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从失败的阴影中坚强起来,总结原因、吸取教训、奋然崛起,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将来的成功做好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准备。
汉高祖刘邦就是以他的切实行动,来踏实执行以上行为,才能创造空前的成功。
但愿刘邦开创伟大功业的具体行动,会给想要成功却遭遇过失败的读者们以实用启发和明智行动指导。
1.诸侯王见风使舵叛刘助项,刘邦痛定思痛重整旗鼓
公元前205年四月,已占据巴蜀、关中的汉王刘邦,趁着西楚霸王项羽征讨齐地、楚国空虚的良机,亲率56万诸侯联军攻克了楚国国都彭城(今江苏徐州)。
可好景不长,宿敌项羽统率的3万精锐骑兵从齐地回师救援彭城,在彭城附近,楚军追歼30多万诸侯联军,刘邦遭遇到了一生中最大的惨败。
在彭城之战中惨败的汉王刘邦与此同时,原本臣服于刘邦的各诸侯王,见到项羽大胜而刘邦惨败时,也纷纷欺软怕硬地投靠项羽、反对刘邦,其中:
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向项羽投降;
齐国权臣田横与项羽结盟;
代王陈馀(yú)、赵王歇得知被刘邦欺骗、张耳没死后,也义无反顾地与刘邦彻底决裂;
彭城惨败后,原本依附于刘邦的魏王豹,在回到魏地后,也对外宣称,要支持旗开得胜的项羽,转而与惨败而归的刘邦为敌。
魏豹的据魏地化友为敌,令刘邦原本不利的处境更加雪上加霜。
原本,刘邦已统率数十万军队南征至彭城,在项羽击败刘邦后,刘邦从彭城一路北撤,先至下邑,再至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此时魏豹的叛变,直接导致刘邦军从关中到成皋、荥阳的军队、军资补给线,便从此暴露在魏军的可能袭击下。
这,对刘邦是一个巨大威胁。
彭城之战后,刘邦迅速收拢残兵败将,同时开始思考败因:
败因一:项羽勇武绝伦,指挥麾下骑兵如臂使指,刘邦勇武不足、狡黠有余,能指挥十万军队已是极限,却逞强地偏要勉强指挥五十多万军队,导致其指挥军队智力不济、顾此失彼,如秦武王举鼎般痛折数十万大军。
败因二:集结再多的杂牌诸侯王在自己身边,去对抗强悍的西楚霸王项羽,也终是驱使群羊去对抗猛虎,岂能不铩羽而归?因此团结真正强悍精锐的诸侯王,带领他们以群狼痛殴猛虎之势,去共同对抗项羽,便是将来统战工作的重中之重。
败因三:刘邦在攻下彭城后,就开始骄傲大意,没有用心去构筑对项羽的战略包围圈,或者说战略包围圈构筑得不够紧密,使得项羽通过彭城一战,将刘邦的战略包围圈残忍突破!
败因四:刘邦军骑兵太少,步兵太多,对抗项羽锋锐绝伦的数万骑兵,刘邦处于兵种上的极端劣势。
在经历一番痛定思痛的反思后,针对以上四个败因,刘邦做出了三项决策:
其一,刘邦决定以后自己统兵,会戒骄戒躁、会小心谨慎,并以自己体力、心力能够支配的十万军队为临界值,不再盲目地追求统率过多军队;
其二,刘邦决定要想方设法地拉拢、团结能确实打败项羽的真英雄、真豪杰,再领导他们去开疆拓土,去构筑围攻项羽的战略包围圈,最后当战略包围圈确实坚固异常后,再团结众诸侯共击强楚,打算如群狼围攻猛虎那样共攻项羽、战胜项羽。
于是,为了群策群力地攻灭项羽,刘邦向部下们声称愿意将关东之地让与天下的英雄豪杰,以换取英雄豪杰对他攻灭项羽的鼎力支持。
