃新闻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刘俊研究团队在山西阳泉发现始椎类最“长寿”化石标本、始椎类生物新种——阳泉长寿螈,距今约2.54亿年。
据介绍,始椎类生物的体形类似现代的鳄鱼,是当时河流湖泊里的顶级捕食者。它们体形庞大,牙齿尖利,适应热带丛林气候。
距今约2.54亿年的晚二叠世的最晚期,华北板块少有地保存有热带丛林环境,为始椎类化石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避难所”。阳泉长寿螈能够存活在晚二叠世的阳泉地区,与石炭-二叠纪的全球气候变化有很大关系。这类生物的化石更多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的地层中,但二叠纪以来,这些地区气候的持续干旱化,使得始椎类生物不得不迁徙到气候更适宜居住的地方。
最新发现的这一化石标本只保留了该生物头骨的一部分骨片,研究人员研究比对了很多原始的四足动物类群,最终确定它属于始椎类,这个结果很令人惊喜,此前认为这类化石在早二叠世晚期就已经绝灭了,这个新的记录比其他已知记录晚了近3000万年,刷新了我们对这一类生物化石分布的认识,它也是目前为止此类化石在华北板块乃至东亚的唯一记录。该研究成果12月1日发表于《化石记录》(Fossil Record)杂志。
此前,2018-2020年,刘俊研究团队对山西阳泉的二叠-三叠地层和生物群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工作。今年早些时候报道的二齿兽类新种白氏桃河兽也是出自这一生物群。这次阳泉长寿螈的发现,更加丰富了这一动物群的组成。
标签: 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