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殷商王朝后期 (公元前14世纪晚期至前11世纪中期)都城遗址──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出土的王室占卜记事用的龟甲兽骨﹐包括经过整治﹑钻凿﹑烧灼﹑刻辞的龟腹甲﹑背甲和肩胛骨等。因文字契刻于甲骨之上﹐故称甲骨文。殷墟甲骨文是现今所见中国最早的具有完备体系的文字﹐殷墟甲骨刻辞是现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时王记实文辞﹐因而成为语言文字学﹑历史学﹑民族学﹑天文学﹑气象学﹑农学﹑医学﹑历史地理学﹑考古学等多种学科的重要原始资料。殷墟甲骨的发现是近代学术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王八担”、“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所刻文辞因系记述占卜事项,故称卜辞。自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91年在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H3坑发现一批丰厚的甲骨材料后,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发现,花园庄东地甲骨文属于“非王卜辞”,占卜主体是“子”,而非“王”。此观点学者已达成共识,认为是子系商王族之子辈,但具体指哪一贵族人物,则有孝己、子、子敖等多种意见。关于非王卜辞,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由伊藤道治、李学勤等学者提出,但由于非王卜辞较少,一直有学者对其存在表示怀疑,花东甲骨的发现确认了非王卜辞的存在,同时也为解决非王卜辞与王卜辞之间的各种矛盾提供了契机。
1899年,清代国子监祭酒、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在用作中药的“龙骨”上发现契刻符号,由此发现了3000多年前中原人民使用的古文字。经过罗振玉的查访,始知契刻文字甲骨出土于河南安阳西北五里的小屯村。罗振玉还辨认出甲骨刻辞中有商人先公先王的名号,确认这些甲骨是商王室遗物。商王占卜用的甲骨在洹水南的小屯村出土,证明了此地即《史记‧项羽本纪》所记项羽与秦章邯军交战时所驻之“洹水南之殷墟”,亦即《括地志》所记“相州安阳本盘庚所都,即北蒙殷墟”。王国维据卜辞中受祭帝王有康丁、武乙、文丁,确认帝乙之世仍建都于此。经过深入研究,学者们找到了武丁至帝辛的各王祭祀卜辞,胡厚宣曾指出盘庚、小辛、小乙卜辞的存在,学者们普遍认为《古本竹书纪年》“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之说为可信。盘庚至纣,共经历 8代12王。殷王室占卜记事用的甲骨的发现导致了殷墟的发现,到目前为止,殷墟仍是中国文明社会初创时期可以确认的最早的国都。在殷墟,已陆续发掘出了殷代的宫殿、宗庙、王陵、贵族和平民墓葬、祭祀坑、作坊等遗址及用青铜、玉石、骨蚌等制作的礼器和生产、生活、作战用具等遗物,为研究殷商社会面貌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自殷墟甲骨发现以来,殷墟先后出土了约15万片刻辞甲骨,绝大多数出土时已是残破的碎块。其中约 5万片为科学发掘所得,其余则为村民和古董商私自滥掘盗卖而流散。早期蒐集殷墟甲骨的有王懿荣、刘鹗、王襄、孟定生等,尤以罗振玉用力最勤,所获最富。自1903年起,美国人方法敛,英国人库寿龄、金璋,日本人三井源右卫门、林泰辅,德国人维尔茨、卫礼贤等纷纷染指其事,又以加拿大人明义士所获最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上私人收藏的殷墟甲骨陆续为各研究部门、大学、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机构征集收藏。流散在外域的,现分藏在日本、加拿大、英国、美国、德国、苏联、瑞典、瑞士、法国、新加坡、比利时、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甲骨文作为中国20世纪最重大的考研发现之一,甲骨卜辞的发现无疑是令国人万分自豪的事情。然而,如果细细追究一一下就发会,甲骨卜辞发现的背后其实是又是一种耻辱,贪婪和漠然,导致国宝大量外流,所造成的文化和精神损失,至今无法挽回,实是一次文化灾难……
殷墟甲骨失落调查:日本才是“藏甲大国”
假甲骨受骗者中,当时最著名是“国际人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加拿大人明义士。明义士是收藏殷墟出土甲骨最多的人,也是学术成就最高外籍人士之一,还是外籍藏家中最先知道甲骨真正出土地的人。但是,明义士并不是最早收购甲骨的外国人。
最早搜掠盗卖殷墟甲骨的有两位,一是英国浸礼会驻青州传教士库寿龄,此人在1900年“庚子之乱”前后便开始收购了,当时甲骨的价值刚被认识不久;再一是美国长老会驻潍县传教士方法敛。他俩都驻山东,所获甲骨都是在潍县购得,两人真实是合伙收购,除了自藏外,均被他们倒卖到了英、美两国,总量不少于4000片。
虽然库寿龄和方法敛动手早,但明义士后来者居上,加上他人就在安阳,所以所得最丰,达50000片,比当时中国收藏甲骨最多的罗振玉的30000片,还多20000。也就是说,收藏甲骨最多的不是中国人。
据胡厚宣1984年统计,目前共有12个国家或地区收藏有中国殷墟甲骨,计约26700片,其中以日本为最,达12443片,之外分别是:加拿大7802片、英国3355片、美国1882片。日本能成为“藏甲大国”,离不开罗振玉的“帮助”,其中不少是直接从罗振玉手里散失出去的,罗到底卖给日本人多少,已无法搞清。罗与王国维当年都是著名的保皇派,曾出任伪满洲国参议府参议、满日文化协会会长等职,当过“汉奸”。除了研究学问,一生还兼做古玩生意,与日本古玩商往来密切。亦文亦商,民国文博考古界不少学者都是这样,如考古学家卫聚贤,因此不少人一生是毁誉参半,罗振玉也是这样,他旅居日本时,靠出售古玩为生,不少甲骨就是这个时间卖给日本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