善谋高明战略的张良鉴于刘邦有此非凡觉悟,谋士张良便推荐了三位可以帮助刘邦共同攻灭项羽的英雄豪杰。
第一位是英布,张良向刘邦介绍道:“英布,原先是项羽军中的勇悍骁将,不过他被项羽封为九江王后,便开始打起保全实力、唯己独尊的小算盘。之前项羽率军东征齐地时,曾多次催促英布助战,可英布却屡屡称病推脱,可见英布与项羽之间,已生出嫌隙和矛盾,由此,我们可以尝试着拉拢他,促使其为我们所用。”
第二位是彭越,对于此人,张良这样介绍道:“彭越,是汉王的老相识,之前,他曾与齐地的田荣约定,一起反抗项羽的楚国,如此,只要汉王联合策略得当,那彭越也能助我们攻灭项羽。”
第三位是韩信,张良介绍道:“汉王手下虽然有数百名大将,但可托付攻略天下之大事的,唯有韩信一人,韩信统兵作战技术高超,战略战术规划、执行、反思能力均极强,是个难得的帅才。大王若真的想让出关东之地,那可将关东之地让给以上三位英雄豪杰,如此,三位豪杰一定会知恩图报地效忠于汉王,并助汉王攻灭楚国、消灭项羽。”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韩信面对张良的高明推荐,刘邦深表赞同,并立刻派人分别联络英布和彭越。
同时,为了补充刘邦大规模损兵折将后的军队,坐镇关中、治民理政的汉丞相萧何征发关中二十五岁以下、五十六岁以上的老幼男丁数万人,组成军队,由韩信统领,开赴荥阳前线,刘邦深感萧何统管后勤、鼎力支持的大恩,并召来韩信,与他一起思谋并讨论强大自身、抗衡项羽之策。
其三,针对项羽在彭城之战中大规模使用骑兵部队,猛冲狠杀刘邦数十万诸侯联军的彪悍残忍战术,韩信向刘邦建议:师敌长技以制敌,即挑选五千关中的原秦军骑兵,由李必、骆甲等原秦军的骑兵将领来训练,训练骑兵们骑射本领和骑兵作战战术,为保险起见,可以任命一位亲信将领主管骑兵部队。
刘邦一听韩信的建议,立刻两眼放光地表示赞同,为此,他立刻任命亲近的灌婴为中大夫,作为骑兵主将掌管骑军,任命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作为骑兵副将,征召原秦军中的骑兵,组成汉国的骑军,并训练骑军,辅佐灌婴管理骑军。
不久,刘邦、韩信组织收拢好的残兵败将、关中新兵、新骑兵部队(后被刘邦赐名为郎中骑),开始认真训练联合作战战术,重整旗鼓,以期稳住阵脚、败中求胜。
五月,西楚霸王项羽派季布统领五千精锐骑兵,进攻荥阳东南的京、索二亭,面对楚军挟彭城大胜而奋勇突击的凌厉攻势,韩信指挥灌婴手下训练不久的汉军骑兵反攻楚军,大败楚军。
眼见汉军骑兵能够击败部分楚军、稳住彭城大败后的阵脚,刘邦大喜,暗自下定了大规模收集胡人、楼烦骑兵为己所用、扩充骑兵、共攻项羽的决心,同时刘邦提拔韩信为左丞相,留韩信坚守荥阳,自己回关中,准备稳定忧患不已的关中、巴蜀大后方。
刘邦回到关中后,为稳固后方,他做了四件事:
一、鉴于关中在当年春遭遇旱灾、农民粮食歉收、食不果腹、饿殍遍野,商人囤积粮食居奇、粮价奇高的不利现状,刘邦下令,将关中饥民迁移至粮食富足的巴蜀地区(今四川)就食,并将原秦朝皇室游猎用的上千亩上林苑土地,无偿交给百姓,组织百姓开垦荒地、种植农作物,在缓解灾情、保民温饱的基础上,为生产粮食、富民养兵做准备;
二、刘邦立嫡长子刘盈为汉王太子,命萧何辅佐太子监国,以稳定人心;
三、针对还坚守废丘城、誓死不降的雍王章邯这一顽固后患,刘邦采纳韩信决白水淹废丘之计,组织曹参、樊哙等将率兵背负沙囊将白水堵塞,逼得白水倒灌至废丘城内,如此,章邯等雍国将士们尽被大水淹成鱼鳖,汉军乘势猛攻乱军,结果,章邯不甘被俘,自杀身亡,汉军攻占废丘,雍州八十多县,便彻底平定,刘邦在雍州下设河上、中地、上郡、陇西、渭南等郡,隶属汉国,关中至此平定。
四、刘邦征发关中士卒,分派到武关、临晋关、函谷关、峣关等四境边塞戍守,以彻底稳定关中。
2.刘邦先礼后兵,意欲兵不血刃谋取魏地
八月,稳固后方的刘邦率领曹参、灌婴等亲信们返回荥阳,在看到魏豹军见风使舵地危害汉军后勤补给线后,刘邦以劝降成功就封万户侯的名义,鼓励能言善辩的部下郦食其(lì yì jī)去说服魏豹回心转意,想不战而取魏地。
能言善辩的纵横捭阖之士郦食其郦食其领命后,便北渡黄河来到魏地,进行劝降魏王豹的说服工作。
不料,面对郦食其苦口婆心的劝说,魏豹吃了秤砣铁了心地回道:“大丈夫一生,如白驹(jū)过隙般宝贵简短。当今的汉王刘邦对人轻慢侮辱,动不动就对诸侯、群臣痛骂不停,使唤我们如奴仆一般随心所欲,根本就没有一点上下该有的礼节,所以在宝贵简短的下半生,我宁愿自由自在地活着,再也不愿委屈愤懑(mèn)地受制于人了,我再也不想见到刘邦了。先生请回吧。”
事已至此,郦食其的劝降工作算是彻底失败了,不过,他还有另一项任务,那就是侦查魏军的军情。
于是,郦食其暗中收买魏豹手下的将士们,探知到了不少敌情。
在回到刘邦身边后,郦食其称劝降失败,对此早有心理准备的刘邦迫不及待地询问道:“虽说劝降失败,但敌情应该摸得清楚了吧,魏国的大将军是谁?”
郦食其回道:“柏直。”
刘邦一听,高兴地评价道:“柏直就是一乳臭(xiù)小儿,怎么能打得过我的大将军韩信呢?那魏军的骑兵将领是谁?”
郦食其回道:“冯敬。”
刘邦听后,眉头先紧皱,后又舒缓地庆幸道:“冯敬吗?他是原秦将冯无择的儿子,虽说有点贤能,却打不过我的骑兵将领灌婴。那魏军的步兵将领是谁?”
郦食其回道:“项佗(tuó)。”
刘邦听了,再次幸灾乐祸地评价道:“项佗,是我们进攻定陶时的手下败将,他不是曹参的对手。哈哈,魏豹如此颟顸(mān hān)用人,那我们攻灭魏国,可以说是十拿九稳了。”
这时,深知魏国仍有贤才的韩信再次向郦食其询问道:“魏国没用周叔为大将吗?”
郦食其回道:“没用,魏国大将确实是柏直。”
韩信便既放心又惋惜地叹道:“魏王豹真是有眼无珠,竟重用柏直这个竖子,看来是天亡魏国啊。”
了解好敌情后,当年八月,刘邦命韩信统领灌婴、曹参及三万精锐步骑兵,北上攻魏。
3.韩信施展声东击西、前后夹击战术,迅速攻占魏地
攻魏之战一开始,韩信指挥步骑混编的三万汉军向西通过函谷关,后向北进至名为临晋(今陕西省大荔县东)的黄河渡口,随即韩信便令全军四处搜罗船只,准备渡河。
可惜,由于魏军早就将黄河沿岸大部分的船只收集完,做好了杜绝汉军乘船渡河的准备,所以韩信军并没搜罗到多少船只。
同时,一见汉军攻至临晋,魏王豹赶紧派魏将柏直率军驻防在临晋河对岸的蒲坂(今山西永济西),作严防死守状,做好了在汉军渡河东进时,对汉军半渡而击之的攻势准备。
汉将曹参、灌婴见了,都认为此时渡河不利于汉军,韩信对此也深表赞同,因为如果韩信要渡河作战,那要么需要建造大量船只,此举会耗费大量时间,给对岸魏军和南方的楚军更多进攻汉军的准备,不利于汉军速战速决地攻略四方;要么汉军得速战速决地泅水渡河,此举容易被魏军在汉军半渡时发动攻击。
也就是说,从临晋渡河,无论是缓攻还是急攻,都非常不利于韩信军。
不过,与前两位将领面对困难时束手无策不同的是,聪明绝顶的韩信再次故技重施,开始巧妙行军,去实施他的灭国大略:
首先,韩信命骑兵统领灌婴制作渡河的简易工具木罂(yīng),灌婴一听,颇觉不解,遂问韩信道:“什么是木罂?”
韩信耐心回答道:“木罂是我们渡河攻魏的利器,它是由民间的陶罐制成的,你可以组织士兵们到民间征取,继而动员士兵们将砍伐的树木制成木棍,再将木棍捆扎成格子状,然后在格子中绑上封闭紧密的陶罐,便可制作成以木为架构、以陶罐为腹心的大筏,这种木罂大筏,能助我军渡过黄河。”
灌婴听后,便喜出望外地回营指挥所部军队制造木罂大筏,不久,灌婴军制造出了一千多大筏。
大筏造好后,灌婴正要组织己军熟悉使用大筏、准备渡河,可是,韩信却令灌婴将大筏全部转交给曹参的步军,同时,韩信命灌婴统领一万骑兵将河边为数不多的渡船插上汉军旗帜,并日夜不停地擂鼓,但不渡河,仅向魏军展示出一副将要渡河的样子。
然后,在一个习以为常的夜晚,韩信和曹参统率两万步军,沿着黄河静悄悄地携带全部大筏向北行军。
数日后,韩信军神不知鬼不觉地北进至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南),在此处观望后,韩信见黄河对岸无敌军驻防,为谨慎起见,韩信还是派出斥候过河侦查了一番,在得到斥候汇报,确知对岸无敌军后,韩信下令两万汉军安静迅速地乘大筏渡河。
一时间,汉军分散着推一千多大筏入河,在入河登上大筏后,各支部队开始用刀枪剑矛为船桨,奋力向后划动,如此半日后,韩信军便乘坐一千多大筏过渡到黄河东岸的汾阴。
韩信灭魏国之战形势图随后,眼见顺利渡河,韩信率领两万步军,开始大张旗鼓地向南行军,意欲寻找魏军,并歼灭之。
不久,汉军攻至东张,驻防在该处的魏军猝不及防,在仓促应战中,被韩信军击败。
东张之战后,韩信率军乘胜攻至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安邑守将王襄突闻韩信来攻,颇觉意外,势单力孤的他迅速派出斥候,向驻守平阳(今山西临汾县)的魏豹求援。
魏豹听说韩信竟从北方进攻安邑后,大吃一惊,为挽救危局,他紧急命令驻防在蒲坂的柏直迅速率军回守平阳,至于魏豹自己,则亲率麾下魏军北上救援安邑。
与此同时,韩信命军中健步者迅速向西渡河,令灌婴的骑兵部队迅速乘船渡到魏军防御薄弱的黄河东岸,助己共攻魏国。
灌婴得令后,早就心有不甘的他,立刻组织船只和新建大筏,指挥剩余的一万汉军骑兵迅速渡河,由于魏将柏直已率军回援平阳,所以灌婴渡河并没遭到魏军的较大抵抗。
渡过河后,灌婴率领骑军迅速东进,与韩信军夹击安邑。
就这样,在魏豹还未抵达安邑时,韩信已督促汉军攻破了安邑,并生擒了魏将王襄。
韩信灭魏国作战形势图这时,魏豹还不知安邑已破,他继续率军北上。
韩信在攻下安邑后,并没止步,而是迅速督军南下,继续进攻魏国诸城,
不久,魏豹军和韩信军在曲阳(今山西省垣曲、安邑县之间)展开了遭遇战。
由于魏军仓促反叛刘邦,训练不足,而韩信军训练有素气势如虹,所以交战不久,韩信军便击败魏豹军,魏豹眼见己军不敌,便颇识时务地率军逃跑了。
眼见魏豹逃跑,深知敌撤无诈的韩信率军对魏豹军紧追不舍,终于,汉将曹参在东垣(今垣曲县西)生擒了魏豹。
如此,韩信得以擒贼擒王。
随后,韩信挟持着魏王豹,率军进攻至平阳,此时,守城的魏将柏直见主公被俘,便识相地开城投降,汉军攻入平阳后,迅速攻占王宫,生擒了魏王豹的家眷,其中有一位名叫薄姬的魏豹姬妾,她后来被刘邦宠幸,得以生子刘恒,是为后来的汉文帝,此为后话。
紧接着,汉军强迫魏豹写下投降书,并携带降书向魏国境内的各城进行劝降工作,魏国诸城将士们,在认识到魏豹已降的现状后,便明智地纷纷开城投降。
就这样,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韩信通过高明的军事行动,平定了拥有五十二城的魏国,如此,刘邦得以将原魏国分置为上党、太原、河东三郡。
韩信灭魏国,是刘邦在彭城大败后,其麾下汉军获得的第一次大胜,此次大胜,汉军一扫战败颓势、重振雄风,仅用一月时间,便翦灭了魏国,将魏军、楚军渡黄河南下、切断关中到荥阳汉军补给线的可能彻底断绝,开启了韩信北伐黄河以北各诸侯国、从北线南下包围围歼项羽军的伟大征程。
4.韩信灭魏国之战反思、总结
战略层面上:
从政治战略上来看,刘邦比项羽、魏豹做得优秀。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秦朝之所以灭亡,就在于统治者穷奢极欲地奴役万民、穷兵黩武地奴役百姓,以致痛失天下人心,遂使陈胜、吴广、六国贵族、刘邦等豪雄揭竿而起,共同将秦朝推翻。
对秦朝的灭亡教训,刘邦深自警惕,引以为戒,并反其道而行之:
韩信在灭魏国之前,刘邦为了在政治上占据优势地位,曾返回关中,针对关中人民的饥荒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如迁徙关中人民到巴蜀地区就食,消灭章邯、彻底扫清关中战祸,组织百姓在原秦朝皇室的上林苑种植庄稼、生产粮食等,对义帝隆重吊丧,对关中人民抚恤问孤,对百姓嘘寒问暖,如此收买天下人心,刘邦做到了政治战略上的得人心者得天下之准备;
先失人心、后失天下的项羽反观项羽,纵观项羽的行为表现,阴谋杀害义帝,率军所过之处,皆屠城杀降不断、恃强凌弱不绝,如襄城、新安、咸阳、齐国等地,皆坑杀敌军、残灭百姓,直至鸡犬不留、天下震怖,这都是失去天下人心、进而失去天下的可耻愚举。
至于魏豹,舍弃推崇义帝、爱惜百姓之刘邦,跟随暗害义帝、残虐百姓之项羽,属于弃明投暗、助纣为虐、自取灭亡的典型,他跟随项羽,其失败可以说是如孤魂随野鬼。
从军事战略上来看,刘邦比项羽高明。
彭城之战后,楚军一路向西突进,汉军一路向西败撤。
直到荥阳,项羽派季布军与刘邦的韩信军在京、索二地鏖战一番,楚军大败而归。
如此,楚汉双方开始在荥阳对峙,荥阳地区就是刘邦、项羽将来血腥鏖战的红海。
此时,开拓北方战场这一蓝海区域,争取最终决战的全局战略优势,便成为双方当前战略发展的重中之重。
可惜,与刘邦派国士无双的韩信统兵北略河北不同,项羽仅派政治才能高强、军事才能较弱的项佗去协助魏豹防守魏国,一攻一守,一国士略北地、一政客防魏国的鲜明对比,可以明显看出项羽军事战略部署的重荥阳轻北方、重局部轻全局。
先重视蓝海战略拓展易开拓之地,兼顾红海战略与强敌分庭抗礼的刘邦,自然比只重视红海战略与顽敌死打硬拼的项羽高明。
从用人战略上来看,刘邦所用之人比魏豹、项羽所用之人更精明强大。
本来,对外,刘邦以为,只要联合众多诸侯王拥兵东向,便能攻破彭城,击败项羽。
可惜,彭城一战,项羽的力挽狂澜大败众诸侯联军,令刘邦认识到,垃圾的诸侯王再多,也不过是见风使舵、首鼠两端的群羊,驱使他们去与项羽这猛虎决斗,无异于驱肉饲虎,所以他必须得改变用人战略,要想办法联合少数精明强悍的狼性诸侯王,去如群狼围攻猛虎那样驱使群雄围殴项羽。
俗话说,兵贵精,不贵多,诸侯王同理,亦贵精不贵多。
俗话又说,双拳难敌四手,独虎难敌群狼。
于是,在谋士张良的参谋下,刘邦开始有意识地重用韩信经略河北,并派使者联络轻猛狡猾的彭越、勇猛善战的英布,打算前后夹击项羽,当然,代价是刘邦将关东地区分封给这些助他进攻项羽的天下豪雄。
至于对内,刘邦以老于世故、精于吏治民情、颇耐繁剧的萧何为后方大管家(汉国丞相)治国安民,负责处理后方公务、组织人民生产、运输粮食、装备和军队到前线等后勤工作;用淡泊名利、精通黄石公兵法的张良制定高明宏伟的全局发展战略,用智计百出、阴险狡诈的陈平出谋划策一些见不上台面的阴谋诡计;用洞察敌我情况、雄才大略的韩信独当一面地攻城拔寨、开疆拓土……
总之,这种对外用人战略及时改变、不断修正,对内用人战略持续正确、长期稳定的科学布局,是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
反观对手魏豹和项羽:
对外,魏豹没有联合赵国陈余、燕国藏荼、齐国田横共同对抗汉军的战略准备,就想对抗强悍的刘邦汉军,真是以卵击石、独木难支;
对内,魏豹摒弃韩信忌惮且确实有才华的周叔,却启用柏直、冯敬、项佗等不擅长统兵作战之人作为统兵将帅,罢黜贤才,重用庸才,焉能不败给韩信、灌婴、曹参等擅长统兵作战的智谋将帅?
至于项羽,纵观他的用人,不知人、不善任之作为屡错不改:用义帝,先假意尊崇后阴谋暗害,惹得天下人对他口诛笔伐;用范增,对其关键计策不听,对其良苦用心不察,反而在中陈平之反间计后,将范增驱逐至死,真是令亲者痛、仇者快;用曹咎守成皋,曹咎暴躁易怒,被刘邦一激怒,便出城野战,结果中伏兵败自杀,真是所托非人;用龙且攻韩信,龙且有勇无谋盲目进军,被韩信用潍水将楚军断绝为两段后,龙且前军被韩信全军猛攻至全军覆灭,真是所托非人用人不当!
总之,正是魏豹的选拔用人、弃置贤才,正是项羽的不能知人善任,导致他们面对选贤任能、知人善任的刘邦时,才会屡屡败绩。
战术层面上,有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模范前例,所以此次伐魏,韩信再次照搬前例,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在临晋大张旗鼓地宣称渡河,吸引大批魏军到黄河东岸的蒲坂严阵以待,然后韩信、曹参秘密领军北进至夏阳,偷偷摸摸地从此处东渡黄河,继而进攻魏国各地,惹得魏王豹只能紧急调兵回援北地,这就给在临晋的汉军守将灌婴以可乘之机,灌婴立刻渡河东进,与韩信两面夹击,魏国,便在这种顾此失彼、腹背受敌的窘况中,魏王豹兵败被擒,随后韩信挟持魏王及其降书,对魏国各地招降纳叛,于是,群龙无首的魏国,在一月内便被韩信、曹参、灌婴统兵轻松拿下。
孙子兵法: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也就是说,善于用兵作战的人,能够调动敌人疲于应付,不会被敌调动屡屡被动。韩信伐魏之战,便是声东击西调动敌人,再前后夹击,令敌人在频频被调动中进退失据、腹背受敌的典型战例。
孙子兵法: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韩信攻魏之战,明宣临晋渡河,暗择夏阳渡河攻敌,可说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又一次故技重施,也是攻敌不备、出敌不意之高明作战的典型范例。
韩信以声东击西的战术再次重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计,再灵活运用兵法前后夹击敌国,如此屡屡调动敌人,令敌人在多次疲于奔命地被动防御中屡战屡败,最后擒贼擒王,对敌国各地招降纳叛,遂得以顺利攻灭魏国,如此高效快捷的灭国战略战术,值得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效仿学习;
同时,刘邦在遭遇失败后的吸取教训重新振作,在稳固国内外局势中表现出的面面俱到收买人心,在料敌制胜中的独具慧眼料敌如神,在对内对外博弈中表现出的驾驭下属知人善任,在把握战略大局、力求不败之地中表现出的重视开拓蓝海战略、不忘坚持红海战略的统筹兼顾,亦值得我们深彻研究,恭谨效仿,踏实学习。
那么,面对魏国被灭的境况,唇亡齿寒的河北代国、赵国、燕国等国,会怎么与韩信军博弈争胜呢?
在荥阳一线,诡谲刘邦与勇猛项羽之间的生死角逐,究竟会谁胜谁负呢?
参考书目:
史记,司马迁著;
资治通鉴,司马光著;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三册-楚汉战争-东汉,台湾三军大学编著;
汉家天下第一部:楚汉争锋,清秋子著;
楚亡:从项羽到韩信,李开元著;
楚汉争霸启示录,潇水著;
秦汉战争史(上),冯先知著;
这里曾经是汉朝第一部,月望东山著;
汉朝那些事儿(第一卷),飘雪楼主著;
千古一战神:韩信,高建恩著;
韩信:活着就是为了实现理想,曲水著;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华杉著。
标签: 刘邦